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動,不可以坐,不可以睡,九十天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我看到善財童子先入爲主,第一個。再看最後一個第五十叁位,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完全明白了。當中的參學就是代表無量法門,無量法門善財童子統統都參學過,都學過,但是學沒修,修的什麼?修的是念佛法門往生淨土。
所以修跟學是兩樁事情,修是自己的事情,學是別人的事情,爲什麼?要度衆生,衆生根性不一樣,得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才能接引他。自己修的是一個法門,學無量法門不是爲自己,是爲別人。這個我們得搞清楚,一個自利,一個利他,自利不礙利他,利他不礙自利。但是這裏頭要分清楚,我們淨宗所謂正修、助修,利他屬于助修,自利是正修;這念佛是正修,修學其它的法門這是助修。今天不但我們佛門各宗各派的典籍要知道、要學,除佛法之外,其它宗教的經典也要學。爲什麼?現在科學技術進步,信息發達,地球變小了,就變成一個地球村。我們人與人之間往來,過去你在這個寺廟可以一輩子不下山,你的生活圈就那麼大。現在不行,現在要周遊列國,周遊列國你對他的東西不了解,你怎麼幫助他?你怎麼跟他相處?所以哪一個宗教東西都要認真學習。而且你接觸多了,你發現到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裏面所講的造物主,宗教裏面所講的真神,其實是一個。在佛法裏不叫他真神,不稱他上帝,也不稱他真主,稱他是什麼?稱他叫真如自性,在淨土宗稱它作常寂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就曉得,所有宗教裏面的真神是一個,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那個真神的應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我第一次到日本見到中村康隆老和尚,那年老和尚好像是九十七歲,我們見面的時候很歡喜。老和尚告訴我,大概他知道我在海外搞團結宗教,他跟我說:這個世界上每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聽了很歡喜、很佩服,我也有這個看法,老和尚給我做印證。我離開,他的大徒弟送我出門,叫橋本,橋本告訴我,他說今天老和尚跟你講的我們從來沒聽說過,老和尚怎麼說全世界宗教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說老和尚說得對,沒說錯,真的叁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基督身得度就現基督,應以真主身得度就現真主,說得一點都不錯。這個老和尚現在不在了,日本前一輩的幾個老和尚我都認識,對我都非常好,到日本去我都去看看他們,現在都不在了。現在老朋友還有個水谷幸正,他小我兩歲,他還在。這說誠實言,我們要知道。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我到別的宗教裏我也會頂禮叁拜,爲什麼?那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是妙覺如來的化身,怎麼能不尊敬!我們這一拜,他們歡喜,所以宗教很容易團結。我們進一步要求互相學習經典,不但學習要深入,這是什麼?我們團結有理論的基礎,教義不相違背,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現代的科學家又給我們做證明,證明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絕對沒有獨立存在的,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不能獨立那就得團結。科學的名詞不叫團結,叫糾纏,其實糾纏在一起不就是團結嗎?我們中國人叫團結,他叫糾纏在一起,糾纏就是團結,團結才有生活的意義,才有生存的現象。不是團結,不是糾纏,就沒有獨立的現象,沒有生命的意義。這個說得好,近代最近叁十年的物理學家所說,他們所發現的。他們看到阿賴耶的叁細相,才把這個觀念說出來,介紹給我們大家。這樁事情,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在大乘經裏面就講得很詳細,只是我們沒加重視。沒重視是什麼?我們實在是沒搞清楚,讀的這些經論都很模糊。科學家一提起,我們想這是經文裏頭哪幾句,格外的清新。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不是其它諸佛剎土所能比,原因前面說過。那極樂世界是會集,咱們叫會集本!會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的精華,造成極樂世界,所以它殊勝。這個經是會集本,這個注也是會集,會集就是科學家講的糾纏,很有味道。只有會集裏面,你才看到它的意義,看到它的生命力,看到它無量無盡的功德。
我們再接著看下面文,「或有淨土,其土菩薩,但雖得天眼,而不能圓具五眼。是以殊興此願而已」。這就是諸佛的方便有余土,就是十法界裏頭的四聖法界,許許多多的佛國土都有,這常見的。這些淨土菩薩都得天眼,比二十八層天要高明多了。二十八層天的天眼能量並不大,比不上阿羅漢,跟阿羅漢比就差得很遠。在經論裏面我們能看得出來,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天眼大概只能看到他自分跟自分以下的,他能看到。譬如說色界天,色界四禅,四禅以下,欲界到無間地獄,他都能看見,但是四空天他見不到,比他高的他看不到。四空天人的天眼,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這最高的,他的能力對于六道裏面的事情他完全能看到,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他看不到,像阿羅漢、辟支佛這他看不到。這就是每個階層在他自分跟自分以下的,他都能看到。極樂世界菩薩不然,他的天眼能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國土,也就是說,遍法界虛空界他一點障礙都沒有,他跟諸佛如來的見量沒有兩樣,佛能見到的,他們統統可以見到。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往生極樂世界你能夠圓具五眼,《金剛經》上講的五眼圓明。所以彌陀慈悲,發這樣的大願,天眼洞視。
「故《願成就文》曰:肉眼清徹,靡不分了。天眼通達,無量無限。等謂得一天眼則圓得五眼」,這是極樂世界,一般是得不到的。阿羅漢才有慧眼,菩薩有法眼,佛才有佛眼,不到這個地位得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土下下品往生都得到,他爲什麼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加持的,就是第七願天眼洞視加持的,這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殊勝。修其它的法門自己證得五眼,那到什麼程度?中國大乘裏面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能得到,這不容易。大徹大悟能有幾個人?理論上講很簡單,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大徹大悟。可是分別執著容易,妄想不容易,爲什麼?它太細了,我們自己不知道,細到什麼程度我們自己也不曉得。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微細的念頭,我們起心動念動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有多少個細念?彌勒菩薩說一彈指,這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一彈指有叁十二億百千念,微細念頭這麼多。叁十二億乘百千,百千是十萬,叁百二十兆,一彈指叁百二十兆的細念,你怎麼會知道?你不知道你怎麼能斷它?所以你斷不了。現在社會上一般算時間,最短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鍾我們能彈指彈幾次?五次是有可能的,我們相信有可能。那再乘五就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說多微細!這個東西斷掉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斷不了,見不了性。這是我們都知道的,說得容易,沒法子做到,這是頓教。
不是頓教的根性,這條路走不通,再走第二條走漸教,我的老師都教我走漸教。漸就好像爬樓梯,一級一級向上提升,中下根性的人都可以修學。這就講宗門沒分,再來教下,教下就是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慢慢向上提升,由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確實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在世給我們所示現的,阿含是小學,十二年;方等是中學,八年;般若是大學,二十二年;法華是研究所,最後的八年。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一千二百五十五常隨弟子是這樣學出來的,他們給我們做榜樣,按部就班沒有躐等的。有躐等的也裝作沒有躐等,也裝成那個樣子,表演給我們看,讓我們學習。有幾個特殊的例子告訴你,確實佛說的話沒錯,理事是一不是二,理論上一念放下,凡夫就成佛了,那是頓門,圓頓大法。我們放不下,放下就是!我們慢慢放,一年放下一點,再進步一個月放下一點,到一周放下一點,一個星期放下一點,那功夫就相當不錯!每天都能放下的,這個人不到幾天就成佛了,我們相信二、叁個月他就成佛了,因爲他進步太快了。可是事實上告訴我們,有多少修行人,到老死還沒放下,沒放下繼續搞輪回,多,高僧大德都不能避免。
《慈悲叁昧水忏》,出家人都很熟悉,悟達國師的故事。悟達國師十世高僧,不錯!雖然沒有出輪回,十世沒有失人身,死了就到人道來,到人道還不錯又出家,十世都出家。十世在人道,十世都出家,最後還害了個人面瘡,迦諾迦尊者幫他化解。這個冤冤相報的故事,我們要知道警惕,冤冤相報世世代代都追著,都不舍棄。你修行你有護法神保佑,冤親債主不敢接近,但是他恨你,他在你周邊,不敢惹你,到你有一天疏忽了,他馬上上身,十世之前的冤家。怎麼失敗的?十世修行才修得一個國師的地位,大和尚,也是多少生多少世修來的,不是碰運氣的,十世高僧。如果在世間的話,大概都做帝王,這國家領導人,沒有十世的修行,你不可能有這個地位,要珍惜、要懂得,不能幹壞事。他做國師,皇上是他的弟子,皇上的老師,皇上供養他一個沈香寶座,我們講師子座,沈香木雕的。那很名貴,沈香現在藥店是論兩賣的,你說一個師子座那多重,那個價值多高。他看到就生了一點傲慢心,自己很得意皇上送的禮物,這一念心生起來,護法神離開。這一念傲慢心,我們相信這很輕的一念傲慢,不是很嚴重的。護法神護的是法,這裏頭沒有人情,你做得如法護法神當然護持你,你做得不如法就走了,這個冤親債主就附身,害了個人面瘡,幾乎送了命。
人修行到這個程度,肯定有同參道友看到你有急難的時候,會來幫助你。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跟他有緣,知道他在晚年會有這個大災難,所以早就告訴他,將來你有災難的時候你來找我。這個阿羅漢示現一個叫化子,在路上故意讓他看見,叫化子身上肮髒還得了病,腿上長瘡,瘡都是在生膿的。他很慈悲,他那時候小和尚,很慈悲看他很可憐就照顧他,瘡口那個地方他用舌頭把它舔掉。這個阿羅漢看到的時候還不錯,還真有一點仁慈的心,所以就告訴他,將來你有難的時候你來找我。他說你住在哪裏?他說住在四川山上,你到山上看到兩棵樹,你在那裏叫…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