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四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四集)  2011/12/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7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叁百一十二面,第一行最後一句看起,就是最後叁個字:

  「是時諸菩薩及釋提桓因、梵天王諸天,合掌敬禮,請佛爲諸衆生初轉*輪。佛時默然受請。到波羅奈鹿林中轉*輪」。前面我們學到此地。說明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請法,佛就走了,入般涅槃去了;有人請法,佛非常慈悲,有求必應,他一定會留在這個世間。留在世間多久,完全是衆生意念,衆生希望佛多住世,佛就久住世間,衆生不喜歡了,聽佛講經聽不懂,也不能依教修行,佛的法緣就盡了,他就會離開。所以佛住世間是感應道交,佛沒有壽命,什麼時候有感,什麼時候就有應,感應道交決定不會錯誤的。

  下面,「又《法華經》雲:爾時諸梵王」,梵王就是梵天的天王,「及諸天帝釋」,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是諸天、諸梵王,可見得梵王不止一個,這大梵天王,帝釋天也不止一個。在娑婆世界,每一個單位世界有一個帝釋天,有一尊大梵天王,初禅。一個小千世界裏面就是有一千個大梵天王,一千個玉皇大帝,帝釋天就是中國人稱的玉皇大帝。我們看一個中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裏面有十億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釋迦牟尼佛,不要說他方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區裏面就有十億個忉利天主。所以經上這個字說得好,諸天帝釋、諸梵王,不止一個。「護世四天王」,護世四王是四大天王,也多,每個地方都有護世四王,一個單位世界就有護世四王。「及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是摩酰首羅天王,他統治叁千大千世界。這個上頭沒有諸,他只有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只有這一尊,這福報最大的。「並余諸天衆」,那個余就是欲界的六層天、色界的十八層天,無色界沒有,無色界因爲他沒有身體,沒有物質現象,所以四禅以下都有,這些諸天天衆。「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禮,請我轉*輪」。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說的,在《法華經》上講的,佛出現在這個世間,教化這個世間的衆生,這是緣起。

  底下解釋「*輪」,爲什麼稱爲*輪?「指佛之教法,演說佛之教法,稱爲轉*輪」。*輪就是稱佛的教法。演說,演是表演,把它做出樣子來給大家看,說是說明。這都叫做轉*輪,這是轉的意思。爲什麼稱之爲輪?「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回轉四天下,碾摧諸怨敵。故以譬喻佛之教法,亦流轉一切衆生界,破除諸煩惱」,所以取這個意思。輪王他是人,他不是天神,這是一個單位世界福報最大的一個人,這一個單位世界的王,他統治一個單位世界。黃念老告訴我,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就是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銀河系。這一個帝王統治銀河系的,銀河系這個範圍都是他統轄的範圍。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主,他是人,他不是神。統治得真有能力才行,沒有能力的話你達不到。能力是什麼?是武力,你能夠達到的地方,那就是你的邊界。所以輪王他有輪寶,這個輪寶應當是我們現在常常報導所發現的飛碟,它是個圓形的,是交通工具,也是他的空軍,他有能力達到,所以這個地區就是歸他管的。這個輪寶回轉四天下,四天下就是銀河系,它在銀河系裏頭飛翔無礙,它能到達的地方就是他的領土,我們今天講這是他的空軍。

  碾摧諸怨敵。敵對的、侵犯他的,他會抵抗。轉輪聖王,當然他有智慧、他有慈悲,他不會侵犯別人;但是別人侵犯他,他有保衛,保衛的這種戰爭,他不是侵略的,他是自衛的,所以這個輪寶是他自衛的武器。用這個來比喻佛法,佛法有這個意思,比喻佛法。這個輪寶就像佛的教法,佛的教法就是經典,講經說法。演說就是轉的意思,這*輪轉動了,譬喻佛的教法也能夠流轉一切衆生界。一乘法裏頭確實不可思議,上面從等覺菩薩,都接受佛的教誨,下面到地獄衆生,就是這十法界裏頭所有一切衆生全都包括了,都能得到佛教學的利益。

  我們要問,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善導大師說得好,「四土叁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那我們要問,蜎飛蠕動這些小動物,小動物,從蚊蟲螞蟻再說到細菌,細菌也是動物。前幾年我有牙周病,到高雄去檢查,醫生從我那個牙齒縫裏頭,用一根針尖挑了一點點髒東西,我看那黑黑的髒東西,放在顯微鏡之下,用顯微鏡放大,放在電視屏幕上給我看,就像蛆一樣,滿滿的。大夫告訴我,這是細菌,這叫牙周病,這些細菌吃你的牙齒,牠能把你牙齒吃掉。我這個牙周病恐怕有十幾年了,牙齒還沒被牠們吃掉,大概是講經,有叁寶加持。所以醫生都覺得奇怪,你這麼嚴重的牙周病,你怎麼還能夠使用這個牙齒?我們才知道那個可怕。什麼叫牙周病?就是牙縫裏頭髒的東西。這些細菌,你看到牠動,牠在那爬、在動,牠能不能往生?牠往生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品位?我們從大乘經教裏面這些理論,依這個理論的思惟來想象,應該也是緣分不同,四土叁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些細菌要遇到了好的增上緣,也是上上品往生,這才能講得通,所以不能看不起這些細菌。

  科學家告訴我們,還有比這些細菌更小的,只要是物質現象都是生物,都是有生命的。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做實驗,發現水有見聞覺知,水是礦物。一滴水滴在玻璃上,你把它放在顯微鏡裏面去觀察,我們用愛心對這一滴水,在顯微鏡下的結晶非常之美;我們用怨恨心,我討厭你、我恨你,用這個念頭對它,它的反應那個圖案就很醜陋、很難看。它也會聽,它聽佛教裏面的誦經、唱贊,圖案很美;聽這些搖滾樂,那個圖案就很難看,比我們人厲害。會看、會聽,懂得人的意思,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這一滴水能不能成佛?這我們講礦物,能不能成佛?《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一句話多少人沒有法子理解。

  我在早年,出家不久,大概只有出家叁、四年的樣子,佛光山星雲法師找我,請我去做教務主任。佛光山辦了一個「東方佛教學院」,請我去教學。有好幾個老師,有唐一玄老居士,那個時候八十多歲,還有幾位在臺灣相當有身分、有地位的這些在家大德,方倫。有一天我們幾個人在一起開玩笑,就提出「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怎麼個講法?沒有一個說得出來,沒有一個說得清楚。這是佛說的,那我們就相信吧!這個境界不可思議,太深、太高,不是凡夫知見,我們只能用這個話來解釋。解釋得沒錯,但是人聽不懂,等于沒有解釋。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不是開悟,不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是的,我們是看到近代量子學家的報告,這些科學研究報告。我們看到《菩薩處胎經》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那個作佛的是識,只要有識,他就有佛性,他怎麼不能成佛?這些無情的衆生成佛,它到底是什麼品位?同樣一個道理,總在遇緣不同。它要是遇到一乘圓滿的緣分,它就成等正覺了,《華嚴經》上證得妙覺果位;如果它要遇到初學的緣分,遇到一個阿羅漢,那也不錯了,它往生的位次應該在方便有余土;它遇到是個凡夫,念佛往生了,那它也在凡聖同居土,總在遇緣不同。這一句話才將《華嚴經》上「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問題給解決了,這真的是個難題。所以用輪來比喻佛法,佛法能破除一切煩惱,煩惱破除,人就成佛道了。

  「《法華文句》雲:轉佛心中化他之法」,這個轉就是傳授,把心中教化衆生的方法,「度入他心」,傳給他人,這叫轉*輪。「嘉祥師雲:自我至彼,故稱爲轉」,轉就是輾轉傳授,是這個意思。老師把這個法傳給我,我再傳給別人,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傳下去,這個法在世間不會絕斷,不會絕滅,不會斷了。「又《探玄記》解*輪曰」,《探玄記》是賢首大師《六十華嚴經》的批注,他解釋*輪的意思,「法是軌持義」,法是軌道,你必須要遵守,持是保持。像火車,能夠永遠保持在軌道上,遵循軌道,不越軌道,它一定平安到達目的地。如果你不遵守這個軌道,不保持這個軌道,你越軌了,你就會出災難。

  「通有四義」,這四個義都必須要遵守的。第一個是「教」,教是教學,課本、教科書,也就是今天所講的經典。一定要知道經典是佛家的教科書,這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佛在世,依靠佛的講解,依靠佛的表演,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會覺悟。第二種是「理」,這經書裏頭有道理,你必須透過文字去體會當中的道理,理明白了,那你就真的得到了。理要怎麼明白?你得要用心。用什麼心?要用真心,妄心永遠不能夠明白這些道理。這個道理是什麼?道理就是自性,自性裏面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你不是用真心,你就無法體會得到。真心每個人都有,真心就是佛,所以佛才講出來,「一切衆生本來是佛」。細菌是不是佛?誇克是不是佛?量子、小光子、中微子是不是佛?是!它的本體是自性,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佛。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這對淨宗同學說的,「是心是佛」。自性就是真心,真心就是自性;妄心叫阿賴耶,妄心是凡夫,不是佛。用妄心是凡夫,用真心是佛。用妄心的人,真心不見了;真心有,不起作用。用真心,佛,妄心起作用,妄心聽話,聽智慧,叫它幹什麼就幹什麼,那妄心不會錯,上頭有人指揮它,它能夠做出許許多多的好事。它不是煩惱差遣它,那是智慧差遣它,它都起作用,叫「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這兩句話有很深的趣味,你細細去揣摩。在大乘裏面,一真一切真;在世間的,一妄一切妄。所以理要明,理明白之後要「行」,行是什麼?這個理要變成生活行爲,要變成自己的思想、變成自己的言論、變成自己的造作。我們所想的、所說的、所行的,完全循這個理,現在世間講真理,他遵循的是真理,一點過失都沒有。行到純淨,一絲毫勉強都沒有…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