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關心,他只要他自己不墮地獄就行。尤其是見到佛,那還有什麼話說的!這是念佛人最好的榜樣。
我們聽到倓虛法師講的鍋漏匠的故事,谛閑老和尚徒弟,就一句佛號。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出家之後不能住寺廟,住寺廟什麼都不會,人家瞧不起,那日子不好過。送到鄉下一個廢棄了的寺院,很小小廟,沒人住。在那個時候,民國初年我都看到,我們家鄉有個小廟,裏面就住兩個人,叫觀音寺。供佛像的地方,他們的大殿,大殿大概只有我們攝影棚這麼大,那個廟曆史很久了。我上一次回到家鄉去,沒有了,完全毀掉了。旁邊有個小水溝,小水溝還在,小橋還在,房子沒有了。以前有房屋,四周種的很多樹,現在全沒有了。這種小廟,沒人住的,在那裏住了叁年,就像閉關一樣。老和尚講的他完全依教奉行,就教他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好好的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念了叁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叁天,等谛閑法師替他辦後事。
谛閑老法師看到他非常喜歡、非常贊歎:你沒有白出家。說他,現前在中國國內弘宗研教的大法師、名山的方丈住持,沒有一個能跟你相比。真的,不是假的,他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這個故事,倓老當年常常提出來講,勉勵大家,念佛好。他老人家自己往生也是念佛,坐著走的,那個功夫不能跟鍋漏匠比。人家叁年是一心專念,沒有一個雜念。谛閑法師自己也常說,因爲主持道場,雜事很多,能往生就算不錯了。鍋漏匠緣好,就是一個人像閉關一樣的,沒有人來擾亂他,叁年如一日,功夫真的成就了,不可思議。《會疏》講這些話就是我們現前實際狀況,我們這一生也吃了很多苦,知道苦的味道,我們真的想往生。
下面澄憲法師曰:「嗚呼悲哉!不見地獄餓鬼之苦果,不見父母師長之受報」,父母、師長他們沒有學佛,他們的果報沒有離開叁界。沒離開叁界,縱然生到人天,人天是福報,享受福報不能不造惡業,福享盡了,惡業惡因現前,惡的果報一定要承受。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厭離心緩,報謝思怠」,報謝是到人死的時候他還是懈怠,精進心提不起來。「故望西又曰:上求下化之要,厭苦報德之道,其唯在天眼照視者欤!」這個話說得好,有天眼就知道了,因果報應看得清清楚楚。在中國過去,這些事情中國人從小就受到熏習。受到什麼熏習?城隍廟閻王殿,我們小時候一年總要去好幾次。農村裏頭並不懂什麼叫佛、什麼叫道,沒有,凡是神廟都去拜。城隍廟尤其不能避免的,一年總要去幾次,每次去,燒完香之後,母親一定帶你到十殿閻王那裏走一趟。叫你看看,你看受什麼樣的刑罰、苦報,那是造的什麼罪業,母親、大人都會跟我們講,所以從小就有這個觀念。一年熏習個幾次,小孩記憶力好,一生都忘不了。所以城隍廟對中國古代社會長治久安,貢獻非常大。
中國天主教的大主教傅鐵山跟我是好朋友,我每次到北京都跟他碰頭。他生病的時候住在協和醫院,我去看他好幾次。有一次,我帶了一張地獄變相圖二分之一的送給他,展開之後,他看到非常歡喜。我跟他講,我說從前城隍廟對社會安定的貢獻,至少抵得一萬名警察。一萬名警察沒有辦法把治安搞好,城隍廟能搞好。傅老一拍桌子:不止,十萬!他說一個城隍廟能抵十萬警察。讓人心裏頭不敢起惡念,不敢做壞事。現在中國,祠堂沒有了,城隍廟沒有了,孔廟也沒有了,中國從前這叁個設施確實是社會安定無形的力量,現在所講的軟勢力,那個力量很大。祠堂教孝,教孝悌忠信,城隍廟教因果,孔廟教仁義道德。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的,他懂得倫理、懂得道德,他相信因果,不認識字的人一生平平安安,他能快快樂樂的度他幸福人生。現在沒有了。
這個東西不能廢!你說它是迷信,我們不迷信,我們不迷信古人迷信,他有幸福、他有快樂。現在不迷信的人天天受罪,這不是事實真相擺在面前嗎?這樣說起來迷信有好處,迷信的社會安定,不迷信的社會動亂;迷信的社會少災少難,不迷信的多災多難。要我選擇,我還是選擇迷信。有人認爲,這個東西是過去一些帝王,專製帝王用來欺騙老百姓的,鞏固他的政權的;現在不欺騙老百姓,政權也不能鞏固了。這些統統都是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所以上求下化,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因果。苦,知道真正苦,知道父母、師長的德,要報恩,要離苦,有天眼的人他就知道。所以極樂世界的天眼跟諸佛菩薩完全相同。
再看第二,「二者,如《渧記》廣其意雲」,說得比較詳細了,「如《會疏》等言,願興約滅惡生善,厭苦欣淨」。我們先看這幾句。願興,這個願是說這條願,天眼通願,阿彌陀佛發這個願是就滅苦生善,厭苦欣淨,滅苦生善是講現前,厭苦欣淨是講往後。娑婆世界苦,極樂世界清淨,我們願意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若爾,則非真土」,指極樂世界,「所得之益而已」,這個講得淺。有沒有這種往生的?有,這樣往生的,可以說是凡聖同居土。爲什麼?對于極樂世界真正的好處他並不知道,他只知道我眼前受的這些苦到極樂世界沒有。到了極樂世界,他會感到非常意外,他所想不到的全都得到了。「今正約真土所得者,或有淨土,其土聖衆,雖有天眼,或見二千世界,或見叁千世界,不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到極樂世界這個會給你大吃一驚,你的天眼居然跟佛菩薩一樣,跟法身菩薩一樣,是你意想不到的。遍法界虛空界,我們中國古人所說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兩句話的意思非常深。大而無外是今天所說的外層空間,無量無邊沒有邊際,小而無內,今天講量子力學。
像黃念老所說的,這個批注裏頭所引用的,這個引用是以後加進去的,因爲他最早在美國送我的那個本子,我們第一次印的本子上沒有,後面的時候有這一句。一九八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微中子,體積有多大?是一個電子的,電子已經很小,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也就是說,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電子。這大概就是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那麼小的一個物體裏頭具足色受想行識;換句話說,遍法界虛空界裏面的,現在科學講的信息全在裏面。今天科學的進步,這個芯片,計算機裏面的芯片,一個芯片手指甲這麼大,裏面可以放一部《大藏經》。現在《四庫全書》還沒有辦法,我有人送我一套《四庫全書》的光盤,《全書》。有十幾片,十幾片光盤,一部《四庫全書》,裝在一個盒子這麼厚,那是一部《四庫全書》,要用計算機看,不可思議。你曉得一個中微子,那小到我們無法想象的,它裏面的信息,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信息全在裏頭。這樁事情是性德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就能想到,我們的身體有多少中微子?科學家有計算,人的身體,他用細胞計算,大概有多少細胞?有五十兆,有五十兆個細胞。細胞再分裂就變成原子,原子再分裂就發現裏面有電子、有原子核、有中子。再把它分裂,愈分愈小,現在知道最小的是微中子,這是一九八0年發現的,叁十年前。
不但信息,就是佛經上講的「芥子納須彌」,芥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像芝麻粒一樣,須彌山可以放在芥菜子裏頭,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須彌山沒縮小,芥菜子沒放大,是不是真在裏頭?真的,不止,整個宇宙都在裏頭。這是現代科學家所說的全息概念,宇宙不管怎麼分,分到再小,那個裏頭你去觀看還是整個宇宙。這就是說明,遍法界虛空界跟我們自己的關系是一個整體,無論怎麼分割還都是一個整體,完整的整體。佛法說得好,「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是能生能現,法是所生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永遠不能分離,一體。真正了解這個真相,自性裏頭性德第一德就是大悲心,「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它就現出來了,這是性德裏頭第一德。我們以前學佛,只認爲這是動物才有,植物、礦物我們都以爲它沒有。《華嚴經》上有一句話,我們年輕學佛參不透,找老人,老人也參不透。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怎麼講法?情是有情衆生,無情是指植物、礦物,這個我們都說它是無情的。佛說了,有情衆生動物,無情的植物、礦物,統統都成佛,同圓種智,圓滿一切種智,那不都成佛了嗎?動物修行可以成佛,植物怎麼成佛?礦物怎麼成佛?這講不通。
現在科學給我們證明,再小的物質裏頭都有受想行識,它都有知覺。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水是礦物,證明什麼?水有知覺,它能看、它能聽,它懂得人的意思。不但水懂得,一粒塵沙它也懂得,它也會看、會聽,它懂得人的意思。我第一次在東京訪問江本博士,參觀他的實驗室,我就告訴他,不但水會聽、會看、懂得人的意思,石頭也會看、也會聽,也懂得人的意思,你們怎麼去實驗?佛說的,所有一切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它是合在一起,它分不開。江本聽了非常驚訝,我說這是佛在經上說的,佛經是科學,他以爲佛經是宗教、是迷信,不敢碰。我說我看到那個實驗我非常歡喜,爲什麼?證明了佛在經上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它不是沒有知覺,它有。尤其是賢首國師他老人家所寫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那是一篇論文,那是科學論文,他那篇論文要拿到最高的博士學位。文一共是六段,前面叁段就講宇宙源起,那是純科學,宇宙從哪裏來?萬物從哪裏來的?我們人,我從哪裏來的?這是現在科學,這個命題沒有得到答案,佛經上全有。《還源觀》是非常精彩的一篇論文,這個論文大概也沒有人能夠翻得出來,要翻成外國文字給這些外國人看看,他們會非常驚訝,文字不多,非常深奧。
第一個提出來「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就是自性、就是本性。大乘教裏面叫它做法身,叫它做法性。它沒有任何現象,能現一切現象,所以叫一體。妙覺就是回歸這一體。妙覺如來他的身多大?我們講宇宙,跟宇宙一樣大。他住的報土?報…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