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二集) 2012/1/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6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七十四頁,倒數第四行:
「但善導大師《觀經疏》另有一解」。善導大師《觀無量壽經》的批注叫《四帖疏》,它有另一種解釋。「謂五逆謗法不得往生者,乃佛止惡之意、方便之說」。這個意思就是說不是真的,彌陀這個說法用意是希望世間人斷惡修善,是這個意思。因爲五逆謗法罪過極重,造極重的罪業,所以是方便之說。「疏雲」,底下就是善導大師的話。「此義」,這就是佛說經的這個意思。「仰就抑止門中解」,仰是敬的意思,恭恭敬敬來解釋阿彌陀佛這句話的意思是抑止門。「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舉這個例子。「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衆生若造,直入阿鼻」,阿鼻就是無間,這是梵語,阿翻作無,鼻就翻作間,無間地獄。無間是說這個地獄受苦沒有間斷的。唐太宗墮入這個地獄,告訴人一分一秒都不間斷,墮落下去之後一直到出來,受苦無間。不像其它地獄,受苦還有停一段的時期,這個地方沒有間斷的。「曆劫周慞,無由可出」。這個地獄,墮落在這裏頭,一般大地獄有時限的,一個大劫,一個大劫到了,他的刑期滿了,他可以出來;阿鼻無間沒有出來的,罪沒受滿,這個世界毀滅了,到他方世界,轉移,轉到那個地方的無間地獄,輾轉,沒有辦法休息,也沒有辦法超越,苦不堪言,無由可出。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如來是阿彌陀佛,唯恐衆生愚癡無知造作這樣的惡業,不幸墮到這裏面,佛都沒有法子救。「方便止言」,方便說這兩種人不能往生。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這句話就是活動的話,也不是阿彌陀佛一定不攝受他們,這個攝就是接受,現在講接受,換句話說,阿彌陀佛還是會接受他。爲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過,「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沒有說五逆十惡毀謗佛法的不是,沒有說這個。那我們要問,五逆十惡的他本來是不是佛?毀謗佛法的他本來是不是佛?是,沒錯!我們用這個意思來證實善導大師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是正確的。
無間地獄太苦了,爲什麼要造這種罪業?說這句狠話,說不能往生,就是勸導大衆造作惡業不要造作這個極重的罪業。極重的罪業就是謗法,謗法比五逆還要嚴重。爲什麼?它影響大!你謗法讓多少人因爲你的毀謗而不相信佛法,在這一生得度的機會被你斷掉了,這個罪多重,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你的罪就愈重,就這麼個道理。那我們要知道這些謗法之人,這些人他過去有沒有學過佛?他阿賴耶裏頭有沒有佛的種子?肯定有,既有因,哪有不結果的道理!毀謗淨土、毀謗西方極樂世界、毀謗阿彌陀佛,他會不會生極樂世界?我覺得他肯定會生。爲什麼?因爲他阿賴耶識裏頭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毀謗的罪業消除了,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種子就起現行、就起作用了。
什麼時候他會忏悔、他會覺悟?墮阿鼻地獄就會覺悟。爲什麼?果報他嘗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像唐太宗一樣,他入無間地獄!爲什麼他能出來?我們在曆史上看到,在盛唐那個時候,唐太宗可以說是佛門的總護法。那個時候十個宗派,小乘還有俱舍、還有成實這兩個宗,他統統護。不但護持佛法,唐朝那個時候基督教傳到中國來叫景教,伊斯蘭教傳到中國來,他統統護持。他心量很大,不排斥異族文化,全部接受,用現在話來說,他是多元宗教的總護法。所以你看他一覺悟、一後悔,知道自己錯了,他就出來了。知過就能改,改過是真忏悔。一般人忏悔,認過了,不改,那個沒有用,承認自己錯了,馬上就能改,他就能出來。所以善導大師的話可以相信。
我們繼續往下面看,「若造還攝得生」,造什麼?造前面兩種過失,五逆十惡、毀謗佛法,若造;還攝得生,就是說阿彌陀佛還是會接受你,你還是有機緣往生極樂世界。「雖得生彼」,雖然你能夠生到極樂世界。「華合徑于多劫」,這個徑是過的意思,是至的意思,華合,花沒有開。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他的花開得慢,他在花苞裏面的時間很長。花苞裏頭有沒有佛?有,阿彌陀佛的化身。花開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報身,這也是屬于果報。華合徑于多劫,要經過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叁種障」,在花苞裏面,第一個,「不得見佛及諸聖衆」;第二,「不得聽聞正法」;第叁,「不得曆事供養。除此已外,更無余苦」,其它的苦沒有。此地說的這叁種障,他不能見佛、不能見聖衆,這個意思,佛跟聖衆是報身如來,花開就見佛,四土叁輩九品,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花開見佛。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生到那邊去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我們想,花開,阿惟越致菩薩,花沒有開,在這個過程當中,佛難道不慈悲?所以佛以化身,像我們現在在電視機面前,我們不在現場,我們在電視畫面上見到,也能夠見佛聽經聞法,不是現場。不得曆事供養,這是真的,你沒有能力分無量無數身到十方世界供佛,這個沒有,這個障是真的,除此之外,他沒有其它的苦。
「《合贊》宗之亦雲」,《合贊》也跟這個同樣的說法。「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機,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機、已回心,則還攝取,莫有漏也」,沒有漏掉一個人。這段話的意思,下面念老爲我們說出來。這個意思說,「所言除者」,十念往生,除掉五逆十惡、毀謗正法,除掉這個。所言除者,「實爲止惡之意」,阿彌陀佛意思在此地,希望大家不要造這個重罪。「使未造惡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則仍舊攝取,無有遺漏也。可見彌陀大願,攝機無盡」,攝受一切衆生,一個不漏。「故善導大師曰: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是善導大師的名言,曆代祖師大德注疏裏頭常常引用這兩句話。這兩句話說明一切諸佛如來示現在十法界爲的是什麼?爲的就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海就是這部《無量壽經》。換句話說,佛度衆生第一殊勝的法門就是勸導大家念佛求生淨土,可以說其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陪襯的,不是主說,主要的就這一部、就這一法,信願持名。無論什麼根機,統統得度,而且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一生圓成佛道,這叫徹底悲心!
說到這個地方,這些年,特別是今年二0一二,我就收到許許多多的信息,這些信息你要是沒有智慧,你肯定被它擾亂,那這不是好事,這不是佛法,魔來擾亂,讓你受苦受難。這些信息我們看到,全都在網絡上,我這些好心的同修都從網絡上下載給我看。我不看網絡、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所有媒體我都不接觸,重要的信息,這些同修們也非常難得,每個星期他們有個重要新聞摘要給我。你看這就是新聞摘要,這一份是一月一日到一月十五日,這一份;這一份,這是去年的,十一月十六到二十叁,每個星期給我送一份。我就看看這個,了解一些狀況,從來沒有過問過。重要的信息、科學報告拿來我會看看,這些我看看標題就行了。每個月他們還給我做個新聞標題,重大的新聞,我看看標題。爲什麼?你能把原理原則掌握到。佛講的原理原則告訴我們萬法皆空,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要我們萬緣放下。
最近的科學家,量子力學家們,他們也發現了。這些人研究累積了八十年,也就是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認爲是最小的。這八十年不斷的再分析,從原子分析出電子、核子、中子,還再分析,這是佛法裏用「塵」這個字來表示,分析到最後,發現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這是最近科學家分析的報告,我看了跟佛講的鄰虛塵一樣,再分就沒有了,他這個地方把佛講的極微之微找出來了。物理學家把基本粒子不斷的劃分,到了最後看到的不是什麼更小的粒子,而是一段段能量波。這個波是什麼?波是念頭,充分證實了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物質現象跟能量是一樁事情,完全相同的,這是現代物理學上講的弦理論。他說我們肉眼看到的東西,包括我們自己都不是實實在在的物質體,不是,而是一段段的能量波,全是在波動。也就是說,我們所見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是虛幻的,並非實有,跟大乘經上講的完全相同。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波動的速度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動現象。我們知道以前用幻燈片做成的電影,在銀幕上放映,一秒鍾二十四張,也就是它的波動現象是一秒鍾二十四次。現在我們看的宇宙,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鍾是一千六百兆,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講的,最近叁十年被科學家證實了,佛說的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科學家,乃至于信息裏面也提醒了一句話很有道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要提升靈性的生活,而不是物質。物質那就是造業,經上講的造業。所以真正修行人重視靈性的提升,不重視物質生活,物質生活很簡單,你能吃飽穿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了,得大自在!何必爲這些事情操心,爲這些事情造業,不值得,完全錯了!所以佛法是我們絕對的標准,是我們真實的依靠,尤其是這部《無量壽經》。
善導大師這兩句說得太好了!「叁世諸佛出興于世,唯爲此大事因緣」。這個大事就是將信願持名普遍介紹給一切大衆,這是大事因緣。「宣說阿彌陀如來不思議願力,惠救萬衆」,這個萬不是數字,是一切衆生。阿彌陀佛救度一切衆生的方法,非常簡單,非常容易,而且真實可靠,這是古人講的極圓極頓。你相信,真信、真發願,我要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故大師又雲: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迹」,說我們現代社會狀況。「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彌陀的本願就是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幫助衆生成佛,都是幫助衆生提升靈性的生活。「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爲增上緣也」。我們自己要發大心大願,大心大願就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