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慢全功尽弃,就完了。怎样得来?真诚、恭敬当中得来。三十二相,我们要把它归纳一个功德,就是至诚恭敬,这是总因。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一样不是真诚恭敬,所以他得相好光明。这是我们应当学的,这就是什么?学因果,是因果教育,现在人不相信因果。
《佛学大辞典》里说,三十二相是名数,「三十二大人相,不限于佛」。总而言之,有大智慧、有大福报的人,都有这三十二相,有明显、有不明显,有具足、有不具足;具足,三十二相都有,不具足,缺几种。像经里面告诉我们,阿难尊者有三十相,这个都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智度论》里面八十八,这是释迦牟尼佛随顺古印度人的爱好,他们喜欢三十二相,佛就现三十二相,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印度人以为什么是好相,佛就现什么样。
在我们这个世间确实,不同的族群,从土著我们留心去观察就能见到。土著他们世世代代相传,以为哪一种是好相,到现在还以为是的,但是不知道这些相是修得的。现在这些好相,他们用图腾去绘画,脸上画了好多东西,那是好相,都是属于这一类。现在的美容,这好相,依照三十二相去美容,那不是德行感得的,统统都有后遗症。我在澳洲的时候住在乡下,住在Highfield,曾经有一个义工来帮助我。可是我看到她有病,很难过,好像痛苦不堪,有一天问她,妳有什么毛病?她就告诉我,她的鼻子二十年前去做美容,去做鼻子,十年之后毛病就发生了,苦不堪言,非常痛苦。所以那时候我也告诉她,父母生下来那个样子就是妳最健康、最美的样子,妳要把它改变叫大不孝。大不孝的人怎么会有福报?妳真正孝亲、尊师、爱人,妳的相貌会变,自然会变。千万不要去动手术,动手术错了。
中国古时候,名字是父母给起的,把名字改掉这就是大不孝。古代的时候你没有立足之处,人家不耻你,你怎么可以改父母起的名字?没有这个道理。字是朋友送的,二十岁行冠礼,表示你成年了。成年,你的名就没有人称你,为什么?别人尊重你,不称名。只有父母、老师终身称名,这就说明,老师跟父母是一样大,可以称名的。你做官,连皇上都称你的字,不称你名,这是对你恭敬,尊重你。皇上要称你名,你就犯罪了,你就应该要判刑,这人家对你不客气了。所以称名,未成年之先叫童子,童子每个人都称你名。成年之后就不可以,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美容不就大不孝了,比改名还严重,改头换面这还得了,这不得了。所以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印度人以为这三十二种相是人中非常尊贵,我们中国人讲贵相,印度人讲好相,值得尊重之相。这是大圣、国王有的相,福报大的,所以佛恒顺众生也现三十二相。我们现在要知道的,这三十二相的修因。「足安平相」,它的因,是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修六波罗蜜所感得的妙相。这个相「表引导利益之德」,不是偶然得到的,这个意思好。这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行的时候,其心不动,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的心不动摇,不会受外面的影响。所以得足下平满相。还有个解释,是菩萨至心,真诚到极处,护持净戒,绝不犯佛的戒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得足下平相,这个说法很好。皆为无上菩提本,它是基础,人立在地上,脚是基础,所以感应脚下的平满。
第二种「千辐轮相」,就是佛的脚心、手心有轮相,这个轮相是好相。经上告诉我们,这个相能「摧伏怨敌、恶魔,表照破愚痴与无明之德」。我们看到佛相好都会放光,足底放光,就从轮相,它能够化解怨敌,降伏恶魔。这个意思是表示照破愚闇、无明,所以有这个意思。另外一个解释,是于过去无量世中,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这就是讲的护持佛法、护持正法,所以得手足轮相。这个说法好,这是护法的感应。这些菩萨在因地上修行,修因感果,我们都要留意,应当认真去学习。还有一个解释,是修种种惠施,这就是布施,布施的范围非常广,种种布施,得手足千辐轮相。这都是佛在经典上说的。
第三个是「手指纤长相」,佛的手指跟脚趾都比一般人长。这个相是由于恭敬礼拜诸佛菩萨、父母、师长,破除憍慢心所感得之相。手指长、脚趾长也表长寿,令众生见到生欢喜心,愿意跟佛学习。还有一种批注说,「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优婆塞戒经》里面去查一查,第一条、第四条。在家菩萨戒,得手指、脚趾长的果报,得这个相。还有个解释,护持正法,也得这个相。
第四「手足柔软」,这也是好相,手足柔软相从哪来的?这也是无量世中常常以上妙饮食、衣服、卧具供养师长。或是于父母、师长病时,亲手为他服务,照顾他,为他洗身体、为他按摩,照顾他饮食起居。这些都能得手足柔软相,因为是你亲手去服务的。还有一个说法,是以妙衣服恭敬布施,布施的时候一定有恭敬心,才得福。如果布施的时候没有恭敬心,像对乞丐一样,那你得不到福。很随随便便的,这种布施不得福,布施一定要恭敬。
第五「手足缦网相」,这个相的业因,是由修四摄法,摄持众生而有。四摄法一定要学会,如果不学会,你不能行菩萨道。纵然持戒、修六度十愿,你有傲慢心,所以你所修的都不能成就功德,得的是什么?福德,福德是在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你有善因在三善道受报,你没有善因在三恶道受报。恶道众生也有有福报的,他在恶道受报,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我们晓得这个道理,在我们这个人间,有些人对我们不满意,恶意的毁谤、障碍甚至于陷害,都没有关系,我们欢喜承受。认真反省,他所说的过失我们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绝不要去怪责他。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更感激他,他消我们的业障。我们以感恩的心还给他回向,我们知道他将来的果报不善,肯定堕恶道,希望在恶道里面少受一点苦,他还有学佛的善根。方方面面、前前后后你都看清楚、看明白了,你的处置就非常恰当,自利利他。绝不是自利损他,这就不好,这个念头不好,要利他不要损他。他迷了,做错事情,他将来堕落要受罪,我们要有怜悯心看他,不能欢喜,欢喜就错了。时时刻刻念着物我同体,万物跟我是一体,所以只有同情怜悯,决定没有损害,这是必须要学习的。
四摄法摄受众生,四摄法,我们过去在新加坡,就是用这个方法团结宗教的。我们用一年的时间,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变成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当时曾士生部长,我们很熟悉,他就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把宗教团结起来?新加坡宗教有个联谊会,成立五十年,五十年都不能团结。只是每年大家在一起吃一餐饭,聊聊天,就散了,平常没有往来,没有活动。他说你用什么方法?我说我是佛教给我的。佛教你的?什么方法?叫四摄法。什么叫四摄法?我说四摄法就是佛教里头的公共关系法,交际法,我给他用这个去讲,所以他就很注意听。我说佛教四桩事情,第一个布施。这个布施跟六度的布施不一样,六度布施的目的是断贪心的,断悭贪的。这个布施就是多请客、多送礼,你跟人往来,头一个就要懂得有礼貌,要送礼、要请客,感情就建立了。
第二个是爱语。我们跟他说的话,确实是真正爱护他的话,不是什么好听、赞美的,对他真有好处的话。譬如现在宗教都感觉得宗教在没落,这是普遍的,信徒愈来愈少。尤其是年轻人、知识分子,都不愿意再接触宗教,连梵蒂冈都感觉到困惑。我们跟他建议,宗教回归教育,学古圣先贤。每个宗教的古圣先贤,要以创教的人做榜样,学耶稣、学摩西、学穆罕默德,学他们,宗教就可以兴旺,就可以复兴。真正拿经典里面的东西去教现在的信徒,建立一个价值观,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真正是爱语,真正帮助他们,帮助他发展、帮助他弘道。告诉他,我们要互相学习,我们自己先做。我不但学我的经典,你们的经典我统统学,我很认真,学了我还做笔记。我有个笔记本,就是「世界宗教是一家」,送给他们,我真学,你看看真学,不是假学,他们欢喜。这是爱语!
第三个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对你决定是有利益,没有妨害的,你就放心了。宗教最怕拉信徒,所以他们对我很好,净空法师不拉信徒,从来不拉信徒的,这就放心了。所做的,对大家统统都是有利益的。第四个同事,你们愿意做的,我也愿意做。所以宗教里面活动,不管哪个宗教的活动,他们最重要的日子、最大的活动,我们都参加,他欢喜。好像是二000年,二000年是大日子,新加坡基督教大主教圣诞夜的弥撒,通知我们,我带了五十个出家人,穿袍搭衣参加他的活动,非常壮观。他们的信徒看了很惊讶,怎么来了这么多和尚,跟他们一起做弥撒,这同事。所以,我们的活动他也来参加,我们主动先参加他们活动,然后我们办活动他也会来参加。慢慢就变成一家人,自己家里困难问题也会拿来讨论、来请教。最好的方法是组团旅游,因为这是个机会教育,去旅游至少十几二十天,天天在一起从早到晚,什么话都谈,彼此就熟了,彼此了解了。所以,旅游是宗教团结最好的方法,这四摄法才能把宗教团结起来。在家里,四摄法团结家人,在公司行号里头,团结员工、团结你的顾客。无论在什么地方,四摄法很灵,这是佛陀教的公共关系法,非常管用。摄受众生,所以得手足网缦相。
还有个解释,「不破坏他」,所以得指间网缦相。别人做任何的好事,决定不破坏他。如果有力,有能力,全心全力帮助他,做随喜功德;随喜功德的果报,跟他自己所修的功德是平等的,你说何乐而不为之?他做一桩好事,操多少心,费多少力量,我们随喜跟他功德就平等。那我们的障碍,罪过就大了!他这个功德影响的面有多大,影响的时间有多长,我们随喜所得的功德利益就多大;如果破坏,你所造的业也那么大,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六个是「足跟满…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