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配,你的麻煩可來了,你苦就來了,那個樂極就生悲了。

  樂的時候這叁句話要記住,沒有控製的念頭、沒有分配的念頭、沒有占有的念頭。爲什麼沒有?因爲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以欣賞,不可以占有,假的。譬如你看電影,你知道電影是假的,你可以享受它,但是你不會有個念頭,我要占有它,我要控製它,不會。你能夠把我們現實的這個世界都看成什麼?是電影的畫面,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享受而沒有控製、沒有分配、沒有占有,快樂無比!這極樂世界有,極樂世界個個人都懂得,所以他們樂極了,不起副作用。我們這邊樂要想占有它,占有,災難就來了。有錢很樂,要把這個錢占有,據爲己有,麻煩就來了。據爲己有就患得患失,天天爲這個錢操心,怕貶值、怕丟掉,怕別人來搶你、奪你,你要擔多少心事,這就錯了,這叫自找苦吃。極樂世界怎麼樣?有財富是大家享受,他不是一個人享受,全體大家一起享受,就快樂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都完全付出,讓大家享受。

  如同阿羅漢,阿羅漢斷盡諸漏,漏是煩惱,所有一切煩惱他統統斷掉了。于世法不執不著,永遠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真樂。故雲猶如漏盡比丘,用這個來做比喻。「以喻受樂而無樂想」,這個想是占有的想,念頭,控製的念頭,沒有,決定沒有。義寂大師說這是「受樂無染願」,沒有染著。憬興法師講這是「受樂無失願」,失就是損,毀損,受樂的時候沒有毀損,我們現在講的是沒有副作用,受樂沒有副作用。「皆是此意」。所以佛用阿羅漢來做比喻。

  夏蓮老會集這個經本,四十八願他把五種原譯本這個架構都保留了。五種原譯本裏頭,有兩個本子是二十四章,有兩個本子是四十八願。在這個會集本上我們都看到了,它二十四章,我們學的是第十五章。末後還有一願,叁十一願,「不貪計身願」,願文只有兩句話。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

  最後這是一章的總結。

  【不取正覺。】

  第叁十一,批注裏頭第叁十一,「不貪計身願。無起想念,貪計身者」。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有很多人有許多病痛,你再注意一下,身體有很多病痛的人,都是把這個身看得很重,就是貪計身念,他就很多毛病。如果一個人把身體忘掉了,從來沒想到我身體怎麼樣,這個人不生病。諸位細心去觀察你就明白了。他病怎麼來的?想來的,天天我這個身體這個地方不好,要怎麼樣去補、怎麼樣去醫療,那個地方又出毛病。他天天想這個,愈想愈多,愈想愈嚴重,到最後他身體完了。佛在經上常常教人,「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完全沒聽懂,想什麼他就現什麼。最健康的一個想法就是想阿彌陀佛,比想什麼都好,爲什麼?想阿彌陀佛就變成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身體好,金剛不壞身,阿彌陀佛的相貌好,叁十二相八十種好。爲什麼不想佛?天天想自己這個地方痛,那個地方不舒服,就想這些,把自己全糟蹋掉了。在佛眼睛當中,這些人叫可憐憫者,真可憐!統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造成的。阿彌陀佛看到了,大概十方世界像這一類衆生不少,他發現了,所以在發大願當中特別有這樣的一願,「不貪計身」。

  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重視自己身體,起心動念都想到別人,沒想到自己。想到別人,特別是一些在六道裏頭、叁途裏頭受苦這些衆生,我們要怎樣幫助他。今天的地球,社會動亂,亂的程度幾千年曆史裏頭沒有記載過的,史無前例,全世界的亂!過去這個世間還要亂,亂得還不離譜,譜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個標准。是有動亂,但是距離這個標准不遠,不太遠。現在標准沒有了,大家都不要了,這四個標准現在有幾個人知道?在過去,這四個標准,全國人沒有一個不知道,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的都知道。爲什麼?家裏老人講,社會上人人都講,學校裏頭也講,政府也講,民間社團也講,統統都講,講的人多!所以大家縱然是有惡念惡行,不敢距離這個標准太遠,也就是造惡不能太過分。現在標准沒有了,惡的念頭、惡的行爲叫太離譜了,簡直不象話!這造什麼結果?造成的災難。爲什麼?現代的人道德約束不了,因果也不相信,倫常沒有了,哪有什麼倫常!父子關系沒有了,父子相處能算是個朋友就很不錯了,不是冤家對頭,就很難得了。所以全崩潰了,法律沒有用,聰明的人都會走法律的漏洞,只有愚笨的守著法律的規條,人家叫你你不敢動,聰明人全走法律漏洞。

  所以,人沒有約束了,那只有上天來。他又不相信上天,但是上天真來了,上天給你懲罰就是災難。災難臨頭,後悔遲了,來不及了。這個災難不是小災難,大災難,全球性的災難。征兆很多,就是預兆,災難的預兆很多,天天你都能看見、你都能聽到。可是現在人怎麼樣?麻木了,這些征兆在他面前,怎麼說、怎麼聽,他都是耳邊風,對它怎麼樣?半信半疑。不錯了,還有半信半疑,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相信。爲什麼不相信?不符合科學。依照科學家的講法,世界上決定不可能有一個人會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情,這不可能的。我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十五歲的時候遇到這個算命先生孔先生,跟他算一生的流年,前面二十年,年年都准確,一點都不錯。真有這個本事的人,他算定你一生的命運,算定你的家運,也能夠算定你的國運,真有,不是假的。

  到近代,最近叁十年,一九八0年之後,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不斷的去研究,發現了宇宙之間的奧秘。發現了什麼?發現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能夠支配一切。看他們的報告,《念力的秘密》,現在不少人去研究念力,這就是研究的方向改變了。從前研究的方向一昧是著重物質,現在回過頭來搞心理。搞心理這些人的發現非常值得驚訝,提出來「以心控物」,就是念頭可以控製物質,提出這個口號。又提出,過去這叁、四百年的科學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二分法。二分法是什麼?把宇宙分成兩分,一分物理,一分心理,他說這個分法是錯誤的,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決定分不開。他們分析,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也是用這個方法,分析。把物質分析到最後,叫極微之微,極微之微不能再分析,分析就空了、就沒有了。所以極微之微也叫做鄰虛塵,這個科學家做到了。把物質分解到最後的時候,最後就看到是什麼?看到是波動的現象,是念頭波動的現象。所以才找到了,什麼是物質?物質是意念波動産生的現象。

  我們看到這個報告,對我們學佛有很大的幫助,《心經》天天念,「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知道,五蘊就是科學家講的量子,量子裏面的中微子,又叫微中子,它的體積就是佛講的鄰虛塵。因爲它再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看到是精神波動的現象,佛就是講到這個地方。今天科學家也發現這個地方,跟佛講的是一樣,五蘊皆空。五蘊是精神跟物質混合在一體,五蘊的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精神跟物質永遠合在一起的,不能分開的,分開就産生錯誤、就産生麻煩。今天物質科學的發達到今天,帶給世界是嚴重的災難,那就是這個二分法的錯誤。他們來糾正這部分錯誤,如果這個東西大家承認,四百年的科學曆史要重新改寫了。

  所以『貪計身者』,我相信是不少諸佛剎土六道衆生都有這個毛病,才引起法藏菩薩的注意,他能發這一願,讓一切衆生真正能夠離苦得樂,這一願的關系非常重要。要肯定身不是我,你爲什麼要去計較它?身有生滅,我沒有生滅。西方人也有人把靈魂當作是我,這比一般人聰明,知道靈魂是我,身體不是我,這就比人高一等。那靈魂是不是真我?在佛法說不是的。但是也不能說他錯,靈魂在佛法裏面確實是迷惑顛倒的我,它不是覺悟的我。佛法覺悟了的我,稱它作靈性,靈性是我,本性。我們中國老祖宗也曾經說過,本性本善,《叁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我。本性本善是我,本性不善就是靈魂,靈魂被染汙了。靈魂是習性,諸位要曉得,習性跟本性是離不開的,是一個性。染汙了,習性染汙就叫做靈魂。其實它不靈,叫它做迷魂,名符其實,魂是迷。它要靈,你想想看,它會到畜生道去投胎嗎?它會到畜生道、會到餓鬼道、會到地獄道,這就說明它不靈。它迷了,被外面境界幻相引誘,它就進去了,這一進去之後,後悔,你出不來了!孔老夫子稱它作遊魂,這個說得很恰當。遊魂是什麼?它的速度很大,因爲它沒有肉體,它不受時空的限製,真的它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進入未來。科學家講的不同維次的空間,它都能夠穿過,對它都沒有障礙,一念之間它能夠到達,這是遊魂。夫子用這個名詞用得非常恰當,《易經》上說,「遊魂爲變,精氣爲物」,都說得好!

  所以,我們什麼時候能把身見放下,不要去想這個身體,身體就會恢複健康。前幾年,大概是叁、四年前,中國「山西小院」傳出這個例子。有四十多個人患的癌症,醫院宣布放棄治療,告訴他們,你們存活的時間只有二、叁個月,讓他們回去准備後事。這些人是學佛的,知道身體不行了,所以回去之後一心念佛,不再想身體的病。因爲不想治了,已經到這種末期,治療也沒用,不想治療,也不想他有病,天天念佛,活一天就抓緊一天念佛求生淨土。念了叁個月,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再去檢查,病沒有了。醫院感到是奇迹,有沒有診斷錯誤?把過去診斷的資料統統拿出來,沒錯!爲什麼他會好了?問他們有吃什麼藥?沒有,什麼都沒有,就是念佛。這就是念力不可思議。你必須把身體忘掉,不要去理會它,根本不想它,也不要想去治療,治療就是你注意它、你養它。治病就是養病,病本來可以沒有,你要養它,它永遠存在,它不能斷根;你把它忘掉,它根就沒有了。

  所以,念力這個科學,對人身體改變的確是有效。但是這一門東西要想在社會上推動,有很大的阻力。阻力來自哪裏?來自那些醫生,醫生靠這個吃飯的,念力可以…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