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  2012/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2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面,經文第七行「《普賢行願品》」,從這看起,昨天學到這個地方。

  這一首偈是「悉令成佛」,把成佛的道理、成佛的方法都說出來了。成佛是什麼意思,一定要明了,佛是覺悟的意思,成佛就是成就覺悟,覺悟的人對世出世間一切理事都能夠通達明了。今天在這個世間,科學跟哲學所追求的也是這樁事情,希望對于宇宙的奧秘,理事因果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佛法所追求的,跟科學、哲學目標完全相同,而且都已經找到,成佛就是找到了。所以這是一門學問,是一門大學問。

  我們看念老這個批注,他引用《普賢行願品》一段經文,「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爲體故。因于衆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成佛了,就是成就圓滿的智慧,這叫成等正覺。首先我們要了解,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之前,中國的老祖宗也有跟佛同樣的認知。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這個本善就是人性裏頭有大悲心,有憐憫心,有不忍人之心。別人有困難,看到的時候不忍心讓他在受苦,一定會主動無條件的去幫助他。這樣的事情在現在少見了,在抗戰時候幾乎社會上普遍都能看到。我們自己是逃難的人,日本兵在後面追,我們在前面逃,一身什麼都沒有,一分錢也沒有,怎麼生活?走到任何地方,平民百姓都願意幫助我們,無條件的,而且照顧非常親切、非常周到。在那個狀況之下,我們就能看到人性本善,看到人人都是好人。我們跟這些人無親無故,無條件照顧我們衣食住行,這些落難的人,每個人對他都有同情心,這就是大悲心。

  大悲心是諸佛如來之體,體就是根、就是本。所以因于衆生而起大悲,這大悲是性,真的憐憫你,真的會照顧你、會關懷你。現在的人這大悲心淡薄,名利心重了。抗戰這才六十年前,六十年前的人有大悲心,對于自私自利的心比較淡薄,見人有苦難會主動、自動的去幫助。從因大悲心才生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圓滿的慈悲心,對衆生、對自己真誠的愛心。愛心的表現是真的愛自己,不是愛自己的身,身是附帶的,愛自己的德行,愛自己的性德。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是自性的性德,沒有不愛護的。名聞利養可以不要,榮華富貴可以不要,這些自性的道德觀念不能夠沒有。具足這些性德,這一生再貧窮、再困苦,沒有關系,有德的人肯定後面有福報。尤其在苦難當中,苦難怎麼來的?現在我們知道,苦難是不善心行感得的,受苦難我們這個不善的業就報掉了。我們修的善業在,不善業報盡,我們的善業就現前了,所以福報在後面。來得早我們下半輩子享福,那叫真正的福報,爲什麼?年歲大了,沒有福報很苦。年輕的時候沒有福報無所謂,有體力能扛得過去,年歲大了可就不行!

  所以中國人跟外國人不一樣,中國古老的教育,小時候嚴加管教,中國的小孩沒自由,不像外國人天真爛漫,沒有,規規矩矩,爲什麼?從小培養你的德行。到中年你才知道貢獻社會、貢獻給你的家庭,晚年呢?晚年享福。所以我們很清楚的能夠理解到,孩童的時候是培養福德的根基,有這個根基,有智慧、有能力,他才能奉獻給社會,那是造福。晚年退休了享福,你看這個難得!外國人可憐,他顛倒,他是兒童享福,大人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切都隨順他;中年是戰場,那個社會是競爭的社會,要拼得你死我活;晚年是墳墓,晚年非常寂寞,住在老人公寓。

  早年的美國還不錯,國家富有,抗戰勝利之後,全世界最富有的、最強盛的就是美國,沒有人不羨慕美國。我們也到美國去住了十幾年。現在美國衰了,大幅度的衰退,你看美國負債,是全世界第一個最大的負債國家。以前它是債主國,沒有一個國家不向它借錢貸款,現在顛倒過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負債國家。六十年的時間,那個福報就享盡了。美國那麼多老人,現在國家養不起,養不起又不能不養,養不起也要養。你要不養,這些人不投票,不選你做總統;你要想做總統,你就得答應去養他,怎麼養?借債來養。這是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親眼看到的,美國從興到衰,甚至于到滅亡。這是我們非常好的教訓,它是怎麼興的、怎麼衰的、怎麼的亡的。

  我們要記取一個國如是,一個家庭亦如是,不能不積德,生活不能夠奢侈,這是我們祖宗講得很多很多。在中國曆史上這個例子也很多,末代的皇帝沒有一個不奢侈的,他要不奢侈他不會亡國。浮華奢侈,著重個人的享受,疏忽對老百姓的照顧,所以人民起義就把他推翻。繼之而起的王朝,掌握政權的人,知道過去的教訓,前個朝代是怎麼亡的,不敢學習,要改過自新,他的政權才能延續下去。如果依舊照著前一代這種奢侈豪華的生活,不顧老百姓,沒幾年他也亡了,他不能存在。中國的曆史是全世界記載得最完整的,全世界曆史沒有像中國曆史這麼完整,曆史上記載的是五千年,從叁皇五帝到現在。五千年曆史的教訓,老祖宗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生活,人不能離開群體,人一定要依衆靠衆,依衆靠衆對大衆不愛護怎麼行?愛護大衆像愛護自己一樣你就成功,沒有人不擁護你,沒有人不愛戴你。你搞獨善,不顧別人,你怎麼會長久?

  諸佛菩薩懂這個道理,要發展自己的性德,千萬年來曆史經驗,事實證明了這是一條正路,這是一條光明之路,不但帶給你身心健康,爲什麼身心健康?沒有妄想。妄想對身體真有關系嗎?有關系,老祖宗講得多、佛講得多,我們當耳邊風聽,沒有真正留意。今天科學家證明了,他說意念的能量非常大,無法想象。最近的這些科學家,量子學家幾乎都在研究這個問題,群體集中的意念就更大,可以能改變我們的環境。過去我們讀古書、讀佛經,佛經上都有講這個,我們沒重視,科學家一提,佛經上全有,都找得到。意念的集中,佛經上說多少次,大小乘經教上都有,「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這佛說的。那個心就是念頭,把念頭集中在一個地方,那個能量就非常大,對自己,可以療愈自己身心一切病痛。人可以老,但是老不生病、老而不衰,那是什麼?這人心好、念頭好,就這麼個道理,身體就好。因爲念頭能夠控製我們整個的生理,生理有什麼缺陷、有什麼病毒,它統統能幫助它恢複正常,不需要醫療,不需要靠外頭力量,自己本身就把它解決。

  最近大概也有二、叁十年,美國夏威夷群島有一個藍博士,土著,用古老醫療的方法,治好了很多醫生束手無策、沒辦法治的人,他把他治好了。通過他治好的人,大概有叁千多個例子,沒有一個失敗的。用什麼治的?就用他的意念,他跟病人不需要見面,不需要診斷,只要這個病人檢查身體的報告,他只要這份報告就行。他這個治療方法,佛經上有,首先一個概念,自他不二,他跟我是一體,要承認這個,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一體,他就觀想那個人就是自己。現在看到這個病例報告,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毛病,用自己的意念把自己的毛病治好,對方就沒病,就好了。生病的人隔二、叁千裏路之外,沒問題,都能治得好,神奇!這就是佛說的,「製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小事。大的事情,就可以化解災難,只要你真正有這個定功,你就有這個力量。

  因此我們對古人說的一句話,就想通這個道理,古人說「福人居福地」,這個人有福,他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福地,福人住的地是福地,福地就是不會有災難。爲什麼?他的意念太好了,他的意念就能把這個地方災難化解掉,福地福人居。居住這個地方人意念不好,這個地方有問題。我這麼多年來,在外國選擇居住的地方,我怎麼選法?我看兩個問題,第一個這個社會的倫理道德,我看這個,一般都衰了,是不是比較好一點。另外看一個,青少年的犯罪率,青少年犯罪率少這個地方好,青少年犯罪率多就最好別住這個地方,我看兩個。倫理道德那方看什麼?看老人福利事業,這個地區老人福利事業辦得好,老人在這裏住得心安,生活得還快樂,你只看這兩點。如果這個地方老人很可憐,這個地方沒有福報;青少年犯罪率多,社會一定不安定,這很重要。在一個地方建個小道場,自己修行弘法利生,佛法教我們觀機,地方適不適合。

  人民是非常好教的,人民的胃口不大,只要能吃飽、能穿暖,居住的環境很安定,他就很滿足。世界上人,沒有喜歡造反的人,誰去幹這種事情?那造反是逼得他沒有辦法,逼得他不能活了他才拼命;只要還能活得下去,決定不會幹這種傻事情。中國自古以來,讀書人向往的是什麼環境?田園環境,一家能有五畝地,生活就能過得去,他就非常快樂。生活節儉,節儉的生活是健康長壽的生活。奢侈、豪華、富貴,你看看中國曆史上曆代的帝王,有幾個帝王是活過六十歲的?六十歲以上的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的帝王都是四、五十歲就走了,爲什麼?福報享盡了,他只有那麼大的福報。在中國大概曆史上,真的乾隆號稱十全老人,古稀天子,自古以來稀有的皇帝,福報大,他做六十年皇帝,還做四年太上皇,八十多歲走的,真找不到第二個。那個人是多少世修來的福報,自己書讀得多,明理,不合理的事情不能幹。唐太宗是曆史上一個好皇帝,好像他五十多歲走的,二十八歲做皇帝,做了二十叁年,對,五十還是五十一歲走的,殺業太重,死了以後墮地獄。做皇帝造地獄業一樣要去墮地獄,不能說做皇帝造地獄業就不受地獄苦,沒這個道理。他造的什麼業?戰爭的時候殺人太多了,這什麼?開國的皇帝,開國的皇帝容易造罪業,打仗,總要殺人。你要曉得殺人當中,無故受害的不知道有多少,要負責任。末代皇帝是貪圖個人的享受而亡國的、而墮落的,開國的皇帝多半是因爲殺業太重。

  殺人、殺生、吃肉確實不是好事情,我們還算很幸運,二…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