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叁集) 2011/12/0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7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注》第叁百一十面,倒數第二行,小科「八相成道」,第六段「成道」,經文: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這一小段雖然只有八個字,它的義理、境界深廣無際,我們看念老的批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此二句是第六相成道之義。微妙者,《維摩經》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菩提者,佛之知見,亦即實際理體,當人自性」。經教裏這些話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了,但是一般人不懂,我們初學佛的二、叁十年也不懂。佛之知見,什麼是佛知見?佛的知見究竟指什麼不曉得。實際理體,這也是個問題,什麼是實際理體?當人自性,當人是自己,自己的自性,自己的自性是什麼?這個世界上多少人千萬年來都在懷疑,我是什麼?什麼是我?我從哪裏來的?爲什麼有我?這都是大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到今天,都沒有辦法解決。
可是一直到現在,對這個事情好像是愈來愈明朗了。科學不斷在發展、在發明更新的儀器,更有效的去觀察,科學家用什麼方法?用分析的方法。從細胞下手,細胞是人體最小的物質,再把它分析,發現細胞是原子組成的,發現了原子。從原子又發現了電子,更進一步發現,原子也不是獨立的,原子核裏頭有中子。從最近五十年的發展,發展我們一般講是基本粒子,有幾十種之多。總的結論,現在科學家都承認,沒有一個所謂是最小的物質現象,基本粒子只有一個概念,沒有找到基本粒子。發現的是什麼?所有這些最微小的粒子,你發現到,它馬上就消失掉,就不存在了,就像佛經上講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存在的時間太短了。照彌勒菩薩講的話,它所存在的時間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才看到那個好像光,一點點光亮閃一下就沒有了,它就不存在了。所以現在的結論就是說明,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最小的物質現象這個單位是獨立存在的。它怎麼存在的?它是跟許許多多的這些粒子互相交互在一起,像個網一樣,是這麼個存在現象,不是獨立的。
這個現象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一個啓示,我看到這些報告,我就想到我們老祖宗有真實智慧。千萬年來教導我們,我們這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不能獨立生存。怎麼生存?要依衆靠衆,要靠大家。這個基本的一個粒子也是靠著群體,許許多多粒子才能産生一種能量,它不能夠單獨獨立。所以,中國倫理的觀念我想就從這兒來的,不能獨立生存,一定要大家和睦相處,共同産生的力量。你看中國倫理符合今天科學家發現的這個東西。所以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不是你怎麼樣獨立,是你怎樣跟大家和睦相處,怎樣跟大家互助合作,這個才是符合大自然的定律,這個非常有趣味。
科學這個幾百年來它不相信這個東西,它認爲有獨立的存在,現在人說「唯我獨尊」,一切都得要聽我的,我來支配、我來控製、我來占有,錯了,不可能。有這種觀念的人,縱然你得到財富、得到什麼,你很孤立、你很孤單,爲什麼?一個人,而不是群體那種和睦、和諧。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獨大是錯誤的。決定是共同的,是互相依賴的,與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是依賴的,分不開的,與空間十方是依賴的。生命體的觀察,量子力學家得到這麼一個結論。古大德說的倫理關系這就是絕對正確的,小孩生下來就得告訴他,你不是爲自己,你不是爲父母,你是爲整個家族。這就是群體,互相依賴,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是這樣才有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獨大毫無意義,造成自己的孤立、孤單。
這個微妙法,倫理、道德、因果,這都是微妙法。「成最正覺」,最正覺是徹底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白了,這叫成最正覺,這叫成佛。科學家到今天已經摸索到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極微之微佛在經上說八地以上才見到。由此可知,人本來就有一種本能,不需要藉這些科學儀器來觀察,你本能就能夠看得到。我們現在本能失掉了,這個能力失掉,怎麼失掉了?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本能是真的,永遠不會失掉,迷了它不起作用。爲什麼迷了?有煩惱,叁重煩惱,每一重都無量無邊,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叁大類的煩惱把你迷了,你的本能喪失掉了。科學家是製造這些先進的儀器來觀察,藉這個東西來看到,肉眼看不到,心眼也看不到,他想不到,必須藉助于近代的最新的儀器。
誇克就有幾十種,很複雜!但是現在觀察就是所有一切我們認爲很小的物質,總的結論,都沒有辦法獨立生存。因爲它是個互聯網,彼此互相依靠存在的;如果說獨立的,馬上就消失了,就沒有了,真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像我們在銀幕上播放電影,幻燈片上一張一張它是相互的,互相關聯的,它才能存在。如果單單的一張就不見了,單單一張用我們現在電影放映機,二十四分之一秒它就沒有了。你才看到一下,忽然就沒有了,就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單獨的不能存在,一定是跟大家互相連在一起的,它才能存在。這就是佛之知見,這就是實際理體,這就是當人自性。初學佛,沒有看到這些科學報告,這幾句話就是含糊籠統念下去,真實的意思確實不懂,也沒有人能把它講出來、講清楚。老和尚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不可思議,不能去想、不能去說,這就過去了,永遠留了一團疑團給我們。這個東西不能化解,這就是障道,就是障礙。
所以你看,「經雲: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語言是言語,講不清楚的;分別是思惟,你無法想象,你想不到的,你說不清楚的。現在科學家也用這個話了,爲什麼要用這個話?因爲它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所謂真實、所謂實在,那個裏頭不知道有多少小東西在裏頭,它們交互在一起産生的一個能量。不是一個獨體,一個永遠找不到。像彌勒菩薩所講的,單一的一個念頭、意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夠執持它?彌勒菩薩講「念識」,念是因,識就是果,念是緣起,識就是事實,「極微細不可執持」。彌勒菩薩這個話講得好,太微細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看到的相,看到的相就是一團混在一起的時候現的現象,假相,沒有一個相是真的,全是假的,因爲它的基本的結構是假的。基本結構是什麼?念。現在科學發現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單一的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單一的,我們見不到;許許多多濃縮在一起的,我們見到了。你想想看,一千六百兆這麼多集合起來是一秒,一秒時間很長了,我們能見到。把它分散開,分散開一個的話,那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們不知道,我們沒有法子看到它。它太快了,我們肉眼看都看不到,它有生有滅,你看不到現相。八地菩薩的定功,這就說明人有本能,我們只要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你就見到了。
所以在佛法裏頭,誰見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見到了。明心見性最低的圓教初住菩薩,法身菩薩,他是什麼?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就是真實理體,就是當人自性,就是佛之知見。所以這是要靠本能,不要靠儀器。費那麼大的勁,製成這個儀器還是看不清楚,你所看到的現象,不錯,跟佛菩薩講的是一樣的,但是佛菩薩講得清楚,你講不清楚。爲什麼不用本能,要去用這些機器?沒有這個必要。機器精密到極處,發現到的也是這個東西。所以,這樁事情微妙難知,科學家這句話很實用,微妙他看到了,難知。爲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發生?這現象是怎樣發生的?到現在還是問題。但是見性的人沒有問題了,佛說出了,最初的現象,這應該稱爲自然現象,是一念不覺,就是一念迷。一念不覺沒有原因,一念不覺沒有開始,沒有開始就是不生,沒有開始當然就沒有終了,也就是不滅。幻相有沒有?有,假的,它不是真的。真的,永遠不會産生這些幻相,但是這些幻相的理體是真的,我們講自性是真的。相是幻相,體是真性,這個事情佛講清楚了。
科學家現在發明這些名詞,跟實際理體、當人自性講得非常接近,他用的名稱用「零點能量場」。那個零點也就是我們講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是零點,歸到零了。零點能量場他有沒有見到?沒有。他們想象應該有一個零點能量場,這是個基礎,可是這個東西沒有人發現。是的,他永遠見不到,科學家也肯定,永遠見不到。不是永遠見不到,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見到了,科學家沒放下這個,還是用思考,還是有分別、有執著、有起心動念,所以他看到這個現象他也解釋不清楚。想象應該有這麼一個東西,那是宇宙萬有的本體,但是無法見到,不可能見到。他要遇到大乘佛法,這個問題解決了。所以大乘佛法真的是最高的哲學、最高的科學。微妙法,佛是真得到了,用本能得到的。現在科學承認人有本能這樁事情,好像有一些土著,他們沒有科學知識,但是很多事情他們可以預先知道,所謂他們有第六感,我們比不上他們。他們看到風吹草動,知道大自然當中會産生什麼變化,我們要這個災難發生之後才知道,他們預先曉得。所以現在對這些人逐漸逐漸改變觀念,不敢輕視他們,他們的本能保留了一些沒喪失,我們本能全部喪失掉了。
接下來是「故雲微妙難知,與微妙是菩提也」。菩提是什麼?真實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東西透出來就真的知道了。又《淨影疏》這個裏頭說的,「理是妙法,由得此法,故成正覺」。「理指實際理體,故亦同于上經」。實際理體,《般若經》上有句話比較好懂,叫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這就是實際理體。一切法的真相是什麼?現在科學家也發現了,科學家用無,一切法根本就不是真的,是假的,用無來做代表。沒講錯,佛在經上是這麼說的,佛說阿羅漢知法總相,總相是什麼?空,萬法皆空,阿羅漢知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有,是真正獨立存在的,沒有,找不…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