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一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洲,去看什麼?就看受化發心。這次到我們居住了十年這個小城,這小城有十幾個宗教,大家發心,我們團結在一起,發了個願,把這個小城建造成全世界第一個和諧示範城市。你看這不就是受化發心了嗎?他們來邀請,我一定要去一趟。去年在一起,我把我這想法告訴大家,我說大家如果真做,真做有成績報告,成績報告是每四個月一次,就是一年叁次,辦這個活動。一次叁天到五天,活動辦叁天到五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來參觀,都可以來學習。這是圖文巴宗教聯歡大會,宗教團結大會,是這麼個性質。是宗教將自己修學成績向大家報告,向大家做彙報的這樣的一個活動,每四個月一次。我跟他們講,我一定來參加。

  你們不幹?不幹以後我就不來了,我來這沒意思,不幹了。他們真幹,真幹我就真去。我還告訴他,我看一年,一年做出卓著的成就,我說我幫助你們建立一個衛星電視臺。讓圖文巴人民的生活,日常生活起居,用這個媒體向全世界播放,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這個小城是世界上最和諧的地區。別的地方來參觀、來學習,慢慢的統統都像這個小城一樣,世界就和諧了。這是非常具體的方式,落實社會和諧、落實化解沖突。人間沖突化解了,地球上的災難也就沒有了。爲什麼?境隨心轉,好事情!希望這些宗教徒個個發真心,沒有私心,連手做這樁事情,將來每個人都成爲世界上的偉人,這個時代的大聖大賢。我勸大家做聖人、做賢人,不要做大官,不要發大財。請看經文:

  【由是因緣。能令無量衆生。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這還得了?這不得了!『由是因緣』,「總指以上種種殊勝因緣,能令所化之衆生,發起無上菩提之心」,目標在此地,用意在此地。菩提是什麼意思?這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覺悟什麼?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經裏頭常說的諸法實相,諸法是宇宙之間的一切法。法是佛教學裏頭常用的一個代名詞,宇宙萬象,森羅萬象,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總不出性相、理事、因果這六個字。六個字太多了,我們用一個字來代表,代表全宇宙,就用這個「法」字。所以,佛教裏頭常講「佛法無邊」,這句話不是誇大的話,是事實真相。佛是覺、是明了,法是萬法,法無量無邊、無數無盡,覺也就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一切法樣樣你都明了,沒有一樣你不明了的,大,到大而無外的宇宙;小,到小而無內的微塵。今天科學裏面講的粒子,最小的粒子現在科學家叫微中子,那不能再小了。微中子再分裂,物質現象沒有了,是什麼東西?是意念波動的現象。科學家這才真正明白物質是什麼,原來物質的基礎是念頭;也就是說,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物質是從念頭裏頭變現出來的。于是發現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念頭可以改變物質。

  近代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就是以念頭來控製物質現象,來改變物質現象。近代叁十年來,量子力學家很多人用這個做專題去研究,成績也非常可觀。如果我們人都肯定這個事情是真的,都能夠接受,地球上人類的生活一定就改觀了,完全是一種新的姿態出現了,這是好事。所以,佛法從這個地方看出它有價值、它好,在一切法裏頭可以說是第一。爲什麼?跟今天科學所發現的完全相應,佛法是心法,物質是附帶的。佛法講求定、慧,定還是手段,慧才是目的。慧的意思,究竟圓滿的通達明了宇宙這一切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以這個爲命題去研究、去發現,這是科學、這是哲學。所以方東美先生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個話說得沒錯,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通過六十年的學習,看到最近叁十年的科學報告,我們可以肯定,佛法不但是高等哲學,同時它是高等科學。我們學方老師那個話,佛經上講的科學,是全世界科學的最高峰。今天科學和哲學還沒有達到最高峰,佛在最高峰,所以佛是大哲學家、大科學家。佛是大哲學家,被方東美先生肯定了,佛是大科學家,我相信將來一定會有一位科學家他肯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讀過前面的經文應當有感受,手中常出無盡之寶,這是科學,最上的利樂。供養一切衆生、供養如來,福慧雙修,慈悲雙運,這是行菩薩道,這是菩提心的具體表現。它的結果,能令無量衆生皆發大菩提心,發這個是發心作佛,發心圓滿,真實的智慧。如果說中國傳統,那就是圓滿中國傳統古聖先賢所教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到究竟圓滿。那什麼世界?不就是極樂世界了嗎?所以修淨土的人,要把極樂世界搬在我們家裏來,把極樂依正莊嚴不能只看到是極樂世界,那是我們要去的地方,我們現在叫模仿,現在在這裏學習。我們從家庭、從自己做起,這是根,根本!

  自己從哪裏做起?從格物做起。格物是什麼?放下物欲,那個東西是垃圾,那個東西是最肮髒的東西,何必要它?徹底把它放下。格物,司馬光解釋得好,格是格鬥,物是物欲,我們首先要跟物欲去打一仗,要把物欲打敗,格物是這個意思。放下欲望,就是放下自私自利,然後智慧才能生起來,致知,我們才能真正學到聖賢東西。所以心不清淨,心裏面充滿了欲望,對聖賢東西入不進去,他排斥。孔孟來教他沒用,佛菩薩來教他也沒用,他本身不能接受,他跟你是相反的。聖賢對于物質欲望,七情五欲,統統能放下;他們對這個是嚴重的執著,他就喜歡這個東西,迷在這裏頭。而且欲望沒有止境,全世界的財富給他還不滿足,還嫌太少了,這地球太小了。這問題嚴重!這什麼原因?習性。諸位要知道,本性本善,本善無窮大;習性它是惡的、不善的,不善也無窮大。看你向哪個方向發展,你向善的發展,成佛;向惡的發展,最後那一站是什麼?阿鼻地獄。兩個極端,善的極端是成佛,妙覺如來,惡的極端是阿鼻地獄。現在人他沒有受過聖賢教育,他走的路是反方向。人的壽命太短,死了之後後悔莫及,死了以後一樣都帶不去,連你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全不是你的。何況現在這個世間,混亂、災變在曆史上找不到,真的是史無前例。

  世法、佛法頭一關都是放下這個。入佛門,第一關是放下五大類的邪見,你看頭一個就是身見,不再執著身是我,真正知道身不是我。身就像我們身上穿的這件衣服一樣,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衣服髒了換一件,身體壞了換一個,輪回就是這個道理。你的心善、行善,你換的身體愈換愈好;你心不善、行爲不善,你換的衣服就愈換愈差,從人身換成畜生身,畜生身換成餓鬼身,愈換愈差。如果心善、行善,這個身丟掉了,換個天身。天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無色界天,欲界天死了換到色界天,色界天死了換到無色界天,愈換愈好、愈換愈殊勝。最高的是佛身,我們前面讀到的,《觀經》上講的,佛的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

  那你要曉得,那個身還不是我,什麼是我?靈性是我。靈性不迷,覺而不迷,就是佛菩薩;靈性迷而不覺就是凡夫。我們就明白了,假的不要去管它,不放在心上,你就自在了,什麼都好,假的,哪有不好!不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如何提升自己的靈性,那就得修叁藐叁菩提心。這句話是梵語,可以翻到中國來,爲什麼不翻?翻經的時候,這些大德們叫尊重不翻。爲什麼?這是學佛人最後想達到的目標,你說多殊勝!你學佛學什麼?最後就想達到這個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就叫成佛。阿耨多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叁藐翻作正等,叁翻作正,藐翻作等,正等;叁這也翻成正,菩提是覺。所以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悟是正確的,沒有一點錯誤,沒有偏邪,正確!這個心叫菩提心,叫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真心,我們每個人都有。都有就是發不出來,爲什麼發不出來?障礙。什麼東西障礙?自私自利障礙,欲望障礙。把欲望丟掉,這個心就發起來了。

  所以,欲望太重,智慧完全沒有了,聖賢人來給你講,你也開不了智慧。爲什麼?你有嚴重障礙,你排斥他、你不接受他。必須把障礙排除掉,名聞利養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有、七情五欲不能有、貪瞋癡慢不能有,殺盜淫妄決定不可以做。殺盜淫妄是不善的行爲,前面講的是不善的念頭,先從念頭上下手,我們有個純正的念頭,這就好,就能接受古聖先賢教誨。接受教誨,明白了,意就誠,誠敬的心就生出來。所以現在人誠敬心生不出來,你就曉得,他沒有格物致知,他的意怎麼能誠?所以用的全是假心、妄心,不是真心。你必須從這上細心去觀察你才了解,不是了解別人,了解自己,別人與我不相幹。我首先得度自己,首先成就自己,然後才能幫助別人。自己不能成就,怎麼幫助別人?自己以爲是對的,其實是錯的,引導別人也帶錯路了,這個責任、因果自己要背。

  爲什麼古人不把誠意擺在第一,要擺在第叁?你就曉得,功夫是有等次的,不能夠躐等,一關一關的破。在行爲上,爲什麼一定要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就相當于格物。《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那就是格物的細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是叁個綱領,裏面的內容是細目。你不能做到,你就沒有根;你沒有根,你哪裏來的智慧?天天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能,這一定要知道。跟古大德所講的解悟不一樣,解悟是有基礎,我們沒有這個基礎,不是解悟,是知識。知識知道得很多,不管用。我從什麼地方發現?以前不知道,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發現了。參與大會的這些人,都是每個國家地區的名流、學者,被聯合國邀請聚集在一堂,來研究怎麼化解沖突、怎麼能恢複世界安定和平。沒辦法,講的都是理論,做不到,而且都沒有發現到根本。真正發現根本,確實只有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湯恩比說得一點都不錯。

  你看,中國人教你修身養性,從格物、致知下手,這兩條不真正下功夫,後頭全是假的,決定做不到。你的意就…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