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慧。所以從他智慧上、覺悟上,這就是佛寶。「軌則爲法寶」,軌則是戒律,持戒修福,這是法寶。「在衆無違衆生故名僧寶」,這是什麼?這是六和敬,與大衆和睦相處,沒有違逆的行爲,這叫僧寶。所以這叫同相叁寶。你看,佛裏頭有法、有僧,法裏面有佛、有僧,僧裏面有佛、有法,叫同相叁寶。

  第二,「同體叁寶(又名一體叁寶)」,這完全從真如自性上說。一切衆生皆有法性,法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涅槃,這名詞很多,意思完全一樣的,就是第一義。「真如有覺性」,這叫佛寶。真如裏頭一切是自然具足的,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第叁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用在此地講,本自具足叁寶。我們通常解釋這一句,能大師這第叁句「本自具足」,用《華嚴經》,《華嚴經》上講一切衆生本自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我們這樣講法,《華嚴經》的經文是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用惠能大師這個本自具足,這樣大家就清楚了。有智慧、有德相,智慧就是佛寶,相這就是法寶,德就是僧寶,這是一體,這是自性裏面的體相用。所以真如覺性。「真如有軌持義」,這是法寶,「真如有和合義」,這是僧寶。

  和合裏頭最重要的條件,叫「見和同解」。見怎麼和?把所有一切的見解統統放下就和了。這是佛法比什麼都高明。不是說我的見解比你好,你要跟我,不是這樣的;他的見解好,我們都要學他的,不是的,大家都放下就和了,這個大家服。清淨心裏頭沒有知見,這真心。大乘教常說「真心離念」,你只要有念頭,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沒有念頭。大家都沒有念頭,大家都成佛了,這才真正的六和敬。不是誰跟哪一個人學,哪個跟哪個,不是的,佛法不講這些。佛法到最高的這一層,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你看阿羅漢不執著了,菩薩不分別了,最高的,佛,起心動念都沒有了。這個就是章嘉大師早年教給我的,怎麼樣能夠契入佛境界?放下、看破!看破就是佛知佛見。佛知佛見從哪來?從放下來的。學佛沒有別的,學佛就是學放下,真放下,徹底放下。爲什麼?因爲所有現象都是假的。你認假不認真,叫凡夫。假的統統放下,真的就現前了,真的什麼?真如自性就現前了。這是同體叁寶。

  「別體叁寶」有兩種說法,「此有二宗」,這兩種就是大乘跟小乘。「大乘說叁身如來是佛寶」,叁身,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歸納在應身裏頭,所以有時候稱應化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應身是作用。法身沒有相,就是本體;報身示現在實報莊嚴土,有相,那是幫助法身菩薩的;應化身在十法界,就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個身相是不定的,沒有一定的相,隨類化身。這叁身是佛寶。「空教是法寶」,大乘。大乘的教義確實用這一個字全都代表了,大乘給你說真的,真的是萬法皆空。六道是空的,假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上告訴我們,「夢裏明明有六趣」,你在作夢的時候,明明有;醒過來,「覺後空空無大千」,一場夢,沒有。佛告訴我們六道輪回是一場夢,你迷在裏面就繼續作夢。這夢很辛苦,六道裏頭雖然有叁善道、叁惡道,但是佛說肯定你在叁惡道的時間長,你在叁善道的時間短。爲什麼?你只要自己想一想,你今天從早到晚,你起的念頭,善念多還是不善的念頭多,不就清楚了嗎?善跟不善以什麼爲標准?以利益,起的這個念頭是自利的念頭多,還是利他的念頭多,利他的念頭叫善念,自利的念頭叫不善念。

  現代人肯定是自利的念頭多,所以這個世界沖突多。要化解沖突,從哪裏化解起?大概在十年前,九一一好像是二00一年,九一一的事件,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的一年,一年以後,昆士蘭大學校長派了兩個教授來找我,邀請我到學校跟他們和平學院的教授舉行一次座談會,我答應了。我才曉得大學裏頭有和平學院,從來沒聽說過的。這個學院上什麼課程?研究什麼主題?原來專門是研究怎麼樣消弭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這個主題很好,很有必要。全世界只有八個大學有,所以很少,一般沒聽說過和平學院。他們有學位,有博士、有碩士,畢業之後多半在聯合國服務。那也就是爲聯合國培養調解糾紛的人才,這個也很有必要。那一天參加的十幾位教授,好像有十八、九個,我們在一個橢圓桌上來討論這個事情。

  首先我聽他們的報告,他們給我做了五十分鍾的報告。過去他們調解糾紛,走西方人的理念。用什麼方法?用報複、用鎮壓。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他們認真去反思,這個方法不能解決問題。變成什麼?變成恐怖戰爭了,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把問題給惡化了。所以找我,讓我提供一點意見,能不能用真正和平的方法來解決,不再用暴力,不再用報複。我想這很好。那一天坐在我對面是他們學院的一位資深教授,因爲我看到他的座位,他座位是排名第二位,資深教授,美國人。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你們美國的教育是不是從幼兒園就教競爭?他說對,從小教競爭。一直到大學、研究所還教競爭?沒錯。我說競爭再升級是什麼?他沒有想到我問他這些話,他看著我,我也看著他,他沒有說話。我告訴他,競爭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再升級就是戰爭。今天戰爭是生物武器、是核武,那就是人類的毀滅,我說這是一條死路!從小怎麼可以教競爭?我說中國教育,自古以來中國小孩從小就教他讓,沒有教競爭的。小孩的時候,忍讓;慢慢長大之後,他懂事了,謙讓;成人之後走進社會,懂得禮讓,一路讓到底,這是一條生路。

  沖突怎麼發生的?今天有利擺在面前,你第一個念頭想到是自利、還是利他?他說當然是自利。我說那就行了,你自利,他自利,我自利,我們叁個人不是要打架嗎?沖突不就發生了嗎?如果我們都能想到這個利是利他,不要自利,這和平不就出現了嗎?如果真的要化解沖突,要想恢複這個世界社會的和諧,就要學禮、學讓,決定不能講競爭;還要有競爭這個念頭,這個沖突是永遠不能夠得到化解的。東方走的是生路,西方走的是死路,必須把這個搞清楚、搞明白,問題不在外面,在我們自己。何以調解糾紛的人不能幫人解決問題,那是什麼?都是以自利爲本。殊不知,利他才是真正自利,自利是自取滅亡。這他們沒有想到過。

  過了一個星期,我跟他們又開了一次會,學校聘請我做教授。我沒有跟學生上課,我說我跟你們教授座談會聊天,這個很好,我很樂意。爲什麼不跟學生?學生沒有這個念頭,都是自利、都是競爭,我們講這些東西他聽不進去。教授年歲畢竟大些,他有經驗,聽了的時候他會認真去反思。我們也就是這個緣分,學校對我要求,贈送我學位,聘請我做學校教授。原因是什麼?希望我能代表學校、代表澳洲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把我們這種理念告訴大家。這個最後我也同意了,這是佛門講的慈悲。這問題的確嚴重,如何化解,佛法有方法。所以到最後,我在聯合國裏參加了將近十次這種會議,我明白了、了解了。我們引用英國湯恩比博士的話,這是在前一個世紀英國的一個學者,他曾經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說過這麼一句話。

  孔孟學說真能解決嗎?大乘佛法真能解決嗎?我爲這一樁事情兩次訪問倫敦,這是世界知名漢學的研究中心,歐洲的漢學院,去訪問他們的學者,那是研究生,博士班的研究生,訪問他們的教授,在倫敦。我說,湯恩比博士你們大家都很熟悉,他的話是真的嗎?你們能相信嗎?這個話我不問別人,別人是外行,你們是內行,你們是專門研究中國儒釋道的,拿儒釋道的經教去寫博士論文的,所以你們是內行的,我向你們請教,湯恩比的話是不是真的?他們對著我笑,不說話,看著我,我也對他們笑,叁、四分鍾都不說話。我反過來問一句,難道湯恩比博士說的話說錯了嗎?他們也不說話。最後我沒有辦法,不能不說。我說你們很聰明,既不反對,也不承認。大家都笑起來。我說我的看法,湯恩比的話說得沒錯,你們沒有信心。是什麼原因?解讀錯誤。這個他們眼睛就睜大了,對這一句話聽錯了,真的意思沒聽懂。我說你們研究中國儒釋道都有相當可觀的成就,拿到儒釋道的經典寫博士論文。當中還有個同學告訴我,他的博士論文是《無量壽經》。我問他,《無量壽經》有九種不同的版本,你用的是哪一種?他用的夏蓮居的會集本,就是我們現在學的這個本子。很難得,我們聽得很歡喜。

  所以我就說,你們今天聽到佛,一定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提到孔孟一定想到四書五經、十叁經,沒錯。那這些東西能不能救現在的社會?理論太高了,無從下手,對不對?真的,沒錯。所以你們不敢相信。然後我跟他說,這是儒佛的花果,像植物一樣,這是它的花果,你們都喜歡,目標都看到這裏。這花果從哪裏生的?從枝條上生的。枝條從哪裏生的?枝條從幹生的。幹從哪裏生的?幹從本生的。本從哪裏生的?本從根生的。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東西?沒有,沒有人想到過。我說根是活的,花果我們把它摘下來插在花瓶上,你可以欣賞,它沒有生命了;有生命的是根,今年花果謝了,明年它還生,根重要!儒釋道的根是什麼,你知不知道?這大家疏忽了。儒家的根,《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道教的根,《感應篇》,大概一千叁百多個字;佛教的根,《十善業道》。沒人知道,都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我說這儒釋道的叁個根是普世教育,對現在社會非常有用處。只要大力來推動這叁個根的教育,真肯幹,要利用現在的電視、廣播,訓練叁、五十個好的老師,把這個東西講得很透徹,從自己本身做得很踏實,我相信一年,我們的社會就恢複安定和平。有這麼好的工具,要好好的利用。沒人想到。

  湯恩比的話沒錯!要往高深的去研究,更上一層樓,佛家講「向上一著」,那就是你們今天所研究的。你們今天所研究的沒有從根本紮起,所以你們不敢說…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二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