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們兩個人幫我延長了壽命。我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一年要是壽命到了,我往生一點把握沒有。那個時候等于是剛剛有那麼一點相信,壽命到了,生病,沒有辦法,念佛求往生。我那年講經十二年。李老師教我們,我們班上同學二十多個人,短命的好多個,不止我一個。老師把這些命很薄的人,福報很薄、壽命很短的人,教我們發心學講經。學講經能延長壽命,真正發心學講經。章嘉大師不但是勸我講經,勸我學釋迦牟尼佛,勸我出家。選擇終身的行業,他說出家好,叫我學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于佛教教學的活動,這是延長壽命最快的,爲什麼?你自己的業報身沒有了,你現在發的這個願,是願力成就的,願力成就的身佛菩薩照顧。所以老師告訴我,對于你自己的生活、你身心狀況,你一概不要顧慮,佛菩薩照顧你。你只是照顧好怎麼樣去研究經教,怎麼樣去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給人聽,接引大衆。我很聽話,我覺得這個不錯,一生不要爲衣食住去發愁了,佛菩薩照顧,這是很自在、很好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就接受了。我這個延長,四十五歲延長到今年四十一年。這個對我太重要了!境界一年一年向上提升,到現在才把大乘搞清楚、搞明白,要沒有這麼長壽命是決定不可能的。所以真重要!
這個地方注得很好,下面說,「又秘密之義,言法門隱密,不易示人」,這個易是容易;不容易,一般人不能接受,是這個意思。「秘要者」,如《法華文句》第五卷說的,「四十余年,蘊在佛心,他無知者」,這叫秘。因爲佛從來沒講過,別人不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最後八年講法華。所以講四十余年,四十一年,前面四十一年沒講過。到第四十二年講法華,最後八年,法華,一乘法。般若是大乘,方等裏面叁乘都有,前面十二年,那是聲聞、緣覺,你看佛是一步一步把人往上帶。到法華,講真的了,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叁,除佛方便說」,這講清楚了。法華給你講真的,其余,般若以前,四十一年所說的是方便法。所以說「無二亦無叁」,二是大乘小乘,叁是大乘,大乘是菩薩,聲聞、緣覺,這叁乘。
佛法只有一乘法,一乘法是什麼?成佛之法。淨宗是念佛成佛,是屬于這個法。但是佛在方等時候就講了,這個經在方等時候講的,成佛之法。爲什麼在方等時候講這個?我們能夠想象得到,方等時候的學生雖然現前程度不夠,提不上去,過去世的福德如果深厚,福德是什麼?供佛,過去生中曾經供佛很多。說這個法門,得佛本願威神加持,能信、能發願,他就能往生。他往生那個成就跟《法華》的成就是平等的,一下就把他提升那麼高,這我們能想象得到。如果沒有過去善根福德,他善根差一點,但是有福德,佛加持讓他能信,不一定要解,只要你能信,只要你肯發願,他就能往生。到法華,《法華》、《華嚴》跟淨宗相應,《華嚴》、《法華》都導歸極樂。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學經曆我們能想得到,這個東西都要學的,知道自己怎麼修,知道自己怎麼幫助別人。實際上,你能相信這個法門,你肯發願往生,你就是真實的智慧,跟那些一乘大菩薩沒有兩樣。只是他的智慧超過你,但是你的福德跟他拉平了。你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實際上真信、發願,佛力就已經加持到,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自己要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決定不能離開經典,經典天天看。看這個經典,這是家鄉的狀況,這是我們家鄉的依正莊嚴,你要起這種念頭,我們得一心回家,回家的時候什麼障礙都沒有了。煩惱不斷,自己斷了,業障不要消,自己消掉了,自然消掉了。
「一乘直道,總攝萬途,故言要」。一乘,一條路,就跟前面講的一向專念這個意思相通,在此地相通,一向專念。總攝萬途,這個萬不是數字,途是法門、途徑、門徑,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一句阿彌陀佛全包括了,這真叫要,精要至極!這一門就是一切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一切門,就這一句佛號。你說這還得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又《法華嘉祥疏》九卷曰:「言約理周,故稱爲要。」言約,約是簡要。言簡單,你看阿彌陀佛一句話,四個字,簡要。理周,具足無量法門,具足一切法門,一門都不漏,全在裏頭。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這一句就全包了,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包括過去、現在、未來,所說的一切佛法,都離不開這一句。統統會歸在這一句,這一句就是,還要找什麼法門?這真正是秘要!這是阿彌陀佛第叁十四願,這一願加持我們,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昔來隱而不傳,目之爲秘」。過去四十一年佛沒說,只說了淨土叁經,但是大乘經上也常常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佛勸大衆求生淨土,大概將近有兩百種經論,這是佛常常這樣帶說,附帶說的。佛慈悲到極處!那個附帶說是什麼?一定看法會裏頭有這種根機,看到了,有這樣的人,佛說話決定會有人受用。如果一個人都得不到,佛就不說,有一個人得受用,佛也會說。
「《法華經法師品》曰: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這個此經是《法華經》,「不可分布妄授與人」。程度不夠,你要說了他不相信,他懷疑、他毀謗。懷疑有障礙,毀謗有罪業,所以佛看到你程度不夠不跟你講。像現在這些大乘經,一乘經,像《華嚴》跟《法華》,有沒有人在講?沒有人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智慧沒有達到這個境界,福德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所以緣就沒有了。經典還留在世間,學的人沒有了。從這個地方就體會到佛法爲什麼會衰、爲什麼會滅,道理就在此地。先滅的,先滅的一定就是這些秘要,這些大乘經典,爲什麼?它太深了。最後滅的,最後滅的一定是小乘經,意思很淺顯,我們看起來懂。都是講倫理、道德、因果,這個東西我們懂,我們會學這個東西,太高深的就留在一邊了。但是真正得度的,得度就是你能夠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那就得靠這部經。這部經,那就要依靠我們的福報、善根,過去曾經供佛,跟佛有緣,我們靠這個。過去沒好好的修,沒認真修,所以智慧差一點,但是福報管用。不是沒有智慧,智慧差一點,這一生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讓我們能信、能願,那就成功了。
「又密宗,稱秘密宗。因密法者,正是諸佛秘要之藏,不輕示人者」。密宗,真的密絕不隨便傳給人,隨便傳給人的這不是密。我跟章嘉大師叁年,他沒有傳給我密法,真善知識!他告訴我,密法屬于加行,顯教沒有基礎不能學密。在西藏學佛,先學十年顯教,參加考試,考試及格有個學位叫格西,拿到格西的學位才能夠傳密法。顯是密的基礎,密是顯之加行,不能亂搞的。現在找個上師就可以傳了,很容易,結果怎麼?沒有效果。我們沒有到過西藏、西康,中國藏密沒接觸過,在臺灣只接觸章嘉大師。可是在外國接觸到一些藏密,藏密的上師我沒見過,一、二個人,很少,就是學藏密的,在外國。學藏密的同修我見過很多,我們一看就明白了,怎麼?不如法。再一種所謂是結緣皈依,這個可以,結緣皈依,真正學密的沒有了。而真正學密的,傳密教的這些上師也都走了樣子,我們不敢說,年輕,不敢講,黃念老告訴我的。
念老真修行人,不是真修行人,這部批注他做不出來,他也不可能有這個智慧,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因緣。你像搜集這麼多書,他到哪裏去找?我跟他見面,那個本子裏頭有張照片,他請我吃飯,第一次見面,到他家裏。我看到這些資料堆在旁邊,桌子,他的桌子大概就這麼大的樣子,他的書桌,旁邊堆的這些數據。我非常驚訝,我說你從哪來的?真的是叁寶加持,佛菩薩提供他這些材料。我那個時候印了《大藏經》,要送一套《大藏經》給他。他說你看看,你把《大藏經》送來我往哪裏放?他那個小房子,真的沒有地方放。所以這些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念老告訴我,他在美國有兩個同學,現在兩個同學都不在了,一個是學密的,一個學禅的。他們很熟悉,但是他在美國不去看他們。我說爲什麼?偏差了,不是正法,走到名聞利養裏去了。很可惜!由此可知,修行真不容易,沾上一點名聞利養你就毀掉了。名氣再大、信徒再多,你將來,來生不能成就,連西方極樂世界都沒分,你說可惜不可惜?他老人家還學了個法門,淨土法門,他學了叁個,最後成就完全靠淨土。往生的前半年,我去看他,他告訴我,每天十四萬聲佛號。每天他念佛,追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追頂念佛,十四萬聲佛號,念了半年。那是幹什麼?我心裏很清楚、很明白,做樣子給念佛人看的,要這樣念才行。你看這樣的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最後往生,六個月,一天十四萬聲佛號,那是表法的。這告訴我們,真想往生,要像他這樣用功、精進才行,給我們做念佛最好的榜樣。
下面說,「今極樂菩薩」,極樂世界的諸菩薩。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統統是菩薩,極樂世界是一乘,沒有叁乘、沒有二乘,全是菩薩,而且全是法身菩薩。凡聖同居土得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叁願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一乘,不是二乘、不是叁乘。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跟華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相彷佛,不能說他沒有,也不能說他有。你說他沒有,往生帶的煩惱,他帶業往生,大家不一樣。從帶煩惱多少那就有等級,所以他就有四土叁輩九品,他真有;如果論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平等,他就沒有。所以,有不能說定有,無不能說定無。極樂世界叁輩九品,就跟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一樣的。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能說有階級,也不能說無階級,他帶的是什麼?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
煩惱叁大類,我們從最嚴重的開始去把它斷掉,最嚴重是見思煩惱。因爲它所變現出來的境界是六道輪回,見思煩惱變現的,佛教我們從這裏下手。首先破身見,不要執著身是我,要知道身不是我。身是什麼?…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