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叁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慢全功盡棄,就完了。怎樣得來?真誠、恭敬當中得來。叁十二相,我們要把它歸納一個功德,就是至誠恭敬,這是總因。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樣不是真誠恭敬,所以他得相好光明。這是我們應當學的,這就是什麼?學因果,是因果教育,現在人不相信因果。

  《佛學大辭典》裏說,叁十二相是名數,「叁十二大人相,不限于佛」。總而言之,有大智慧、有大福報的人,都有這叁十二相,有明顯、有不明顯,有具足、有不具足;具足,叁十二相都有,不具足,缺幾種。像經裏面告訴我們,阿難尊者有叁十相,這個都是再來人,不是普通人。《智度論》裏面八十八,這是釋迦牟尼佛隨順古印度人的愛好,他們喜歡叁十二相,佛就現叁十二相,恒順衆生,隨喜功德。所以印度人以爲什麼是好相,佛就現什麼樣。

  在我們這個世間確實,不同的族群,從土著我們留心去觀察就能見到。土著他們世世代代相傳,以爲哪一種是好相,到現在還以爲是的,但是不知道這些相是修得的。現在這些好相,他們用圖騰去繪畫,臉上畫了好多東西,那是好相,都是屬于這一類。現在的美容,這好相,依照叁十二相去美容,那不是德行感得的,統統都有後遺症。我在澳洲的時候住在鄉下,住在Highfield,曾經有一個義工來幫助我。可是我看到她有病,很難過,好像痛苦不堪,有一天問她,妳有什麼毛病?她就告訴我,她的鼻子二十年前去做美容,去做鼻子,十年之後毛病就發生了,苦不堪言,非常痛苦。所以那時候我也告訴她,父母生下來那個樣子就是妳最健康、最美的樣子,妳要把它改變叫大不孝。大不孝的人怎麼會有福報?妳真正孝親、尊師、愛人,妳的相貌會變,自然會變。千萬不要去動手術,動手術錯了。

  中國古時候,名字是父母給起的,把名字改掉這就是大不孝。古代的時候你沒有立足之處,人家不恥你,你怎麼可以改父母起的名字?沒有這個道理。字是朋友送的,二十歲行冠禮,表示你成年了。成年,你的名就沒有人稱你,爲什麼?別人尊重你,不稱名。只有父母、老師終身稱名,這就說明,老師跟父母是一樣大,可以稱名的。你做官,連皇上都稱你的字,不稱你名,這是對你恭敬,尊重你。皇上要稱你名,你就犯罪了,你就應該要判刑,這人家對你不客氣了。所以稱名,未成年之先叫童子,童子每個人都稱你名。成年之後就不可以,男子二十歲,女子十六歲。美容不就大不孝了,比改名還嚴重,改頭換面這還得了,這不得了。所以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印度人以爲這叁十二種相是人中非常尊貴,我們中國人講貴相,印度人講好相,值得尊重之相。這是大聖、國王有的相,福報大的,所以佛恒順衆生也現叁十二相。我們現在要知道的,這叁十二相的修因。「足安平相」,它的因,是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修六波羅蜜所感得的妙相。這個相「表引導利益之德」,不是偶然得到的,這個意思好。這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于無量世布施、持戒、修行的時候,其心不動,就是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他的心不動搖,不會受外面的影響。所以得足下平滿相。還有個解釋,是菩薩至心,真誠到極處,護持淨戒,絕不犯佛的戒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得足下平相,這個說法很好。皆爲無上菩提本,它是基礎,人立在地上,腳是基礎,所以感應腳下的平滿。

  第二種「千輻輪相」,就是佛的腳心、手心有輪相,這個輪相是好相。經上告訴我們,這個相能「摧伏怨敵、惡魔,表照破愚癡與無明之德」。我們看到佛相好都會放光,足底放光,就從輪相,它能夠化解怨敵,降伏惡魔。這個意思是表示照破愚闇、無明,所以有這個意思。另外一個解釋,是于過去無量世中,供養父母、師長、善友,如法擁護一切衆生,這就是講的護持佛法、護持正法,所以得手足輪相。這個說法好,這是護法的感應。這些菩薩在因地上修行,修因感果,我們都要留意,應當認真去學習。還有一個解釋,是修種種惠施,這就是布施,布施的範圍非常廣,種種布施,得手足千輻輪相。這都是佛在經典上說的。

  第叁個是「手指纖長相」,佛的手指跟腳趾都比一般人長。這個相是由于恭敬禮拜諸佛菩薩、父母、師長,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手指長、腳趾長也表長壽,令衆生見到生歡喜心,願意跟佛學習。還有一種批注說,「至心受持第一、第四優婆塞戒」,《優婆塞戒經》裏面去查一查,第一條、第四條。在家菩薩戒,得手指、腳趾長的果報,得這個相。還有個解釋,護持正法,也得這個相。

  第四「手足柔軟」,這也是好相,手足柔軟相從哪來的?這也是無量世中常常以上妙飲食、衣服、臥具供養師長。或是于父母、師長病時,親手爲他服務,照顧他,爲他洗身體、爲他按摩,照顧他飲食起居。這些都能得手足柔軟相,因爲是你親手去服務的。還有一個說法,是以妙衣服恭敬布施,布施的時候一定有恭敬心,才得福。如果布施的時候沒有恭敬心,像對乞丐一樣,那你得不到福。很隨隨便便的,這種布施不得福,布施一定要恭敬。

  第五「手足缦網相」,這個相的業因,是由修四攝法,攝持衆生而有。四攝法一定要學會,如果不學會,你不能行菩薩道。縱然持戒、修六度十願,你有傲慢心,所以你所修的都不能成就功德,得的是什麼?福德,福德是在六道輪回。六道輪回,你有善因在叁善道受報,你沒有善因在叁惡道受報。惡道衆生也有有福報的,他在惡道受報,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我們曉得這個道理,在我們這個人間,有些人對我們不滿意,惡意的毀謗、障礙甚至于陷害,都沒有關系,我們歡喜承受。認真反省,他所說的過失我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絕不要去怪責他。如果我們沒有,我們更感激他,他消我們的業障。我們以感恩的心還給他回向,我們知道他將來的果報不善,肯定墮惡道,希望在惡道裏面少受一點苦,他還有學佛的善根。方方面面、前前後後你都看清楚、看明白了,你的處置就非常恰當,自利利他。絕不是自利損他,這就不好,這個念頭不好,要利他不要損他。他迷了,做錯事情,他將來墮落要受罪,我們要有憐憫心看他,不能歡喜,歡喜就錯了。時時刻刻念著物我同體,萬物跟我是一體,所以只有同情憐憫,決定沒有損害,這是必須要學習的。

  四攝法攝受衆生,四攝法,我們過去在新加坡,就是用這個方法團結宗教的。我們用一年的時間,把新加坡九個宗教變成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樣。當時曾士生部長,我們很熟悉,他就問我:你用什麼方法把宗教團結起來?新加坡宗教有個聯誼會,成立五十年,五十年都不能團結。只是每年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飯,聊聊天,就散了,平常沒有往來,沒有活動。他說你用什麼方法?我說我是佛教給我的。佛教你的?什麼方法?叫四攝法。什麼叫四攝法?我說四攝法就是佛教裏頭的公共關系法,交際法,我給他用這個去講,所以他就很注意聽。我說佛教四樁事情,第一個布施。這個布施跟六度的布施不一樣,六度布施的目的是斷貪心的,斷悭貪的。這個布施就是多請客、多送禮,你跟人往來,頭一個就要懂得有禮貌,要送禮、要請客,感情就建立了。

  第二個是愛語。我們跟他說的話,確實是真正愛護他的話,不是什麼好聽、贊美的,對他真有好處的話。譬如現在宗教都感覺得宗教在沒落,這是普遍的,信徒愈來愈少。尤其是年輕人、知識分子,都不願意再接觸宗教,連梵蒂岡都感覺到困惑。我們跟他建議,宗教回歸教育,學古聖先賢。每個宗教的古聖先賢,要以創教的人做榜樣,學耶稣、學摩西、學穆罕默德,學他們,宗教就可以興旺,就可以複興。真正拿經典裏面的東西去教現在的信徒,建立一個價值觀,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這真正是愛語,真正幫助他們,幫助他發展、幫助他弘道。告訴他,我們要互相學習,我們自己先做。我不但學我的經典,你們的經典我統統學,我很認真,學了我還做筆記。我有個筆記本,就是「世界宗教是一家」,送給他們,我真學,你看看真學,不是假學,他們歡喜。這是愛語!

  第叁個利行,我們所作所爲,對你決定是有利益,沒有妨害的,你就放心了。宗教最怕拉信徒,所以他們對我很好,淨空法師不拉信徒,從來不拉信徒的,這就放心了。所做的,對大家統統都是有利益的。第四個同事,你們願意做的,我也願意做。所以宗教裏面活動,不管哪個宗教的活動,他們最重要的日子、最大的活動,我們都參加,他歡喜。好像是二000年,二000年是大日子,新加坡基督教大主教聖誕夜的彌撒,通知我們,我帶了五十個出家人,穿袍搭衣參加他的活動,非常壯觀。他們的信徒看了很驚訝,怎麼來了這麼多和尚,跟他們一起做彌撒,這同事。所以,我們的活動他也來參加,我們主動先參加他們活動,然後我們辦活動他也會來參加。慢慢就變成一家人,自己家裏困難問題也會拿來討論、來請教。最好的方法是組團旅遊,因爲這是個機會教育,去旅遊至少十幾二十天,天天在一起從早到晚,什麼話都談,彼此就熟了,彼此了解了。所以,旅遊是宗教團結最好的方法,這四攝法才能把宗教團結起來。在家裏,四攝法團結家人,在公司行號裏頭,團結員工、團結你的顧客。無論在什麼地方,四攝法很靈,這是佛陀教的公共關系法,非常管用。攝受衆生,所以得手足網缦相。

  還有個解釋,「不破壞他」,所以得指間網缦相。別人做任何的好事,決定不破壞他。如果有力,有能力,全心全力幫助他,做隨喜功德;隨喜功德的果報,跟他自己所修的功德是平等的,你說何樂而不爲之?他做一樁好事,操多少心,費多少力量,我們隨喜跟他功德就平等。那我們的障礙,罪過就大了!他這個功德影響的面有多大,影響的時間有多長,我們隨喜所得的功德利益就多大;如果破壞,你所造的業也那麼大,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六個是「足跟滿…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