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中國古人懂得,「學記」裏頭就說了,「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你看家,中國的家,家能夠成就靠教學,家學。建立一個政權,中國正式統一是秦始皇,秦始皇統一,重視法律,不重視教育,十五年亡國。漢取而代之,漢武帝聰明,知道教學重要,所以集合這些文武大臣在一塊討論,到底要用什麼來教化人民,集思廣益。最後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用孔孟學說做爲全國教育的標准。所以孔子的地位就突出來了,本來孔子跟大家是一樣的,完全平等的,諸子百家。這個製度定下來之後,一直到滿清,你看中國改朝換代二十多次,但是這個政策始終沒有改變,都是把教學擺在第一,任何一個朝代都把教學擺在第一。在行政組織上,主管教育的禮部,就是現在的教育部,部裏頭的排名,禮部是排第一。禮部尚書就是部長,宰相有事不能視事,他代理,由禮部尚書代理,這重視教育。

  佛教的教育、道教的教育是皇上自己抓,皇上主管,所以佛跟道的教育比儒還要普遍,因爲人民尊敬皇上。在中國,所有的寺院庵堂沒有不講經的,沒有不上課的。中國寺院裏面不講經、不上課,大概二百年,日本人他們的寺廟不講經、不上課,四百年。我在日本講經的時候,日本的法師來聽經,我問他們,他們告訴我,他們大概丟了四百年。所以社會出了問題,講經教學多重要!現在出家,出家人也是,究竟爲什麼出家的不知道,出了家幹什麼也不知道,這樣出家都不如法。出家一定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究竟是什麼?值得不值得我去搞這個行業?就像一個人,讀書的時候選擇科系,畢業出來之後選擇工作,不是盲目的。現在很多幾乎都是盲目的,所以造成了宗教的負面影響,提起宗教別人都搖頭,迷信。他有沒有說錯?一點都不錯,真的是迷信。

  信佛,你問佛是什麼?講不清楚,講不出來。有幾個人能知道?諸位信佛了,佛是什麼?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清楚了,佛是誰?佛是什麼?佛是自己,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佛教教學的目的是什麼?回歸到佛,我現在迷了,不是佛,變成凡夫,我如何再回到佛的地位。跟中國古人講的沒有兩樣,中國講人性本善,教育的目的何在?回歸本善,回歸本善就是聖人、就是賢人。所以中國教育是聖賢教育,中國人讀書爲的是什麼?讀書志在聖賢。佛經上教我們,終極的目標是什麼?終極目標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爲這個,得搞清楚、搞明白。佛說的跟祖宗說的一點都不錯,把教育的方向、目標都給你講清楚了。

  學習經教不是爲名聞利養、不是功名富貴,是作佛、作菩薩。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的學位,這必須搞清楚,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它是學位的名稱。最高的學位是佛陀,第二個學位是菩薩,第叁個學位是阿羅漢,像現在學校念書,博士、碩士、學士叁個學位。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可以拿到最高學位,是你應該要拿到的,爲什麼?你本來是,這個道理要懂。佛教是教育,佛教跟宗教說實在話風馬牛不相幹,但是現在的佛教真的變成宗教了,把佛菩薩當作神明去膜拜,錯了。大雄寶殿是我們老師的紀念堂,是爲了不忘本,這是中國人特色,家裏面不忘記老祖宗,上學不忘記老師。中國傳統文化,孔子留下來的,這是功德最大的,集大成的,所以中國讀書人紀念孔子。學佛的同學紀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創教最早的老師,我們不忘記他,是這個意思。聽到他的名號,看到他的形像,我們生起什麼?見賢思齊,我要學得跟他一樣,是這麼個意思,要向他學習,念念不忘記。所以它是教育,它是教學,這個不能不懂。

  至于功德、回向、加持,我們在過去確實對這個不能不信,始終有疑惑,找不到理論的依據。佛經上的理論太深了,佛說唯證方知,你沒有證到這個境界你不知道,你證得了你就曉得了。可是我們沒證得的人還是懷疑,真的可靠嗎?意念的能力真有這麼大嗎?一直到最近幾年,我們的同學他們因爲經常看網絡,我們講經在網絡上播放、衛星電視上播放。在網絡上看到科學報告,下載來給我看,跟佛經上講的一樣。這是什麼?把叁千年前佛經上所說的,現代科學證明了,我們相信了。量子力學家他們所發現的,是佛經上所講的阿賴耶,了不起,這是最深層的。講到什麼?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我從哪裏來的,你從哪裏來的,講到這個,跟佛經上講的一樣。我們就相信了,不再懷疑了。證得沒有?沒證得,但是不懷疑,科學家他們探測到了,居然跟佛說的是一模一樣。

  宇宙的起源不是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疑問很多。佛所講的宇宙起源叫一時頓現,我們也不能夠體會,但是現在科學家說的,真的是一時頓現。沒有理由,無緣無故,突然蹦出來,這是科學家講的話,這一蹦出來,馬上就不見了。這個意思你看佛在《楞嚴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就這個意思嗎?科學家說突然蹦出來,馬上就沒有了,不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嗎?還是有原因的,原因科學家沒找到。原因是什麼?是自性,這個他沒找到。自性才是真正哲學裏頭所說的宇宙萬有的本體,統統是依它而起的。這個東西不生不滅、不來不去,它沒有任何現象。

  科學、哲學,必須要有現象它才能探測得到,我們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科學跟哲學都有辦法去探測到。可是自性、本性不是物質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也不是心理現象,所以它探不到。真的還是佛經上這句話對,唯證方知,誰能夠證得?佛說八地以上。《華嚴經》講菩薩的階級,五十一個階級,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八地是頂尖,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都見到,都證得了。佛是鼓勵我們得再努力,我們如果證得八地菩薩就親見了,根本不需要用儀器探測,我們真正就見到了,就接觸到。我們知道八地以上不止一個人,很多,這些人統統見到那還能錯嗎?那還是假的嗎?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相信之後,那極樂世界是小問題,根本問題解決了,極樂世界我們相信。它也是無中生有,那個原因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跟阿彌陀佛修學的功德,這可以相信。我們自己要有真正的修行,有實德,真實的功德,回向、加持別人,別人能得到,心愈專感應愈明顯。所以這新興科學對于大乘佛法有很大的幫助。能叫「無功德者徑登不退,證入涅槃」,這真叫寶中之英,所以菩薩的名號叫寶英。

  第十四位叫「中住,安住中道,不落二邊,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淨念相繼,即念離念,是中住義」。這些菩薩全是等覺菩薩,今天科學、哲學的成就跟他們比相差很遠,他們超過太多了。他們證得了,八地菩薩證得,他們是等覺,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這個位次就非常之高。安住中道,我們要學習,佛家講中道,儒家講中庸。中國人講孝悌忠信,這裏頭有個忠字,忠是什麼意思?不偏不邪,你的心端正,沒有偏心,沒有壞心眼;壞心眼是邪,偏心是不正,就是不忠。我們的用心,對人、對事、對物要不偏不邪,培養沒有惡意,就不邪,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不偏。有偏心、有偏愛這個錯了,我們的用心不正。佛菩薩的用心,阿羅漢是剛剛做到,但是他還有習氣,還常常會犯,菩薩就不會,用心中正,這叫中住。安住中道,中就是道,道就是中,叫不落二邊;二邊是偏心,是錯誤,就是偏邪,這二邊。他不偏不邪,這叫中道。

  學佛,能夠把心放在中道上,這個功德就大了,爲什麼?你用真心。這個心是真是妄,標准在此地。我們起心動念到底是真是妄?全都是妄心,我們的心因爲有分別、有執著。分別就偏了,執著就邪了,執著裏面有好惡,我有喜歡、有討厭,分別裏頭還沒有,執著裏頭有了,心不清淨。所以這是講用心。我們要知道,中住是真心,我們本來用心全是中住,現在不能中住,偏了。不知道,我們是迷,是迷惑顛倒;現在知道了,知道就是覺悟。覺悟,如何要保持我們的覺悟?我們要真正把它做到,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叫發菩提心。你看看往生淨土,他必須具備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其它的全放下。爲什麼?全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

  我參加世界宗教團結的活動有十幾年了,過去我們在一起,從來不談災難的問題。從去年才開始談到這個話題,第一次談到這個話題,我還是在澳洲。去年我在悉尼(雪梨)訪問南部幾個宗教,他們才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今年談得就更多了,大家不再忌諱這個事情。爲什麼?媒體報導太多了,每天都有,到處都有。地球災變頻率不斷上升,災難也好像愈來愈嚴重,往後明年可能比今年更重。我們如何應對這個災難?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要相信因果教育,相信因果的定律。中國老祖宗,我相信絕對不止五千年,至少一萬年以上,教給我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們心裏頭要積善,不能積不善。什麼是善?真心是善,我們今天講中住,我們的心要正、要中,不偏不邪。不偏不邪怎麼說?在佛法裏講不分別、不執著,你就做到了。你分別就偏了,執著就邪了,不分別、不執著這用的是真心。真心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用真心。我們現在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學著會用,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有多大?沒有邊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大乘教裏面告訴什麼是我?遍法界虛空界就是我,我太大了。

  近代科學家告訴我們,沒有一樣東西可以獨立生存,過去以爲有,現在發現了沒有。宇宙之間所有萬事萬物它是個網狀,網狀交纏,密切相連的,這樣存在的,沒有獨立存在的。好像我們人的身體,差不多是五十兆細胞組成,五十兆的細胞它統統都有相連,像電網一樣,像網絡一樣。信息完全相通的,絕對沒有一個細胞是獨立存在,新陳代謝是它正常的一個現象,就是波動現象。整個宇宙是一個自己,宇宙之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與自己息息相…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