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一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此念,更無他意。當念渡河,即是一念」,這是舉比喻,在這個緊急關頭他就是一念,他不能想其它的念頭,緊急關頭,只有一念。

  我們現在也遇到緊急關頭,今年二0一二,許許多多傳來的信息,全都是講災難,而且有的信息說得非常嚴重,很可怕。我們今天也是像鸠摩羅什大師所說的這個狀況,我們也被逼到河邊了,現在還有念頭去想東想西嗎?念頭太多,恐怕災難來的時候措手不及。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就要像羅什大師比喻的這個人,萬緣放下,只有一個念頭,我怎樣往生極樂世界。還有很多念頭,還有很多牽挂,你就曉得來不及了,你就去不了!唯有一念,叫至心一念,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真有把握,這個重要。現在我們就要學習,像此地所講的,「此等十念,不雜余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念佛相是觀想念佛,「無間念佛」,念佛最好不間斷,「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爲十念」。後面這是念老給我們解釋的,「蓋謂此時心中所思,唯是如何渡河,更無別念。如是之念,即是一念」,用這個一念念佛就是至心。一句佛號接一句佛號念到十句,這就是十念,這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羅什大師所說的,就是爲我們解釋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解釋這兩句話。如何都攝六根?六根就是妄想,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心都是往外跑。現在人所說的心浮氣躁,這種心不行,念佛功夫就不得力。一定要放下,一定要斷掉。我們的時間,用現在人的說法是倒數計時,對念佛人來講這是好事,不是壞事,逼著我們克期取證。

  剛才我又收到一個信息,這個信息說,近十年來最大太陽風暴襲擊地球,這個太陽風暴已經開始了,這兩天已經感受到。它說二0一叁年將達到峰值,也就是達到最嚴重的程度。這幾天,國際的航班有很多改道飛行,就是避免太陽風暴的沖擊,部分途經北極圈附近地區的航線都改道了。我還沒有仔細看這個東西,這個事情不是假的,我們心理上要有准備,愈早准備愈好。這是太陽風暴。在地球上,海水上升,太平洋許多小的島國,有的已經被淹沒了,有的很快就要被淹沒。如果海底火山爆發那就非常麻煩,會引起巨大的海嘯。災害當中最可怕的是海嘯,去年叁月十一日,日本的海嘯只有十米,所造成的災害多麼嚴重。日本官方有預測,警告日本居民,很可能下一次的地震是上次的兩倍以上,也就是說造成的海嘯估計有二十米,上一次十米,要做防禦設備。它還說,如果是二十米的海嘯,會影響到韓國,影響到中國沿海。其余的災難,我們最擔心的是瘟疫。

  佛法,尤其是淨宗持名念佛,但是這個方法我們能不懷疑嗎?半信半疑,這效果就減一半,甚至于更多。要真的相信。這個真相信憑什麼?我們自己沒開悟,沒有得叁昧,如果開悟,得叁昧了,自然就完全相信,不會再懷疑。沒得叁昧、沒開悟,那就要認真的研教,要相信經典確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梵文經典到中國來,中國翻譯會不會有差錯?這都是我們初學不能避免的問題。我年輕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很嚴重。因爲我們讀古文,很多古文的白話文翻譯,我們沒有看到一篇,那篇古文的原意他能夠完全翻出來的,沒看見。由此可知,翻譯不容易。佛經能不出差錯嗎?有這個心非常危險,信心有了問題,那就是從根本上瓦解了,這是個大問題,不是小問題。

  這個問題,我問過方老師,方老師告訴我,中國古人跟現在人不一樣,我們對古人無法想象。古人確實有德行、有修養、有定功、有智慧,有充分的信心。我們現在人沒信心,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也喪失了對自己的自信心。這是當然的,沒有學過傳統的教育,怎麼可能有自信心?但是中國古時候,世世代代,不管你認不認識字,你都受過嚴格的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中國人做人的根本,必須要學習的。誰來教?第一個是父母教,第二個是家裏面的長輩,第叁個是社會上的賢達,大家都做榜樣給你看,有信心。所以方老師告訴我,因爲我曾經請教他,爲什麼當年從印度傳來這些梵文經典,我們翻譯中文之後,原本爲什麼不保存下來?都散失了,多可惜!方老師聽到我的問題哈哈大笑,告訴我,中國古人的自信心太強了,認爲梵文經典我們翻譯,意思完全正確,沒有翻錯,而且我們翻譯的文字比梵文還要華麗、還要華美;換句話說,學佛學中文經典夠了,不必要用梵文。這種口氣還得了嗎?哪像現在中國人。這個話也是真的,中國古人開口是天下,確實有這個意思。

  我同樣問題請教李老師,李老師跟我講的跟方先生完全不一樣。李老師告訴我,參加譯場工作的,就是參加翻譯的這些人,不是凡人,很多是佛菩薩來示現。這就沒話說了。參與譯場的人,李老師說,至少是叁果以上,叁果是阿那含,也就是說有修有證。修行證果的人來翻,那還有什麼話說!可不可信?可信。中國過去祖師大德當中,有身分暴露的,我們知道他是哪一尊佛再來的、菩薩再來的、阿羅漢再來的,但是有很多身分沒有暴露,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從經典感應上來看,善人多,好學的人多,喜歡聖賢的人多,聖賢就降世,就來了。不喜歡學,不要這個東西,聖賢不來。聖賢爲什麼不來?避免大家造業。爲什麼?藐視聖賢、輕視聖賢、不尊重聖教,這個罪過很重,所以聖賢不來。不讓你們起惡念,不讓你們造惡業,不來。你看,聖賢降世是慈悲,不來也是慈悲,慈悲到極處!李老師的話可以相信。所以這一段,羅什大師說的,念老的簡單解釋不難懂。

  我們接著看,「《宗要》又曰:今經說十念,具此隱密、顯了二義」。顯了的十念,即上文羅什大師所譬喻的十念;隱密義的十念,就是前面《彌勒發問經》中,慈心等十念。義寂大師雲:「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意謂,能如《觀經》所說,或者是羅什大師所譬喻的十念,一一念中自然具足彌勒所問的十念,蓋于顯了中自然含攝隱密的深意。「此語道破淨宗玄微」,這句話說得好!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裏面含攝無量義,這就是隱密。我們不知道,不知道也在其中,不是說不知道就沒有。不管你知不知道,它確確實實廣攝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諸佛如來所修所證的圓滿德行智慧,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不知道,不能說不知道就沒有,知道不知道它統統具足。只要我們肯念,念久了慢慢就明白了。每句名號,我們能體會到,都圓滿具足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裏頭就圓滿具足一切弘願的智慧德相,統統具足。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這一句名號,一切大乘佛法都在其中,一句不漏。

  隋唐古大德說得好,他們非常認真來探究,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能不能找到一部經,這一部經就代表了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一部經找到了,《大方廣佛華嚴經》。大家都承認,這部經是佛法裏頭叫根本*輪,像一棵大樹一樣,這是根本。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它的枝葉花果,都是從這個根本生出來的,稱《華嚴》爲根本*輪。《華嚴》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無量壽》,《無量壽》又變成根本的根本。《華嚴》、《法華》大經大論統統都歸《無量壽》了。《無量壽經》再裏面看它的精華,這四十八品,哪一品能代表全經?那我們知道,就是現在學的這一品,「發大誓願第六」,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哪一願能夠代表全願?第十八願,現在所學的這一願,「十念必生」。這十念是名號,于是我們恍然大悟,找到最後,頂尖原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頂法,沒有一尊佛離開阿彌陀佛。名號功德真實不可思議,我們要能夠理解。所以,名號含無量義。一一念中自然具足,不僅是彌勒菩薩所問的十念,一句佛號是顯了,顯了中自然含攝隱密的深意。這個深意深廣無盡沒有邊際,深密沒有底,中國古人所說「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句名號的密義。

  念老在此地贊歎,「此語道破淨宗玄微,世人多慕玄妙,而不知最極玄妙祇在平常中,故雲平常心是道。但當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念去,自然暗合道妙」。這個道妙就是阿彌陀佛,這個道妙就是本經所說的叁種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念念離念」,你就能悟入了。「以凡夫心入諸法實相,唯持名與持咒爲最易」,最容易的方法。古大德有所謂,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爲什麼?愈精簡愈妙,愈精簡你用心就愈專,就這個道理。最怕的是心散亂,經太長不容易攝心,咒就容易攝心,可是咒跟名號相比,咒還是很長,不如念佛。我們看念佛的,就是從《淨土聖賢錄》跟《往生傳》上去看,多少人念佛不超過叁年,功夫就成就了,修其它的法門沒這麼快。如果是勇猛精進,時間就更短。死心念佛,像宋朝瑩珂法師跟我們表演的,叁天成功。證明《彌陀經》上所說,若一日若二日若叁日是真的,不是假的。

  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老老實實,綿密念去,這個裏頭最重要的放下萬緣,一心求生西方,親近彌陀,其它的全放下了。我們無量劫以來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一下遇到,在這一生完全解決了,不再繼續搞輪回,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人問,你那些家親眷屬你就忍心抛棄了嗎?這個裏頭要有智慧,這不是忍心抛棄,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生生世世家親眷屬你都能夠去度他。有能力了,到達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不是修得的,是阿彌陀佛賜予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四十八願給你的。你要知道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四十八願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實況,極樂世界就是四十八願的圓滿成就所現的。所以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等于跟阿彌陀佛一樣成就了四十八願,這個功德利益還得了嗎?彌陀能將他所修的變成我們自己所修的,自他不二。這行嗎?行,爲什麼?因爲我們是一體,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不是一個清淨圓明體,我的不能給他,…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