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八集▪P2

  ..續本文上一頁上的,表的全是華嚴境界,「乃法身大士」,等覺菩薩。「又密教尊金剛爲示現威猛相之佛」,密宗裏面稱金剛就是稱佛,顯宗稱佛,他們稱金剛。顯教裏面的佛,面貌都非常慈祥,密宗裏面的金剛相貌都威猛,不是現慈悲的相,都是普賢菩薩的化身。「是以金剛那羅延身,應解爲等同如來之金剛身或金剛體。」這個說法非常正確,顯密兩邊的意思統統都顧到,是佛所成就的身相,紫磨真金色身,金剛不壞身,取這個意思,金剛身或者是金剛體。

  下面說,「金剛身,指金剛不壞之身」,就是佛身。「《涅槃經》雲: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我們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嗎?第一個是常住身,它永恒存在,惠能大師見性見到了;不可壞身、金剛之身,就是惠能大師五句話裏頭第二句「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沒有生滅就是常住,沒有生滅就是不可壞,沒有生滅就叫金剛之身,這是什麼?這是法身。法身爲什麼常住?法身離一切相,因爲離一切相就不可壞。法身完全是法性,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說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它是真的,它是永恒存在。悟了能應衆生之感,衆生有感他能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能現什麼身,現身說法他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所以經中常說不可思議。真不可思議,不是假的。爲什麼真不可思議?他實在講,他也沒有思,他也沒有議,有思有議他就變成凡夫了,法身菩薩就離了思議。思是什麼?思想,沒有思想。現在人說某人有思想,不錯,有思想是凡夫,沒有思想是佛菩薩。沒有思想不是白癡,白癡還是有思想,真正沒有思想不是凡夫。沒有思想是什麼?第七識轉了,第六識轉了,第七識的思、第六識的想都轉成智慧了,他哪裏有思想!這一段的文義很深,要細心去體會,意在言外。這些文字,這叁句,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這是個引子誘導我們、引導我們,你才體會真正的意思。真正意思不在字面上、不在言語上,但是你循著這個方向、循著這個路去體會,不能用思想去體會,你能體會得到,這是性德圓滿的流露。

  「又諸佛世尊,精勤修習,獲金剛身」,這個諸佛是菩薩。菩薩爲什麼稱諸佛?江味農居士注《金剛經》就用諸佛世尊來注四十一位法身菩薩,這叫諸佛世尊。他們還精勤修習,獲金剛身,獲金剛身就是成妙覺如來。四十一位到頂是等覺,等覺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的習氣斷了,他就回歸常寂光,回歸常寂光那就真的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這叁種身,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可以說,那是在因地,因地就是精勤修習,在因地;在妙覺,他是在果地。明白這個意思,我們今天所用淨宗的方法,信願持名,往生淨土,在淨土裏面成就五智,得究竟果位。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就有信心,我們用的方法不一樣,但是所成就的跟密宗大圓滿是一不是二。這個方法比密宗更方便,比密宗更容易,我們用密宗的方法去修未必能得到,用這個方法修,穩穩當當的得到。從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淨宗的殊勝,淨土真正不可思議。

  再看末後這一段,「《新譯仁王經》曰: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輪。《良贲疏》曰: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體者身也。佛身堅固,猶如金剛。若據密意,則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剛不壞之體。故皆壽命無量,身具金剛堅固之力。」這一段是用《仁王經》上的一段話跟良贲大師的批注,來解釋這一願的經文。這一願經文上說,「生我國者」,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念老的批注是集注,集經論裏面的批注,集祖師大德的批注,字字句句都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這個方法終極的目標,無非教我們真正相信,不再懷疑。

  世尊導師,導師確實只有世尊可以稱。爲什麼?他真正引導你了生死出叁界;這還不算,真正引導你一生成佛作祖,這種人才叫導師。所以導師兩種人可以稱呼,一個是佛陀,一個是淨宗的祖師。爲什麼?淨土宗用阿彌陀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圓成佛道,這是真正把你引導一生成佛,他跟世尊沒有兩樣。所以佛門裏面稱導師不容易,不能隨便稱,隨便稱太過分了。再一個稱大師,諸位要曉得,稱大師、稱導師不能隨便稱,古時候只有淨宗的祖師跟佛能稱大師、稱導師,其它宗派都不稱。學禅的稱禅師,學密的稱上師,學教的稱法師,連翻經的這些大師都稱叁藏法師,不稱大師,沒有稱導師的。稱呼很重要,不可以言過其實,一般人不懂得,稱大師、稱導師,這是我對他特別恭敬,這恭敬過了頭,那就變成不恭敬了。譬如說你是個平常人,我見你喊你總統先生,你舒不舒服?這就是稱呼過了頭。所以稱呼要恰如其分,不能太過,這很有道理的。我們在外面碰到有人稱大師,那不懂,隨便稱,不懂。這些都得講清楚、講明白,我們這個稱呼才得體,不會過分。

  這兩句意思很深,「世尊導師金剛體,心行寂滅轉*輪」。我們有沒有敢說轉*輪?不敢。轉*輪怎樣才轉?心行寂滅就轉了。心行寂滅是什麼?本經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平等覺」,才能轉*輪。心行沒有寂滅,沒有寂滅是什麼?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輪在哪裏都不曉得,你怎麼轉法?心行寂滅*輪才出現,你煩惱習氣一點都沒斷,哪來的*輪!釋迦牟尼佛這些經典是*輪嗎?在心行寂滅的人是*輪,在我們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不是*輪,是什麼?是佛學校裏面的教科書,知識不是智能。你去研究這些文字,研究這些批注,就像古大德給你分析說,全都著了相,不知道意在言外,統統著了相。著了相就全變成知識,參加佛學的考試,考卷、答題,統統變成知識。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忍和尚沒有給他出考題,惠能大師也沒有答題,爲什麼那麼輕易衣缽就傳授給他?無論是什麼方式,實際上都是意在言外,你能夠懂得言外之音,意外的密義,這才叫真正傳法。傳的是什麼法?釋迦牟尼佛有法傳給你嗎?五祖忍和尚有法傳給惠能嗎?你要這麼想,愈想愈錯。法在哪裏?法是自性,你要悟入自性才行,是你自己的自性。我自己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個自性,你得從自己身邊去悟,從佛那裏就壞了、就錯了。從佛那裏你著相了,你怎麼會開悟?只有愈迷愈深,那開不了悟。怎麼樣才能找到自性?那字上講得清清楚楚,心行寂滅,我的心行要寂滅,我的心行寂滅跟如來心行寂滅是一不是二。寂滅是什麼?就是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諸位要曉得,放下分別執著就是轉六、七識,分別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這一放下就轉了。轉末那,平等性智現前;轉意識,妙觀察智現前,要轉自己的,與別人不相幹,這樣才能得受用。

  良贲大師的解釋,「金剛體者,堅固具足」。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沒有辦法能破壞,它不是有形的,金剛體完全是講自性,自性無形,你怎麼破壞它!所以只有它堅固具足。凡是有形相的東西都不是堅固的,都是可以破壞的,唯有無形的,像虛空無形,虛空沒有人能破壞它。金剛體無形,就像虛空一樣,它無處不在,它無時不在,它能夠隨一切衆生之感起應。楞嚴會上佛說過,「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隨衆生心感,佛能應這個衆生他所知的量來應他。衆生在迷,覺知的面不大,所以應身要恰如其量。講經說法亦如是,也要恰如其量,太深了他聽不懂。他是初機,用人天法去教他;他是老修,可以用大乘法教他;看他修行功夫不錯,快要成熟了,用一乘法,一點他就開悟了。衆生根性不相同,心行寂滅的這些導師他知道,他能幫助你轉*輪,從生死岸度你到大般涅槃,他有方法。

  若據密意,據密宗所說的,則往生者,亦如世尊得金剛不壞之體,故皆壽命無量。這是真的,就怕不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決定成就,你的成就跟阿彌陀佛的成就完全相同,跟文殊菩薩的成就也相同。生到極樂世界壽命無量,生到極樂世界,因爲立刻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功德的加持,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就跟法身菩薩平等,法身菩薩有能力隨衆生感起應化的作用,這是淨宗無比殊勝之處。你修其它的法門,一定要到破一品無明才能證一分法身,到這個時候你才有阿惟越致的作用。可是極樂世界不需要,極樂世界阿惟越致是阿彌陀佛給的。好像這個博士學位是大學裏頭送給你,你沒有在那裏去念幾年那麼辛苦,人家學校送給你了,送給你就真有效。到阿彌陀佛那裏就是這樣的,只要是去的,統統都給學位,難得!不修就得來了,而且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跟法身菩薩有同樣的智慧德相。

  我們看下面第叁十叁「光明慧辯願」:

  【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身頂』,這是兩部分,身體跟頭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爲第叁十叁光明慧辯願。彼佛壽命無量。國中天人壽命亦皆無量。又彼佛光明無量,是故彼國人民,身頂皆有光明照耀。蓋主伴一如也」。我們頭一個要知道,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阿彌陀佛所有的,每個往生的人統統具足,這個不得了!這到哪裏去找?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所以這個地方學佛好修,緣太殊勝了,沒有差別的緣,不會叫你起心動念,不會叫你有個念頭跟別人較量長短,他有哪些地方我比不上的,你會生煩惱,統統一樣,有煩惱也生不出來。所以說是帶煩惱去等于斷了煩惱,煩惱到那邊不起作用,不會起現行。頭一個說壽命無量,接著說,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天人,這是什麼?凡聖同居土,四土裏頭最低的,壽命也是無量的,跟阿彌陀佛一樣,那往上面去就不必說了,最下的天人,凡聖同居土的。阿彌陀佛光明無量,這些往生的人光明也是無量,真平等,不是假的。身頂皆有光明照耀,主伴一如,主是佛,伴,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衆生,無論是哪一土,什麼樣的品位,這個都不管,身頂光明完全相同,跟…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