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叁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應,果必酬因,是故法藏菩薩感得勝果,生生世世,所生之處,均得如下文所得之妙果。」向下文還很長,給你講的果報,你一定會得到。這個地方一開端就給你說,「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大乘教裏面常常說的境隨心轉,就是這個意思。現在量子學家發現了,意念能控製物質,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心善、行善,一定感得善果。

  寶藏,今天大衆所謂的資源,就是佛經裏面講的寶藏,我們生活所必需的,在這個大地上源源不斷的出現。這些資源從哪來的?全都是善心、善行所感的。像金銀七寶,大地裏面所有的礦産,地面上所生的這些資源,提供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爲什麼極樂世界的資源那麼豐富?真的是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什麼原因?現在我們明白了、不懷疑了,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中修行積功累德成就的,所有往生的人都是善心、善行,這個功德累積的。西方世界沒有一個惡人,惡人到極樂世界都變成善人,他不變成善人他去不了。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帶現前的業,現前一定是純淨純善。過去造作罪業沒有關系,帶舊業,如果現在還不善,這人去不了。這就是入境進關,人家要求的條件非常嚴格。而且同行一個善,這個善是至善,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沒有比名號更善了。

  所以我們同學要記住,在什麼樣艱難、危險之中,遇到大災難當中,你就一心念佛,什麼都不要想,那個境界就會轉過來,你就會得到佛力加持。如果還想這個、想那個,那就錯了。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或者是一心念觀世音菩薩,自然化解災難。這個,《念佛感應錄》、《觀音菩薩感應錄》裏面例子很多。現在在物理上講得通,你心念到至誠的時候,物質環境都改變了。坐在監牢裏面的人,念觀音菩薩,一心至念,到第二天早晨時他坐在野外,不知道怎麼出來的,他就走了,就離開了。怎麼會在監牢獄的腳鐐手铐統統沒有了,清晨的時候他坐在野外?不止一個例子。所以古人講至誠感通,不能有雜念,有雜念,這個效果就被障礙了。純一念佛、純一念菩薩,不可以有雜念,決定有效。現在科學家講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是這麼個意思,念力的能量。

  「《箋注》曰」,《無量壽經箋注》是丁福保的,「累積珍寶之庫藏也」,這寶藏,寶藏是累積珍寶的倉庫。倉庫是比喻,這裏頭什麼?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這不是阿賴耶,阿賴耶裏頭沒有。世尊在《華嚴經》上跟我們說的,「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人人平等,這是真的寶藏!寶藏在自性裏頭,自性就是寶藏。自性沒有邊際,寶藏也沒有邊際,智慧沒有邊際,德能沒有邊際,相好沒有邊際。這個東西,難信之法,佛跟小乘不講,他不相信;跟大乘菩薩講,大乘菩薩能夠相信,不會懷疑。爲什麼?基礎的教學他全都學過,他明白這個道理,他就不懷疑,道理不明了那當然懷疑。人真正到明理的時候、到覺悟的時候,這身體就不在乎了,知道身體不是自己;四相不執著,我、人、衆生、壽者能放得下。四相放下這就是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回了。

  「妙法能濟衆生之苦厄,故以爲喻」。此地講的妙法,是信願持名,不是指其它的,一心信願持名,能救衆生一切苦厄。沒有一個雜念,人被苦所逼,我們在《感應錄》裏面看到的,被強盜、被土匪綁架,生命危在旦夕,執持佛號或者觀世音菩薩名號的人他心就轉了。爲什麼?知道馬上要死了,一心求佛菩薩救度,他雜念沒有了,至誠恭敬,感應現前。或者是冤枉,受人家陷害,爲官府所逼,關到監牢獄,也有這個效果。不是在生死交關的時候,那種真誠心發不出來,真誠心發出來就有感應。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傳媒、網絡上很多信息,都說今年有大災難。如果這些信息是真的,我們等于現在已經宣判死刑了,什麼時候執行?十二月執行。十二月二十一號那天是正日子,前後都有災難,大概在二十號前一個星期,災難就現前了,銀河對齊不是那一天。銀河的中心、太陽、地球排成一條線,你就想想太陽多大、地球多大,銀河核心的黑洞比太陽還大,一個比一個大,排成一條直線。不是一天,那一天是正當中,進入這個範圍應該前十幾天,往後也有十幾天。所以最難過的應該是兩個星期的時間,這個星球慢慢才移開,位置移開。移開了還是會有影響,我看至少要二、叁個月之後,這個影響對我們來講好像是沒有了,其實還是有。兩個星期那是影響最大的。

  這些預測的人都說會死很多人,死很多人,我們想象當中絕大多數被嚇死的,驚嚇而死。驚嚇而死的人,神識都是在叁惡道。人走的時候走得很安詳,沒有恐怖,他身體是柔軟的;驚嚇死的,那身體很硬,僵硬,他恐怖走的,這個我們懂得。所以我們今天要訓練自己,任何災難現前不驚不怖,無所謂,爲什麼?夢幻泡影,要作如是觀。它真的是夢幻泡影,《般若經》上講的話,「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一點都不假,我們要曉得。

  到那個緊急關頭的時候,經典都會忘記,記住幾句話就能得救。「阿彌陀佛」是第一句,決定不能忘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第二句,決定不要執著,要統統放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跟我是一體,一點懷疑都沒有;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跟我是一體,決定沒有懷疑,哪有去不成的道理!具足堅定的信心、堅定的志願,決定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世界要舍得幹幹淨淨,一絲毫留戀都沒有。一般人留戀當中最難分舍的叫親情,不能想這個,想這個就産生障礙,你去不了。我要把親情也放下,到極樂世界去之後,我這些親人在哪裏,我都有能力去度他,這就對了,這才是真正智慧、真正聰明人。千萬不要受親情所累,把你拖下水去,那就大錯特錯!這個放下不是無情,這個要懂得,這是真的,我先成就再成就大家;我沒有成就,大家都受苦、都受難。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叁種真實。

  發應,「發應者,相感而自然開發也」。實在講,應就是感應,衆生有感,佛就有應。我們求佛是感,佛立刻就應,這個無需懷疑。《還源觀》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念頭才動已經周遍法界,這個信息發出去,一切諸佛都收到了,我們這個信息是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決定來。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所以不能動壞念頭,不能動不善的念頭。冤親債主陷害我,我對他也沒有惡念,這個怨結可以化解。如果他陷害我,我恨他,這事麻煩。這是什麼?這是結怨,愈結愈深。變成什麼?變成在六道裏頭生生世世的互相報應,冤冤相報,兩方面都痛苦,這個錯了。我們沒有怨恨,我們念佛還回向給他,這個怨可以化解。真正化解之後,說不定他一個念頭動了,「算了,把它放掉吧!」這個事情很多。

  在古時候,做強盜、做土匪的他還有良心,所謂盜亦有道。抓到一個年輕人,有一點財物,想奪取財物還得殺他。這個年輕人說,我家裏有八十歲老母親等我養活她。土匪聽到之後,就說「好,算了,放他走,這個人是個孝子」。在古時候真有、真多。這什麼原因?在這個緊急關頭,他一個善念起來了,感應,孝感天地,孝心的力量很大,能夠感動這些人。這些人也懂得孝順父母,也懂得尊重長輩,他爲什麼幹這種事業?被逼出來的,也是一念不覺走入歧途,他會改邪歸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一味純淨純善的心對一切衆生。侮辱我的衆生、毀謗我的衆生、陷害我的衆生統統以善心去對待,希望在我這一生當中,把過去現前、宿世今生這些冤業統統化解。這是聰明人,這是真正學佛的人,學佛的人絕不跟任何人結冤仇,他就是殺了我,我也不跟他結冤仇。釋迦牟尼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在沒有成佛之前,作菩薩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就是強暴,就是暴君,碰到這麼一個不講理的,這樣一個暴君,把他淩遲處死。因爲這個暴君問他你修什麼?他說修忍辱。忍,看看你能不能忍!拿刀割他的肉,一塊一塊的割,把他割到死。割他,能不能忍?能忍。到最後斷氣的時候告訴他,我不怨恨你,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這個歌利王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得度成阿羅漢的憍陳如尊者,佛說話算話。

  這是世尊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決定沒有一個念頭是惡意,沒有絲毫怨恨,視死如歸。其實人哪有死?沒有死,生死是個身體,身體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那個靈性是不斷向上提升,這個重要。縱然學佛功夫不得力,這樣的善心人,死了之後他生天。因爲這種德行超過人間,只有到天上才有這個福報。當然學佛的人一定要把這個事情看清楚,我們不希望享天福,我們決定到極樂世界。天上享福沒有東西學習,極樂世界是學校,阿彌陀佛天天講經教學,所以到極樂世界決定成佛。到天上,天福享盡了還會墮落,有什麼意思!天人的壽命長,再長,他有命終的時候。念佛的人不羨慕天道,尊重天道,不羨慕天道,我們不想到天道去。這些道理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在自己心裏頭要紮根,我們這一生再不會做錯事情,我們這一生決定得生淨土。

  所以感應是自然開發,開是展開,發是發現。「《會疏》曰:菩薩于多劫積布施持戒功」,這功德,故自然感應「寶藏湧出應其德」。這個就顯示出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的福太大了,你現在有所需要,你還沒有想,它自然就出來。再看下一段,下一段講果報,「感果」。

  【或爲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爲剎利國王。轉輪聖帝。或爲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我們看念老的批注,這是講果報。我們今天看到,『剎利』,剎利是皇族,不是國王。他是皇帝一家人,兄弟姐妹,有親帶故的,這都是屬于皇族,所以說貴人。『國王,轉輪聖帝』,轉輪聖帝不在我們地球。『或爲六欲天主』,欲界六層天的天王。『乃至梵王』,梵王是色界天。都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才得到的,不偶然!我們要相信,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一生得富貴,貴是有地位,這邊完全講的貴,前面「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是富,在社會上有地位,這…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