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0集) 2012/1/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5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土大经科注》第四百五十二页,从第一行看起:
这是接着上面讲净土的菩萨,经文上说,「或有净土,其土圣众,虽有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不能普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国」。我们前面学到此地。净土,一般一切诸佛都有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相当于秽土,方便有余土相当于净土,实报庄严土才是真净土,真正的净土。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这是秽土;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就是方便有余土。释迦佛住在什么地方?住在他的真净土,真净土就是实报庄严土。在什么地方?经典上有记载,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向他老人家请教:你老人家的实报土能不能让我们看到?佛是盘腿坐在座上,他老人家把腿放下脚趾按地,地面上的山河大地统统跟极乐世界一样,无量珍宝庄严,大家都看到。佛把腿收回来,再盘腿坐上去,这个景象就不见了。诸位想想,真净土在什么地方?假净土有界限,真净土没有界限,正是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佛心真清净,清净到什么程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真净。他确实住在真净土里头,我们看不见,这就是科学家讲的空间维次不同,他能示现给我们看,这真净土。
一般净土里头就是我们讲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他们的天眼或见二千世界,或见三千世界。一千世界是三千世界里面的小千世界,二千世界是中千世界,三千世界是大千世界,出不了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也就是在娑婆世界,只能看到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大?黄念祖早年告诉我,佛经上讲的单位世界,一个须弥山,日月绕须弥山而转。我们过去很多人都误会,把喜马拉雅山当作须弥山,这是错误的一个看法。也有人以为须弥山是太阳系,把太阳看作须弥山,这些行星看作四大部洲。念老告诉我们不是的,太阳是绕着银河系转的,银河系才是单位世界,这就大了。银河系的中心就是须弥山。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银河系中心是个非常大的黑洞,黑洞也是个特殊的星体,它的引力很大,连光都被它吸收进去。正好今年,银河的中心跟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就是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排成一条直线,这叫银河对齐,天文学上一个名词。很不容易遇到,那要好几万年才会碰到一次,这是天文的一个景象,一个景观。
马雅预言认为会给地球带来灾难,这个说法科学家一半认为有可能,另外一半认为不可能。可能跟不可能我们都不要放在心上,科学家教我们应对的方法,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就是断恶修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是美国布莱登博士说的,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我们无论有没有都没有关系,真的有了,不惊不怖,要有点定功,这个很重要,不被外面环境所动摇,这样就好。一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万德洪名,名号所具足的功德没有人知道,太殊胜了。要想真正了解弥陀名号的功德,你得好好研究这一部《无量寿经》,才能够略知一二,如果不深入经藏,真的不知道。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易行,念很好念,很容易念,真正把六个字的意思搞清楚,那真是不简单,难信易行。真信,念这句佛号功德就很大了,一念当中就修满了万德,念念圆满功德,这还得了!我们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净土,必定往生。往生净土就是成佛,法门殊胜不可思议。
特别在末法时期,人根性钝,比不上过去,这些事实我们都要细心去体会。我们自己看上面的两代,看出个什么现象?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老师这一代跟他的老师,就是我们祖师这一代,我们老师跟祖师比差很远,那我们这一代跟老师比又差很远,这个趋势是往下降,不是向上提升。向上提升是兴旺的相,一代胜过一代,这是提升,是好事,一代不如一代。在中国,我们的传统文化跟儒释道三教都是往下降。那我们反看西方科学,他们是向上提升,一代比一代强。一九八0年代发现了微中子,而发现原子是八十年前,发现原子以后不断的发现电子、原子核、中子,又提升到粒子,所谓基本粒子,再提升到夸克。三十年前又发现了夸克还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跟夸克都有一百多种,发现中微子。所以科学是不断在进步,我们不断在退化,什么原因,我们一定要知道。
最近这两百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可以说失掉了民族的自信心,什么都是外国人好,月亮都是外国的圆,中国任何一样好像都比不上外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儒释道的心情就低落了,没有从前人那么真诚,那样精进,就比不上,自然就衰了。我们看看前清嘉庆之前,高僧大德真多,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各个宗派都有。嘉庆之后到道光,外国势力进来了;到咸丰,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心就开始有怀疑。往后一代不如一代,到今天可以说完全没有了,甚至于还有很多人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消灭掉。在这个时代,幸亏英国出了一个圣人,我称他作圣人,为什么?他救了中国文化。他在一九七0年代接受访问说过这么一句话: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二十一世纪乱世就是现在,整个社会混乱了,他说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个话圣人才能说得出来。什么叫圣人?圣这个字,在中国这个字的意思,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明白的人,叫圣人。我称他圣人没错,他对于事实真相了解,认识很清楚。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都消灭了,人类的前途是一片黑暗。但是汤恩比这句话说出来了,影响并不大,为什么?传播的面很小,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这个话是真话,我们在联合国做报告的时候提出过,希望多提几次,大家都知道。
现在在中国失传很久的《群书治要》出现了,我们极力提倡,向全世界推荐。知道这部书的人愈来愈多了,都想看一看,我们印的量还不够,好在现在不需要我们来印,各地方都翻印,这是好事情。这古人写的,古书上节录下来的,文字很深,有深度,所以必须要注音、要批注、要翻成白话文,鼓励年轻人学古文、学文言文。中国的《四库》跟《四库荟要》这两套丛书,这两年又再版,都是好事情,但是分量不多,已经非常难得了。《四库》原书只有七套,清朝亡国,在战乱当中毁损了一半,现在《四库》只剩三套半,三套完整的,一套残缺的。《荟要》原本只有两套,放在圆明园的一套被八国联军烧掉了,只留下乾隆皇宫里面所收藏的一套,成为孤本。前些年商务印书馆将《全书》印了三百套,世界书局将《荟要》印了两百套,这不会失传了。再版,这两个书局通知我,我们机会来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这两套书不至于在世界上消失,那量愈多愈好,分藏在全世界各地这些大学图书馆。灾难有,我们相信不可能全部毁灭,总会有几个地方存在。只要有几套存在,这个东西就不会消失,我们做这工作。所以我向商务印书馆买了一百套《全书》,向世界书局买了两百套《荟要》。《全书》全部送到了,我送出去大概有七十多套。《荟要》今年五月出书有两百套,国宝,比什么都重要。
我这么大年岁,我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没有时间看书了,这个书印送给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我将四众供养做了一桩好事。对佛法,我的目标是印一万套《大藏经》,也差不多快到这个数字。我们送出去的《大藏经》,差不多有八千套,这是保存文物。文物里头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学,正法才能住世;没有人学,这些文物虽在,它起不了作用。它的作用只能帮助别人种善根,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看到佛像,阿赖耶识种了佛的种子;看到经典,也是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了个种子,这个种子在这一生不起作用,来生后世再遇到佛法,这个种子起作用了。所以每个学佛的同学都要知道,自己的善根福德很深厚,没有过去的因,今天佛摆在此地,你不相信,你不会来。你能到佛庙去烧一炷香、去拜一拜佛,都是过去生中阿赖耶的善根福德起作用。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一生当中,别的事情不要紧,把这个种子好好培养它,让它赶快生根发芽、茁壮长成,可以做得到。这个做到就是唐朝时代我们净宗二祖,善导大师所说的「总在遇缘不同」。
那我自己最清楚,我是过来人,我的善根福德中下,不是很多,为什么?上庙里头不知道拜佛,这两个腿跪不下去;口里不会念一声阿弥陀佛,见到经书不想看,也不想听,这就是什么?善根薄的现象。尤其对净宗,我相信净土,学佛二十几年之后,就是出家二十年之后,对净土才相信,别人一出家就相信,我跟他距离就差很远。我怎么会相信的?我要不把它搞清楚,我不会相信,别人劝我没用。我的经教是跟李炳南老居士学的,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劝我学净土。我跟他十年,我都没有真信,只是什么?只是不反对了,以前不相信还反对。跟李老师十年,老师教我读《印光大师文钞》,我真念了,这部《文钞》念了之后,我明白了,我不反对净土,可是老师劝我修,我还没有这个念头。
怎么样才会相信的?讲《华严经》、讲《法华经》、讲《楞严经》,相信了。这些大经大论到最后统统导归净土,特别是《华严经》,我细心去观察,文殊、普贤他们修什么法门?在《四十华严》里面第三十九卷,文殊、普贤统统是发愿求生净土。然后我再细心观察,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彻始彻终修净土法门。怎么知道的?五十三参第一参,第一参很重要,我们中国人讲先入为主,第一参是德云比丘,《四十华严》叫吉祥云比丘,是一个人,他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专修念佛法门,叫佛立三昧,一期九十天不能睡觉,身体不能躺下来,不能坐下来,也叫佛立三昧。可以站着,可以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