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經轉八識成四智,所以跟阿賴耶完全脫離關系,沒有了,那個身體是什麼?是你法性身,這不可思議,非常之美好!阿賴耶的相分粗,法性微細,微細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象,也不可思議。非思量分別之所能知,「非語言文字之所能表」,沒法子表示,「故曰不可思議」,真的是不可思、不可議,思是想象,議是言論,說不出來也想不到,說不出來。
「《華嚴經》獨明」,就是一切經裏頭只有《華嚴經》說到,說什麼?「事事無礙之不可思議境界」。《華嚴經》裏面所說的全是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的實報土。極樂世界的實報土,你想想是不是超過華藏世界?前面我們讀過,阿彌陀佛建立這個世界,超過一切諸佛剎土,沒有說華藏世界例外,意思就是說它也超過華藏世界。華藏世界裏面的優點、好東西他完全攝取,華藏世界的糟粕他完全不要,所以它超過。我們如果把這些事實真相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這一生不想往生嗎?這個往生就是我們攝取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能不要嗎?就在眼前,垂手可得,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世間這些預言,真的也好,假的也好,我們不要去理會它,與我們不相幹,我們把日期就定在冬至之前,十二月二十一號之前,我們取得西方極樂世界,真能去得了,我們的功德不就圓滿了嗎?哪些東西要學,哪些東西不需要學,給諸位說,到極樂世界去你就知道了。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圓證叁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圓證叁不退的菩薩是什麼地位?最低的,最起碼、最低的地位就是圓教初住,最高的是等覺。古大德又說,真正圓證叁不退是七地以上,垂手可得。你要不修這個法門,無論修什麼法門,都要斷煩惱、消業障。試問問斷煩惱、消業障,你這一生你能做得到嗎?這些事實擺在我們面前。今天擺在面前事情這麼多,自己一定要想清楚,這是你自己的智慧,哪是主、哪是賓,哪是正修、哪是助修,你要搞清楚、搞明白,你不要搞顛倒了,顛倒你就錯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主,是正修。這個世界衆生很苦很難,我們要幫助他。幫助他要有緣分,有緣去做,沒有緣不要去攀緣,攀緣很辛苦。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緣,機會,有這個機會就應該要去做,沒有這個機會別去找,找不到。
我學佛,章嘉大師教我隨緣而不攀緣,好,一切都是由機緣順理成章的,這個好,事情能做得圓滿,自己很輕松、很自在。如果自己要攀緣,一定要怎樣怎樣,那很辛苦,那我們的念頭就遠離了阿彌陀佛。我們今天要貼近阿彌陀佛,決定不能遠離,這是大事因緣,無過于此,這是一定要掌握住的,這樣殊勝的緣分。我們沒有得到這部經,沒有得到黃念祖的批注,我們確實,過去《無量壽經》我講過十遍,現在想想有沒有講清楚?沒有。別人聽了很歡喜,你看我不會再聽,我講完的東西叫我去聽這個光盤,我不聽,我聽了很難過。經愈講愈清楚,愈講愈明白,這自己清楚、自己明白了,信心天天增長,願心天天增上,跟極樂世界一天比一天近,這個對了。我常勸人一定要聽經,原因是什麼?我自己深受利益。我講給我自己聽,自己才真正得到受用。講經勸別人,別人得利益頂多叁分,自己得利益至少是七、八分,這是過去李老師常講的。所以只有《華嚴經》裏面有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現在極樂世界也是事事無礙,也是不可思議境界,跟《華嚴》沒有兩樣。
下面說,「一多相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小大相容」,無量無邊無盡的法界虛空界,可以容納在一個芥菜子裏面,虛空是大,芥菜子小,小大相容。大包小,這我們知道,這沒有問題,小裏頭包大,這個不可思議。佛經上用芥子,現在我們知道,芥菜子很大,太大了。現在科學家講的中微子,黃念老說過,一個中微子多大?比例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小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象。那麼小的一個物體,裏面也包容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信息、色相全部包容,現在科學家所講的全息現象,全息的現象。所以整個虛空法界是一體,一點都不假。
這些極小的微中子在哪裏?就在我們身上,科學家把它分析,把細胞分析之後變成分子,分子再分析變成原子,原子再分析變成核子、電子、中子,不斷去分析。這個事情是近代的事情,最初也不過就是八十年,八十年前的樣子。科學家發現原子,將分子再分裂變成原子,從原子到今天,到量子、小光子,大概八十年。最近這叁十年有很大進步,幾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會被推翻,都不能立足。知道意念是一切物質的基礎,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存在,這個跟阿賴耶的叁細相是一個道理。阿賴耶叁細相說,沒有轉相就沒有境界相。叁細相是叁個層次,先有業相,業相就是波動,科學家講能量,從能量裏面變現出信息,從信息變現出物質。阿賴耶也是這麼說的,從業相裏面變成轉相,轉相裏面變成境界相。阿賴耶叁細相很難懂,這是高深的哲學、高深的科學,被現代量子學家發現,講的居然跟大乘經上講的完全相同,小大兼容。
「廣狹自在」,廣狹自在是講空間,小的空間裏頭能容大空間,遍法界虛空界,我們不知道,從一些靈媒裏面得到信息,很小的一個小道場,幾個人在那裏誦經念佛回向,通靈的人看到這個道場裏面,道場多大?看不到邊際。多少衆生在裏面?無量無邊。我們看不大,他看很大。在理上,佛經上講的,這講得通,《華嚴》的十玄裏頭講得通。「延促同時」,這講的時間,因爲空間跟時間都不是實在的。延是延長,促是縮短,無量劫可以縮短成一剎那,一剎那可以延長爲無量劫。無量劫之前、無量劫以後都在當下,都在現前,這是講時間跟空間沒有了。隨著意念它起變化,要它長它就長,要它短就短,空間,要它遠就遠,要它近就近。
「重重無盡,圓明具德」,圓是圓滿,明是智慧,這個作用就大了。在我們世間不是用智慧,是用阿賴耶,阿賴耶識裏面含藏無量無邊業習種子,遇緣就起現行,這是用阿賴耶的資料室,不是用智慧。見性的人轉八識成四智,他用的是自性裏面的智慧,本具的。所顯現的是自性裏面的功德、自性裏頭的能量,不出于阿賴耶。這個道理我們在這麼多年逐漸逐漸搞清楚了,所以對于《華嚴經》講的這些境界,《無量壽經》講的這些境界,我們不懷疑了,我們有清淨信心,清淨信心不懷疑。「極樂淨土何異華藏世界。極樂依正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我們都能相信。這個前面還漏了一句,上面一句,「今經阿彌陀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這不就說明一體嗎?極樂世界無異于華藏世界,也是一體,依正都是一體,極樂依正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不但是彌陀跟毘盧遮那,極樂世界跟華藏,這是舉這個例子。明白之後,所有的世界,一個世界,所有的諸佛,一個如來,所有一切衆生皆同一體,同一個自性,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自性是一個,阿賴耶?阿賴耶也是一個。你要以爲我的阿賴耶不是你的阿賴耶,錯了,阿賴耶是一個。末那不是一個,末那跟意識、前五識,那就是分開了,它的體是阿賴耶,所以阿賴耶是一個。阿賴耶是一個,你心裏面想的那個東西我能知道,爲什麼?數據庫是一個,你可以取得,我也可以取得。你多生多劫念了很多書,我沒有念書,我把你這個取得,等于我念了那麼多書,你替我念的。真有這樁事情,這不是假的,確確實實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現在年歲大了,記憶力不如以前,事有印象,人名、地名都忘掉了,都搞不清楚了。記得有這麼一樁事情,也許你們看書,記得比我清楚。古時候參加考試的這個秀才沒考中,發牢騷,我的文章這麼好,爲什麼沒有錄取?他遇到一個道人,道人說你的文章未必好。他不服氣,你沒有看到,你怎麼知道我不好?道人在袖子裏頭拿出一篇文章來,你看看這是不是你的考卷?他一看呆了,我的考卷怎麼會在他口袋裏?那就是什麼?從他意識裏頭調出來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看到這個好像傳奇小說。可不可能?在佛法講有可能,不是假的。
「一一圓具無盡玄門」,這個一是包括了一切,「故曰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由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故能令衆生,聞名得福,聞名發心,十念必生,徑登不退」。我們了解這些原理,我們對極樂世界這些事相相信了,不再懷疑了,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能信的人不知道有多大的福報;他沒有智慧、沒有福報,他不會信。福慧都有,信心堅定,這個人決定得生;有智慧沒有福報,他能信,但是他未必肯修;有福報,沒有智慧,他也能信,他疑多。那個能不能往生?那就在緣了,善導大師所說的,「總在遇緣不同」。如果是福慧都具足的,他就決定得生,品位之高我們就不難想象。他決定是實報土上輩往生,福慧都具足,肯定是這個果報。
有這麼大的功德,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能令衆生,聞名就得福,聞名就發心,而十念必生。當然這裏面,這些聞名的人決定得福,得福大小不一樣,這個與他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有關系。他善根厚,一聽就覺悟,一聽就相信;善根要薄一點,聽了也歡喜,阿賴耶裏頭種善根,不見得這一生能成就,種子種下去了。所以我們今天同修們,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無量壽經》,你有信心、有願心,肯念佛往生,經上講得好,皆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才有這麼深厚的善根。你聽了之後,明白了,肯定把我這一生的方向目標鎖定在西方極樂世界,我這一生沒別的事情,就是念佛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其它全盤放下,與我不相幹,這個人就決定得生,而且是決定生實報土。一心專注是實報土上輩往生,這不可思議,是真的不是假的。十念必生,徑登不退,徑是快速,很快他就證得叁不退。
「複以具足無量不可思議莊嚴」,無量不可思議莊嚴是自然感應得到的,不是你所想象。這樁事情諸位自己想一想,細心去觀察。我到這個世間來,業報來的,…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