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一集)  2012/1/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五十三面第四行:

  「经中彻听十方未来现在之事,是第八天耳通愿。又名天耳智通。」这是接着上一堂课没有讲完的「天耳通愿」。经中是指本经经文上讲的,彻听十方未来、现在之事。经文上有个「去」字,这个去字在前面有解释了,是承上一愿宿命通愿,指知十方过去无量劫中宿命之事,是说这个,悉皆通达彻听。「天耳,指色界诸天人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会疏》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无壅就是没有障碍。眼的障碍是色,耳的障碍是音声,我们现在所谓隔音,摄影棚里一定要有隔音设备,就是让杂音不能够进来。可是有天耳的人,再多的障碍他也能够听到,他不受这些障碍。有没有?好像这世间还有不少,确实他能听到一些不是我们人间的音声,也许是六道里面的音声,与佛菩萨感应的音声。他见不到佛菩萨,但是佛菩萨跟他说话他能听得到,他听得很清楚。我遇到有几个,不是一个,好像有三、四个人,他们不是居住在一处,彼此互相也不认识。确实有这个能力,叫传音,能够传一些信息,这是耳听的。有人能看到的,听不到音声;有人听到音声,看不到色相,确实有。极乐世界,生到那边六种神通全具足,而且六通的能量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是无比殊胜、稀有的缘分,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

  这一愿在《魏译》里面,经文是「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这是康僧铠的本子。《唐译》的是:「国中有情,不获天耳,乃至不闻亿那由他百千踰缮那外说法者,不取正觉。」这是魏译跟唐译的原文。「准上可知」,从上面经文里面我们就知道,「极乐天人之耳通」,就是天耳通,「远超二乘,不但普闻十方音声,且能听无量诸佛说法」。这一句非常重要,就是唐译这里「说法者」,这句很重要。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肯定,没有一尊佛不说法,佛不说法就不能普度众生,就不能予众生真实之利。我们得佛利益最大的是音声,因为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楞严会上,文殊菩萨为我们选择六根,哪一根最利?文殊菩萨选的是耳根,「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诸佛如来在这个地区示现作佛,都是以音声来讲经教学。十方世界众生根性并不一样,所以娑婆世界跟观世音菩萨特别有缘,因为观世音菩萨也是耳根圆通,也是很会听,耳特别灵敏。看,不见得能开悟,听,他会开悟。孔子在中国,当年教学也是以音声,夫子那时候还没有书籍、没有讲义,跟佛陀一样,完全是口说,学生耳闻。我们讲到耳根,就特别契此方众生根性。

  听佛说法,这非常重要,没有一尊佛不说法的,没有一尊佛不度众生,度众生一定要契理契机。不违背性德,这是契理,还得要契合众生可度之机。可度之机人人不一样,人有上中下三根,这根性不一样。上根当中又有上中下,中根里头也有上中下,这就把人分成九等,九种里头每一种又有三种,根性很复杂。就是菩萨的阶位,十信位就比不上十住,十住比不上十行,十行比不上十回向,凡圣皆如是。只有佛陀万德圆融,能以一音说法,一切众生的根性都适合,每个人都能听懂。这不是容易事情,我们凡夫做不到,二乘做不到,权教菩萨也做不到。大概能做得到的,至少也是法身大士,也就是说,实报土里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有能力可以做到。所以,弘法、闻法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今天没证果,没证果,这两桩事情,弘法跟修法是要并进,要谦虚,弘法还得请听众多多指教,我们要拿出诚意出来。听众当中有高明的人,有真修的人,我们没有做到,他做到了;我们没有契入,他契入了。中国古人常说「教学相长」,在解门里面能帮助我们自己大幅度提升的,还就是喜欢分享。自己所修学的跟大家在一起分享,这个方式提升自己的解行是很有效果的。

  世尊当年在世,授课并没有时间性,并没有规定什么时候讲经,什么时候做些什么工作,没有这些工作表。我们能够理解那个时候的情形,在那个时候时间观念并不是很重要。佛陀的教学没有教室,而且听众很不整齐,从四面八方而来,我们就知道肯定有言语不同,就是方言,每个地方有他们习惯的语言。释迦牟尼佛并不居住在一处,哪个地方礼请他就到哪里去了。我小时候在抗战之前,在福建住过一段时期,听说福建的方言就有一百多种,城里跟城外说话就不一样,语音就不相同。佛陀三千年前那个时候,这种情形一定很多,佛有六通,不要紧,他没有障碍,无论是说或者是听都不会有障碍。没有这种能力弘法就困难,每到一个地方就找翻译,我们现在这一关就相当困难,一定要翻译,翻译是不是能正确的把意思翻出来都成问题。

  那佛说法怎么办?肯定有诸佛如来化身来做翻译,那说的就完全正确,不会有丝毫差错,这个事情很可能。佛陀弟子当中,在家、出家,许许多多都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来应化的,来示现的。像唱一台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主角,这些人唱配角。台面上的身分不一样,台后的可能有很多都是古佛再来,资历应该超过释迦牟尼佛,会有这个现象。可是经上告诉我们,佛佛平等,成佛虽然有久、有近,成佛之后都证得圆满菩提,无论是智慧、神通、道力都平等。大乘教里常说「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诸佛菩萨目的共同的,为度众生,所有一切全是为利益众生而做的,决定没有个人,这一点我们知道,我们应当要学习。所以佛菩萨的法会无比殊胜庄严。

  佛灭度之后,正法、像法还有菩萨、罗汉住世,末法就少了,为什么少?末法的人根性劣,比不上像法,对佛、对法、对僧,就是对三宝,真诚心衰退了,没有过去那样的真诚、那么样的热心。这种情形,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的法运有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正法、像法都是一千年,末法有一万年,一万年之后法就灭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的影响,横的来说是这个世界、这个地球,竖的来说是一万二千年。一千年、一千年都是往下滑落,有没有起来的时候?有没有起伏?有。我曾经问过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告诉我,末法九千年有兴有衰、有起有落。完全在教学,认真努力教学,它就起来,如果大家都把教学疏忽了,肯定就衰落。我们到底要不要提倡教学?读经典就明白了,没有一尊佛不教学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现身说法,做最好的榜样。只有教学,在现前的社会才能保住你不会堕落,这什么原因?教学天天要学经教,学经教就是没有离开佛陀。你每天跟佛菩萨接近,你每天听佛菩萨教诲,你才有能力应付这个世间的诱惑。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都是魔的境界,在这里头能够不动心,一心向正法,不读经怎么行?一面读经一面跟人分享,进步就很快。自己读容易懈怠,要我上台去讲,我就不敢懈怠,我要认真去准备、认真去学习,这个对自己就不断向上提升。所以这是成就道业最好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看《高僧传》,可以看《居士传》,你细心到里面去观察,哪个成就的人不教学?哪个成就的人不讲经?好像找不到。不是没有,很少数,那是每个人遇缘不同。虽没有用言教,你细心去体会,他用身教,为众生做榜样,没离开教学。

  说准上可知,极乐天人之耳通,远超二乘,不但十方的音声他能听,而且听得懂,他不需要翻译,有这个能力,能听得懂。而且能听到十方一切诸佛说法,这个对他自己帮助就大!澄宪法师说,「此通至要」,天耳通非常非常重要,「地狱众苦之声,饿鬼饥饿之声,闻之镇」,闻之镇这个镇,底下有批注,镇字或是「震」,或者是「俱」,可能这是错字。就是听了怎么样?听了震动。或者是俱,俱是什么?接底下的「俱增大悲之心」,让你生起大悲,对这些众生怜悯,他这么苦,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忙,要去救拔他。

  在这个状况之下,众生堕落在恶道,是酬过去所造恶业之因,他不能不受,业报别人不能代受。如果能代受,诸佛菩萨大慈大悲,都肯代我们去受,但这个事情代不了的,所以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谁都不能代替谁。佛菩萨能做的,只是为我们回向,以他的威神冥冥当中加持,有没有?当然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这就是自己业障太重。我们自己真诚忏悔,业障消一点就能感受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感恩;业障重的时候,佛菩萨冥冥当中加持你,不知道感恩。佛菩萨也不是因为要你感恩才这么做的,那不是的。究竟什么原因?佛菩萨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所谓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没有任何条件的,法性法尔如是,自自然然他就是这样的。我们自己成佛了,跟诸佛菩萨一样,对一切众生就跟对自己完全相同。所以这种通,对修行人帮助非常之大,为什么?苦难的业因果报你自己亲自看到、亲自听到,你能不相信吗?你能不回头吗?你能不忏悔吗?这个心能生得起来。没有看见、没有听到,不相信,佛菩萨苦口婆心劝导你,不信;一定要自己亲自堕到地狱才知道,受到那个苦难了,这才晓得。可是离开地狱,又很容易忘掉了,六道众生非常健忘。

  下面举个例子,「干闼紧那」,这是两种,干闼婆、紧那罗,这两种都是天帝的乐神,像是乐队,乐队的队长,是忉利天主的乐神。「所弹琉璃之琴,其音普闻此三千大千世界」,能听到他这个琴的音声。「神仙诵经之音,闻之常乐寂静之洞」,这个洞是洞府,神仙修行的地方,洞府。「况诸佛说法,闻悉受持;菩萨对谈,听并渴仰哉!」这是举欲界天这些事情,确实凡夫听了,那不一样,非常羡慕,他没离开欲界。要是能够听到诸佛说法、听到菩萨在一起交谈,菩萨交谈依旧是谈佛法,这个听了之后,有缘他会开悟,…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