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一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現了,佛教跟西方人講的宗教完全不相同。西方宗教最重要的是信心,佛也是的,所謂「信爲道元功德母」。但是西方宗教,神是絕對的權威,神說的沒有任何人敢反對。佛教不是的,佛教你可以跟釋迦牟尼佛辯論,佛菩薩不但不責備你,歡喜,愈辯你才愈明白。所以到西藏還留的這個風俗,叫辯經,就是辯論。這在其它宗教沒有的,佛教是准許你懷疑,讓你深入經藏,逐漸把事實真相都搞清楚了。把事實真相,在佛法裏面用六個字做代表,性相。性是本體,相是現相,本體就是真如,就是此地講的一實,諸法實相,講自性、講本性都可以。本來是佛是從體上講的,從體才變出現象,這個現象是宇宙、萬法、生命,跟我們自己從哪來的,都容許你去討論、去研究。

  宇宙從哪裏來的?佛所說的,跟現代的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完全相同,是從你自己一念不覺而來的。沒有主宰,如果說主宰,是你自己,隨著你的念頭在産生變化。你看賢首國師《還源觀》,那是他學《華嚴》的一篇論文,現在講博士論文,他那篇是博士論文。文字不多,把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叫精髓拈出來了,告訴我們宇宙人生到底怎麼回事情,答案清清楚楚。從一體,起二用,二用就是依報跟正報,從體起用。無論是依報、無論是正報都具足叁種周遍,這就是它的特性,它的性質。念頭只要一起,周遍法界,爲什麼?因爲法界是一體,就好像我們身上,身上任何一個部位要是有一根刺紮到了,全身都感到痛,立刻就感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任何我們念頭上動一個念頭,物質的身體上,這個物質細胞它是波動現象形成的,全都周遍法界。如果我們有叁昧,有定功,我們的能力恢複了,我們障礙去掉了,遍法界虛空界信息我們統統收到。我們自己身體、念頭也是個發射臺,我們也不斷的用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波往外頭發射,一樣的。我們的起心動念,有意,自己知道的,無意,自己不知道的,都在發射。外面像個網絡一樣,互相交叉,統統明了,真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叁種周遍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第一個是沒有障礙,它起作用,發射出去之後,出生無盡。于是我們就知道,佛家講無常,無常範圍太大了,遍法界虛空界,隨著念頭都在起變化,整個現象都是無常的。真常的就是自性,本體,起二用的時候就是無常,心理變化、物質變化。可是這裏頭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第叁個周遍,含容周遍。佛與法身菩薩他完全用上了,我們迷了。含容周遍是什麼?今天我們講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智大。我們今天量小,小到什麼程度?兩個人都不能兼容。夫妻兩個要離婚,爲什麼?彼此不能兼容,你說心量小到什麼程度!他們的心量原本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麼大的心量!法界虛空界多大,他的心量就多大。佛告訴我們,這是你們自己本來的心量,你本來是這樣的。如果我們心量擴大,擴大到虛空法界,人就成佛了。小,小到極處,連自己都不能包容,就到地獄去了。拓開心量太要緊了!

  要學著包容人,要學著原諒別人,要學謙虛,人不謙虛,不能包容,要是傲慢,不能包容,一定是放下傲慢,要學習謙虛。對一切衆生謙虛,對蚊蟲螞蟻都謙虛,我們看到合掌,螞蟻菩薩、蚊蟲菩薩。牠懂不懂?牠真懂,從來沒有人對牠這麼尊重,我們對牠尊重,牠感到很驚訝。長久這樣對牠的時候就有感動,牠不會來幹擾我們。我們得用真誠心,要養成習慣。再擴大到山河大地,遍法界虛空界,真誠心、恭敬心來對待,知道這是我們的一體。尊重一切,尊重我們的法身,尊重我們的本性,因爲它是從我們的法身、本性顯現出來的,自他不二。上跟佛是一體,下跟地獄衆生也是一體,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這個自性就是自己的自性,是一切萬法共同就是一個自性,所以一切萬法不二,是自己。

  「迄至第十地滿足」,十地是菩薩圓滿,沒有到十一地,從十地轉到第十一地。「爾時,從一實境界」,一實相的境界,「具足發生一切莊嚴,唯少如來一位」。這個具足發生一切莊嚴,莊嚴到了極處,莊嚴達到了圓滿,是什麼時候?等覺位。等覺位,爲什麼?莊嚴是有相的,有現相,妙覺位現相沒有了,他沒有相。所以,有相莊嚴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的是等覺菩薩。他說唯少如來一位,「未得證知」。再提升,再提升那就「更有一轉法性生」,這就是補處。所以補處菩薩他有相,但是他已經證得圓滿的法性,跟妙覺沒有兩樣。實際上,他確確實實已經住到常寂光,實報土裏面還留了一個身,就像小乘裏面講的「有余依涅槃」。有余依是什麼?還有余的,他還有個身體在。小乘,這個人已經證阿羅漢,確確實實小乘偏真涅槃他證到了,他這個身體隨時可以丟,不丟也可以,不丟的時候,有余依涅槃;身體不要,無余依涅槃。補處菩薩亦如是,補處菩薩是入大般涅槃,大乘的,不是小乘的,就是回歸自性了。他確實回歸自性了,但是實報土裏頭留個身相在,或者是在十方剎土他做補處菩薩,等待圓滿,他就示現成佛。

  這種種示現是爲衆生,不是爲自己。在他自己,我們一定要知道,只要是實報土的菩薩,都沒有起心動念、都沒有分別執著,這種示現完全是感應道交。實報土裏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感,所以阿彌陀佛在那裏現報身。那個報身是應衆生之感而現的,在實報土叫報身,在十法界叫應身;時間很短促,幾分鍾,可以到十幾天,那叫化身,事辦完了就不見了,那叫化身。化身,我看多半那個作用是幫助人起信心的。因爲有一些人,很聰明,他沒有看見他不相信,一定要看見,真的讓他看到佛了。看到佛,相信了,佛不見了,但是他真看過了,他有這個經驗,他相信。大概這種作用是最多的。這個人有善根,過去多生多劫有善根,這一生又到人間來的時候,沒有遇到這個緣他不相信,他接觸過佛法,沒有信心。必須他自己真的見到,信心生起來了。

  像朱鏡宙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他們都是老朋友。早年都是親近印光大師的,所以也算是同參、同學,我學佛,跟他的緣非常密切。他告訴我他學佛的原因,他的嶽丈,嶽父章太炎,這是中國讀書人都知道的,民國初年中國大漢學家,叫樸學,樸學家,大家,學術界非常有地位,他是他的女婿。章太炎學佛,那個事迹很多,甚至于見到許許多多的這些例子,他都沒有辦法完全相信,只知道這事情不是假的。他真正信佛,是抗戰期間,他那時候任職是四川跟西康兩省的稅務局長,他是學財經的,這個職位很高。有一天晚上跟朋友打麻將,打到深夜才散會。散會,那個時候官雖然大,沒有交通工具,都得走路,沒有車。馬也沒有,高級軍官才會有一匹馬。在抗戰期間,在那個時候的口號,軍事第一,勝利第一,其它的順序都排下去了。所以對軍人有優惠,高級軍官會有一匹馬。

  他晚上走路回去,很晚,應該是一、二點鍾。走的路,那個時候的電燈,路燈,你們都無法想象,我們親眼見過,二十燭光的燈泡,大概五十米有一個電線杆。你想想看,那個就像什麼?就像海上燈塔一樣,就是讓你曉得有一條路,漆黑的,真看不到。他說他回去的時候,差不多要走四、五十分鍾,回到家,他前面有個女孩子,走在前面,也沒有在意。他說差不多走了半個小時,很長的時間,半個小時,突然想起來,夜這麼深,怎麼會有一個女孩子出來,孤單的一個人在走?這一想,身上寒毛直豎,再一看,前面這個女孩子有上身沒有下身。這一下就嚇到了,這一嚇一驚那個人就沒有了。他從這一次就真相信了,真正相信,他就真學佛了。他說這個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度他的,沒有經過這個事情,半信半疑。親身經曆的,而且他說時間很長,不是短時間。如果不是他驚嚇,大概那個還沒走,還在前面走,這一驚嚇的時候不見了。

  這是什麼?這個都是屬于化身,真的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在什麼時候、機緣的時候,佛菩薩那感應道交就恰到好處。就讓你在這個時候回頭,從此就變成真的虔誠的佛教徒。老人的故事非常多,講不完的故事,我們年輕人在他面前是孫子輩。我認識他,他六十九歲,我二十六歲,孫子輩。所以很多地方我們細心去體會。這一段裏頭的意思,就是等覺菩薩而成爲一生補處,一生補處實際上真的是妙覺果位。

  底下這一段說,「又昙鸾大師更謂極樂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而頓登補處」。這個有道理。因爲什麼?因爲是極樂世界的,不同于其它諸佛的實報土,其它諸佛實報土,連華藏世界都不能例外,是要一地一地。極樂世界非常非常特殊,他說或者是可以不從一地到一地,就是他可以跳級。從初地可以跳成八地,從八地可以跳成等覺,他不是一級一級的,這是昙鸾法師告訴我們。因爲同居土、方便土沒有按照次第,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總在遇緣不同,大師給我們講的,是西方淨土「四土叁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如果遇緣殊勝,他就不必經一地到一地,甚至于凡聖同居土裏面的菩薩,可以不必經曆方便土就直接可以提升到實報莊嚴土。有沒有可能提到等覺?我們相信有可能,這個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

  但是經裏頭有一句經文我們要記住,就是爲什麼有這種緣分?經上講,每個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你今天念佛能往生,無量諸佛在加持你。這個就太難得了,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你爲什麼聽了能相信?相信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念佛真能往生,一生真能成就,這太不容易了,是過去世宿世善根深厚。善根,一個是福報,一個是智慧,福報成就當然快,這單說福報,不說智慧。佛門裏面修福報的人比修智慧的人多,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學佛的人全都修福報。不管這個福報是真的是假的,他心目當中全是在修福,他沒有想到求智慧。那個福報厚的就得無量諸佛加持,所以他可以不必一地經一地,他可以跳班。

  「言十地階…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