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九十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就起作用。那我們今天播種!現在人不相信佛,只要他心裏頭落入佛的種子,來生後世遇到佛的緣分,這個種子就起現行,他慢慢就能相信。聽到這一句佛號,所謂「一曆耳根,永爲道種」,見到阿彌陀佛的像,見到阿彌陀佛的名字,這是書寫的,一曆眼根也是永爲道種。所以造像功德不可思議。即使今天佛教重點在觀光旅遊,也有好處,他看到寺廟的形式、看到裏面的佛像,眼睛看到了經書,雖然只看外表,連翻都不翻一頁,也種了善根,阿賴耶識裏頭也落了種子。這個種子雖然很淡薄,一世會比一世深刻。所以佛說,我們這些人今天肯學《無量壽經》,真信、真發願,念佛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佛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是真的嗎?我們相信佛沒有妄語,那就曉得我們是多生多劫熏習成種。現前這些衆生他不如我們,他的阿賴耶裏面佛種子很淡薄,他沒有長久熏習。我們是長久熏習,才有今天這種景象,不是長久熏修,哪來的這個景象!

  下面,念老的按語。「按經義雲」,前面《寶雲經》上所說的,「種植種子,如不腐敗,必能生根發芽,長成大樹。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願持名,即是具足因緣,必得受記作佛,故雲持名爲佛種」。這說得真好!我們對于這個法門、對于這部經典、修學的方法,真信,真正發願,真念這個佛號。這佛號什麼叫真念?大勢至菩薩跟我們講的標准就是真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叫真念。我們今天不懷疑有沒有做到?勉強。爲什麼?真的不懷疑,什麼問題都沒有了。破疑生信,就在研經、聽教。研經聽教目的何在?就是在破迷起信。破迷起信之後還不舍經教,那是希望對自己的信心更加堅定,用意在此地,對于往生,能夠增高品位。教理通達之後可以幫助別人,跟大家在一起研習、在一起學習,教學相長,好處多多!聽十遍不如講一遍,講一遍的效果超過聽十遍。真的是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加強我們的願心,我們對世緣看破了,你真能放下。能放下就能夠一心,能一心就能有把握往生,在這一生當中有把握了。

  「據《會疏》義,以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爲佛種性。足證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爲宗,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也。」說得真好!「常使不絕者」,《嘉祥疏》裏頭說,「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我們能念佛、能往生,把這個法門傳給大衆,世世代代傳下去,我們自己要具足如來的叁轉*輪,示轉、勸轉、作證轉,我們往生就是給大家做證明,真走了,不是假的。就像世尊當年在世,具足叁轉*輪,給我們看到了。「《淨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護是護持,護持裏頭最重要的,是要幫助他離開障礙,讓他的修學一帆風順,起善不起惡。這個意思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持,要保持純淨純善,這叫常不絕,常使不絕。

  「又《甄解》曰:《大論》雲」,引《大智度論》上的話,「于無佛處,贊歎叁寶音。叁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衆生由之植善發智,成德契理,故叁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這是講叁寶音。于無佛處,贊歎叁寶音,什麼叫無佛處?我們要常常記得在《仁王經疏》上講的,沒有人講經,沒有人聽經,這就是無佛處,法就滅了。有人講經、有人聽經,沒有人真正修行,這叫末法;末法有人講,沒有人真幹。有人講經、有人聽經、有人真的依教奉行,這叫像法。不但有人修行,還真有人證果,淨宗法門往生就是證果,有講的、有聽的、有真修的、有真往生的,這是正法。這個地方沒有講經的不行!

  現在沒人講經了,還好高科技幫我們個大忙,我們可以用這種工具把法音傳播到遠處,沒人講經的地方,他能夠收看、他能夠收聽,這等于有講經。有講經的,有在電視機面前、在計算機面前有聽經的、有真修的,能不能往生現在我們沒有看到,但是我們看到這是末法時期,佛的末法時期存在。沒人講經,末法沒有了,滅法了。特別在滅法的時候,佛在這裏勸我們,勸我們什麼?贊歎叁寶音。贊歎叁寶音,叁寶音,叁寶音就是受持、宣說佛法藏。當然你先受持,你要不接受,你要不肯學習,你怎麼會講得出來?這裏頭含的有很深的意思。沒有受持而來宣講佛經,那個不算。爲什麼?那當作學校一種課程來學習,教授未必受持。你們學生想聽這堂課,我來給你們講講,他沒有受持,這個諸位要知道。像方東美先生那種人不多,他是什麼?他真正得到叁寶的好處。他從峨嵋山養病回去之後,在山上看到佛經,真生歡喜心,一生都沒有放下,每天讀佛經,他有受持!他在學校裏面講的課程,全部講佛經。他要開的課程,學校也不敢反對他,都得聽他的話。晚年,二十多年,在學校裏面講大乘佛學,講隋唐佛學、魏晉佛學、華嚴哲學,講這些東西。我認識他的時候,跟他學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以哲學爲主,也就是佛學。但是晚年,老人到六十多歲以後,他真正學佛了。雖然沒有皈依,他真學了,锲而不舍,從佛學慢慢真的變成學佛。他在生病的時候才皈依,廣欽法師給他做皈依的,這也是在臺灣的一位大德。

  宣說佛法藏這就是很重要的一樁事情!「衆生由之植善發智」,這個衆生是什麼?聽衆,聽經的,跟他學習的人。聽懂了,相信了,覺悟了,這善根發現,智慧生起來。「成德契理」,這是有行有證。「故叁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一代傳一代,相續不斷。以上這叁種講法都講得好,念老勸我們合參,就是互相參考,都說得好。護佛種性重要,這指能護法。

  底下第四段,「悲演濟度」,這是大悲心。演是真幹,所以佛法裏常講演說。釋迦牟尼佛,演是表演,你看八相成道,表演。表演之後再說,人家相信,你做到了;你沒有做到,你說到做不到,別人不相信。那怎麼樣?那就是前面講的,種善根而已,這一生當中不起作用,善根種了,芽都沒有發出來。如果講的這個人,他自己真做到了,那個啓發的力量就很大,會讓聽衆感動,認真學習,由勉強的相信,到最後變成真的相信。最初的信都是勉強的,哪有真信!有人學一輩子,都停留在勉強的信,所以在緊急關頭他第一念不是佛。在災難來臨的時候,他第一個感覺是心慌、散亂、驚嚇,他不是佛號。真正有功夫的人,災難現前,不驚不怖,佛號現前,那真管用!我們看經文: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于諸衆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這是菩薩大慈大悲,做出榜樣表演給大家看,把佛法做出來。怎麼個做法?這裏提了一個綱領,我們要知道舉一反叁,聞一知十,真的去學佛了。我們看念老的批注,『興大悲』。「從此句直至拯濟負荷,皆度彼岸」,這一共十句,「表諸大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德行」。就這兩句,什麼叫同體大悲?什麼叫無緣大慈?這裏頭講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誰都會說,沒人把它做出來。菩薩在此地爲我們做榜樣,把大慈大悲做出來給我們看。「興大悲,愍有情」,愍是什麼?哀念。「菩薩悲憫衆生,普令出苦,非二乘凡夫愛見之悲,故雲大悲」。凡夫有沒有?凡夫也有,對他的親人、對他的父母、對他的兒女有慈悲心,對別人就沒有了。菩薩對一切衆生的慈悲,不是二乘、凡夫能相比的。

  特別是現前衆生,造的惡業太重,感得也是前所未有的苦報,災難現前,疾病太多。疾病雖多,古聖先賢告訴我們,不外乎生理上的疾病,那是什麼?我們的飲食、生活方面失調所引起身體的毛病。這樁事情,只要我們飲食起居小心謹慎就可以避免。第二類的是冤業病,冤親債主,我們所造這些惡業,殺害許許多多無辜衆生,這些衆生要來索命。佛經上講,你吃牠半斤,你得還牠八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冤業病。生理的病,醫藥可以調理,冤業病,醫生一點辦法都沒有。那用什麼方法?要用調解的方法。所以宗教裏面的祈禱,佛門裏頭有佛事,是化解。請佛菩薩幫助化解,他要接受了,離開了,病就好了。第叁種是你自己造作罪業太深,累積下來成的病,沒治。因爲它不是生理的,它也不是冤家對頭,所以藥物沒用、調解沒用,是你自己的罪太深了。這種罪業有沒有辦法化解?也有,真正忏悔。你不忏悔,你的罪業天天在增長,它不會消除的。而且這種罪業大部分都是地獄,非常可怕!這是什麼?你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違背了性德。像我們中國人講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無禮無恥,這種心,心行,這是性罪。

  現在人這叁大類的病都非常普遍,哪個人不造?爲什麼會造這些罪?沒有人教!現在的教育已經不講保健,這是講衛生保健,不講這些了。縱然教學衛生保健,只講求生理,冤業不講,心理不講,沒有心理衛生,沒有善念的衛生。所以今天人惹這麼大的災禍,不會回頭,你跟他講,他說你迷信,換句話說,回不了頭來。這時候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演。演什麼?表演出來,做出來,把真實的利益做出來給他看,他看到了,相信了!我最近這十幾年,參加很多次國際會議,幾乎與會的這些朋友跟我接觸的,他不問別的,就問我怎麼保養身體的。這就我們演給他看,這個形象就度了不少人。爲什麼年齡這麼大,我參加國際會議的時候七十多歲,在大會當中年齡算是長者。好像是我大概在七十五歲的樣子,七十四、五歲的時候參加的,代表澳洲大學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別人看我這麼大的年齡,不像!問我怎麼保養。我告訴他,兩樁事情,第一個心要清淨,盡量減少妄念;第二個素食,生活簡單,你就能保持健康。可見得現在人最重視關心的還是自己健康問題,給他一個很好的形象。所以一定要做出來。

  儒釋道的叁個根重要,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你要想真做就要從叁個根做起,沒有這叁個根,全是假的。五戒、十善都做不到,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是假的。如果真正做到,我相信你一定身心健康…

《淨土大經科注 第九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