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0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动,不可以坐,不可以睡,九十天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我看到善财童子先入为主,第一个。再看最后一个第五十三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完全明白了。当中的参学就是代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善财童子统统都参学过,都学过,但是学没修,修的什么?修的是念佛法门往生净土。

  所以修跟学是两桩事情,修是自己的事情,学是别人的事情,为什么?要度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样,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才能接引他。自己修的是一个法门,学无量法门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这个我们得搞清楚,一个自利,一个利他,自利不碍利他,利他不碍自利。但是这里头要分清楚,我们净宗所谓正修、助修,利他属于助修,自利是正修;这念佛是正修,修学其它的法门这是助修。今天不但我们佛门各宗各派的典籍要知道、要学,除佛法之外,其它宗教的经典也要学。为什么?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信息发达,地球变小了,就变成一个地球村。我们人与人之间往来,过去你在这个寺庙可以一辈子不下山,你的生活圈就那么大。现在不行,现在要周游列国,周游列国你对他的东西不了解,你怎么帮助他?你怎么跟他相处?所以哪一个宗教东西都要认真学习。而且你接触多了,你发现到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里面所讲的造物主,宗教里面所讲的真神,其实是一个。在佛法里不叫他真神,不称他上帝,也不称他真主,称他是什么?称他叫真如自性,在净土宗称它作常寂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就晓得,所有宗教里面的真神是一个,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那个真神的应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我第一次到日本见到中村康隆老和尚,那年老和尚好像是九十七岁,我们见面的时候很欢喜。老和尚告诉我,大概他知道我在海外搞团结宗教,他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每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听了很欢喜、很佩服,我也有这个看法,老和尚给我做印证。我离开,他的大徒弟送我出门,叫桥本,桥本告诉我,他说今天老和尚跟你讲的我们从来没听说过,老和尚怎么说全世界宗教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说老和尚说得对,没说错,真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身得度就现基督,应以真主身得度就现真主,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个老和尚现在不在了,日本前一辈的几个老和尚我都认识,对我都非常好,到日本去我都去看看他们,现在都不在了。现在老朋友还有个水谷幸正,他小我两岁,他还在。这说诚实言,我们要知道。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我到别的宗教里我也会顶礼三拜,为什么?那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那是妙觉如来的化身,怎么能不尊敬!我们这一拜,他们欢喜,所以宗教很容易团结。我们进一步要求互相学习经典,不但学习要深入,这是什么?我们团结有理论的基础,教义不相违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现代的科学家又给我们做证明,证明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绝对没有独立存在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不能独立那就得团结。科学的名词不叫团结,叫纠缠,其实纠缠在一起不就是团结吗?我们中国人叫团结,他叫纠缠在一起,纠缠就是团结,团结才有生活的意义,才有生存的现象。不是团结,不是纠缠,就没有独立的现象,没有生命的意义。这个说得好,近代最近三十年的物理学家所说,他们所发现的。他们看到阿赖耶的三细相,才把这个观念说出来,介绍给我们大家。这桩事情,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大乘经里面就讲得很详细,只是我们没加重视。没重视是什么?我们实在是没搞清楚,读的这些经论都很模糊。科学家一提起,我们想这是经文里头哪几句,格外的清新。所以极乐世界的殊胜不是其它诸佛剎土所能比,原因前面说过。那极乐世界是会集,咱们叫会集本!会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剎的精华,造成极乐世界,所以它殊胜。这个经是会集本,这个注也是会集,会集就是科学家讲的纠缠,很有味道。只有会集里面,你才看到它的意义,看到它的生命力,看到它无量无尽的功德。

  我们再接着看下面文,「或有净土,其土菩萨,但虽得天眼,而不能圆具五眼。是以殊兴此愿而已」。这就是诸佛的方便有余土,就是十法界里头的四圣法界,许许多多的佛国土都有,这常见的。这些净土菩萨都得天眼,比二十八层天要高明多了。二十八层天的天眼能量并不大,比不上阿罗汉,跟阿罗汉比就差得很远。在经论里面我们能看得出来,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眼大概只能看到他自分跟自分以下的,他能看到。譬如说色界天,色界四禅,四禅以下,欲界到无间地狱,他都能看见,但是四空天他见不到,比他高的他看不到。四空天人的天眼,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这最高的,他的能力对于六道里面的事情他完全能看到,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他看不到,像阿罗汉、辟支佛这他看不到。这就是每个阶层在他自分跟自分以下的,他都能看到。极乐世界菩萨不然,他的天眼能看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国土,也就是说,遍法界虚空界他一点障碍都没有,他跟诸佛如来的见量没有两样,佛能见到的,他们统统可以见到。往生极乐世界的好处,往生极乐世界你能够圆具五眼,《金刚经》上讲的五眼圆明。所以弥陀慈悲,发这样的大愿,天眼洞视。

  「故《愿成就文》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等谓得一天眼则圆得五眼」,这是极乐世界,一般是得不到的。阿罗汉才有慧眼,菩萨有法眼,佛才有佛眼,不到这个地位得不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土下下品往生都得到,他为什么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就是第七愿天眼洞视加持的,这就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殊胜。修其它的法门自己证得五眼,那到什么程度?中国大乘里面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才能得到,这不容易。大彻大悟能有几个人?理论上讲很简单,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就是大彻大悟。可是分别执着容易,妄想不容易,为什么?它太细了,我们自己不知道,细到什么程度我们自己也不晓得。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微细的念头,我们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有多少个细念?弥勒菩萨说一弹指,这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微细念头这么多。三十二亿乘百千,百千是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的细念,你怎么会知道?你不知道你怎么能断它?所以你断不了。现在社会上一般算时间,最短是用秒做单位,一秒钟我们能弹指弹几次?五次是有可能的,我们相信有可能。那再乘五就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说多微细!这个东西断掉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断不了,见不了性。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说得容易,没法子做到,这是顿教。

  不是顿教的根性,这条路走不通,再走第二条走渐教,我的老师都教我走渐教。渐就好像爬楼梯,一级一级向上提升,中下根性的人都可以修学。这就讲宗门没分,再来教下,教下就是像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慢慢向上提升,由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确实是这样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给我们所示现的,阿含是小学,十二年;方等是中学,八年;般若是大学,二十二年;法华是研究所,最后的八年。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一千二百五十五常随弟子是这样学出来的,他们给我们做榜样,按部就班没有躐等的。有躐等的也装作没有躐等,也装成那个样子,表演给我们看,让我们学习。有几个特殊的例子告诉你,确实佛说的话没错,理事是一不是二,理论上一念放下,凡夫就成佛了,那是顿门,圆顿大法。我们放不下,放下就是!我们慢慢放,一年放下一点,再进步一个月放下一点,到一周放下一点,一个星期放下一点,那功夫就相当不错!每天都能放下的,这个人不到几天就成佛了,我们相信二、三个月他就成佛了,因为他进步太快了。可是事实上告诉我们,有多少修行人,到老死还没放下,没放下继续搞轮回,多,高僧大德都不能避免。

  《慈悲三昧水忏》,出家人都很熟悉,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国师十世高僧,不错!虽然没有出轮回,十世没有失人身,死了就到人道来,到人道还不错又出家,十世都出家。十世在人道,十世都出家,最后还害了个人面疮,迦诺迦尊者帮他化解。这个冤冤相报的故事,我们要知道警惕,冤冤相报世世代代都追着,都不舍弃。你修行你有护法神保佑,冤亲债主不敢接近,但是他恨你,他在你周边,不敢惹你,到你有一天疏忽了,他马上上身,十世之前的冤家。怎么失败的?十世修行才修得一个国师的地位,大和尚,也是多少生多少世修来的,不是碰运气的,十世高僧。如果在世间的话,大概都做帝王,这国家领导人,没有十世的修行,你不可能有这个地位,要珍惜、要懂得,不能干坏事。他做国师,皇上是他的弟子,皇上的老师,皇上供养他一个沉香宝座,我们讲师子座,沉香木雕的。那很名贵,沉香现在药店是论两卖的,你说一个师子座那多重,那个价值多高。他看到就生了一点傲慢心,自己很得意皇上送的礼物,这一念心生起来,护法神离开。这一念傲慢心,我们相信这很轻的一念傲慢,不是很严重的。护法神护的是法,这里头没有人情,你做得如法护法神当然护持你,你做得不如法就走了,这个冤亲债主就附身,害了个人面疮,几乎送了命。

  人修行到这个程度,肯定有同参道友看到你有急难的时候,会来帮助你。迦诺迦尊者是阿罗汉,跟他有缘,知道他在晚年会有这个大灾难,所以早就告诉他,将来你有灾难的时候你来找我。这个阿罗汉示现一个叫化子,在路上故意让他看见,叫化子身上肮脏还得了病,腿上长疮,疮都是在生脓的。他很慈悲,他那时候小和尚,很慈悲看他很可怜就照顾他,疮口那个地方他用舌头把它舔掉。这个阿罗汉看到的时候还不错,还真有一点仁慈的心,所以就告诉他,将来你有难的时候你来找我。他说你住在哪里?他说住在四川山上,你到山上看到两棵树,你在那里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