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國人要學,外國人也要學。我接觸一些外國的領導人,我把這個介紹,只是口頭上跟他說明,聽到非常歡喜,希望趕快能看到。我們第一本英文翻譯的本子,大概一個月之後可以出版,對全世界流通,沒有不喜歡的!唐太宗當年得到這部書手不釋卷,我相信今天這個世界許多國家領導人,將來看到這個本子也會像唐太宗一樣手不釋卷,爲什麼?找到治國的方法,找到治國的理論。這些都是法。

  法傳這麼久,你想想看,如果沒有忍耐,怎麼能傳這麼久!我們丟掉不久,才兩百年。中國這個國家曆史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五千年,沒有文字記載的,我相信不止五千年。遠古的時代靠口傳,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經驗、方法,靠口傳。口傳東西非常簡單,非常精要,不會傳錯。祖宗留下來的是真理,永遠不能改變,改變就出亂子。真理從哪裏來?從自性來的。老祖宗懂得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從那來的。不是學來的,不是什麼人創造發明,不是,是自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叫性德,本性本有的德能。

  老祖宗所說的五倫,五倫是道,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德。這裏面有重複的,重複愈多的,那就愈重要。仁愛最重要,爲什麼?四個裏頭都有。五倫裏頭有,五倫,父子有親,親愛;五常裏頭有仁,第一個是仁;四維裏頭有,禮義廉恥都是仁演繹下來的,全都是從仁出來的,從那個父子有親,親裏頭出來的;八德裏頭,孝悌忠信仁愛,你看它有兩個,有仁、有愛,和平。所以講仁有四個字,父子的親,五常裏頭的仁,八德裏頭的仁愛,四個字,這就特別重要!義講了叁個,君臣有義;五常裏頭仁,第二個是義;四維裏頭禮義廉恥,有義,講了叁個。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凡是講得多的,那就是很重要的德目。我們總把它歸納起來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祖傳的,我相信不止一萬年,世世代代相傳,這怎麼會傳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開這個標准,這是中國人的標准,一定要求到完全符合。完全符合的是聖人,能夠多分都符合的是賢人,少分符合的是君子,人分爲叁等。鄉下人、農民,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懂不懂?懂,從小父母教的都懂。真叫文明古國!這是中國曆久而不衰,永遠不會滅亡的道理。

  外國人發現了,他沒認真去學,這很可惜。沒有認真學也有原因,因爲什麼?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起來了,社會整個動亂,就是緣不殊勝。如果在安定的社會裏頭,這些人發現了,他們再呼籲,肯定有很多人省悟過來,要向中國學習。穆罕默德在世的時候(回教),回教傳入中國,穆罕默德還在世,他是唐朝初年時候的人。穆罕默德就呼籲他的信徒要向中國求智慧,他知道東方人有智慧。所以回教徒對中國有這一分感情在。我們今天最重要的就是把這個東西找回來,這個要忍辱,因爲現在大家都迷了,都認爲這個東西是封建的思想,是從前帝王用這種手段鞏固政權的,說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我們在這個環境當中,不忍辱怎麼能夠去宣揚!最大的耐心要忍辱,要從自己身上做出來,不要先向人說,要人家看到我這個樣子來問我,我再講給他聽。形象重要!什麼形象?倫理道德的形象,因果報應的現象。

  我們在國際的場合,太多的人見我的面,他不問別的,說法師你怎麼保養身體的?大家對這個都很重視。他們知道我年歲很大,我參加國際會議七十多歲,好像七十叁、四歲的時候,參與聯合國的許多和平會議,七十多歲的人很少,都來問我,我告訴他兩樁事情,心地清淨、素食,身體就好。我穿的是出家人的衣服,他就會問佛教,佛教是什麼?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釋迦牟尼佛教的是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教科學、教哲學,沒有神學。佛教裏頭沒有神學,其它宗教有神學,佛教沒有,佛教有科學、有哲學。有意無意讓他有個概念,對這門東西産生興趣,讓他好好去研究。所以在今天這個社會裏頭,沒有典型,沒有榜樣,就沒有辦法把傳統文化興起來。爲什麼?今天人一定要親眼看見,沒有親眼看見怎麼講他都不相信。

  最近這次我訪問梵蒂岡,跟教宗第二次見面,我就勸他把梵蒂岡做成天主教的示範區。這次我問他,梵蒂岡面積有多大?出乎我意料之外,它太小了。我原先以爲它有一百英畝,他告訴我只有五十英畝,五十英畝合中國叁百畝地,真的很小。我問他,梵蒂岡的居民,梵蒂岡是一個國家,這個地方居民多少?大概不到一千人,不到一千人。我說很好,這個小城,希望居住在小城裏面的人,把天主的精神落實在這個地方;居住在這個地方,要把天主「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那個愛表現出來。然後我就問他羅馬,羅馬城不大,是個古城,完全靠觀光旅遊過日子的。現在有些古迹,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很淩亂,現在修葺得很整齊,很好。我說羅馬有多少個教堂?他告訴我有四百多個教堂。我說那就是四百多個學校!每一個學校裏頭,每一天都講經教學,都認真學習經典,經典不是講、不是聽了就算了,要把經典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爲。我說一年,梵蒂岡就是地球上上帝的天堂,大家到這裏來參觀旅遊是看看上帝的天堂,把上帝的天堂在這做個模型給大家看,天主教領導全世界。我這次去是這麼個目的跟他會面。

  教宗跟我同年,看樣子身體不如我,他大概沒有吃素,他小我一個月。很難得,我們都能夠互相尊重。那天見面是他們一個很大的活動,所以我們的時間不長。我有一份講演,有一封信,就是我要談的話,因爲怕談話談完耳邊風就記不得了,所以我把它寫出來,讓他回去好好去看。最近他回一封信給我,很贊歎,很歡喜,看樣子還是做不到。做真難,真不容易!我這次去很仔細細心觀察,樞機主教,就是紅衣主教,我一看,大概都是七十以上,老化了,年輕人沒有,沒有活力,這也是他們嚴重的問題。這是什麼?教育,教育要重視紮根,根要不好,培養不出來。現在的問題都出在這裏,根沒有了,這確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下次到馬來西亞,要跟這些回教領袖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要把紮根教育特別重視。馬來西亞回教是國教,我跟他們有很好的友誼。這都是講的法忍。

  我們的漢學院建立在馬六甲,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支持,先後兩位首相都支持我們。華僑在馬來西亞有六百萬,在學的子弟有六十萬,一千多個華校,六十多個中學,這些校長、老師多半都是熱愛傳統文化的。好好去帶動,紮叁個根,學文言文,我們的傳統文化,我相信兩百年之後會大興于世界;我也相信文言文將來會變成世界語言。因爲不能靠翻譯,翻譯靠不住,一定要親自去讀原文。要讀原文就要學文言文,學文言文並不是難事,小朋友學,十五歲以前,我相信一年就學成功,叁十歲以前的人,大概要兩年可以學成功。一定要把年輕人抓住,古文學裏頭的東西讓他讀誦,選擇他有興趣的,他就喜歡讀了。我對文言文沒有真正下過功夫,也沒有人教過我,我那點底子是什麼?看小說看的。中國傳統的小說四大部,《叁國演義》、《水浒》、《西遊記》、《紅樓夢》,每一種我都看了五遍以上,我的國文基礎這麼打下來的。喜歡看,自然就看熟了,這比古文淺。但是學了這些東西,讀古文還要加把勁,讀佛經沒有問題,佛經是變文,就是最淺的文言文。所以學東西要忍耐。

  我們看《叁藏法數》裏這段文,菩薩修習假觀。這不是假設的想象,它是事實真相,可是這種事實真相很難懂,一般人確實不懂。「一切法空無所有」,《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四句是我讀《大般若經》六百卷,我讀完之後總結的,釋迦牟尼佛二十二年就講這樁事情,爲什麼是空,爲什麼無所有。我們真正理解,真正斷疑生信,是最近這二、叁年看到量子力學家的報告,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德國的普朗克博士,這是量子力學家,愛因斯坦的老師,他一生可以說最大的貢獻是研究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麼?他們用分析的方法,這物質現象愈分愈小。八十年前,歐洲這些科學家把分子,這分子最小的,分子分裂之後,發現了原子,八十年前的事情,分子是原子組成的。然後把原子再分析,發現原子是由電子、原子核、中子組成的,愈分愈小。這八十年之間,到今天累積的科學成就,發現到微中子。微中子多大?最初發現的原子,原子分析之後知道,原子有原子核、有電子,電子繞著原子核,就像太陽系這個情形一樣,很小,我們肉眼沒有辦法看見的。電子,電子很小,微中子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也就是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是一個電子。現在沒法子再分了,再往下分物質沒有了,就是佛法講的鄰虛塵,鄰虛塵不能分,分了就是虛空。真的,他把這個分析出來,微塵沒有了,發現是什麼?發現是一個能量的波,是能量的波,能量的波變成了物質現象,這個能量波是受意念控製的,就是我們的念頭。

  所以普朗克得到最後的結論,意念是物質的基礎,物質是從意念裏頭變現出來的。跟佛法講的完全一樣,佛法的物質就是心心所的相分。你看看八識五十一心所全部都是波動現象,波動現象裏面産生的精神現象,見分;物質現象,相分,這個科學還沒講到,沒有佛法說得這麼詳細。佛法說八個識、五十一個心所統統都有四分,換句話說,統統都能夠造成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這個比科學講得詳細,比科學講得更清楚。所以佛法真的是高等科學。方老師早年介紹給我的是高等哲學,通過我們六十一年的學習,再看到今天科學報告,它是高等科學。科學跟哲學裏頭還解不開的謎,佛法都講清楚了,這不能不佩服。

  佛法裏頭沒有神學,沒有講到神學。現在一般人反對佛,不願意聽到佛,這個很可憐,他不曉得佛是什麼,他把佛當作神,錯了,完全搞錯了。佛是什麼?佛是智慧,佛是覺悟。不要佛是不要智慧,不要覺悟,不要覺悟你就迷,不要智慧你就胡塗,自古以來哪個人…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六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