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0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製。

  佛法,你要成佛,成佛必須把這個斷掉。頭一個破身見,不執著身是我。執著什麼?執著念頭是我。外國哲學家所說的,「我思故我在」,很高明,他不執著身是我。什麼是我?能夠思惟的這個是我。中國人講靈魂。身有生死,靈魂沒有生死,死了以後又去投胎,又去找個身體,它永遠不會死。它沒有生死,但是它迷惑,它不覺悟,所以美其名爲靈魂,實際上它不靈,這個一定要知道。它迷,迷魂是真的,一點都不靈。它要靈,它就變成佛菩薩,那不叫靈魂,叫靈性。靈性說老實話,它真的是我。那性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真實之際,靈性是真實之際,這是真正的我。

  真實之際是所有一切萬事萬法的本體,在哲學裏面講的本體。所以我只有一個,遍法界虛空界全是我,一切全是我,這就對了,一點都不錯。這個認知之下,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事萬物,你的看法就平等了,你對于這個現象不起心不動念。看到迷惑的衆生,你一定會自動,會全心全力幫助他回頭,就好像我們的身體。這身體細胞組成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身體大概有多少細胞?五十兆,五十兆個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你都會愛它,哪個細胞有了問題,你都會趕緊去照顧它,讓它恢複正常。那你要曉得,整個宇宙所有一切萬法都是我身上的細胞,無論哪個細胞出了事情,我一定去幫忙它,趕快讓它恢複正常,覺悟!

  所以諸佛菩薩哪有不愛衆生的道理!他跟衆生是一體,是這麼個關系。這個關系只有佛講到,其它的沒人教導。中國儒家、道家有這種形容,但不是真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他不是親證,這是心量大說出來的。佛法不是,佛法是真的,真的是一體。近代量子力學,對佛法這個說法提出有力的證明,證明宇宙跟我們自己的關系確實是一體。這個時候契入真實之際,我們自性裏頭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都顯現出來。這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一樣都不缺,圓滿一樣不缺,「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真的我在哪裏?真的我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是真實之際,這是真的我。但是真的我,一定要知道,它不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假的;它也不是意念,那個念頭也是假的。念頭怎麼生的?一念不覺才生的,一念覺沒有念頭。所以它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自然現象,它什麼都沒有,那是真的我。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靈明極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缺,它能現相。我們今天是迷失了自性,現的六道輪回相。法身大士、諸佛如來,他們是完全覺悟,一點不迷惑。在不在我們人間?在,我們不認識。他爲什麼現相?衆生有感他有應,跟他有緣的衆生起心動念,他全知道。我們身體健康狀況,他完全知道,爲什麼知道?動,起心動念,心,波動,身體物質細胞,細胞在動,它是無常的。動的頻率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這麼高的頻率在振動。它不動?不動就沒有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物質現象存在是靠波動,這是今天科學發現,稱爲弦定律。這是佛經上講的深密之法,被現在科學揭露出來了,科學家證實了。

  所以佛確實有能力加持我們身體健康,真有這個能力,身心健康他都能加持。我們今天明白這個道理,相信這個事實。最重要的,我們如何跟諸佛如來起感應?那就是你真正知道有真實之際。佛法講佛性,或者講法性,真有,這不是假的。所有一切修行成佛的人都在這裏頭,這裏面是光明的,叫大光明藏,它不是黑暗的。迷了才有黑暗,覺了沒有黑暗。我們將來證到妙覺位,也就是回到這個地方,回到真實之際,在淨土叫常寂光,回到常寂光。常寂光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常寂光,也叫諸法實相,也叫真如,也叫第一義谛。它真是第一義,因爲從它出來,所有一切法都是從它這變現出來的。這是事實真相,非常可惜,現在這些真相講的人太少了,真正學佛的人太少了。

  佛從哪裏學起?從經教學起。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如果不必從經教學起,佛爲什麼講四十九年!經教是什麼?經教就是幫助我們看破,就是看得破。真正看破,後頭是修行。修行佛就不必說了,爲什麼?你全都明白了。佛只幫助你看破,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他不能幫助你。他給你講得很清楚,就這叁大類煩惱,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你跟他一樣。你知道了,知道了你沒有辦法放下,那還得繼續搞六道輪回,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我們這一生遇到淨宗法門,能夠在這一生往生淨土,我們的放下就做圓滿了。但是要曉得,這絕對不是這一生才遇到的,過去不知道經曆多少生、多少世在學習,都沒有放下,沒有真搞清楚,沒有下定決心。所以經上跟我們說,能信、能願念佛往生的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得無量諸佛如來的加持你才會信,你才會願意到極樂世界,才肯念佛。這是把底牌掀出來了,我們才曉得原來如此,不是一世、二世。十世行善,我們中國古人說,你家裏十世積德行善,能出一個尚書,古時候的尚書就是今天的部長,能出一個做這麼大官的人物。能發大財、做大官,十世;五世、六世,大概做個縣市長;一世、二世大概做個村長、裏長。統統都是有因的,沒有因的,那沒有你的分。做大官的,發大財的,都是前世積功累德。但是最重要是覺悟。覺悟是什麼?你有機會不會墮落,有機會超越六道。行善積德不容易超越,他對世法留戀,心不開明。

  我們這一生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是名符其實的亂世,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我們碰到了。在這個時代還能遇到佛法,遇到佛法的大乘,遇到大乘的淨宗,真正不可思議。遇到這部會集本,遇到這部集注,讓我們對淨宗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才真的有了信心,真的要求往生,而且有把握去往生。把握在哪裏?放得下就是把握。真放下,不再留戀,這一生要真去!極樂世界這麼好,現在才發現,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第一個道場。極樂世界是道場,第一道場。進入這個道場,沒有一個不是圓滿成就!成就叁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之利,利益,這下面講的「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叁個都得到了。

  「今雲:住真實慧。此叁句雖各有異,而其真實則不二也」。你看都是真實,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真實,同一個真實!「真者,真如也。實者,實相也」。這具體給我們說明,真如、實相都是自性的別名,換句話說,全是性德,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出來了。我們可以配在這叁句上說,真實之際是本體、理體,自性的理體;真實智慧是起用,體相用;真實之利是現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相。自性的體相作用都顯現出來了。相跟作用也可以互相交換,說智慧是相可以,說利益是相也可以,這是可以互相說的。爲什麼?智慧裏頭有相,相裏面有智慧,但是都是體的作用。如果從體用兩個字來講,智慧跟利都是屬于用,體用都是屬于用,用裏頭有相用。

  「《觀佛叁昧經》雲: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觀佛叁昧經》上說的,成佛了,這叫佛地果德,果就是真實之際,德就是講的智慧德相。佛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真如實相,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無相是實相的體,無不相是實相的作用,體用是一不是二。第一義空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第一義是從體上說的。從相上見到體,知道相是幻相,相不要去執著它,這叫第一義空。不能占有,不能執著,不能控製,不能支配,你起這些念頭全都是妄心。但是六道凡夫這四個全有,想占有,想控製,想自己來分配,都有這些欲望。欲望是假的,事也是假的,相也是假的,總要搞清楚、搞明白。爲什麼?你煩惱就沒有了,你才能夠跟性德相應,在這個世間恒順衆生。順著他不要違逆,違逆他就不聽你的,順著他逐漸逐漸從虛幻回歸到真實,他才能接受、能聽。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學恒順衆生,隨喜功德,用了十二年,完全隨順大家。十二年之後,大家覺得釋迦牟尼佛是個好人,跟我們講的都是好事,對他有信心了,再講方等。方等是引導你入大乘,引導你認識真實。八年是引導,八年之後再跟你講真的,就講諸法實相,講真的,般若。前面二十年的基礎!人才相信。現在沒有基礎,一下就教他,講這個,真不容易!那就是說,他過去生中沒有相當的功底,他怎麼會接受?不但不接受,他還要排斥。所以不接受、排斥是正常的。真正能夠接受、歡喜接受,我們知道過去生中修學的底蘊很深,他接觸到,他就相信。所以教初學,根基不厚的要以因果爲主導,十法界不出因果,有這樣的根基,再慢慢給他講信心,大乘講信心。

  這底下解釋什麼叫真實之際,「窮極真如實相之源底曰真實之際」。際是什麼?邊際,真如實相的邊際,真如實相的核心。真如是什麼?其大無外,是邊際;其小無內,那也是邊際。大小的邊際,內外的邊際,都是不可思議。爲什麼?找不到,真的沒有邊際,這叫真實之際,就是自性。這個真實之際是什麼?你真正能夠徹底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證得了。你證得也說不出,爲什麼?言語沒有這個能力,思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告訴你一句真話,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後面四個字叫「唯證方知」,你放下了,你就完全明白。你完全明白,你也說不出來,你也無法想象。所以用思考、用言語只能到一個階段,它是有範圍、有局限的。言語有局限,思惟有局限,言語的局限小,思惟的局限大一點,還是有局限。思惟的局限,佛告訴我們就到阿賴耶。今天的科學家到了思惟、言語的極限,再向上提升,那只有把煩惱放下,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契入,那就是證得真實之際。

  「當來一切含靈,皆因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脫者,真實之利也」。這真實之利,特別就是指這個。這個真實之利,在八萬四千法門裏頭只有淨宗,其它的沒有,這是我們…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0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