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叁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叁集)  2012/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7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四百九十一頁,倒數第五行,「生獲法益」。第一段是二十八願「國無不善願」,經文只有兩句: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從右章第二十八至第叁十八願,爲攝彼土衆生願」。二十八到叁十八一共有十願,這個十願都是彌陀攝受極樂世界的一切衆生,彼土衆生。在這幾願當中,我們能夠了解往生到極樂世界一些狀況,願文中表示極樂國中衆生的功德受用。「右章具四願」,首先是『國中無不善名』,就是第二十八願「國無不善願」。「住于定聚以上,是第二十九住正定聚願。猶如漏盡比丘以上,是第叁十樂如漏盡願。最後,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是第叁十一不貪計身願」。

  我們往下面看經文跟集結就都了解了。「第二十八國無不善願,極樂國中尚無不善之名,何況有不善之實耶?」說明極樂世界確實是純淨純善,唯有純淨純善,在一生當中才能圓滿成就,這是十方諸佛剎土裏面所沒有的。下面引龍樹菩薩說的話,「彼尊佛剎無惡名」,彼尊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沒有惡名。「亦無女人惡道怖」,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沒有叁惡道。「乃至無有諸趣惡知識」,這一條就難了,諸趣是六道,特別指的是人天,人天兩道沒有惡人。這什麼原因?凡是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具有善根福德因緣,小本《彌陀經》上說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從這個經文我們就了解,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叁多才能去得了,少了是去不了的。這就是極樂世界好,好在哪裏?它是個新興的世界,沒有曆史的包袱。像娑婆世界就有曆史包袱,無量劫來多少佛菩薩在這邊成佛,往後亦如是。極樂世界是新興的一個國土,過去沒有,完全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所以,他可以選擇居民,就好像移民來,他本土原來沒有居民,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統統像移民過來的。他可以選擇,不善的我不要你,好的我要你,有選擇的權。十方剎土有曆史包袱的,佛來成佛沒有辦法選擇,它全是業力來的。

  極樂世界也是業力,淨業,非常單純,就是信願持名。每一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沒有例外的,上至等覺菩薩,下至無間地獄的衆生,一法印印定了,就是信願持名,不是信願持名都不能去。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之後我們就不疑惑了。十方世界所以難,難它有曆史,佛到那邊示現成佛,也沒有辦法改變它曆史,只是在那邊推動教學,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怎麼來的?當然有佛的願力,沒有佛的願力,這個世界不能存在。但是佛的願力裏面,還混雜著衆生的業力,不是一個單純的。願力,極樂世界是個單純的願力,要求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都要具備如阿彌陀佛同樣的願力,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非常歡迎你去。如果有造作一切不善,不善沒關系,回頭,真正忏悔,後不再造,阿彌陀佛還是攝受,還不舍棄你,慈悲到極處!彌陀確實真正把一切衆生看作是本來是佛。如果有過不改、不能忏悔、不能回頭的,這個就暫時不攝受,不是永遠不攝受;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改過,後不再造了,佛就來接引。

  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由于整個地球崇尚科技文明,倫理道德不要了,因果不相信了,人幾乎完全隨順自己的欲望。爲了達到自己的欲望,可以不擇任何手段,五逆十惡都可以,毀謗佛法那更不在乎,佛所說極重罪業,他們不接受、不相信。這個業,不善業感來的大災難,大災難怕不怕?不怕。爲什麼?不相信有災難。相信科學,科學決定不承認有人知道明天的事情,他不相信。說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知道明天、明年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不可能的,預測未必是事實,他們這個信心非常堅定,很難動搖。讓這些人來學佛、來學傳統文化,他的信心不堅定,遇到高名厚利,很容易就動心,就退轉了。必須到災難來臨,受了災難之後,恐怕到餓鬼道的時候才知道,到地獄道才知道,來生人天沒分。現在是這麼個狀況,那就是災難無法避免了。

  我是去年承蒙同學們的好意,每個月給我做了個簡單的表,這一個月所發生的一些災難,好像是從去年叁月份開始的。從這些累積的數據上來看並不樂觀,災難的頻率在上升,災難的程度在擴大,不是好事。往後是不是還是這樣?如果還是這樣,那就很可怕了。但是科學家也不敢說這個災難會停止、會化解,往後一年會比一年好,不敢講這個話。我們學大乘、學淨土,聽佛的話,他們說我們是迷信,縱然有佛,佛距離我們二千五百多年。科學的頭腦是:二千五百年前人說的話,你能相信他嗎?社會變了,樣樣都在進步,日新月異,怎麼可以相信古人的話?要相信科學家們。這是現前的時尚。

  非常非常難得,近代一些物理學家,特別是量子學家,他們在研究發現的宇宙之間奧秘的現象,居然跟佛經所說的相同。這是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肯定古人有智慧、有高度的智慧,他們說這種智慧應該是人類的本能,這個說法都不錯。而我們現在人把這種本能喪失掉了,他不知道是怎麼喪失的。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這種本能是一切衆生本來具足的,佛有,每個人都有。我們的喪失是因爲煩惱、業障這兩種原因,我們能夠把煩惱斷掉,把業障消除,本能就可以恢複。這是近代的科學家他們相信,他們知道化解災難最好的方法是意念。美國布萊登說得非常有道理,只要地球上的居民,「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社會會恢複安定和平,地球災難可以化解。這個原理跟佛經上說的完全相同。佛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善的意念就有善的現象,惡的念頭就有惡的現象,原來現象是跟著念頭轉的。我們看看現在社會這些衆生,他們起什麼心、動什麼念頭,聽聽他所說的,看看他所造的,就知道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十種不善業,與十善完全相違背,與東方聖哲所說的倫理相違背、道德相違背。因果報應有沒有?有,真的就在眼前,他還不相信,這是我們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在佛法裏面真正學到的東西,知道人不是一生一世,人是有來世的,有過去、有未來。我們知道人是不死的,身體有生死,靈性不滅,靈性沒有生死。一般人稱爲靈魂,外國人也講靈魂,佛法裏叫它做神識。靈魂是在迷的狀態,覺悟,覺悟就不叫靈魂,就叫靈性;諸佛菩薩覺悟,六道衆生不覺悟。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有了基本的概念就知道我們這一生應該幹些什麼,一定要求智慧,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靈性,這就對了。至于提升靈性這方面,諸位如果看看雍正皇帝在《十善業道經》前面有一篇「上谕」,實際上也就是序文,皇帝寫的,不叫序文,叫上谕。他就承認,關于治理國家、整饬社會,儒家東西有效,至于靈性方面,那說來說去還是要佛教。他對于儒釋道都下了真功夫,那不是個普通人,他都內行。叁家的典籍他幾乎全都讀過,而且他的記憶、領悟力量很強,那是虔誠的佛門弟子。

  這個世間曆朝曆代有沒有惡知識?多,他們排斥。但是雖然有不信的,信的也不少,換句話說,善知識也不少,所以佛法能傳下去。可是在今天,客觀形勢跟從前不一樣了,現前惡知識多而且有勢力,善知識少,沒有勢力,敵不過。所以佛法在今天非常可憐。有人說再過些年慢慢會興旺起來,我們聽了,希望如是,但是不是真的很難說。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遇到淨宗那一定要抓緊,我們對這個世間幫不上忙,只有求往生。到極樂世界先成佛,成佛之後,這個世界有緣再來,沒有緣,到他方世界去!這是真的,這是正理,也是正路。

  淨土難信易行,信願持名四個字你真掌握到了,確實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能往生。我們有度衆生的願、有度衆生的心,但是現在客觀環境不許可,沒有這個緣。往生淨土,就是提前往生淨土,阿彌陀佛可以接受,阿彌陀佛不會責怪。真學佛,這一部經夠了,學別的東西,縱然我學得很好,沒有傳人,找不到人承傳。所以,我就不必浪費時間,全心全力執持名號,用這部經跟有緣的同學、同修來分享,幫助我們堅定信心、堅定願心,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在這個地方看到,極樂世界沒有惡知識,換句話說,全是善知識。「蓋表極樂無有不善也」,極樂世界沒有不相信倫理的人,沒有不相信道德的人,沒有不相信聖教的人,沒有不相信叁寶的人。這個修學的環境太好了!應當到這裏去成就。

  「又《往生論》雲: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哪兩種?一種是體,第二是名。「體有叁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叁者諸根不具人。無此叁過故,名離體譏嫌。」極樂世界沒有這叁種人,這是什麼?不善的業報。「名亦有叁種,非但無叁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叁種名故,名離名譏嫌。」這叁種不善的事情見不到,叁種不善的名聽不到,極樂世界,生到那個地方去純是菩薩。這第二十願裏頭阿彌陀佛告訴我們,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雖然帶業往生去的,一到極樂世界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你那朵蓮花一開,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上論中所謂之譏嫌名」,就是這個地方願文裏頭講的「不善名」。

  下面「《疏鈔》曰」,蓮池大師《疏鈔》,「由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在極樂世界聽到的是阿彌陀佛,「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你在那個地方能聽到的。叁惡道的名字,「曾無叁惡名字曆耳根故」,這叁惡名就是二乘、女人、諸根不具,極樂世界沒這個現象。換句話說,有這種業因的人去往生,但是生到極樂世界沒有緣;有因沒有緣,這個因不能起果報的作用。因要變成果,當中一定要有緣,極樂世界沒緣,一切惡緣統統沒有。所以,就是無間…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