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翡翠,綠色的玉,硬度很高,綠色的玉,都是透明的,金玻璃鏡。「與十世界等」,這個玻璃鏡多大?我想應該是十方,跟十方世界相等,十方世界全照在裏頭。「于彼鏡中,見無量剎。一切山川,一切衆生,地獄餓鬼,若好若醜,形類若幹,悉于中現」。《華嚴經》上說的,華藏世界所有的東西,極樂世界有沒有欠缺?不可能。爲什麼不可能?因爲極樂世界是法藏菩薩參觀考察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表法的,密宗表法,二百一十億表什麼意思?大圓滿,究意圓滿。也就是說,法藏比丘曾經參觀考察每一個諸佛世界,一個都不漏,所以華藏世界在其中。
華藏世界裏所有的這些精華莊嚴具,極樂世界也統統都有,它是集一切諸佛剎土精華的大成,西方極樂世界是這麼回事情。一切諸佛剎土裏的精華最美好的,它統統具足,所以這個世界超勝一切諸佛剎土,哪個佛世界都不能跟它相比。我們要曉得,極樂世界是怎麼成就的。《華嚴經》裏面「世界成就品」,是講一般世界怎麼成就的。我們這部經裏頭,詳細說出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成就的。我們要知道,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憑著自己想象成就的,不是,到處去參觀,到處去學習,去搜集這些資料,這樣成就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把他過去發願,願是怎麼來的?就是考察諸佛剎土裏面來的,看到人家好處要,不好的地方不要。看到諸佛世界裏頭有六道輪回,有叁惡道,他不要;看到諸佛世界修行人有進步、有退步,進得少、退得多,這個現象不要。這麼來的,願是這麼發的,不是憑空發的,這四十八願。
五劫的修行,發願不是一次發的,看到什麼要發一個願,過幾天看到一個又發一個願,他四十八願多少時間完成的?五劫完成的。這是非常合乎邏輯,很有道理。不是在家裏設想構圖我要怎樣,不是的。撷取一切諸佛剎土的精華,所以這個世界超勝一切諸佛剎土,道理在此地。這樁事情,確實一切諸佛修行成佛了,沒有一尊佛像他這樣子搞法的,沒有,這樣搞法只有法藏比丘一個。成佛沒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都成佛,大家一樣成佛,因地發願修行不相同,所以到成佛,他顯示出的世界也不相同。與這尊佛因地修行發願有關系,理上完全一樣,事上不一樣,我們這樣子了解,對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懷疑了。《華嚴經》上所說的,就是極樂世界所說的,在這個大圓鏡裏面見無量佛剎,一切山川,這六道裏頭事情,一切衆生,這是六道衆生,最苦的地方地獄餓鬼,若好若醜,這是整個六道都包括,形類若幹,悉于中現,全見到了。
「以上經論,皆明光瑩如鏡,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之義」。全都照了,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功德的加持,到極樂世界我們都受用到。像在這個世界,科學家發明這些高科技網絡、電視,我們得到受用,他發明、他製造,我們享受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阿彌陀佛願力、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他到處都製造出來,我們到那裏去享受。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見到十方諸佛剎土,十方世界的信息你全部都能夠收到。收到了幹什麼?收到了哪個地方有苦有難,就得去幫忙,就得去救災,就這個事情,菩薩沒別的事情。真能到嗎?能到,隨念即到。爲什麼?法界虛空界諸佛無量無邊剎土,從哪裏生出來的?從念頭生出來的。誰的念頭?自己念頭,不是別人念頭。自己的念頭跟別人的念頭,是從一個理體裏頭生出來的,這個理體就是自性。
賢首國師所說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共同的,我們也叫自性,也叫法性,也叫真如,也叫實相,也叫大涅槃,名稱很多,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爲什麼釋迦牟尼佛說這麼多名詞?叫你不要著名字相,你叫它什麼都可以。它本來沒有名字,它本來也沒有現象,名跟相都是假的,怎麼說都可以,你要懂得它的意思。所以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告訴我們,學佛要懂得「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這叁種相你都離,你就是法身大士。誰能離?實報土的人能離。十法界的人沒有離,換句話說,你沒有能夠離,重的,出不了輪回,輕的,出不了十法界。統統都離,超越十法界,你自自然然到實報土去往生,你有這個條件,那是你的境界。然後我們才真正理解到,佛法的真正功夫就是放下,所以放下就是。
再看下面講的,「衆生指極樂世界與十方一切衆生」,衆生廣義的來說,衆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都叫做衆生,這是衆生兩個字的本義。那是什麼?所有現象都是衆生,物質現象衆緣和合而生,我們起心動念也是衆緣和合而生,自然現象還是衆緣和合而生,衆生範圍太大了!沒有一法不是衆緣和合而生。狹義裏面就是指的一切有情衆生,我們現在稱之爲動物,動物是有感情的,有情衆生稱爲衆生。這裏頭狹義跟廣義我們都要知道,經典裏頭有些地方指廣義,有些地方指狹義,要看上下文。極樂世界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裏面的一切衆生,「若見極樂徹照十方之相」,你到極樂世界,這是個非常非常稀有難得,十方世界有沒有這情形?有。《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就有,也能看到十方諸佛剎土。可是沒有極樂世界那麼殊勝,那麼清楚,那麼透徹,爲什麼原因?原因是法藏比丘參觀、考察諸佛國土裏頭很用心,一切諸佛成佛沒有這道手續,所以那是自然成就的,這是特別有阿彌陀佛加持意思在裏頭,他特別用心,用心去選擇。
所以一切衆生到極樂世界,看到極樂世界這光中顯現的十方剎土,看到這個相。「悉皆生起無上殊勝菩提之心。此心希有,如火中蓮。故雲生希有心」。這太難得了,這不是假的,這就是阿彌陀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的兌現,起作用了。諸佛世界有,沒有這種特殊的加持力量;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特殊加持力量,這個不可思議。極樂世界六塵說法,這什麼原因?他一定看了很多世界,許許多多世界一切衆生都是迷惑顛倒,迷失自性的時間太長,染汙太嚴重,胡塗,悟性提不起來,又很健忘。法藏菩薩就想出這個方法,到他那個世界六塵都說法,讓你怎麼樣?讓你聽法學習永遠不會中斷,這個很厲害。這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你決定成就。又何況他自己現身說法,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法沒中斷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你去他都在說法。爲什麼永遠說不完?現在我們曉得,每天新來的有多少衆生,每天畢業出去的多少。這學校天天有畢業的,天天有新生進來,而這些人都是來自一切諸佛剎土,你曉得它一天多少人!
就是給我們說同樣的法,我們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同樣一法給你說上一千遍,你聽上一千遍自然就開悟了。在這個世界你到哪裏去找個老師,給你說一千遍的?給你說叁遍的老師都找不到,何況說一千遍?孔老夫子喜歡教學,你看他有條件的,「舉一隅不以叁隅反」的,不教,太笨了。阿彌陀佛收,孔子不收。阿彌陀佛收,阿彌陀佛很耐煩,天天給你講,一直講到你開悟,你開悟就畢業;你沒開悟,天天聽、天天學永遠不中斷,這個法子妙絕了。我們現在享受的是科學技術,依賴科學技術,如果有一天科學技術沒有了我們怎麼辦?有沒有想到?回到原始石器時代的生活,什麼都沒有了,可不可能?有可能。正因爲有這種可能,所以中國古聖先賢爲什麼不發展科學技術?佛菩薩懂得,連最奧秘的宇宙源起,他一清二楚,爲什麼不發展科技?再想想世界上,遠古許許多多的族群,他們祖宗留下來的這些文化資源,讓現在量子力學家感到非常驚訝,他們才發現的東西,爲什麼人家典籍裏頭就有記載,他爲什麼不搞這些東西?現在我們有一點明白了,搞這些東西,世界早就毀滅了。不搞好,不搞,這個社會進步它是自然的,自然的發展它很慢,但是它很有秩序,它不會出現問題,而且每個人嚴守道德的規範。
科學技術搞得太快了,只顧到這一方面,把一些倫理道德、心性東西統統丟掉,這一丟掉災難現前,災難從哪裏來?不善心行變現的。你看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科學怎麼能比得上人家?人家一點亂子不出,我們想想什麼原因?最明顯的一個原因,就是佛天天在上課,中國老祖宗講「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他科學技術發展得比我們還高明,他不出亂子,天天上課。我們今天光搞科技,倫理道德統統不講,心性之學不講,亂子出來了,出來之後沒法子收拾。我們在佛經上,給我們很多的啓示。我們今天受這點科學的好處,這點利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我們跟人家怎麼能比?它比我們進步太多了。我們今天電視需要人去拍攝,它不要,它不要人拍攝,它能把十方的境界畫面,攝到自己這個畫面裏頭來,它不需要那些工具。六塵都放光,光明世界,光不要仰賴日月星辰、燈火,不需要仰賴,人身放光,所有物質都放光,光非常柔和,不刺眼睛,所以極樂世界有沒有夜晚?沒有,永遠是白天。那極樂世界人需要睡覺嗎?不需要,精神飽滿永遠不要睡覺,永遠不要吃東西,永遠身體幹幹淨淨,也沒有一絲毫染汙。你就知道,我們這個科學怎麼能跟人家比!科學家要聽到的話,我相信他馬上就發願求生淨土,這真的,實實在在是不容易。所以看到極樂世界徹照十方之相,這現相,都能生起無上殊勝菩提之心。菩提是覺悟,就是樣樣都明白,樣樣都通達,沒有絲毫障礙。此心希有,如火中蓮,故雲生希有心。
「因生此心,故《宋譯》續曰:不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無上正等正覺,就叫成佛。成佛是什麼意思?用一句俗話來說,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叫無上菩提。這個話說出來誰相信?世間怎麼可能有這種人?他頭一個不相信,他不相信就永遠不能證得。誰能證得?相信的人能證得。爲什麼相信的人能證得?《華嚴經》上佛說過「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所以他修行他能成佛。爲什麼?他本來是佛。淨土宗所根據的理論,修行成佛這個理論,《觀無量…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八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