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五集)  201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7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四百九十五页最后一行,从第二句看起:

  「法藏菩萨愿彼国众生,受乐无极,且于所受快乐心无染着,如阿罗汉断尽诸漏,于诸世法不执不着,故云犹如漏尽比丘」,我们看到此地。这个还是第三十愿,三十愿是「乐如漏尽愿」。漏尽就是阿罗汉,阿罗汉圆满证得六种神通,最后一种叫漏尽通。漏尽通是显示他受用自在,真正离苦得乐了。佛教教学唯一的一个宗旨,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创办了佛陀教育,目的何在?第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教育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宗旨。苦从哪里来的?苦从对于一切现象无知,从这来的。

  一切现象,宇宙之间这一切现象,现在科学家把它分作三大类,佛法里面分作两大类,两大类跟三大类是开合不同,其实是一样的。三大类,分为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两大类,物质现象跟自然现象融合在一起,叫器世间,精神现象叫有情世间。所以三类、二类是相同的。对于这些现象不了解,迷惑,甚至于看错了、想错了,于是也就做错了,说错了、做错了。这些错误衍生的后果就是苦,一切苦难。这一切苦难里头,自性里头没有,没有苦难,自然现象里头也没有苦难。自然在佛法里头是最美好的、是最圆满的,与自性的性德完全相应。如果把自然破坏了,灾难就现前。在个人,个人的身心要与大自然的法则、秩序不相应,人就会生病,心理的病跟身体的病,两种疾病都会发作;如果随顺自然的性德,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居住环境亦复如是,居住环境里也有这三种现象。如果我们的心、我们的行,心是思想,行是行为,与性德相应,那么居住的所在没有灾难;如果我们的思想、行为跟性德完全违背,灾难就出现了。

  性德是什么?在佛法里面就是十善、六和、三皈、众戒、六度、十愿,很简单,把整个佛法都包括尽了。与这个相违背,灾难就会现前。佛经里面所说的这些,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也都说了,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非常接近。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五伦,五伦是道,就是自然的关系。所谓自然,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造作的。夫妇是自然的,人间有,你看畜生道也有,饿鬼道也有,欲界天也有,它是个自然现象。父子,父母跟儿女自然现象;君臣,在这个社会上领导跟被领导,也是自然现象;长幼、朋友。所以顺乎自然的这是道,关系,五伦只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关系处好了,天下太平,处不好那就是乱世,人非常辛苦。

  自然有道,如何把关系处好那是德。这个德,父子就有亲,那个德是亲爱,也是自然的,没人教,不是人制造出来的、不是人设计出来的,自然的。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德。这五个字是教我们怎样把自然关系处好,遵守这五条,自然关系就处好了。对个人修养来讲,提出五个字,性德,仁义礼智信。仁就是亲爱,不仅是父子有亲爱,把父子这个亲爱发扬光大,爱你的兄弟姐妹、爱你的亲戚朋友、爱你的邻居乡党、爱你的族群、爱你的国家、爱整个人类。佛法讲得究竟圆满,爱一切众生,这个里头包括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不爱的,统统都是这个亲爱发展出去的。这是性德的一个原点,现在人喜欢讲原始点,性德的原始点就是亲爱。

  所以日本江本博士做水实验,做了几十万次,他告诉我,这个爱跟感恩、感谢,水结晶反应的图案是最美的。他问我,爱是不是宇宙的核心?我告诉他是的,一点都不错。宇宙的核心就是本性的核心,万德万能都是从这个核心里面衍生出来的、变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教这个字,小孩从小教他,母亲怀孕的时候就教他。母亲有爱心,那个爱心胎儿就有感应,他就感受到了,叫胎教。小孩出生之后到三岁,这一千天,教他什么?就是坚定他这个爱心,让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爱心。与爱心相违背的,不能让他看见、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这个老师就是妈妈,妈妈要把小孩看好,所有一切不善的不能让他接触。所以中国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这个根,八十岁都不会变,根深蒂固。

  我们中国老祖宗这个教育,在这块大地推行了几千年,只是到最近的两百年,西洋文化西风吹到了中国,中国人看到都说外国月亮圆,把自己东西疏忽了、不重视了。现在吃这么大的亏,遭这么多的灾难,是我们对于民族文化自信心丧失掉产生的结果,不能不知道。如何能拯救这个灾难,社会回归到正常?没有别的,还得把老祖宗的东西找回来,我们社会就安定了,就能恢复到正常。不但我们需要,全世界都需要,这是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要用中国传统文化孔孟学说、大乘佛法,来解决二十一世纪全球的社会问题,英国人讲的。这个东西很有效,他的话说得不错。

  中国东西有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拿出来我们看看?具体的东西,真的会被全世界一般知识分子统统欢迎,都愿意接受的?中国有。这个代表作就是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中国文化的代表作,这本书就能帮助全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这个书的分量很大,这是一册,像这样的册数大概是十册。这个第一本先出来,翻成英文,大概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出书,可以流通全世界。这是《群书治要360》,在全书里面选三百六十小段,针对现前社会需要的,一年做一本,十年圆满。全书的原文大概五十多万字,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方法、经验、成果的结晶,太好了!所以诸位,特别是年轻人,我劝导大家要花两年的时间,认真去学中国的文言文。为什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你手上没有这把钥匙,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你进不去,像《四库全书》、《荟要》你进不去。你有这把钥匙,你就有本事进去,你就有能力帮助国家、帮助社会、帮助全世界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谐。这个功德很大,佛经上讲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人生能做这桩大好事,这是缘分,太平盛世没有这个缘分,你没有机会做,在今天这个缘分太好了,可以让你成就不思议的功德。

  佛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乐从哪里来的,所以用的手段,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用教育。因为苦是从迷来的,乐是从觉悟来的,用教育的手段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就离苦得乐。如果你要灵性不断向上提升,还是用这个方法,帮助你破迷起信。真诚的信心,会把你的灵性不断向上提升,从我们一般凡人提升到君子、提升到贤人、提升到圣人。在佛法里,把凡夫提升成阿罗汉,再提升成菩萨,再提升成佛,不断向上提升,都用教学的手段。所以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的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他们在这个社会上干哪一行的事业?几乎统统都走教育、教学。我们就明白了,中国老祖宗所说的,说这个话佛教还没传到中国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里头的。《礼记》成书是在先秦诸子这一代,在汉朝初期这时候成书的。佛教到中国来,是汉明帝永平十年,所以《礼记》成书,佛教没到中国来。我们老祖宗认识了,教学为先,教学太重要了!要想我们个人好,这一生过得幸福快乐、圆满自在,要教学;社会安定和谐也要靠教学,国家国运昌隆要靠教学,世界和平也要靠教学。

  在过去,宗教肩负起这个使命,宗教都是圣贤教育。可是现代,宗教把教育丢掉了,不重视教育,重视仪式、祈祷,这就属于迷信,所以宗教逐渐没落了。最近这三百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家相信科学,不相信宗教,信仰宗教的人数全世界年年都在减少。这个信息是梵蒂冈陶然主教告诉我的。他们很担心,如果像这样下去,二、三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寥寥无几,不多了,也都在担心这个问题。我们见过好几次的面,三个月之前我还在梵蒂冈做了一次访问,我提出的建议,宗教一定要回归教学。我们细心去观察,每个宗教的创始人都是教学起家的,找不到一个宗教创始人他是没有做教学工作的,没有。你看这经典,《新旧约》,谁讲的?早年是摩西,摩西住世的时候,距离现在大概四千年前。以后是耶稣,耶稣距离我们两千年,全是教学。好像耶稣教学只有三年,被人害死了。穆罕默德教学二十七年,释迦牟尼佛教学四十九年。创教的人个个都是教学,都是模范老师!他们的身分是职业老师,而且几乎都是义务工作者,他不收学费。这一点我们要看清楚。

  到今天,这些宗教徒不向教主学习,教主一生干教学,现在专门做祈祷,不教学了,这才呈现衰相,慢慢就灭亡了。宗教有没有复兴的希望?肯定有。因为今天全世界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所,他们所学习的是知识,偏重在科技,没有学习过伦理教育、没有道德教育、没有因果教育,也没有宗教教育。宗教正好把这个所缺陷的补出来,宗教的建筑,寺庙、教堂都是学校,每天都得上课才行。上什么课?上伦理的课,经典里头有伦理,上道德的课、上因果的课,上宗教的课程,一般宗教有神学,有这门课程;佛教里头没有神学,佛教里头有哲学、有科学。不教怎么行,不讲怎么行!得把它讲清楚、讲明白,然后我们才会相信极乐世界真乐。

  人生享乐是正常的,人生受苦是不正常的,是错误了。为什么要乐如漏尽?漏尽是真乐,乐里头没有副作用,这是真乐。乐里头要有副作用,古人有个谚语所说,乐极就生悲,那极乐世界不要生悲了吗?它乐极了。极乐世界高明,不生悲,为什么不生悲?乐如漏尽,它就不生悲。漏尽是什么?你看我们把这个文念下去你就知道了,「受乐无极,且于所受快乐心无染着」,就不生悲了。这个意思是什么?你尽量享受快乐,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分配的念头,那你就是真乐!你要想占有、要想控制、要想支…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