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一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那叫無明。那不是不動,還是在動,頻率很快,動的幅度非常微細,你自己沒有覺察,以爲我不動了。那是四禅天裏頭的無想定,什麼都不想,念頭沒有了,還是在動。它跟佛法的定不一樣,佛法的定是不動,清楚,心愈不動愈明,愈清楚、愈明了。

  所以,定跟慧是永遠分不開的,有定沒有慧,這不是真的。這是我們不能不辨別的,不能不知道的。怕的是不知道,錯用了心,把四禅天無想定認爲是大般涅槃,那就錯了,沒出六道。有沒有這樣的人?很多,不但有,還不少,都把這個境界當作般涅槃,自己以爲成佛了。到定功失掉,煩惱又起來了,馬上要往下墮落了,産生懷疑、産生毀謗。佛菩薩的話是騙我們的,說入了大涅槃就永遠不生不滅,現在怎麼又要搞生滅?這叫謗佛、謗法、謗僧,謗叁寶的這個罪業是墮阿鼻地獄。一念之差,古人講「差之毫厘,失之千裏」,就鑄成大錯了。

  同時,我們能夠理解到修行是多麼艱難,不要說甚深禅定,須陀洹這小小的禅定我們都望塵莫及。人家真的能把見惑斷掉,不再執著身是我,不再有對立的念頭。邊見就是對立,不跟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一切萬物對立,沒有對立的念頭。沒有成見,成見是自以爲是,不能恒順衆生,一定要衆生隨順我,這是絕大的錯誤!中國人說成見,佛法裏把它分作兩個,一個叫見取見,一個叫戒取見,這兩個都是成見,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戒取見是因上的成見。另外一類,所有一切不正確的觀念,歸納在一起叫邪見。你看小乘須陀洹,大乘十信菩薩裏面的初信位菩薩,能把這些煩惱丟掉。我們修,我們有沒有丟掉?沒有。但是自以爲修得很好,認爲自己已經證果了。

  我初學佛沒有多久,有一個老太太,那是我們的長輩,大我二十歲以上,這長輩。她學佛那時候也沒有太久,告訴我她證阿羅漢果,說得非常認真,她又不是騙人。我們怎麼說,她都肯定她證阿羅漢果了。最後我就想到經上的,阿羅漢斷見思煩惱,他得到六種神通。我就問她,這六種神通妳有沒有?她問什麼神通?天眼通,妳坐在家裏,四周是牆,外面境況妳有沒有看到?她說沒有。我說那這個不行,初果須陀洹就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有天耳通就不需要電話了,妳朋友在那邊講話,妳不用電話妳聽得很清楚。她說沒有。我說那沒有,妳連須陀洹初果也沒得到。這樣她才服了,她大概是誤會了。這在佛法叫增上慢,不是有心騙人,自己誤會自己以爲證得。才曉得斷煩惱之難,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我們今天唯一能夠得到佛法真實利益的,除了念佛往生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所以一定要死心塌地念佛。只有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決定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們才能去得了。這個法門真的人人都有機會去,只要你能夠堅持。不要斷煩惱,我們的業障很重、煩惱很多不要緊,不要斷煩惱,也不要消業障,你看這多方便!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真正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部《無量壽經》就講這叁樁事情,真信、真願、真的念佛,極樂世界穩穩當當我們就得到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一切佛法自然具足。爲什麼?阿彌陀佛他的功德可以分享我們,我們分享阿彌陀佛的功德,實際上等于自己修行的功德。這個概念是今天量子力學家,從念力現象裏面告訴我們的。

  特別是夏威夷古老的醫療方法,完全用念力,病人自己不知道。這個修行的人,首先把病人跟自己觀成一體,我得病了,我用什麼方法把我的病治好,他就好了。這就是別人念力,我們佛法講回向給你,等于你自己的念力。這個也很難懂。現在量子力學家這個報告我們看到了,我們馬上就明白了,回向真的不可思議!但是回向要用真心,我們回向怎麼不靈?我們做的就不靈,不是真心。阿彌陀佛是真心,決定不是妄心,阿彌陀佛把他的智慧功德回向給我們,我們接受了,等于我們自己修的。爲什麼?自他不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一點都不錯,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要努力。除了這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之外,其它全都甩掉,我們就愈來愈相應了,一年半載的時間足夠了。這裏舍得幹淨,那邊感應就特別明顯。

  所以釋迦牟尼佛做出這個樣子來給我們看,十九歲離開家庭,舍棄國、財、地位,出家去學道,修苦行。因爲世間人認爲修道必須要經過這條道路,你沒有這樣修法人家不相信,要通過考驗。五十叁參是考驗,成就真實的智慧,要禁得起考驗。誰在考驗你?每天從早到晚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都在考驗。順境、善緣,你有沒有貪戀的心?歡喜、貪戀,錯了,煩惱生起來了。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你動不動念頭?動念頭,你不及格。逆境、惡緣,你起不起怨恨?怨恨惱怒煩,你起不起這些?如果你起,你也不及格。菩薩在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動心,都沒有分別執著,心裏頭永遠是清淨平等覺。這些考驗你都通過,你就及格了,你是真菩薩,不是假菩薩。真菩薩,所有境界裏頭絕對不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真菩薩;還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假菩薩。這得搞清楚、搞明白。

  這個地方,一切世間的諸天他們有神通、有福報,阿修羅亦複如是,他們看到了,釋迦牟尼佛在伽耶城不遠,菩提樹下成道了。這什麼?釋迦牟尼佛叁十歲,十二年的修行當中有六年苦行,沒有得到結果,所得到的不是智能是知識,現在人講知識,它不是智能。爲什麼?沒有大徹大悟,沒有明心見性。所證得的、所成就的還比不上阿羅漢,阿羅漢確確實實把見思煩惱放下了,斷了。這些人是把見思煩惱伏住,沒斷,所以見思煩惱它不起作用,好像也生起了智慧,它不是真智慧,是一種與真智慧非常相似,不是真實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把修學放棄了,這個示現我們在大乘經裏面懂了。十九歲出家,把名聞利養放下,這就是一般人講的,他把煩惱放下了。這十二年的修行,在菩提樹下放下了,是把所知障放下。兩種障礙,一種煩惱障,一種所知障,障礙你明心見性,所以統放下了。他所得到禅定的境界就深了,不是婆羅門所得的四禅八定,他比四禅八定高出太多了。爲什麼?他契入了自性本定,他才能徹底覺悟,像惠能大師那個樣子,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裏講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就成佛了,他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一切圓滿通達明了。

  通達明了些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出來了,就在菩提樹下入定時候說的。我們一般人看,佛在樹底下入定,經上講多久?二七日中,二七日十四天,也有經裏面講的叁七日中,這個我們都不必計較它,叁七就二十一天。說出他明心見性的境界,說得很詳細,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講出來了,講清楚了。這部經多大?沒人見到,也沒人聽過。所以今天南傳這些小乘,他們不相信大乘,大乘不是佛說的。佛當年在世,講的就是小乘經,阿難尊者結集的,他們不相信有大乘。佛在定中說出這部經,說完之後,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分量多大?十個叁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部經如果是有形相的話,我們娑婆世界裝不下。爲什麼?它是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只有一個大千世界怎麼行?決定裝不下。沒有人能受持,當時聽經的人全是法身大士,十法界裏頭的人沒分,十法界裏頭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沒分。可是我們要知道,惠能大師在中國示現,他大徹大悟之後,他只講了二十個字,他的報告。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那個報告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惠能大師的報告只有簡簡單單二十個字。我們就曉得,惠能大師這二十個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能大師這二十個字展開就是《華嚴經》,《華嚴經》縮小就這二十個字,不增不減,一乘圓教,圓滿的教學。

  接著看,《法華經》底下又說,「然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釋迦牟尼佛是來表演的、是來示現的,是來做個樣子給我們看的,他早就成佛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跟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有緣分,常常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多大?黃念老告訴我,他講的是十億個銀河系,娑婆世界十億個銀河系,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十億怎麼來的?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一個須彌山,四大部洲這些圍繞著須彌山。念老告訴我,須彌山就是銀河系的中心,現在科學家發現是一個黑洞,能量非常強大,連光都被它吸引進去,很大的引力。正好明年,銀河的中心跟太陽、跟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明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這是個自然的天象,大概是有幾萬年才有這麼一次,我們碰巧這就碰上了。所以須彌山就是銀河的中心,那個黑洞,那叫須彌山。

  所以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一千個銀河系才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叫叁千大千世界。叁千大千世界實際上是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就十億。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他在這個裏頭教化衆生,每個星球都有衆生居住。現在我們曉得,物質跟精神永遠不能分開,它是一體的。釋迦牟尼佛跟我們這個大世界很有緣分,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意思是堪忍。這個世界環境並不是很理想,生活很辛苦,這兒人能忍受得了,所以稱娑婆。佛常常在這個世界說法教化。通常我們所說的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菩薩、文殊菩薩,跟這個世界都有特別的緣分。

  「亦于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衆生」。佛除了在娑婆世界常住教化之外,其它諸佛剎土無量無邊,釋迦牟尼佛去不去?去,也常常去。去到那邊是幫助那邊的諸佛教學,正如同釋迦在此地成佛,許許多多菩薩、聲聞、緣覺乃至于居士,都是他方世界佛菩薩到這兒來幫助世尊。他們互相往來,互助合作,配合得非常好。所以,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千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