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九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九集)  2012/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7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頁倒數第六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又諸菩薩說法之智辯,稱爲四無礙智,四無礙解或四無礙辯」,這有叁個名詞,是一個意思,常常在經典裏面看到的。「四無礙者」,第一「法無礙」,法說的是「名句文能诠之教法」,這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課本,教科書、課本,就是經書。經書裏面它有名相,名詞術語;有句,一個完整的句子,說一樁事情;有文,文是段落,有一小段,這意思說完整了。能诠之教法,就是文字、語言這都是方法。「诠者,具也」,具足的意思,「善也,言也」。「于教法無滯,名爲法無礙」,這個對于什麼?語言、文字,就是經典通達了,沒有障礙,僅僅屬于文字這部分。第二是「義無礙」,義是文字裏面所诠述的義理,「知教法所诠之義理而無滯」,這就沒有障礙,這叫義無礙。文字通達,義理也能通達。第叁「辭無礙」,辭是你講經教學的時候,于各地諸方之言辭通達無礙,這叫辭無礙。這是對應聽衆的,前面兩個是自己本身具足的,第叁個是聽衆,聽衆的語言你能夠了解,聽衆的程度,這就叫觀機。根機、程度你都了解,你才能夠有方法講得讓這些聽衆都能夠明了、都能夠覺悟,這個教學就算成功。第四種「樂說無礙」,這個是四辯才之德,你要喜歡講才行,樂說,喜歡說。「以上叁種之智,爲衆生樂說自在」,喜歡爲別人說。這是菩薩必具度衆生的基本條件。

  「又名辯無礙,契于正理,起無礙之言說,名爲辯無礙」,這是講辯才無礙。「彼國人民」,這個彼國是極樂世界,凡是生到極樂世界,這個無礙辯才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你有能力像法身菩薩一樣,對于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的言語、文字都能夠通達明了,不是我們這一個地球,十方世界都能通達明了。「由于成就一切智慧,故得無邊辯才,以四無礙辯,宏演法要」。這個多半是說菩薩獲得無邊辯才,成就智慧,得到辯才,全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到哪裏去度衆生?範圍就大了,不是這個地方請,那個地方請,在哪裏請都沒有離開地球。這個時候度衆生,是十方世界跟你有緣的衆生,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記住廣結善緣,讓這個人跟我有緣。見到人合掌,阿彌陀佛,這都結了緣,最簡單的。無論在什麼地方,認識不認識的都合掌,阿彌陀佛,那就跟我有緣。

  你跟他有緣,將來你到極樂世界去,他要是有苦難的時候他就有感,你就有應。就是說,他的感,一個是念頭,起心動念,一個是身體,物質現象,我們這個細胞是波動現象,所以都知道,你的心裏想什麼、你的身體健康狀況全都知道。極樂世界這些菩薩他就有應,他就來照顧你。應,大經上講的,感應有四種,「顯感顯應」,顯感是求幫助,求阿彌陀佛幫助。有的時候不一定是阿彌陀佛來,與你有緣的衆生到極樂世界去,作阿惟越致菩薩了,你求阿彌陀佛,他就能現阿彌陀佛的身來幫助你,妙不可言!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身,應該用什麼方法他就用什麼方法。他不要起心動念,完全是自然的,像《楞嚴經》上所說,「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隨心應量,無礙智慧、無礙辯才才能做得到。

  極樂世界的殊勝,確實最殊勝的就是佛力的加持。如果我們修,修到阿惟越致這個境界,一般經上講需要一個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在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獲得。所以真搞清楚、搞明白了,八萬四千法門就放在一邊了。就像蓮池大師所說的,「叁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自己不再惹這個麻煩,要用多少時間、多少精神。取這個,到極樂世界全就得到了,你看人家一個阿僧祇劫,你到那裏就得到了。所以難信。誰難信?菩薩不相信。菩薩:我費了多少辛苦,一個阿僧祇劫,你怎麼平白你就得到?哪有這個道理!所以難信不是我們,是菩薩難信。

  我們再看下面一願,「善談法要願」,看經文:

  【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鍾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們看到這兩句話,就是這一段的總結,這一章。這一章裏頭它有叁願,這是第十六章,二十四章的第十六章,十六章最後的這一願。「善談諸法秘要乃第叁十四善談法要願。秘者,秘奧之義,言法門之深奧也。又秘密之義,言法門隱密,不易示人也」。像哪些是法門的深奧秘密?一般講,阿賴耶就是法門深妙,比阿賴耶更深的這就是自性,自性真的是不好懂。阿賴耶講什麼?宇宙的起源,宇宙從哪來的,生命從哪裏來的,萬物從哪裏來的,我從哪裏來的,你從哪裏來的。這都很深密,誰能講得清楚?哲學跟科學、宗教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宗教裏頭沒法子,統統歸納于上帝、神,誰也不敢問神,也不敢問上帝。神造的、上帝造的,大家沒話說了,雖沒話說,疑慮重重。我們再追問,那上帝從哪來的?

  佛經裏面沒有講上帝,佛經上講的天帝,像釋迦牟尼佛這個教區,娑婆世界,有二十八層天,一般人稱上帝就是天帝。天上稱天王、天帝的人很多,不是一個,上帝是哪一個上帝?太多了!欲界天,一個單位世界就有一個欲界天,欲界天裏面就有六層,每一層都有天王。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欲界天,釋迦牟尼佛的教區,這個叁千大千世界,裏面有十億欲界天王。我們中國人講玉皇大帝,釋迦牟尼佛教區,像玉皇大帝這個身分、地位的有十億人,哪一個玉皇大帝?我們找的是管轄我們地球這個玉皇大帝。這些都是宇宙的奧秘。這些事情,確實佛在小乘裏面講得含糊,沒這麼詳細,爲什麼?太難懂了。佛要說法,他的原則就是契機、契理。契機是什麼?聽衆,能適合他的善根、適合他的程度,他能聽得懂,他能接受,聽不懂的、不能接受的不說。

  四十九年教學,也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的。阿含講了十二年,就像辦學校,辦小學,小學十二年;小學畢業了再辦中學,中學是方等,八年。八年加前面十二年,二十年,這二十年都是大乘的基礎。二十年之後,般若,這給你講大乘,講這些秘要,『諸法秘要』。這個時候講了,在般若裏面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我們就知道,般若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裏面的核心,最重要的。般若是智慧,本經所說的真實智慧,二十二年。說什麼?給你說諸法秘要。秘要是什麼?諸法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這在前面二十年不談,談你不懂,怎麼是假的?明明是真的,怎麼是假的?有這二十年的基礎,給你講這個你能聽得進去,你不害怕了,你不會懷疑了。要好好的學習,知道什麼是假的。《般若》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實相,實相就是真相,一切法的真相。今天量子力學發現了,般若這部分發現了,最後八年講法華,法華那個八年的東西現在科學沒發現。所以,科學跟哲學的探討,跟佛法比還差一截,很大的一截!

  佛法始終沒有給我們講上帝、天帝,沒有。極樂世界,我們怎麼看它是個學校,阿彌陀佛辦了這麼個學校,專門接引業障深重的這些根性的人,幫助他們成就。因爲這些人都有佛性,本來是佛,迷成這個樣子,墮落成這個樣子,趕快把他們拉回來。辦這麼個學校,這個學校用意在此地,任務在此地。他居然能夠辦成功,把五逆十惡、毀謗佛法的人,這造極重罪業,都能叫他在一生成就。所以,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稱贊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別人不是不能做到,是沒想到。佛佛道同,佛佛的智慧、能力決定是相同,阿彌陀佛能做到,他們也能做到,但是沒想到,阿彌陀佛想到了。想到之後別的佛要不要去做?不需要,有一個就行了。

  極樂世界多大?極樂世界沒有邊際。極樂世界在哪裏?極樂世界沒有形相,說實在的,遍法界虛空界它都包括了。所以你們看《叁時系念法事》,中峰禅師的開示,「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極樂世界在哪裏?就在當前,現在科學家所說的,我們的空間維次不一樣。就好像是電視畫面,幾百個電視臺都在一個畫面上,頻道不一樣,按哪個頻道它就出現,就在此地。原來極樂世界去我們不遠,頻道對了你馬上就看見,沒離開這個地方。像這些東西都是秘要、都是秘密,秘密不是不能讓人知道的,是它太深了。所以,佛法這個秘是深密,意思太深了,事理都深,事很繁、理很深。初學的人聽不懂,慢慢來,不著急,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有根性很利的衆生,像惠能這一流的人物,他們在一生當中,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他確實可以達到。那些人,就像大乘經裏面所說的,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在那個地方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善根,這一生又遇到了,所以輕而易舉他就大徹大悟。那是有原因的,你要看到他過去你就曉得,他已經修那麼長久的時間,這一下豁然大悟,明心見性,不是偶然的。

  就連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偶然,這經上說了。那個大徹大悟是過去生中累劫修行的成就,修淨土的人過去也有那麼長的時間,沒學佛,就是沒有認真修行。可是怎樣?曾經見到佛、曾經供養,跟佛有緣,經曆的佛也是無量無邊,無量諸佛曾經供養過。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得到無量諸佛威神的加持,所以你能信、你能夠願,你才能發這個願,我真想去,真念,他就真成功了。所以,統統都要論到過去生中修行的善根,這樁事情並不是偶然。《彌陀經》上講得好,往生的條件要叁個條件,善根、福德、因緣,叁個條件統統湊起來,成了,這能往生,少一個都不行。善根福德因緣統統與過去生中有關系,要不然哪有那麼巧的事情!善根福德非常深厚的,遇到就相信。像我這一類的人,善根福德不是深厚的,還要學了二、叁十年才相信。那二、叁十年要壽命,如果沒有壽命,這一生這個緣就沒有了,還沒有真信,壽命到了。

  所以,這樁事情我就非常感激章嘉大師跟李老師,…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