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無著菩薩詳細把大乘法給他講解,他覺悟了。覺悟之後後悔,造的罪業深重,拿刀想把舌頭割掉,求忏悔。他大哥告訴他,你是用舌頭毀謗大乘,你現在忏悔,再用你的舌頭去贊歎大乘,那不就很好嗎?你要把舌頭割掉了,你也沒辦法贊歎,你的罪業永遠在那裏結著化不掉。他聽懂了,從此以後贊歎大乘,造五百部論贊揚大乘。在早先他有五百部論贊歎小乘,所以後人稱他爲千部論師。沒有一個不是真正在教學,不但教學,個個都有著作流傳給後世。

  所以今天佛教衰了,衰在哪裏?衰在沒有講經的、沒有寫文章的。我們看中國曆朝曆代,佛法興旺的時候,講經的大德多少!隋唐時代在全國各地講經說法的,我估計不止一千人。還有包括韓國、日本、越南到中國來留學的這些人,都是最優秀的人才,他們學成之後回去,都是那個國家地區的一代祖師,他們也還有很多著作流傳到現在,《大藏經》裏頭都可以看到。《大藏經》的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論,很多是菩薩說的,佛的早期弟子,還有許許多多的注疏、論述,那都是曆代祖師大德的著作。誰不講經,誰不弘揚佛陀的教學,所以佛法興旺。現在大家不講了,爲什麼不講?沒人聽。沒人聽是你講得不好,你沒有下功夫,你在佛法裏頭沒有悟入,你真正有悟入你怎麼會講不好!尤其在這個時代,科學許許多多報告,把佛經裏的奧秘都揭穿了。我們得到豐富的參考數據,證明二千五百年前,照中國曆史記載是叁千年前,中國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叁千零叁十八年。老一代的大德都用這個紀年,你看谛閑老法師的著作、虛雲老和尚、圓瑛法師,他們統統用這個紀年。用這個紀年,今年是叁千零叁十八年,明年是叁千零叁十九年。叁千年前佛說的,最近叁十年被尖端的科學家證明了,這是一樁大事,是一樁大好事,科學家肯定、認同,佛法能跟得上時代。換句話,佛法是真理,它永恒不變,無論在哪個時代,它都是准確的,無論在什麼地區,也准確的。換句話說,它超越時空,超越空間維次,真正不可思議,不學就太可惜!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解決一個大問題,生死的問題,佛幫我們解決了。我們依照這個方法真正就找到,原來就是不生不死,沒有生死,生死是一個重大的誤會。這是個因果,因果也不是真的。因果從什麼時候有?從一念不覺就開始有了,一念不覺是因,變現出阿賴耶就是果,你看因果多早!但是回歸自性裏頭找不到因果,自性裏頭沒有。所以叁界六道,迷是因,苦報是果,迷因之果。

  「止持會集音義」裏面有個解釋,「苦谛者,苦以痛惱爲義」,以痛苦、煩惱。「一切有爲心、行,常爲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爲苦」。一切有爲,有爲就是有造作。什麼叫造作?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叫有爲,你有這些東西。有爲的心,心裏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有爲的行,行是行動,行動是什麼?怨恨惱怒煩、殺盜淫妄,造作,所以常爲無常患累。無常的是什麼?因緣果報,你造作的因,因要遇到緣,果報就現前。你爲著這個外境,爲著內心,內心有七情五欲,外境有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這外境,這個一結合,苦報就現前,故名爲苦。「大論雲:無量衆生有叁種身苦」,六道裏頭衆生,叁種身苦,老苦、病苦、死苦。我們學佛能不能把這叁種苦斷掉?能,這佛法對我真管用。還有「叁種心苦:貪瞋癡」,還有「叁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我們有沒有想到?這是事實,擺在我們面前。學佛真正契入境界,從哪裏下手?從心下手,把貪瞋癡拔掉,還有兩個,傲慢、懷疑,佛經上講的五毒。這是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裏頭就有這五毒。所以這個五毒叫根本煩惱,這個五毒導致你老、病、死,它是因。

  五毒應對我們五髒六腑,過去中醫有個表解,有應對五行、五髒,這個五毒能應對。譬如說最明顯的,很多人都知道的,瞋恚,應對的是肝,怒火帶給的是肝病;貪婪,貪是水,帶給你是腎病。貪瞋癡慢疑,帶給我們五髒的病源,如果貪瞋癡慢疑都斷了,我們五髒六腑自然健康,不會衰竭,那人就不老,他裏面髒腑功能正常。所以病從哪裏來的?病從這來的。應對在外面,今天講的自然災害。實際上自然哪會有災害?自然是最美好的。正是我們把自然破壞了,災害才現前,不是自然災害,是破壞自然帶來的災害,這要講清楚。貪心重,貪婪,帶給自然水災,海水上升,巨大的海嘯,都是貪心帶來的;瞋恚帶來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愚癡帶來的是風災;傲慢帶來的是地震,傲慢是不平,就發生地震。懷疑就更糟糕,懷疑是什麼?自己信心沒有了,對自己都不相信,信心完全破壞了,于是山會崩下來,地會陷下去。所以懷疑帶來的災難是山崩地陷,地會沈到海底去。對自性的懷疑、對祖宗的懷疑、對聖賢的懷疑、對佛菩薩的懷疑,統統都不相信,自以爲是。所以災難從哪裏來的,佛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這叁種心苦多可怕!

  所以學佛真的可以帶給你長壽。你要不要長壽?契入境界之後你不想長壽。爲什麼?你不願意住這個世界了,你喜歡極樂世界,喜歡早一天去。除非另外有一種人,慈悲心特重,自己雖入境界,還不想離開這個世間。爲什麼?這個世間苦難的人太多了,想發心去幫助他,不是爲自己,也就是說明他生死自在,他想到哪裏去就能到哪裏去。爲什麼不離開這個地方?同情這個地方衆生,他們太苦、太可憐了,我們多住幾天幫助他。只要還有人能接受,我們就幹。用什麼方法幫助?用教學,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幫助這個世間苦難衆生,四十九年講經教學,沒有一天中斷,大恩大德。不是他這樣詳細說明,我們怎麼會知道!佛所說的全是真的,只要我們放下煩惱習氣,你就證得了,所以這不是假的。佛不是教我們光聽他的,不是的,是教你證得。他所講的你把它證實,你就真信,就不懷疑了。光聽他的,自己沒有證得,總是半信半疑。所以一定要聽話,千經萬論、千言萬語教我們放下,放下你就看破了,看破再放下。章嘉大師告訴我,諸佛菩薩度化衆生就這兩個方法,相輔相成,看破了放下,放下了再看破,看破了再放下,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這個方法。看破一分放一分,放下一分你就又看破一分,你看破一分能再放下一分,這是佛陀的教學。佛陀幫助衆生解決問題的一個秘訣你學到了,學到了做不到沒用,那就變成佛學。你學到做到,真管用,學到做到真管用、真得受用。所以信、解、行、證,解是看破,行是放下,後頭就證果。

  信非常難,怎麼樣才能把信心生起來,這頭一關難。所以不聽、不學,你信心怎麼能生起來?開頭勉強的信心,生信心。這什麼?我們對老師有信心,這是關鍵。這個老師你對他沒有信心,你對他不恭敬,你跟他一輩子,什麼都學不到。你跟他,你真正恭敬他、真正相信他,一點都不懷疑,你跟他不需要長時間,他的東西你全部得到,你都學去了,人家一生所修學的,你只花二、叁年全得到,這叫善學。能信、能解、能行,最後能證;頭一個信心有了問題,後頭全沒有了,這個你要知道。信心沒有,你不能解,你所解的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不是如來真實義,不是自性裏頭的實相,往往你還解錯了。爲什麼把它解錯,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見,變成世俗的知見?都是信心有問題。所以學佛,到哪裏去找一個真誠信心的人?這太難太難了!

  這底下後頭總言,「總而言之有叁苦八苦等,皆叁界生死之患。谛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谛」。你細心去觀察,叁界六道真苦,這裏頭哪有樂!苦暫停的時候你覺得有樂,這個事情就擺在面前,但是我們人沒想到。譬如你每天吃叁餐飯,幹什麼?救苦。救什麼苦?餓的苦,你一餐不吃就餓了,餓了苦不苦?苦,兩餐不吃更苦,一天沒吃就苦不堪言。所以飲食是什麼?飲食就是救苦的,等于吃藥一樣,這身不正常,到時候不吃藥它就要發病。你有沒有想到?你要想到之後,你說我多苦!到極樂世界就不苦了,爲什麼?他不需要吃飯,身體不靠這個營養,能量不是從飲食補充來的,是從自性裏發出來的,這個樂,饑餓之苦就沒有了。我們知道這個身體是因爲勞累把能量消耗掉了,就要補充。勞累,哪一種勞累消耗能量最大,你知不知道?你有沒有去找?胡思亂想消耗能量最大。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能量全消耗在胡思亂想。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叁餐還不夠,還要進補,還要吃點心,晚上還要吃宵夜,你說你多苦!

  我在臺中跟李老師,我跟他十年,我親眼看到的,他的工作量是普通五個人的工作量。跟他約的見面,一個星期之前,一個星期之內你想跟他見面見不到,他的時間全安排好了,從早到晚,沒有時間,一個星期之前給你安排。一天吃一餐,精神那麼好,體力那麼好,什麼原因?所以我們就在研究。研究的結論,能量消耗與勞心勞力關系不大,勞心勞力消耗的能量很少,所以老師能做到。他什麼?他沒有妄念,他沒有胡思亂想,所以他消耗能量不多。我們一般人需要那麼多能量去補充,就說明妄念太多,身體不好。真正念佛念了有功夫,得念佛叁昧,法喜充滿,一個星期不吃飯沒問題,他念佛愈念愈歡喜,而且時間好像縮短了,念了一天好像念了幾分鍾,他有這種感覺,功夫得力。

  所以說是叁界統苦,一定要認識。老子所說的,「吾有大患,爲吾有身」,他知道身苦。他說我最大的憂患是因爲有個身體,沒有身體多好!那我們就想到,老子到哪裏去了?肯定是無色界天,爲什麼?那個地方沒有身體。一切法從心想生,將來到哪裏去都是自己想,想到哪裏就到哪裏。所以佛教導我們要想阿彌陀佛、要想極樂世界,念念不離開極樂世界,念念不離開阿彌陀佛,我們將來決定得生,穩穩當當,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我們什麼時候走,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信息絲毫不差。

  第二個「集谛」,集是煩惱,「貪瞋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爲什麼叫集谛…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