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0集▪P2

  ..續本文上一頁不毀其行。這個行裏頭最重要的就是念佛,就是修持名念佛的法門,或者是修學其它的法門,爲什麼?一切法門都是佛說的,我們要是毀謗它,那是謗佛、謗法、謗僧,毀謗叁寶的過失是在阿鼻地獄。真正念佛的人一定要知道,「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遇到不同的法門,要像善財童子那樣的心態,恭敬、聽聞、老實念佛。恭敬,是佛說的,菩薩修持的,依照這個法門成佛、證果的,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我們可以聽聞。聽聞是什麼?長智慧。人家問的時候我懂,不是不懂,我還是老實念佛,爲什麼?我不是那個法門的根機,我學那個法門有困難,這一生當中不能證果,我還是老實念佛。

  善財五十叁參就是這個心態,永恒不變。五十叁參是代表一切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濃縮成五十叁門,代表一切法門。善財童子修什麼?你看他第一個是哪個法門?中國人講的先入爲主,印度也是這樣的,先入爲主,他真接受了。第一個善知識是吉祥雲比丘,他所修的是般舟叁昧,般舟叁昧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是念佛法門當中最精進的法門。這個法門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當中不能睡覺、不能坐著,只許可站著、走著、拜佛,這個許可,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真精進!我也看到過有修這種法門的,但是不如法,他一個人關在關房裏頭沒人知道,他九十天真不睡覺嗎?他睡覺沒有人看到。我們怎麼觀察不像,聽他的言談也不像,爲什麼?他心不清淨,妄念很多,想到雜碎、瑣碎的事情很多,這不像念佛的,至心信樂這四個字他沒有。

  真修不容易,哪裏去找!真正打個佛七都不容易。李老師當年在世告訴我,他在臺中曾經自己領導,就是主七,打過兩次精進佛七,以後再不敢了。人不精進沒關系,鬼神瞧不起你,笑話你,搞假的,不是搞真的,你要搞真的他著急了,他要來擾亂,搞假的不會,搞真的他來擾亂。擾亂什麼?叫你著魔。李老師那兩次精進佛七,精進佛七參加的人不超過十個人,超過十個人,主七和尚照顧不了,一個人的精神能照顧十個人就不錯了,超過十個人照顧不了。裏面有一個著魔,這個事情頭痛,人家進來打佛七,很正常的一個人,七天念佛之後就變成神經病,要送到神經病院,怎麼對得起人?怎麼跟他家裏交代?老師用心來調解,大概都用半年以上的時間幫他恢複正常,以後再不幹了。兩個出問題的人我都認識,老師還真有本事,幫他調解。他有修持的功夫,老師學過禅、學過密,而且是很好的中醫。我們絕不敢幹這個事情,普通佛七無所謂。所以精進佛七、禅七都容易著魔,如果有彌勒菩薩這裏說的十個條件,大概就沒有問題。修行要有福報的人,沒有福報的人修行就會惹麻煩,一定要修福,要有福慧的基礎。這種精進佛七是加行,在短時間當中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屬于加行。你福德不夠的話不行,不但提不起來,還惹麻煩。

  于一切衆生常生慈悲心,非常重要!他修的法門不能夠毀謗它,無論修哪一種法門,學善財童子,贊歎,絕不毀謗。爲什麼?各人根性不一樣。縱然我們知道淨宗對他來說他一定會成就,但是他現在不具信心。那怎樣勸化他?我們自己好好修行,幾年之後讓他來看,讓他自己比較,這就對了。我們修行比他功夫得力,我們的心情比他愉快,我們比他放下更多,我們憂慮牽挂的少了,他要從這些方面細心來觀察就會比較。我們也看到很多修行人到了晚年,七、八十歲以後,原來修的禅、密不要了,念佛。知道什麼?知道那個修不成功,那個太難。我遇到幾個老修行,都是在家居士,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身分的,老居士,到晚年告訴我,放下了,禅跟密不得力,還是念佛好,回過頭來一天念二、叁萬聲佛號做常課。年歲大了,住在農村好,比較清淨,空氣也好,老人要活動。我那時候在屏東講經,遇到個老人,八十多歲,退休的,那個時候他放下了,他學禅、學密全放下了,教也不要了,專心念佛,告訴我,每天叁萬聲佛號。他一早起來就是散步,也是非常好的運動,要走好幾公裏,一步一聲佛號,叁萬聲佛號就是走叁萬步,對身體健康好,八十多歲看起來像六十幾歲的人一樣,晚年回頭來了。

  不但是對于佛門同修不毀其行,遇到其它宗教也不可以毀謗,也要贊歎。我們學佛的人心裏很清楚,他是拐一道彎再學佛,他們學佛求生天。我們在佛經上看到,諸天的天王請佛、請菩薩到天宮裏面去講經,大乘經典上很多。他們生天好,生到天上跟天王遇到佛菩薩在那邊再學佛,不是很好嗎?所以我們很歡喜,我們知道你生天之後會遇到佛菩薩,所以鼓勵他、贊歎他,讓他好好的修學,不要去障礙他。決定守住菩薩戒裏頭一條戒,自贊毀他(自己贊歎自己,毀謗別人)這是最大的過失,我們自己犯戒了。所以末後這句話重要,若毀其行,終不往生。只要是正教,修這個法門來生能得人身,都算是正教,來生要到叁途那就錯了,人、天都算是正法,五乘佛法。

  「二者,于一切衆生,深起悲心,除殘害意。」這裏頭特別重視的是深,深起悲心,有慈悲心,決定沒有害衆生的意思,不能有這個念頭。對于所有衆生要慈悲、要愛護,這些小動物對我們自己有傷害無所謂,我們決定不能害牠,蚊蟲、螞蟻。我們住在農村,自己種一點菜,菜園裏有一些這些小蟲來吃菜的,我們只要有慈悲心看待,慢慢感動牠,牠自然就沒有了。李金友居士在古晉山上開辟了一片菜園,規模很大,很多年,這十年前的事情,我去看的時候是第六年。他告訴我,他守住這一條戒,不殺害衆生,第一年他的菜園,他沒有用農藥、沒有用化肥,所種的菜被這些小蟲吃掉百分之九十五,留下一點點,百分之九十五都被吃掉了,堅持不殺,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他說第二年不錯,小蟲吃掉叁分之二,留叁分之一,不少了!到第叁年差不多就留一半,一年比一年多一點。我去的時候是第六年,他也沒有跟小蟲溝通,居然小蟲給他留了百分之九十五,非常歡喜!六年,六年慈心供養,歡喜供養,沒有一點惡意,感動了,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牠來吃我們都歡喜,時間久了牠也明了了,牠吃也給我們留一些。小鳥吃水果,我們也是指定幾棵樹,沒有指定的牠不會去吃,我們在澳洲做到了。菜園裏面我們指定一個區,這個區是專門供養小蟲的,我們也很認真去種,小蟲專門到小區裏頭吃。深起悲心,這句話非常重要!

  第叁「發護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誹謗。」這個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造謗法的罪,世間法跟佛法。世間法,法律,縱然這個法律不善,對人民有不利的地方,也不能毀謗。爲什麼?我們要尊重立法的人,不要去批評、不要去毀謗,這個法于人民不方便,過幾年一定會修改,佛弟子在這些地方修忍辱波羅蜜。縱然這個法對我們很不利,我們也不毀謗。這個地方不能弘法,佛法跟這個地區沒有緣分,別的地方有緣分,到那邊去,哪裏有緣哪個地方先去,將來這個地方緣成熟了再來。決定不要勉強,永遠恒順衆生,隨喜功德。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寫在十願裏頭。《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菩薩要成佛一定要修普賢行。

  西方極樂世界徹始徹終就是修普賢十願,你看我們這個經第二品「德遵普賢」,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不修普賢行的。所以魏默深居士把《華嚴經》最後的這一卷第四十卷,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一卷抽出來,附在淨土叁經的後面,稱爲淨土四經,很有道理!諸位將來看到有淨土四經,你就曉得那一卷是魏默深(魏源),也是做會集本的那個人,是他提出來的。到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裏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附在四經後面,稱爲淨土五經,五經是這麼來的。還有沒有需要再有附的?沒有必要了,圓滿了。《普賢行願品》附進去是淨土經裏頭的意思,《無量壽經.德遵普賢》。《大勢至菩薩圓通章》最重要是提供念佛指導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念佛是因,見佛是果。淨業叁福裏頭「深信因果」,不是指別的因果,就是指這個因果。所以要發護法心,發護法心決定不能謗法。于邪法什麼態度?佛教給我們,默擯,不說話、不贊歎就行了,不要毀謗,不批評,不表意見。

  十大願王裏頭講得清楚,一切善法、一切正法要贊歎。宗教裏頭正教沒有教人行不善業,教人來生得人身,來生生天道,這都是好事,都可以贊歎的,所以決定沒有毀謗的、沒有批評的。我們把這個意思再引申,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盡量學著不批評人、不毀謗人,要學厚道,要學有不忍人之心。一定要知道,正法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衰微了,衰微到極處,今天人相信邪法,不相信正法,你要提出正法來,他的疑問很多很多,你要很有耐心給他解答。我在臺中一次看到李老師我非常受感動,李老師七十多歲老人了,有幾個年輕的學生從臺北到臺中來看他老人家,一談話問問題叁個多小時,我們在旁邊坐的都不忍心,老師若無其事,慈悲到極處,一樣一樣詳細給他解說。他們走了之後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人,在現在講高等知識分子,他們知見正了會影響社會。我們才明白。老師在臺灣,臺灣南方、北方慕名的人很多,每天訪問絡繹不絕。跟李老師見面約時間一定是一個星期之前約會,你當天去,你決定找不到他,他的時間都排定了。日中一食,生活非常簡單,老師身體很瘦,不是胖個子,瘦瘦的,但是體力、精力非常好。我跟他的時期是七十歲到八十歲,十年,帶著同學爬山,他走在前面。我跟他那時候我也瘦,瘦好,爬山很輕,身體不重,所以我們爬在最前面。老師只有我趕得上他,其它的人都遠遠落後,我們在山上站了半天他們才上來,體力好,老而不衰!每天那麼大的工作量,爲衆生沒有爲自己,爲衆生是在積功累德,爲自己要搞名聞利養,那就造業了,那不一樣。真正修積功德,一生只有一個念頭,求…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