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叁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災難馬上就往生,你會感激佛大慈大悲,真的把我得度了。還有省悟不過來,省悟不過來災難之後慢慢來,慢慢覺悟。

  然後才曉得一句話,「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不怨恨衆生,只是它的善巧方便,它的真實智慧,該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老師教學生,該獎勵獎勵,該懲罰懲罰,都是幫助學生、成就學生,沒有一點怨恨。真有怨恨,算了,不要理他,隨他去,那就真的恨他;還要用種種方法幫助他,那是愛他,不是恨他。所以,我們要真正做到究竟圓滿幫助一切罪苦衆生,不成佛這個事情就做得不圓滿。爲什麼?沒有圓滿的智慧,沒有靈活的方法,我們做不到,這是爲什麼要成佛。成佛之後,就教學。世間行業很多,中國古人常講叁百六十行,叁百六十不是數字,是一個圓周,就代表圓滿,所有的行業都包括在裏頭。所以叁百六十是所謂一切所有,它不是數字。叁百六十行裏面,真正覺悟的人他所選擇的都是教師,教學;釋迦牟尼佛選的教學,諸佛如來選的教學,法身菩薩選的是教學。

  孔子實在講他所選擇的不是教學,他是想去做官,周遊列國沒人用他。孔子是個好人,但是一切這些諸侯,跟他見面的時候也稱贊他,但是也擔心他,擔心什麼?他的學生裏頭能人太多,如果搞個政變的話,政權被他奪去了。知道他很能幹,爲什麼不用他?就是怕這一點,所以周遊列國那麼多年,沒有一個國君要用他的。到六十八歲,年歲大了,才把這個念頭放棄,回老家去教學。孔子七十叁歲走的,實際上教學五年,五年變成後世的至聖先師,孔子作夢也沒想到。他如果真的早就想到了,他早就應該去教學。釋迦牟尼佛比他清楚,王位不要,榮華富貴全都舍棄,一生做教學的工作。這個工作這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地位,不是財富,是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這個人生才有意義。真是中國古人所謂的「得天下英才而樂育之」,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負,不用自己去實現,學生去做。帝王師,這種身分出現,一切衆生的導師,幫助一切衆生離開叁惡道、離開六道輪回、離開十法界,這個高!世間哪一種事情能跟他相比?找不到了。所以真正覺悟的人,他所作所爲是真實第一等的功德事業。

  證得究竟圓滿之後,那就是教化衆生,所以下面第七個相「轉*輪」。這一段裏頭經文就很長了,分爲兩個大段,第一段是「總相(師資道合)」,又分兩段,第一個是「請法」,請法是「能感」,衆生有感,佛就有應。

  【天人歸仰。請轉*輪。】

  這個裏頭對*輪應該有個解釋,爲什麼請講經教學要用*輪做代表?我們看批注,『天人歸仰,請轉*輪』,「暨以下諸句,爲第七相」,轉*輪相。「天人者,天道中人。歸者歸敬,仰者欽仰。《智度論》雲:今是釋迦文佛得道後」,就是示現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五十七日寂不說法」,這是開悟之後在菩提樹下,五十七天他不說話。「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一切衆生縛著世法,無能解者,不如默然入涅槃樂」。這五十七天當中,實際上佛已經講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二七日中講完。誰聽?法身菩薩聽,聽衆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聽衆之多那是無法計算的。你得要有能力入釋迦牟尼佛定中去聽法,你沒有這個能力你去不了,法身菩薩。那是他的報告,明心見性,性是怎麼回事情,詳詳細細的說出來。我們再看中國,唐朝時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明心見性了,對五祖也報告出來,自性是什麼樣子。他只說了二十個字,五祖肯定了,他真見性了,沒錯,衣缽就傳給他。那我們要想想,世尊的報告是《華嚴經》,六祖的報告二十個字,都是明心見性說出他的境界,我們就知道境界是相同的。六祖大師二十個字展開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把它濃縮起來就是六祖的二十個字,不增不減。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二十四歲,釋迦牟尼佛示現開悟的時候叁十歲,怎麼開悟的?放下就是。這人有本事,一聽,妄想分別執著一下就放下,這個根性在佛門叫頓根,叁種煩惱一念頓舍,全放下了。我們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我們聽了說經聽了半天,一樣也沒放下,他們厲害就是聽懂了馬上就放下。所以菩薩的聞思修是一而叁、叁而一,聞是聽,思是什麼意思?明白了,修是什麼意思?放下。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他就成佛了。凡夫成佛一念之間,凡夫是一念迷,一念不迷了,不就覺悟了,就成佛了。這個一念諸位要記住,是彌勒菩薩所說的那個一念,也就是說,一秒鍾裏頭有一千六百兆的念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那個一念,那一念覺,一念覺念念覺,就成佛了。我們也是,聽講經聞法一念覺了,但是第二念又迷了,不能念念都覺,我們的麻煩在此地。這是什麼原因?我們的善根福德太薄了,沒有人家那麼厚;那厚他能保持,他念念都覺,一覺就一切覺。我們的善根福德薄,沒有這個力量,起先念念對啊對啊,境界現前又迷了,貪瞋癡又現前,就這麼回事情。所以我們不能不下死功夫,印光大師教給我們,把死字貼在額頭上,想著我馬上就要死了我怎麼辦?死心塌地,就是一切妄念統統死掉了,只留著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就有救了。這是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求往生的方法。

  真能夠死心塌地念佛,《淨土聖賢錄》裏頭,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他造的罪業重,造這麼重的罪業幫助他往生,怎麼回事情?因爲他很清楚必定墮地獄,想到地獄苦他就害怕了。擺在前面就是兩條路,一個就是極樂世界,一個是阿鼻地獄,沒有當中路子可走,你走哪一條?死心塌地念佛,叁天叁夜不眠不休,真心念,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陽壽,等到你壽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這就等于授記了,你臨命終時佛一定來接引你,佛說話算話。可是瑩珂法師很聰明,跟佛說,十年陽壽我不要了,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如果十年,我不知道又做多少罪業,我現在就跟你走。阿彌陀佛就答應了,告訴他,叁天之後我來接引你。我們想想,阿彌陀佛爲什麼不當時帶他走?這要讓他修一點功德,做點好事。當時帶他走了沒人知道,說瑩珂,你看關著門念叁天佛,怎麼死在寮房裏?表法的這個功德沒有了。所以讓他留叁天,他在外頭一宣傳,叁天之後往生,到第叁天真往生了,大家相信了。連瑩珂這種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每個人信心就生起來了。破戒、犯規這樣的人,念叁天佛,阿彌陀佛都帶他走。所以,阿彌陀佛留他叁天在世間,度化多少衆生!連宋朝時候到我們今天,七、八百年了,我們都受影響,看到他這個事迹都增長信心,都增長願心,你看這個功德多大。

  佛菩薩照顧人周到到極處,不是我們能想象到的。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活在這個世間,多活一天要多做一天的表法,做好樣子給大家看,走要走得好,大家看了相信;否則的話,大家不相信。每個人都做出一個好樣子,大家相信了。特別是現在人,他就是要看樣子,沒有東西讓他看到,怎麼說他也不相信,很難接受。所以佛看到這個世間衆生,對于佛所證得這個甚深之法,你說現在科學累積幾百年,慢慢相信這個實驗是真的。今天量子力學家發現的這些新的這些粒子,我們中國人講一甲子,六十年前的科學家不敢相信,爲什麼?技術做不到,他沒有看到,他就懷疑。最近這半個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很多精密的儀器在最近才發明出來的。幫助他再分析、再觀察,這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到底是什麼,追根究柢,才看到了,沒有想到,跟大乘經上講的就完全相應。所以我們證明佛在經上講的甚深微妙難知,就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二、叁百年前的那些科學家,你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佛經上講的這些東西,他們說是迷信、神話,沒有科學根據,他用這些話來批評,一般人聽起來很有道理。

  你看最近叁十年的科學家,口吻變了。宗教跟這些族群裏頭,特別是落後的這些族群,幾千年傳下來的一些老東西,裏頭有真智能。現在科學家改成這個口吻,不可以輕視。他們怎麼知道的?人類有一種本能。這個本能是什麼?就是禅定,就是清淨心,你的心不被外面環境染汙,沒有貪瞋癡慢疑,你就生智慧。科學是染汙的增上緣,你本來染汙不深,科學一發展你染汙就更深了,爲什麼?你被科學技術染汙了,你對聖賢東西就沒有信心,太可惜了。聖賢東西是自性的本能,本能比外面東西高明太多了。近代科學家才提出這個,不可以輕視,像還沒有開化的這些族群,土著,不可以輕視他們的東西,他們確實還有許多東西現在科學趕不上,特別叫預知的能力。在科學裏面,科學肯定的說,人決定不可能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科學不相信這個。這在科學上找不到根據,但是真有這回事情,真有人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科學家認爲這是神話。可是近代的科學家,最近這叁十年提出來了,不敢輕視,他說真有可能。特別是念力,發現念力的能量,把他們過去那種看法轉變了。

  也是過去的舊觀念走到今天遇到障礙了,許多現象科學無法解釋。他們說這個原因在哪裏?就是二分法是錯誤的,這近代科學家提出來的。二分法就是把一個整體劃成二分,物理、心理,劃成二分;物理跟心理不能分割,它是一不是二,現在發現了。佛法裏面講「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不能分割的,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它是一不是二。彌勒菩薩報告的說,「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念念都有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物質現象,再小再小的物質現象,它有受想行識,不能分割。所以把它分成二分,這是錯誤的,這是近代科學家提出來的,這個要修正。

  所以,意念能改變物質現象,因爲物質現象的基礎是意念,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現象,物質是從意念裏頭産生的。意念從哪裏來的?再追根,這個還沒有講清楚,這…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