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謙虛,尊重別人,決定不能隱蔽別人的長處,這個果報是足安平相。
第二,「如來手足而有*輪大人相者」,這就是第二千輻輪相,足底有,手心也有,足心、手心都有輪相,這個果報是「往古世興設若幹種種施故」。這個若幹可能是若幹,若幹種種施故,這個字可能有問題。就是說自古以來,菩薩、善友他能夠興設種種施,施是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常常做這些事情,所以感得手心、足心有輪相。第叁手指纖長,這是「往古世則說經義救護衆生令無患故」,生生世世長劫以來,講經說法,救護衆生。這個經法,我們就要注意到,經法是幫助人開悟的,幫助人破迷的。佛對一切衆生最大的功德就是講經教學,也就是幫助衆生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手段就是教育。所以佛的這一生非常單純,一生老老實實教學,爲我們示現一個老師的榜樣。而且教學心量大,今天所講的多元文化,他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來學,他就會很認真教你,而且不收學費,完全義務教學,教了一輩子。這就是說,像釋迦牟尼佛講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這種功德就是手指細長的相。
第四個,「如來手足生網幔理大人相者」,這是第五相,「乃往古世未曾破壞他人眷屬故」。這是手足有網幔,沒有破壞過別人家庭,也就是說,沒有這種不善的意念妨礙別人家庭,破壞別人家庭,連這個念頭都沒有,哪裏會有行爲!在反面,肯定是幫助每個人家幸福美滿,得這種果報。第五,「如來手足柔軟」,這個柔軟,在我們經本上是第四。「乃往古世而以惠施若幹種衣細軟服故」,這就是以美好細軟的這種衣服布施,常行這個布施,這也屬于財布施的一種,你是用手去布施的,所以手得細軟相。
第六這就是七處,我們這是第十七,七處平滿,「如來而有七合充滿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廣設衆施供諸乏故」。別人有缺乏的,他廣行布施,你缺乏什麼他幫助你什麼,缺吃的就用飲食來布施,缺穿的用衣服來布施,缺醫藥的用醫藥布施,缺少什麼他都布施什麼。所有布施當中,佛常說「法布施爲第一」,真正的苦難是人民愚昧沒有智慧,所以教學的布施功德是無量無邊。在古時候這家庭興旺,老人懂得法布施。在中國古時候的家庭家學辦得很好,鄉裏不是我們這一族的人,有優秀的小孩、聰明的小孩沒有錢讀書,都把他找來幫助他,甚至于供給他的生活費用,衣食住行都幫助他,這個小孩學成之後感恩,與這一家就變成世交。這種情形在中國過去社會裏非常普遍,最著名的範仲淹,你看他辦義學,專門幫助貧窮的小孩,供吃、供穿,爲國家培養人才、爲社會培養賢人,這個心量好。在中國曆史上傳家久遠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就是範家。印光大師說,印光法師在那個時候早我們一百年,印祖說孔子兩千多年而不衰,範家八百年不衰,到現在是九百年,後代的子孫都好、都不錯,祖宗德積得厚。
這下面第七,「如來之膝平正無節」,這就是二十相,身端直相,無伛曲者。沒有彎腰駝背這個情形,他的膝平正無節。這是「往古世奉受經典不違失故」,依照經典理論、方法去修行,奉受經典不違失故,得這個好相。下面說如來的馬陰藏相,「乃往古世謹慎己身遠欲法故」。這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生生世世他沒有邪淫,他戒邪淫,得這個好相。「九、如來之身頰車」,頰車就是我們講兩腮充滿,「猶如師子大人相者。乃往古世廣修淨業修行備故」。就是叁業清淨,我們這個經本裏頭,佛所說的「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能把身口意都能夠護持住,意業清淨,叁業都清淨,意業離染,叁業統統離染,得這個身相。
第十,這個我們前面本子裏頭好像沒有,這是胸口卍字相,我們這個本上子沒有。卍是表吉祥,胸前自然現這種瑞相,這是往古世生生世世遠離染汙,我們現在講染汙,身體的染汙、心理的染汙都能夠遠離,所有一切不善行都遠離了,這個很不容易。現在要遠離就更難,現在六根所接觸的全都是誘惑你、在引誘你,唯恐你不染汙,所以現在修清淨心非常困難。古時候儒釋道真正在培養的時代,都選擇清淨的環境,遠離都市、遠離聚落。佛教的寺院、道教的道觀、儒家的書院,都是選擇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跟村莊都有相當距離,爲什麼?避免染汙,環境幽靜,人心是定的,定能生慧。現在這些古道場也沒人修行,都變成觀光旅遊的景點,都變成古迹,真的是古迹,馬路開上去,纜車也吊上去。從前建立在深山,主要就是讓你走路不方便,你不願意去;現在變成觀光旅遊的景點,沒法子再修行。
我好像是在一九八0年代,第一次到北京去訪問黃念祖老居士,同修們給我介紹去訪問趙樸初會長,那個時候他是佛協的會長。我去訪問他的時候,沒想到我們一見如故,第一次見面我們就談了四個半小時。一般我聽說,樸老見人不超過半個小時的。那天對我們特別客氣,愈談愈有味道,晚上接待我們吃晚飯,我們好像有十多個人,兩桌坐滿了。我們就談到現代的佛教,我說所有古代這些寺院庵堂統統把它恢複建立起來,做爲觀光旅遊的景點,爲國家帶一筆觀光收入,這好事情。爲什麼?那個地方不適合修行,它出名了,人家來觀光一定得去看看,真正修行地方不能讓人參觀。觀光客川流不息,那怎麼修?專門培養一批接待觀光的這些工作人員,要懂佛法,把佛法介紹給觀光客。因爲他來消費,我們也真給他東西,要給他上一堂課。所以借著觀光旅遊把這個寺院,佛菩薩表法的這個,這一介紹就非常有意義,他聽了很歡喜。
真正修行,我那時候建議,中國大乘八個宗派,小乘兩個宗派都恢複起來,建十個道場。道場的方式,用外國大學城那種方式,一個宗派就是一個城,一個大城市,裏面分成兩個部分有學院、學會。學會是提供大家修行的場所,學院是提供你研究的場所,你研究這一宗派的經典,這有學院,好像天臺有天臺學院;修行的地方,學習的這就是天臺學會。因爲現在交通方便,不要建好多道場,一個宗就建一個道場。他聽了歡喜,我們談得很投緣。非常可惜,我們認識他已經年老,他好像有八十歲那時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想的這些,他都能接受。所以這個老人在,我每年都會到北京去二、叁次,去看看他們,現在都不在了。所以有很多人說我爲什麼不到北京去?我說我到北京去會很難過,老朋友全不在了。自己也老了,那個時候還年輕,那個時候將近七十歲的樣子。
下面第十一個,「如來肢體具足」,這是過去生中「施以無畏安慰人故」。如來肢體就是身體,具足成就,我們一般講健康長壽,健康長壽的因是什麼?是無畏布施,往古世施以無畏安慰人故。人有恐怖、人有畏懼的時候,你能夠保護他,你能夠安慰他,讓他遠離恐怖得到平安,這屬于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種情形多半是沒有人照顧的孩童,還有沒有人照顧的老人,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有德行、有學問、有力量的這些大富長者,應該能照顧到讓他離開恐怖,讓他離開病苦,讓他離開不安,這個功德就是健康長壽。第十二「如來手臂長出于膝」,這就是垂手過膝,「乃往古世人有所作佐助勸故」。喜歡幫助人,別人有做好事的,他能夠幫助他、能夠成就他、能夠勸導他,所以得這樣的果報。
「十叁、如來身淨而無瑕玼」,這是身體清淨,身體清淨是「往古世奉行十善無厭足」。佛所教導的,也可以說,佛的十善是徹始徹終,初學佛的人修十善,到成佛時候十善圓滿。不能小看這個十條,這十條是綱領,展開無量無邊;小乘所說的叁千威儀,就是十善業道展開的,大乘菩薩八萬四千細行也是十善展開的。我們看到繪畫的佛像,佛頂上畫一個圓光,圓光上面通常都有叁個字,這叁個字梵音念「唵阿吽」,多半是梵文寫的,也有中文寫的、有藏文寫的,我們常常看到。這叁個字就是身口意叁業,那就是十善,身叁、口四、意叁。我們看到變相圖就曉得,十善業道是佛教的根,也是佛教的大圓滿,十善業道圓滿就成佛了,所以這個不能不重視。現在十善做不到,什麼原因?我們的根壞了,這個要知道,根真的壞了,沒有了,不知道有這個根。這個根就是從前中國的家庭教育,從前家家都有家學,家學就是私塾。家學對于中國社會貢獻可以說第一大,爲什麼?它把人都教好了。
中國人教好,不是國家教的,是家教的。也就是帝王把教育的工作委托給每個家庭,教好,帝王有表彰,送匾額來嘉獎。每年舉辦考試,考秀才、考貢生、考舉人、考進士的,你家的子弟考取的時候,皇帝都送匾額表揚。所以中國這個社會,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怎麼來的?家把他教好的。所以古時候叁百六十行,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做官的,爲什麼做官?做官地位不錯,大家尊敬你,有道德學問,待遇也不錯,工作量很少,這大家願意幹的。社會安定,社會上沒有壞人,也沒有壞事,他沒有案子辦,非常清閑,這官好做。所以他有時間讀書,有時間著作,他寫文章、寫詩詞。你看中國古代這些官員,《四庫全書》裏頭集部好多都是他們的東西。他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在寫文章,著書立說?你就曉得,他沒事幹。要像現在這些官員,一天到晚忙得不可開交,他哪有時間讀書?讀書的時間都沒有,他還有什麼時間去寫作?你看到古人做官的,哪一個做官的不留下著作到後世!他有那麼多時間他就研究學問去了,令人羨慕。現在社會跟從前完全相反了,外國如是,中國亦如是。
所以教育由家庭來推廣是很有道理的,因爲家裏人沒有不愛自己子弟的,比學校老師愛護學生要更愛護,真想自己的子弟成就。請的老師一定真正有道德、有學問,懂得教學,誰去請?大概都是自己的祖父、曾祖父,他們經驗豐富,閱曆很深會看人。找的那些老師,請老師行大禮,老師在這個家庭裏頭,那個地位高,沒有人不尊敬的。老師受到這個家族的尊敬,他一定就能盡…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