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了,那就叫「果」,就證果。把妄想分別執著全都放下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完全相應,這叫果。果裏頭還有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嗎?有。爲什麼會有?佛菩薩應衆生之感,現身說法,不就有了!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八十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全用上了!教、理、行、果,通常佛門叫四教,就是四種教學。
「輪是所成」,意思也有四種。第一種是「圓滿」的意思。輪,圓滿,沒有缺減故。它要有一點缺陷它就不圓滿了,輪表圓滿。第二種它「具德」。你看輪有毂,毂是心,我們講一個圓的時候,像一個輪子它有圓心。第二個它有輻,輻就是心跟圓周,跟外面這個輪子,它有支柱。第叁它有辋,辋就是外面圈的輪子,靠地的,落地的這個輪子叫辋。它很圓滿,你看有心,有外面這個辋,當中有這個毂跟辋當中的支柱,這在工具裏頭是表示說它圓滿,它樣樣具足,它不缺乏,這是具德,這叁個。在佛法裏面它代表什麼?代表法身、般若、解脫,叁德,自性的叁德,法身、般若、解脫。第叁個「有用義,謂摧輾惑障」。佛法能夠幫助我們斷煩惱、開智慧,它有這個作用。我們這叁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要依佛法的修行才能把它斷掉,所以它有摧輾惑障這個用途。第四「轉動之義,謂從此向彼」,就是從佛向衆生,這是佛教導我們;「從彼向此」,從衆生向佛,衆生慢慢向上提升就成佛了,「即從衆生至佛果」。所以這就是輪,運載的意思。你看這個輪,車要靠輪,從甲地到乙地,從乙地又回到甲地,來回運載。佛到六道裏面去教化衆生,把衆生統統回歸到佛道。這些人成佛之後,又回去度衆生。所以佛的教法就用*輪做比喻,佛家的標志也就取這個做代表,這個意思我們就懂得了。除這個之外,佛門裏面標志很多,有用卍字,佛胸口現的卍字,叁十二相之一,那是代表吉祥如意;淨土宗用蓮花,用蓮花做標志,代表清淨無染。所以佛門標志也很多,它表示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懂得。
這是說請佛說法,請轉*輪。佛法能不能住世間完全在這一相,這一相沒有了,佛法就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請轉*輪。這個世間人喜歡做佛事,佛事不錯。佛是什麼意思?覺悟,事就是事業。你能做覺悟衆生的事業,這叫佛事,不是迷信。現在我們這個經忏佛事,去超度這些幽靈,這叫佛事。是不是佛事?是,佛事裏頭的一種,不能代表一切,這是裏頭的一種。這一種有沒有效果?完全在超度的這個人。超度的這個人真有修行,真的具足教理行果,那他超度就很有效果。如果他沒有,完全不懂,拿著這些儀規去照念,目的是在賺錢,當作生意買賣來做,那就沒有效果。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阿彌陀佛超度我們,他憑什麼?憑他老人家的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四十八願發了,發了要不修,那是空的、是假的,那願是口頭上的願,不能算數。五劫時間修行,讓每一願都兌現,這個不得了!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五劫修行。怎麼兌現?就是他的願力、他的修行成就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現前就是他四十八願兌現了,四十八願有一願不兌現,極樂世界就不會成就,這個我們不能不相信。極樂世界成就了,他就用這個工具來接引衆生、來教化衆生,對象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衆生與他有緣的。有緣怎麼講法?你能夠相信淨土,你能夠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你真正能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有緣,跟阿彌陀佛有緣了,信願行!信願行當中缺一個,有緣不足,這一生去不了。這叁種緣統統具足,你決定得生,無論你在哪一道,你就在細菌也不怕,也能往生,不可思議!
這個法真的難信,真的是易行,個個都能成就。你就把它搞清楚、搞明白,這是真難,真不容易。我們也是費了六十年的時間,不是短時間,六十年才搞清楚、搞明白。沒有六十年的時間,像以前,我剛才跟諸位說了,我在佛光山教書,對于這些很難理解的這個經文都含糊籠統。我們自己沒有搞清楚,怎麼能講清楚讓別人聽懂,哪有這個道理!不契入境界你就講不出來。所以古時候講經的法師都是有修有證,證是什麼?契入境界,不契入境界你就沒法子講。契入境界一定要放下,沒有別的,放下就契入了。釋迦牟尼佛一切都放下了,我們一切都放下,跟佛一樣。妄想分別執著這叁種一樣都放不下,這叫凡夫;叁個一起放下,那你立刻成佛。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比喻,比喻什麼?罪孽。你能放下你就能看破,事實真相就明白了。
請轉*輪,第一段是請法,第二段是說法,世尊答應大家的啓請。這個答應,經上說得很好,「默然受請」。大家來啓請,佛不說話,不說話就答應了。如果不接受,一定說出來;不說不接受,默然就是答應。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就是說法。從這一句以下,一直到「于此中下,而現滅度」以前,這段經文很長,「皆是第七轉*輪之相」。這個大科裏面能看得出來,這分爲兩大段,轉*輪分兩大段,「總相」,前面這四句是屬于總相,總相裏頭有請法、有說法,後面是別相。經文到「于此中下,而現滅度」這個前面是「善立方便,顯示叁乘」,一直到我們這個本子叁百叁十面,所以這一段經文很長。這是釋迦佛出現于世最主要的一樁大事,就是講經教學,所以說得特別詳細。「法音者,廣指如來教法,不局限于言語音聲,蓋世尊說法,乃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亦說。故不宜以法音限于世尊之言教」,這一段講得很好。世尊面對著一切衆生,情與無情,他知道事實真相,法界虛空界全宇宙所有一切現象,都是自己自性裏頭所生所現,本來就是一體,他知道,他明了。成佛之後,幫助一切衆生覺悟,都要契入他自己親證的境界,所以說法的方式多,這個地方舉個例子而說,說不盡的。總用一句話全包括了,叫善巧方便。如來的權智能度一切衆生,種種施設也是爲度一切衆生,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幫助他們圓成佛道。
衆生一念迷了,迷了以後回不了頭來,愈迷愈深。覺悟的時候有覺悟的境界,迷惑的時候有迷惑的境界,實報莊嚴土是覺悟的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迷惑的境界,迷得淺,四聖法界,迷得重,六道輪回,六道裏頭又以叁途地獄是迷得最重。這些境界,諸佛如來巧妙的利用它,讓這個迷惑的衆生在迷惑境界裏面也能覺悟、也能回頭,這是不可思議!地獄衆生能不能求生淨土?能,真能。地獄都能,那餓鬼、畜生更不必說了。我們在澳洲,澳洲同學大家都知道,學院停車場那邊有兩棵枇杷樹,這兩棵枇杷樹的樹神,學院在那裏十年了,他們在那裏聽經聞法十年,在那裏念佛十年,一個往生了,另一個可能到天道去了。往生的這個樹神托夢給學院一個年輕的法師。樹神!聽經念佛往生淨土了。花神、草木神,那個草木神就跟嬰兒一樣,很小,喊叫的聲音都像小娃娃的聲音一樣,花神、草木神,樹神顯得就高大,尤其是小草,像嬰兒一樣。沒有一樣東西沒有靈性,沒有一樣東西沒有生命。
我們得人身需要飲食,這是業報。業報有沒有罪?有罪,你自己要知道適可而止,不要去造重罪。飲食裏面我們采取素食,素食還是有生命,但是它的靈性沒有動物那麼高,它自己知道它是蔬菜,是一些花草樹木,它是來供給大衆的,它也知道它生命的期間。我們在圖文巴自己有個大菜園,前幾年菜園裏有一個絲瓜,它長的那個地方,絲瓜是藤子,在藤子後面,我們看不到,所以就沒有去采它。有一天它就托夢給悟謙,跟悟謙講,它已經很老了,趕快去采。悟謙第二天就去找,果然找到了,找到怎麼樣?不能吃了,真的太老了。所以就跟它講,留著給你做種,留做種子。通情達理,它長成之後它就願意供養你,它就提升了。因爲你們念佛,你們修行,供養你們有福,它就提升了。所以人真的要通情達理。我在圖文巴住,也是前幾年,有一只鳥死了,悟謙法師把牠埋在我們院子裏頭。另外有一只鳥,可能是牠的配偶,就在埋葬的那個地方牠就在那繞圈子,叁天。我們看到流眼淚,鳥有這種感情,人不如鳥!牠的配偶過世的時候,牠在那裏留戀了叁天才離開。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這一切衆生包括動物、植物、礦物。衆生是衆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衆生。
現在我們懂得,量子學家告訴我們,證明了彌勒菩薩所說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讓我們真正明了《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因爲相是幻相,什麼叫幻相?相決定不能獨立存在,它是依靠許許多多的緣,共存共榮,它是群體,它沒有獨立的。現在就是說,再小的一個物質現象,都沒有獨立的,都是一群,群體,依衆靠衆。因此我們與群衆的關系,這是頭等大事,要知道我們是什麼關系,如何把關系處好,我們自己這一生幸福美滿快樂。不懂得關系,關系處不好,這一生就很糟糕、很痛苦,來生的果報不好。讓我們從這個地方去想到,我們的老祖宗有智慧,懂得關系,所以給我們講五倫,講人在世間對人、對事、對物不外乎這五種關系。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講盡了。能把這些做好,人就修好了,人修好了,往上提升就是天道。人死了以後到哪裏去?生天了,人做得好,生天了;人做不好,做不好就下去了,下面是餓鬼、地獄、畜生,下去了。今天的人只懂得自私自利,只知道損人利己,不知道人跟人的關系,所以自己本身有嚴重的煩惱、有嚴重的疾病、還有嚴重的災難。如果把關系處好了,什麼事都解決了,人確實可以過美滿生活,一生幸福。
所以如來的教法,總以法音做代表。因爲這些教法裏頭法音還是爲主,他應娑婆世界衆生的根機。這個世界衆生,觀音菩薩講得好,耳根比其它的幾個根都靈,看不清楚他能聽得清楚。所以世尊在世天天講經教學,用音聲爲教體。孔子在中國也是以音聲教學爲主,那個時候沒有書籍、沒有講義,都是用言教。所以廣指如來教…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