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五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五集)  2012/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9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二十七頁,倒數第七行從當中看起:

  「複以法藏菩薩大願,不但超過叁乘,且超踰諸佛願也。經雲:法藏發願之初,便言我立是願,都勝無數諸佛國者」。我們看到此地。這還是解釋偈頌裏頭的第一句,『我建超世志』,志就是志願,這就是指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我們必須要知道,它從哪裏來的?它依憑的是什麼?前面我們把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曆史說過,他不是憑空在想象的,而是實際去考察、去學習。在哪裏學習?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嘉許他的發心,他的發心顯示真實的智能、真實的慈悲利益一切衆生,就把十方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用了多長的時間?經上講用了五劫的時間,長時期的考察,那不是短時期。五劫時間考察了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國土,取人之長,舍人之短,所以極樂世界是集一切諸佛國土裏面,真善美慧之大成,這自然就超越諸佛國土。

  我們知道佛佛道同,成佛了智慧、德能、相好完全平等,爲什麼極樂世界要超越其它國土?這也有一說,諸佛如來在因地上發願不一樣,所以果地上他自然成就,這種成就沒有設計,沒有策畫,也沒有施工建造,完全是變化出來的。實實在在講就是世間人常說的,心想事成,真的是心想事成,佛常說「 一切法從心想生」。近代的科學家才發現念力的能量其大無比,如何能開發念力的能量?我們可以說開發念力能量,第一個人就是阿彌陀佛。他完全是憑這個,不是想象,是自己的善願、功德之所成就,這變現出來的。這樁事情,在我們世界也有,而且還在欲界,不是色界、無色界,欲界的第五層天叫化樂天,這個天上的享受快樂成就,也是他們的善心、善行功德所感應的。再上去一層他化自在天,實際上就是魔王天,魔的力量也不可思議,他的福報大,超過第五天,他所有一切享受不需要自己變化,第五天變化出來供養他,所以叫他化自在天,他就是第五天,第五天變化去供養他。在在處處都暗示我們,心想事成、一切法從心想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在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是六道,方便有余土是四聖法界,實報莊嚴土我們沒有看見,有沒有?有,經典上有記載。有人想看看世尊的實報土,世尊就同意,他坐在那個地方把腿放下來,他盤腿坐的,腿放下來,足趾按著地,大家就看到,這個大地馬上呈現著七寶莊嚴。釋迦牟尼佛示現神通給大家看,看完之後,佛再把腿子盤回去就沒有了,就看不到。換句話說,沒離開這個地方,佛的實報莊嚴土是另一個空間維次,跟我們空間維次不相同。于是我們就知道,在甚深禅定裏面,空間維次突破了,你就能看得見。定功有淺深、有大小不一樣,像世間禅定四禅八定,四禅生色界天,四空定就生四空天,四禅跟四定合起來叫八定,叫四禅八定,實際上這個定是八個等次。阿羅漢的定功深,第九定,《楞嚴經》上講他超過第八定,所以他就離開六道輪回。他離開六道輪回到哪裏去?本經裏面說的方便有余土,他就到方便土去,就不是凡聖同居土。

  六道是凡聖同居,四聖法界那裏沒有凡人,都是聖人,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佛住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佛是相似即佛,相似即佛是什麼?他不是真的佛。大乘教裏面講真假的標准是用心,用真心就是真的,用妄心就不是真的。十法界裏面的佛菩薩還是用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妄心,所以他不是真佛。但是四聖法界裏面的人用阿賴耶識是用得正,我們是用邪、用歪了,用得不正。他爲什麼能用得正?他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佛教他做的,他們認真落實,真幹;佛教他不可以做的,他絕對不會做,他都不會動念頭。所以十法界的佛,我們凡夫不知道,我們凡夫看到一定是真佛,怎麼會知道!只有比他高的人看他知道,下面的人是決定看不出來,相似即佛。在他這個位次他還要用功,把無始無明煩惱放下,斷掉了他就變成真佛。無始無明煩惱一放下就是轉八識成四智,那用真心,用真心不住在方便土,所以方便土就不見了,四聖法界也像夢一樣。

  放下無明,方便土就沒有了,方便土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醒過來,覺悟過來到哪裏去?到實報莊嚴土去。在娑婆世界,他就到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他要是往生極樂世界,他就到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我們自己的自性變現的淨土,跟諸佛變現的淨土,是同一個淨土。前面我們讀到,一切法都是互相融通的,互融互入決定沒有界限,遍法界虛空界其它任何一個宗教也是融通的,決定沒有分別,只是有總相、有別相,有體、有用。體是一個,作用千差萬別,那個不一樣。無論有多少,所謂說無量無邊、無盡無數全是互融互入。這種情形,近代量子力學家發現,這個現象被他發現,所以他們有個講法,整個宇宙是無量之網,像一個網一樣。這個網看不見也摸不著,這個網它不是現象,就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也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好像有這麼個東西把整個宇宙聯系在一起。實際上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你看他前面叁條就是講這樁事情。這個說明佛教裏頭有真正的科學,高等科學,不僅僅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高等哲學,高等科學,科學跟哲學裏面所研究探討的問題,佛教全有。現在的科學、哲學,終極的結論還沒有,還在摸索,可是佛教裏頭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讓科學家來證實佛所說的話句句真實。

  我們有這些知識做基礎,對阿彌陀佛的願就不會懷疑,佛真有這個能力,讓你看到遍法界虛空界的現象。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韋提希夫人遭到家庭的變故,現在所講的政變,兒子奪取父親的王位,等不及了,奪取王位。所以她遭遇到這個困難,也很傷心,求佛。她念頭才動,佛就知道,佛帶著目犍連、阿難去看她,她向佛要求,不想住這個世界,有沒有好的世界她想往生。釋迦牟尼佛也是把十方諸佛剎土,用神力展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看。她看了之後,她覺得極樂世界好,是她自己選擇的,佛沒有告訴她到哪裏去,自己選擇的,她選擇了極樂世界。要求佛告訴她,怎樣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佛告訴她。這就是《觀經》,《觀無量壽佛經》的緣起,《觀經》是這麼來的。

  《觀無量壽佛經》裏面講的是兩個重點,不像這部經,這部經是概論,對極樂世界方方面面全介紹到,很難得。《觀經》裏面重點只有兩個,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方法,這個很重要。方法講了十六種,叫《十六觀經》,十六種,任何一種你修成了都能往生。不是十六個叫你全修,不是的,一觀觀成就可以往生。如果前面這十五種你都觀不成,最後第十六種是念阿彌陀佛,所以這個念佛法門是第十六種。佛門裏有跟我們中國人的思惟非常相像的,就是最後的一個是最好的,文藝表演,最後一出叫壓軸戲,這最精彩的,念佛往生是第十六,這個要知道。

  《楞嚴經》上二十五圓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壓軸,還有一個「大勢至菩薩念佛」,這兩個都不按順序排的,特別法門,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大勢至這個方法,適應于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所以夏蓮居說,他是遍法界虛空界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在遍法界虛空界提倡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娑婆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哪個人最先提倡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華嚴會上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是娑婆世界的初祖。在中國提倡念佛是慧遠大師,東晉時代的,所以他是中國的初祖。以前我們講初祖,只聽說講一個,夏老居士講叁個。所以在我們這部經裏面看到,《觀經》裏面看到的,法藏比丘去參訪諸佛剎土,那就是跟釋迦牟尼佛把諸佛剎土展現給韋提希夫人看,一樣的境界!所以這是可信的。

  但是法藏比丘那個時代,人的福報大,福報大從哪裏看?從壽命看。你看世間自在王佛在世間講經教學四十二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他四十二劫,這就是說福報大!所以他用五劫的時間完成。極樂世界就他四十八願,不是憑空想的,確實是看到一切諸佛剎土裏頭,好的都要,不好的都不要,這樣建立了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就變成一切佛剎裏頭最好的,它等于說集大成,集諸佛剎土裏面真善美的大成。這個地方又很特別,沒有曆史的包袱,它是個新建成的世界,過去沒有,新興的一個道場,沒有舊包袱,一切都能夠自由做主,就是要符合這個條件才能進來,條件並不苛刻,真信、真願、肯念阿彌陀佛的佛號。彌陀的膽量大,那壞人來了怎麼辦,他能不害怕嗎?他爲什麼不害怕?我們一定會擔心,他爲什麼不擔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句名號能把所有的惡人過去那些惡業洗刷幹淨,惡念不生。名號不可思議,阿彌陀佛那種真誠不可思議,所以他用不著提防。惡人能不能往生?能,五逆十惡、毀謗大乘都能往生,這我們在前面十八願看到的。

  十八願後頭是有這麼一句,十念往生,「唯除五逆,毀謗正法」,有這麼一句。這一句很多祖師大德解釋,這個批注裏面遵從善導大師的解釋。善導大師說得好,五逆十惡,毀謗佛法,只要真正忏悔,佛不是不攝受。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這是一切罪裏頭極重的罪,希望大家別做,真正做了,忏悔承認過失,後不再造,還是往生。這裏頭有什麼道理?《觀經》上有,《觀經》不是講理論嗎?淨宗建立的理論,爲什麼一生能圓滿成就?理論實際上就八個字,「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淨宗理論的基礎。淨宗肯定「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的心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你的心。所以人家問你,佛到底是什麼?佛就是你的心。你有沒有一個真心?有沒有一個良心?那就是佛。佛不在外頭,佛就是你自己,你不要佛了,那你良心都不…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九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