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四集) 2011/1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8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叁百二十七面第五行,經文:
【遠超聲聞辟支佛地。】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見《唐譯》)。此二句重歎會中大士之實德。所覺殊勝,遠超聲聞」,是阿羅漢,「辟支佛」是緣覺。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我們接著看下面。「聲聞者,佛小乘法中之弟子,聞佛之教,悟四谛法之理,斷見思二惑,出分段生死,而入于涅槃者」,好像我們學到這個地方。這裏面講到小乘人聞佛說法,聽經聞法,悟佛所說四谛之道,所以他成了阿羅漢,斷見思煩惱,出分段生死,這就是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六道輪回了。入涅槃,這個涅槃是小乘涅槃,叫偏真涅槃,跟大乘不一樣,這是了生死,了六道裏頭的生死,可是十法界裏面的生死他還是沒有了。
四谛在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數據從《佛學大辭典》來的。「四谛,又雲四聖谛,四真谛。聖者所見之真理也」。真理就是諸法實相,他看到局部的事實真相,並沒有圓滿,局部的事實真相。所以谛就是真實的意思,我們一般稱作真理。聖者阿羅漢,聖的意思是明白,明白事實真相,這種人我們就稱他爲聖人。從小乘初果說起,小乘初果他跟我們確實不一樣,小乘初果確實知道這個身不是我。我們凡夫,六道凡夫,包括天人,都把這個身當作我。須陀洹不是的,須陀洹知道身不是我,所以身見破了,我執沒破。初果破身見,我執沒破,他執著什麼是我?執著阿賴耶是我。阿賴耶在佛教裏頭也叫神識,世間人叫它做靈魂,我們常常稱它爲靈性,這是我。但是靈魂雖然是我,它是迷惑顛倒的我,沒覺悟,因此它出不了六道輪回。見思煩惱斷了,我執就破了。那不是破身見,身見是須陀洹破,阿羅漢破我執。靈魂是不是我?不是我,是個迷惑顛倒的我。阿羅漢覺悟、明白了,還得繼續再去修,我執沒有了,他有法執,他認爲我是假的,法是真的。法是什麼?五蘊,色受想行識這是真的。大乘菩薩明心見性,知道色受想行識不是我。《心經》上大家天天念的,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什麼是我?靈性是我,就是本性,就是自性。大乘經教講的實相、真如,這都是涅槃,大乘涅槃,都是我的代名詞,真相。
這個認知重要,認知是看破,沒有看破,這個假的不會放下,執著假的不肯放下。真正把事實真相看破了,假的都能放下,放下就自在,就沒有障礙了。佛家講真正的功夫,功夫不是看破,功夫是放下,放下才是真功夫。你看佛教給我們,放下見思煩惱(就是執著),放下塵沙煩惱(那就是分別),放下無明煩惱(就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成佛了,不分別,成菩薩,不執著就成阿羅漢。我們六道凡夫這叁個具足,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有,只是執著的輕重不同而已;執著輕的就天道,往上升,執著重的就往下墮落,執著最重的就是阿鼻地獄,叁種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非常嚴重,這都墮地獄。四空天這最輕,但是沒有斷,沒有斷他就出不了四空天,換句話,他出不了六道輪回。四空天人會不會墮落?會,不但墮落,他一墮落就墮落到阿鼻地獄。所以爬得高,摔得重,他爬得最高,所以跌下來也最重。爲什麼他會墮地獄?因爲他毀謗叁寶,謗佛、謗法、謗僧。那個時候因爲他不知道,他以爲四空天就是佛講的大般涅槃,到四空天就成佛了,他自己以爲成佛了,以爲證得究竟不生不滅。可是他有壽命,壽命八萬大劫,那還是有數,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失掉了,那個定只能支持這麼久,八萬大劫。到了之後他生煩惱,他要往下墜落,他自己知道壽命終了,于是乎就謗佛,佛講的不生不滅,我怎麼證得了現在又滅了?懷疑,失去了信心,再加上毀謗,這個罪就是阿鼻地獄罪,毀謗叁寶。佛給你說的是真的,你自己誤會了,把天道當作涅槃,這個錯誤。
所以阿羅漢是聖。你看小乘須陀洹就稱爲聖人,他身見破了,見惑斷了,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個沒有了,斷掉了。雖然他沒有出六道,他在六道裏頭決定不墮叁惡道。什麼原因?他不會造貪瞋癡,他覺悟了,他只有往上提升,沒有往下墜落的,這聖人,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決定證阿羅漢果。我們跟《華嚴經》合起來看就非常明顯,小乘初果相當于《華嚴經》初信位的菩薩。小乘有八個階段,初果,先是初果向,沒證得,向著這個方向走了,證得叫初果,初果是第二階級,二果向,二果,叁果向,叁果,四果向,四果。在《華嚴經》十信裏面我們就看到,初果等于初信位的菩薩,二信就是二果向,叁信就是二果,四信就是叁果向,五信就是叁果,六信是四果向,七信是四果阿羅漢。所以他天上人間七番生死他就證阿羅漢,他不會退,證阿羅漢就出了六道輪回。所以我們就曉得,十信菩薩,六信沒有離開六道,七信離開了。那八信,八信就是辟支佛,九信就是菩薩,十信就是佛。所以成佛,我們講四種成佛,信滿成佛就是十信,十信菩薩他達到頂點,十信最高的地位,他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十信心滿,修圓滿了,畢業了,實際上就是初住,圓教的初住,別教的初地。他有能力與衆生感應道交,應以佛身得度,他就能現佛身,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八相成道,他有能力示現。這是示現成佛位次最低的,十信心滿,就是初住菩薩。第十住,十住菩薩是解滿成佛,他示現那是解滿成佛;往上十行、十回向是行滿成佛;初地以上是證滿成佛,這是大乘教裏通常說的。如果嚴格的來說,證滿成佛只有兩個位次,等覺可以說證滿成佛,妙覺那是真正的證滿成佛。等覺是菩薩圓滿了,再往上升一位就是妙覺如來。這些人統統有能力,因爲只是法身大士,十信心滿就是法身大士,宗門裏面所說的明心見性,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解滿成佛,信、解、行、證四種成佛,這《占察經》上說的。所以聖者所見到的真理,須陀洹就見到了。
我們今天是什麼地位?我們今天在小乘叫初果向,我們向著這個目標,沒達到,達到就證初果,我們向著這個目標。但是達不到的時候會退轉、會退墮,所以這個東西很麻煩。證到小乘初果就保險了,就證到位不退,他再不會退到凡夫。初果向不行,初果向會退,初果才不退。這是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重視,不能不真修。因爲真修,我們拿到這個位次等于《華嚴經》上初信位的菩薩,須陀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肯定得生,沒有問題,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在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真的全是凡夫,不是聖人,方便有余土是聖人,叫小聖,不是大聖,是菩薩,不是摩诃薩,摩诃薩生實報莊嚴土,菩薩生方便有余土。生方便有余土的菩薩,實際上就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些人往生統統是方便有余土。
不過西方極樂世界特殊,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到極樂世界都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都得到阿惟越致菩薩的受用,我們講待遇,都受到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人?明心見性的菩薩,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生到極樂世界享受這樣的待遇,不可思議!又何況這個法門不要消業障,不要斷煩惱,帶業往生。要消業障、要斷煩惱,難!業障消不幹淨,無始劫來造多少惡業,你怎麼消法?煩惱習氣怎麼斷?所以只有這個不需要消業障、不需要斷煩惱,這個法門對我們來講管用,非常適合我們修行,而且成功高,一生到極樂世界,不管什麼地位,全是阿惟越致的待遇。所以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也可以說極樂世界是真正共産世界,那個地方沒有是非人我的分別,平等的待遇。這是阿彌陀佛在過去生中,他遊曆遍法界虛空界,參觀一切諸佛剎土的實際狀況,這樣子發的大願,諸佛剎土裏面的優點統統采取,諸佛剎土裏面的缺陷統統不要。他的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作夢想象得到的,不是一個理想,他是集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美好的大成,一切諸佛剎土裏面的菁華全在極樂世界,美不勝收,超勝諸佛剎土。怎麼來的我們得要曉得,不是憑空想象的,沒有一樣不是真實的。
四谛我們要曉得,能修的要兼修。用什麼方法修?我們就用念佛號修,修苦集滅道。第一個是「苦谛,叁界六趣」,叁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六趣是天道、修羅、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這叫六趣,就是六道,這是「苦報也」。你要認識這兩個字,叁界六道是苦報,「是爲迷之果」。這個果從哪來的,果報從哪來的?是迷惑顛倒,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爲這個世間東西都是真有,不知道這個世間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什麼叫有爲法?有爲就是有生有滅,就叫有爲法。那我們看這個世間,哪一法沒有生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包括星球,有成住壞空,我們看不到一樣東西是不生不滅的。也許有人說我看到一樣,哪一樣?虛空。其實虛空也是有生滅,不過你不容易看到。這些動物、植物、礦物、星球,這是你可以看到的,很明顯的看到。你能看到、能聽到、能接觸到的,六根所接觸到的,沒有一樣不是生滅法,包括我們自己的根、塵、識,也是生滅法。阿賴耶就是個生滅法,這是宇宙一切萬法的根源,它是生滅法。只有自性、真性,佛教裏面講真如、實相、涅槃,很多名詞,這是個不生不滅的,我們一般稱它作自性、本性、法性,這個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真的,生滅就是假的。生滅從哪裏來的?從不生不滅來的。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回歸不生不滅,這叫成佛。
小乘人證得的涅槃,不生不滅,我們可以說他覺悟了,靈魂不生不滅,認識靈魂不生不滅,他不迷了。凡夫迷,六道凡夫對這樁事情迷,迷而不覺。阿羅漢往上去,覺而不迷,他知道。所…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