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六集) 2012/2/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18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一十一页倒数第四行,「香光普摄」,这第二十一章也只有一愿,就是四十二愿,「彻照十方愿」。请看经文:
【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在这一愿里面,我们看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光明遍照,这里面含的意思,极乐世界广大没有边际。实际上十方世界都没有离开极乐世界,光所照的地方也就是它的势力范围,佛的势力是教化众生,这是说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不会落空的。四十八愿前面所说的种种依正庄严,都不离光明。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右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广博」,『所居佛剎』就是极乐世界,『广博严净』,广博,「宽阔无边。严净,庄严清净」。『光莹』,「光明晶莹」。『彻照』,「无微不显,无远不见」。无微不显,现在科学讲的微观世界,无远不见就是宏观的宇宙。今天科学就走这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我们知道,无论怎样穷研发展,都达不到阿弥陀佛的边际,达不到极乐世界无微不显,无微不显重重无尽。这里头最微妙的,就是一切诸法无不互摄,所谓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粒微尘具足无量无边世界依正庄严,都在其中,而且重重无尽就是此地,无微不显的意思,所以彻照!
「希有,《涅槃经》曰:譬如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水里头莲花这常见的,不是稀有,如果「火中生者,是乃希有」,火光里头生出莲花,这就稀有了。「极乐国土,庄严清净。光洁如镜,照见十方。如《观经》中,大势至菩萨天冠」,大势至菩萨戴的帽子,「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这就稀奇、就稀有了,大势至菩萨跟观世音菩萨,相貌、形色完全相同,不一样的,就戴的帽子不一样。大势至菩萨这个帽子当中有个宝瓶,观世音菩萨帽子有一尊立佛,站着的佛像。这个造像要注意,我们看到很多观音菩萨帽子是有个佛像,但是是盘腿打坐的,不是站着的,这个跟经上讲的就不一样,经上讲的是立佛,站着的佛。这一一都在表法,表法是无比的稀有。这个十方诸佛净妙剎土广长之相,都在这个花里面出现了。五百宝花,每一朵花里面都出现圆满的十方法界诸佛剎土,这是在菩萨帽顶上看到的。
「故知彼土,小大相容,广狭无碍」。这完全是华严境界,菩萨帽子里面的花小,你看头顶上一顶帽子有五百个宝花,宝花不大,我们能想得到,而宝花里面有花台,这像莲花一样,它里头有莲蓬,莲蓬上有莲子,每个莲蓬都现十方一切诸佛剎土,依正庄严之相。从这些经文里面,我们就知道极乐世界跟《华严》一样,圆满具足十玄,事事无碍,理事无碍。这个我们今天讲,没有对立,大能容小不稀奇,小能容大就很稀奇,一个花台里面能容十方一切诸佛剎土依正庄严,这很稀有,这是小中容大,大小互容。广狭无碍,十方世界诸佛剎土广,这一个花台狭,它没有障碍。「一毛一尘」,这再说到更小的,毛是我们的汗毛毛端、尖端,这最小地方。一尘,尘是讲微尘,现在科学里面讲的光子、微中子,讲这些东西。微中子应该就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它不能分,分就没有了。现在科学家就到这个地步了,真的把微中子再一分没有了,出现什么?出现是波动的现象,这个波动是意念,跟法相宗讲的完全相同,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物质是从心想生变现的。现在科学知道,物质的基础是什么?是念头、意念,换句话说,没有念头就没有物质,这是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
我们看到这八十年科学的进步,八十年前刚刚发现原子,认为物质里头最小的就是原子。可是这些科学家不死心,再把原子分,原子一分裂的时候发现了有电子、有核子、有中子,发现这些东西。再分一直分到最近发现的,这是德国普朗克所说的,他是专门研究物质,到底物质是什么?他这一生也值得,总算满了他的愿,物质是假的。所以他下了个结论,根据他的结论,宇宙之间决定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意念变现出来的幻相。跟佛在大乘经里面讲阿赖耶的三细相,一念不觉从本性里面现出一个阿赖耶,阿赖耶有三个现象,就是今天科学讲宇宙基本的三个现象。一个是能量,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一个就是信息,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就是念头,信息就是念头;第三个阿赖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质。通常也讲心心所四分,八识每一个识、每一个心所都有四分,这就是它怎么构成的,是这个四分构成的。它有自证分,自证分就是本体,就是能量;它有见分,见分就是意念;它有相分,相分是物质;还有一个证自证分,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证自证分是什么?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不是外来的。科学家也发现了,他说人有一种本能,因为他有这种本能,他知道很多宇宙的奥秘,譬如讲三细相就是宇宙奥秘。他们并没有什么科学,他怎么也知道?所以科学家说这是人类的本能。我们现在人把本能迷失了,他们没有迷,所以他们还起作用。
如果科学家说本能,那可能就是四分里头证自证分。本能怎么会迷了?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这个能力就不现,就不见了,但是绝对不是失掉了,不是的。佛法讲的迷失,因为你迷,迷是障碍,让你的能力就是智慧不能现前;如果你把障碍放下,能力就恢复。这个障碍是什么?我们现在晓得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你的本能就是证自证分,就能现前。证自证分现前,对于宇宙怎么起源的,物质现象从哪来的,精神现象从哪来的,宇宙从哪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全都了解,统统都明白。这些问题科学跟哲学几百年的探讨,都没有把这个根源找到,现在找到了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佛法里面讲第二义。第一义是科学、哲学永远找不到的,什么原因?佛说得很清楚,第一义不能用心意识,不能用第六意识,第七识、阿赖耶统统不能用。因为那是妄心,妄心它的范围只能到妄,妄能知道妄,妄不能知道真,所以在阿赖耶识的范围之内,他统统能够知道。这就是今天科学跟哲学的进展,差不多快到边际,再不能突破了。
再要怎样知道?经教里头佛说得很清楚,「唯证方知」,那你就要靠证,怎么个证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证得,你就知道了,用妄想分别执着是没办法知道的。科学家跟哲学家能够把思考、把想象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他就证得了,真相大白。于是我们问佛怎么知道的?佛没有这么多的科学工具,没有这么多精密的仪器,为什么他知道?他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亲眼看见的,现量境界不是比量,现量境界,亲自看到宇宙的根源,所以科学的发展是愈来愈接近佛教。现在科学家没有接触到佛经,这里头有个障碍,障碍是什么?误会认为它是宗教,它是迷信,不愿意接触它,障碍在这里。如果一旦接触了,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用这么多的心思、时间所发现的,佛经上全都讲清楚了。这就是他们现在所承认的,人类有一种本能,这个本能,就是心心所四分里头的证自证分。
底下说,「《往生论》曰」,《往生论》里头有一句话说「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前面举的例子,《观经》例子大势至菩萨帽子上的花、花台,能现十方剎土。前面我们看到的菩提树,树能现十方剎土。现在?现在《往生论》上讲的,他们住的宫殿、住的楼阁也能现十方诸佛剎土。换句话在极乐世界,你想看十方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诸佛剎土,在极乐世界到处都能看到,光中都能现这个境界。而且肯定知道我们自己生生世世,过去生生世世曾经在哪个世界住过,得的是什么样的身体,干的是什么事业,全都知道。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别人,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不清楚。我们要晓得这些事情,真的要知道了,极乐世界能不去吗?换句话说,不到极乐世界永远再胡涂下去。我不想过胡涂日子,我想样样都明了,到极乐世界就办到了。如果要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要求生极乐世界?我想样样都明了,我想明了我的过去、未来,我也想知道你的过去、未来,到极乐世界就办得到不是假的。
昙鸾法师的批注《往生论注》,昙鸾法师注的,这里有五句话,「如净明镜」,干净的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昙鸾法师在《往生论注》里头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依报、无论是正报,前面举的大势至菩萨是正报,举的宫殿、楼阁是依报,举的菩提树也是依报,无论是正报依报都放光明,都能够显示十方一切诸佛剎土依正庄严之事。佛不必跟你讲,叫你自己去看,这多省事!讲未必能讲得清楚,让你自己亲身经历,你去看你就全都看明白了。光中显示出来的境界,你不但可以看,你可以能够走进去;我们今天电视做不到,电视我不能走进去。极乐世界现的相你能够走进去,换句话说,我们只要到极乐世界,就等于到了十方一切诸佛剎土,就全到了,是真到,不是假到,你能够见佛,能够供佛,能够听佛说法,有疑问能够向佛请教。那个世界还有很多苦难众生,你也可以帮助佛去教化。这个地方能不去吗?比天堂殊胜,天堂没看到这个境界,我们想想,一切这个世间宗教所说的天堂、天园,他们最后聚的乐园,在极乐世界全都看到,无论你想到哪里去逛逛,去参观,一点障碍都没有。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肯定、相信了,你就不能不去,非去不可。
「又《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古时候没有玻璃,古时候经典里面所讲的玻璃,我们现在人讲水晶,古时候这玻璃是水晶,所以它是七宝之一。经典里面讲的琉璃,大概是现在我们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