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你就會見到。他記住這樁事情,過了很多年,也沒有想到遇到這個災難。所以遇到這個人面瘡災難的時候,他就想起來了。迦諾迦尊者也是跟文殊菩薩一樣,他去找他的時候淨土現前,見到寺廟莊嚴。來給他調解,說明過去生生世世的怨,勸他放下,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雙方痛苦,你何必?對方接受離開,他病就好了。他離開的時候沿途做記號,記住這個路,下一次再來找他,回頭一看荒山,沒有了,完全沒有了,這才曉得阿羅漢示現。他跟我們確實是不同維次空間,我們叁度空間的人見不到四度,四度空間的人見不到五度,這高維次的空間。
這個故事很值得我們警惕,災難的事情意想不到,所以修行永遠保持謙虛恭敬。佛在世一生爲我們所示現的,我們要記住,從出生到入滅,七十九歲入滅,對一切人事物沒有不恭敬的。《禮記》上所說的「毋不敬」,他真的做到了,不敢有絲毫輕慢的心,而且慈悲到極處。這怎麼說?處處示現給別人做榜樣,這就是慈悲到極處。不能給別人做個壞榜樣,要做好榜樣,做不好的榜樣,就會讓人家輕視佛教、質疑佛教、不信佛教。你做好榜樣人家歡喜贊歎,慢慢他就向你學習,這才是普度衆生。
「本經第叁十品中,彼佛剎中」,這個彼佛是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剎中。「一切菩薩,修行五眼,是其證也」,往生到極樂世界無一不是五眼圓明。「是以能見塵數佛國」,所以他有能力像諸佛如來一樣,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統統都能見到。「明照衆生」,照見,明裏頭有智慧,照見衆生。「死此生彼」,這是講六道輪回裏頭的,死了之後他又生,這個意思很深,學佛的人必定要知道、要肯定,這說什麼?說人沒有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一般人怕死,這個觀念是最大的錯誤,是迷惑到極處。告訴你,沒有一個人是有生死的,人都是不死的,生死是身體,身不是我,這個要知道,靈性是我。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向上提升,不要將我往下墮落,造作不善的,死了之後就變畜生、就變餓鬼,這就錯了。舍身受身,「我」沒有死,明白這個道理,對生死就看開、就看破了。生死看破了,對這個身之死,你就看得很正常,你一點也不恐怖,你會生到好地方。爲什麼?你不驚不怖,頭腦清醒,你自己可以選擇,你不迷惑。如果迷惑顛倒很容易走錯路,眼睛看花了,餓鬼裏頭看成天宮,你就進去了,進去之後上當了。很多假相、幻相在中陰身時候發現,所以自己有定功、有主意,不會被外面境界誘惑。一切想念當中,念佛最好,念佛的人到極樂世界,念佛的人走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這無比的殊勝。經上說的這些好處,到極樂世界你全得到。所以這是明照衆生,這個衆生講的是十法界,遍法界虛空界裏頭一切衆生你統統都明照,你對他們的狀況完全了解。
「濟生利物」,這是菩薩做的事情,濟是救濟,救濟這些衆生,利益萬物,物包括十法界。極樂世界的菩薩有能力像佛一樣救濟衆生,利益萬物。「常作佛事」,他們做這些事情沒中斷的,「是此願之勝益也」,這最殊勝的利益就是天眼,你有天眼你看到事實真相。「蓋其意爲:若謂此願之起,僅爲滅惡生善與厭苦欣樂,此尚非極樂真淨國人之實際利益」,那些利益,只是四聖法界的,不能跟極樂世界比。「極樂國土天人能普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國。且得天眼即能圓具慧眼、法眼、佛眼與本具之肉眼」,叫五眼圓明,五眼在此地都看到,佛眼、法眼、慧眼、天眼、肉眼是爲五眼。「是以能見塵數佛國」,微塵是個比喻,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你統統都能見到。「並明照衆生,生死去來種種之相。于是可以救濟群生,利樂萬物。此方是本願之殊勝利益。上之兩說,後者切近彌陀本願」。這一段話是黃念祖老居士他說的,總結前面經論所說的,說得非常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往生極樂世界真實的利益,你完全知道,你能不去嗎?你不想去嗎?沒這個道理。你決定想去,而且決定想去是決定能成功的滿願。
極樂世界很容易去,你只要肯放下。只要臨終最後一念放下,這一念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你就平平安安的往生。還有一念,那一念都是障礙,你這一生去不了要等來生。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我現在就放下,什麼時候想往生?念念都想往生,念念對這個世界都沒有留戀。那什麼時候往生?那是阿彌陀佛決定,我念念都在等待,緣成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了。阿彌陀佛沒來,我們繼續表法,給這一切衆生做好樣子,做阿彌陀佛學生的好樣子。換句話說,我們念念、言行像不像阿彌陀佛的學生?這比什麼都重要。標准在哪裏?標准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上所講的道理,是不是真明白?《無量壽經》教我們要做的,我們做到沒有?《無量壽經》教我們不要做的,我們遵守了沒有?真正依教奉行,哪有不往生道理!你自己有把握,你不必去問別人。你現前沒有往生,阿彌陀佛就照顧你,我們一般講,佛保佑你,佛加持你,決定沒有中斷的。
我們遇到困苦、遇到災難,要知道我們造業了,這是業力現前,趕緊要忏悔,要改過。我什麼地方做錯,什麼地方不如法,改過來災難就沒有了,問題就解決了。要從心裏面去做功夫,這真改過。真正徹底改過,那就是早年李炳南老居士教給我們這些學生,我們學生沒真幹,他教給我們一個方法,教我們換心,把現在這個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心很亂,亂七八糟不幹淨,把這個心裏面,一切的妄念、邪念、雜念統統放下,把心打掃得幹幹淨淨,裏頭什麼都沒有,阿彌陀佛請進去,我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果然真換了,還有什麼災難!還會有什麼病苦!沒有,阿彌陀佛沒生病,阿彌陀佛沒有災難。什麼時候我們真做到,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生實報莊嚴土,什麼品位?肯定上輩往生,一點都不假,這個方法妙絕了。老師當年在世常講,我們這幫同學,大家都很清楚,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沒有去真幹,還是自己煩惱習氣當家做主,阿彌陀佛距離我們很遙遠。老師慈悲,我們不聽話。我還能常常想起,爲什麼?災難太多了,看這個地球上災難太多,常常想念到老師這一句教誨管用、有效,我們要真幹。
一定要認清楚,現前環境當中什麼事情是大事,什麼事情是我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極樂世界搞清楚、搞明白。我真正的認識極樂世界、認識阿彌陀佛,那個真信的心生起來,向往的心生起來了,我決定要去。「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很想學,我時間來不及,我的精力做不到,我的智慧也做不到,我不如先老實念佛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我有金剛不壞身,到極樂世界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行、無量的相好,又是無量壽命,不止千經萬論,無量無邊的經論到極樂世界都可以完成。記住,阿彌陀佛天天講經說法。前面我們讀過,阿彌陀佛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住世講經說法四十二劫,那個時候人的壽命;釋迦牟尼佛住世講學四十九年,沒有不講經教學的。
所以我們肯定佛教是教育,佛教是中國人講的宗教,跟外國宗教意思不一樣。查查外國文宗教兩個字的意思,跟中國意思一樣不一樣?中國人講宗,宗有叁個主要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叁個是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合起來,什麼是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看看外國宗教裏頭有沒有這個意思?這意思好,人類主要的教育;換句話說,必修的教育。這個教育修好了,不但是能做好人,能生天、能作菩薩、能成佛。佛、菩薩是佛教裏面學位的名稱,這要搞清楚,像現在學校最高的學位博士,再下來一等碩士,再下來是學士。佛法裏頭學位的名稱,最高的是佛陀相當博士,第二個是菩薩相當碩士,第叁個阿羅漢相當學士,學位的名稱。所以佛說「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人人都可以作佛,人人都可以拿到這個學位,無論是男女老少,幹哪個行業都沒關系,學位名稱。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
佛陀翻譯成中國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明白,跟中國聖的意思相通。中國聖人,聖這個意思,就是對于宇宙人生真相通達明了,這個人稱爲聖人,沒有迷信。現在人聽到佛都害怕,都說迷信不敢去惹,你說糟不糟糕?一切衆生迫切需要的,而不敢去碰它,這什麼原因?對佛法一無所知,完全不知道,說它是迷信。我們這些人迷了,迷了還信了,不錯;他迷了還不信,他是迷信裏頭的迷信,迷信開方加倍。我們迷不怕,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不迷了。我不迷,了解你,或者是信,或者是不信,都叫正信。信他是正信,不信也是正信,我了解你,我不迷惑。我對你不了解就說你是迷信,我是迷信裏頭的迷信,還真迷了。這總把話講清楚、講明白,不能隨便講。
我在年輕的時候沒出家親近李老師,老師剛剛建立一個圖書館,慈光圖書館。我到那裏去,去做義工,他很歡喜叫我管圖書,我也最喜歡書,管圖書。有一天,距離我們那不遠隔一條河,圖書館前面一條小河叫柳川,柳川對面有個基督教堂,我們也常常從那門口過。教堂裏大概是有個信徒挺虔誠的,有一天到我們圖書館來看到我,他來傳教,安徽省就攀稱老鄉。他說基督教好,上天堂,佛教迷信。我就聽他批評,洗耳恭聽,他講我都點頭,我不說話,聽他講。他愈講愈高興,聲音愈來愈大,把佛教批評得一文不值。我端一杯茶供養他,我們的同修好像看到我沒有能力去回答他,都是聽人家說,自己在那裏鞠躬,在那裏點頭。他差不多講了兩個鍾點,快到吃午飯的時候,我也看他差不多累了,所以我才終止他一下。
我說我有個問題請教你,可不可以?他說行,你說。我說我聽到你一席話很佩服你,你很了不起,你能把這麼多迷惑顛倒的佛教徒變成基督徒,這個功德大了。愈聽愈高興。我說你這些批評,…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