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了,那就叫「果」,就证果。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放下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完全相应,这叫果。果里头还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吗?有。为什么会有?佛菩萨应众生之感,现身说法,不就有了!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八十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全用上了!教、理、行、果,通常佛门叫四教,就是四种教学。

  「轮是所成」,意思也有四种。第一种是「圆满」的意思。轮,圆满,没有缺减故。它要有一点缺陷它就不圆满了,轮表圆满。第二种它「具德」。你看轮有毂,毂是心,我们讲一个圆的时候,像一个轮子它有圆心。第二个它有辐,辐就是心跟圆周,跟外面这个轮子,它有支柱。第三它有辋,辋就是外面圈的轮子,靠地的,落地的这个轮子叫辋。它很圆满,你看有心,有外面这个辋,当中有这个毂跟辋当中的支柱,这在工具里头是表示说它圆满,它样样具足,它不缺乏,这是具德,这三个。在佛法里面它代表什么?代表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自性的三德,法身、般若、解脱。第三个「有用义,谓摧辗惑障」。佛法能够帮助我们断烦恼、开智慧,它有这个作用。我们这三种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要依佛法的修行才能把它断掉,所以它有摧辗惑障这个用途。第四「转动之义,谓从此向彼」,就是从佛向众生,这是佛教导我们;「从彼向此」,从众生向佛,众生慢慢向上提升就成佛了,「即从众生至佛果」。所以这就是轮,运载的意思。你看这个轮,车要靠轮,从甲地到乙地,从乙地又回到甲地,来回运载。佛到六道里面去教化众生,把众生统统回归到佛道。这些人成佛之后,又回去度众生。所以佛的教法就用*轮做比喻,佛家的标志也就取这个做代表,这个意思我们就懂得了。除这个之外,佛门里面标志很多,有用卍字,佛胸口现的卍字,三十二相之一,那是代表吉祥如意;净土宗用莲花,用莲花做标志,代表清净无染。所以佛门标志也很多,它表示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

  这是说请佛说法,请转*轮。佛法能不能住世间完全在这一相,这一相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懂得请转*轮。这个世间人喜欢做佛事,佛事不错。佛是什么意思?觉悟,事就是事业。你能做觉悟众生的事业,这叫佛事,不是迷信。现在我们这个经忏佛事,去超度这些幽灵,这叫佛事。是不是佛事?是,佛事里头的一种,不能代表一切,这是里头的一种。这一种有没有效果?完全在超度的这个人。超度的这个人真有修行,真的具足教理行果,那他超度就很有效果。如果他没有,完全不懂,拿着这些仪规去照念,目的是在赚钱,当作生意买卖来做,那就没有效果。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阿弥陀佛超度我们,他凭什么?凭他老人家的四十八愿五劫修行。四十八愿发了,发了要不修,那是空的、是假的,那愿是口头上的愿,不能算数。五劫时间修行,让每一愿都兑现,这个不得了!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了,五劫修行。怎么兑现?就是他的愿力、他的修行成就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现前就是他四十八愿兑现了,四十八愿有一愿不兑现,极乐世界就不会成就,这个我们不能不相信。极乐世界成就了,他就用这个工具来接引众生、来教化众生,对象是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众生与他有缘的。有缘怎么讲法?你能够相信净土,你能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你真正能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叫有缘,跟阿弥陀佛有缘了,信愿行!信愿行当中缺一个,有缘不足,这一生去不了。这三种缘统统具足,你决定得生,无论你在哪一道,你就在细菌也不怕,也能往生,不可思议!

  这个法真的难信,真的是易行,个个都能成就。你就把它搞清楚、搞明白,这是真难,真不容易。我们也是费了六十年的时间,不是短时间,六十年才搞清楚、搞明白。没有六十年的时间,像以前,我刚才跟诸位说了,我在佛光山教书,对于这些很难理解的这个经文都含糊笼统。我们自己没有搞清楚,怎么能讲清楚让别人听懂,哪有这个道理!不契入境界你就讲不出来。所以古时候讲经的法师都是有修有证,证是什么?契入境界,不契入境界你就没法子讲。契入境界一定要放下,没有别的,放下就契入了。释迦牟尼佛一切都放下了,我们一切都放下,跟佛一样。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一样都放不下,这叫凡夫;三个一起放下,那你立刻成佛。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比喻,比喻什么?罪孽。你能放下你就能看破,事实真相就明白了。

  请转*轮,第一段是请法,第二段是说法,世尊答应大家的启请。这个答应,经上说得很好,「默然受请」。大家来启请,佛不说话,不说话就答应了。如果不接受,一定说出来;不说不接受,默然就是答应。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就是说法。从这一句以下,一直到「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以前,这段经文很长,「皆是第七转*轮之相」。这个大科里面能看得出来,这分为两大段,转*轮分两大段,「总相」,前面这四句是属于总相,总相里头有请法、有说法,后面是别相。经文到「于此中下,而现灭度」这个前面是「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一直到我们这个本子三百三十面,所以这一段经文很长。这是释迦佛出现于世最主要的一桩大事,就是讲经教学,所以说得特别详细。「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于言语音声,盖世尊说法,乃尘说,剎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不但有情说,无情亦说。故不宜以法音限于世尊之言教」,这一段讲得很好。世尊面对着一切众生,情与无情,他知道事实真相,法界虚空界全宇宙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自己自性里头所生所现,本来就是一体,他知道,他明了。成佛之后,帮助一切众生觉悟,都要契入他自己亲证的境界,所以说法的方式多,这个地方举个例子而说,说不尽的。总用一句话全包括了,叫善巧方便。如来的权智能度一切众生,种种施设也是为度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回头,帮助他们圆成佛道。

  众生一念迷了,迷了以后回不了头来,愈迷愈深。觉悟的时候有觉悟的境界,迷惑的时候有迷惑的境界,实报庄严土是觉悟的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迷惑的境界,迷得浅,四圣法界,迷得重,六道轮回,六道里头又以三途地狱是迷得最重。这些境界,诸佛如来巧妙的利用它,让这个迷惑的众生在迷惑境界里面也能觉悟、也能回头,这是不可思议!地狱众生能不能求生净土?能,真能。地狱都能,那饿鬼、畜生更不必说了。我们在澳洲,澳洲同学大家都知道,学院停车场那边有两棵枇杷树,这两棵枇杷树的树神,学院在那里十年了,他们在那里听经闻法十年,在那里念佛十年,一个往生了,另一个可能到天道去了。往生的这个树神托梦给学院一个年轻的法师。树神!听经念佛往生净土了。花神、草木神,那个草木神就跟婴儿一样,很小,喊叫的声音都像小娃娃的声音一样,花神、草木神,树神显得就高大,尤其是小草,像婴儿一样。没有一样东西没有灵性,没有一样东西没有生命。

  我们得人身需要饮食,这是业报。业报有没有罪?有罪,你自己要知道适可而止,不要去造重罪。饮食里面我们采取素食,素食还是有生命,但是它的灵性没有动物那么高,它自己知道它是蔬菜,是一些花草树木,它是来供给大众的,它也知道它生命的期间。我们在图文巴自己有个大菜园,前几年菜园里有一个丝瓜,它长的那个地方,丝瓜是藤子,在藤子后面,我们看不到,所以就没有去采它。有一天它就托梦给悟谦,跟悟谦讲,它已经很老了,赶快去采。悟谦第二天就去找,果然找到了,找到怎么样?不能吃了,真的太老了。所以就跟它讲,留着给你做种,留做种子。通情达理,它长成之后它就愿意供养你,它就提升了。因为你们念佛,你们修行,供养你们有福,它就提升了。所以人真的要通情达理。我在图文巴住,也是前几年,有一只鸟死了,悟谦法师把牠埋在我们院子里头。另外有一只鸟,可能是牠的配偶,就在埋葬的那个地方牠就在那绕圈子,三天。我们看到流眼泪,鸟有这种感情,人不如鸟!牠的配偶过世的时候,牠在那里留恋了三天才离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一切众生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众生。

  现在我们懂得,量子学家告诉我们,证明了弥勒菩萨所说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让我们真正明了《心经》上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因为相是幻相,什么叫幻相?相决定不能独立存在,它是依靠许许多多的缘,共存共荣,它是群体,它没有独立的。现在就是说,再小的一个物质现象,都没有独立的,都是一群,群体,依众靠众。因此我们与群众的关系,这是头等大事,要知道我们是什么关系,如何把关系处好,我们自己这一生幸福美满快乐。不懂得关系,关系处不好,这一生就很糟糕、很痛苦,来生的果报不好。让我们从这个地方去想到,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懂得关系,所以给我们讲五伦,讲人在世间对人、对事、对物不外乎这五种关系。伦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讲尽了。能把这些做好,人就修好了,人修好了,往上提升就是天道。人死了以后到哪里去?生天了,人做得好,生天了;人做不好,做不好就下去了,下面是饿鬼、地狱、畜生,下去了。今天的人只懂得自私自利,只知道损人利己,不知道人跟人的关系,所以自己本身有严重的烦恼、有严重的疾病、还有严重的灾难。如果把关系处好了,什么事都解决了,人确实可以过美满生活,一生幸福。

  所以如来的教法,总以法音做代表。因为这些教法里头法音还是为主,他应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这个世界众生,观音菩萨讲得好,耳根比其它的几个根都灵,看不清楚他能听得清楚。所以世尊在世天天讲经教学,用音声为教体。孔子在中国也是以音声教学为主,那个时候没有书籍、没有讲义,都是用言教。所以广指如来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