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際。「今則法報化叁身成就」,法身是體,報化是作用。報化,報身是度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度實報莊嚴土,報身;度同居土、方便土,應身。這個地方講化,化裏頭有應,應身,應化身,應化在十法界、在六道。根熟的衆生多,需要幾年的時間來度,這就用應身;如果只有一個、二個,化身。「又一一之願,皆爲衆生」,四十八願願願不是爲自己,都是爲成就一切衆生,幫助一切衆生,目標是一切皆成佛。

  今天上午美國夏威夷修藍博士來訪問,這是一個用夏威夷土著古老的醫療的方法,治好很多很多人。這個道理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他能夠用它來治病。我們跟他用的這個道理,我們不是治病,也可以說也是治病,我們治比他那個病更嚴重的病,我們要斷煩惱、要消業障、要成佛道,比它大得多,是一個道理。他來,也算跟佛結了緣,跟淨宗結了緣。這個法門,他那個是意念集中、專注,把病人跟自己用觀想的方法合成一體。我跟病人是一體,那病人現在是哪些地方有病,那就是我自己有病,我用心理、用觀想把這個帶著病毒的細胞恢複了正常。我恢複正常了,得病的人他也恢複正常了,爲什麼?一體。他說這是他們治病最重要的一個秘訣,如果不能真正合成一體,你就辦不到。真合成一體,這是什麼?這是愛!我們中國古時候有,叫母子連心。母親心裏頭有兒子,兒子心裏頭有母親,兩個人的互動,有心靈的感應。這中國古書上都有記載,不是神話,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跟夏威夷這個方法完全相同,同一個道理。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跟諸佛如來是一體,諸佛如來有沒有這個本事治我們的病?當然有。那爲什麼不照顧,我們現在病很苦,爲什麼不來照顧我們?我們造的業太重了。受一些苦難是什麼?是消業障,這不能不知道。佛菩薩還是慈悲,在旁邊看到,真到危急,他確實就來幫你一把。你還能承受就讓你受,爲什麼?對你自己有好處,你的業障消除一分,你的境界就提升一分,道理在此地。總得要覺悟,總得要明白。中國古人常說「吃虧是福」,今天我們可以說,受一點苦難是福,好事,不是壞事。

  災難,有人跟我說,我聽了覺得有道理,說這個災難是一九九九年要爆發的、二000年要爆發的,一直推遲,推到現在。這是什麼?這是諸佛菩薩的慈悲,是一切神明的慈悲,推遲,希望你要覺悟、你要回頭、你要改過、你要忏悔。現在麻煩了,推遲怎麼?推遲,你什麼都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佛菩薩、神明都不相信,變本加厲,惡業愈造愈嚴重,那沒辦法,那佛菩薩不管了,不管報應就現前。這也挺有道理。人不可以不回頭,不回頭走的是地獄道,太苦了。所以四十八願我們讀過,確實願願皆爲衆生,「是故必然酬願度生」。

  再看下面一節,「現在西方」。「現」,就是現前,「今也」,今天。又做示現講,今天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說示現?「佛身遍一切處,身土不二,故佛土亦遍一切處」。經教裏常說,「生佛不二」,衆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生佛一如」,也遍一切處。只是我們自己迷而不覺,佛菩薩是覺而不迷,體是一個,相不一樣,受用不一樣。「雲西方者」,這說個方便話,「方便示現也」。這是淨宗指方立相,因爲衆生執著,你要不指個方向,要不樹立一個形相,他不相信,他沒有依靠。那就告訴他西方,你把心就想著西方,這是一種善巧方便的方法,教你去觀想極樂世界、去觀想阿彌陀佛。那是不是有這個事情?只要你一觀想就有,心想事成。西方從哪裏來的?佛在經上說得很明白,「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想,它就有這回事情;你不想,不想就沒這回事情。爲什麼?你心是散亂的,心要一專注,事實就現前了。所以我們可以告訴人,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理,一切法從心想生,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這個心太大了,心周遍法界。

  「如《法華經壽量品》雲:若有衆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這個等,信後頭有願,願後頭有行,觀其信願行。「諸根利鈍」,信根、願根、行根,是利還是鈍,人精進就利,人馬虎那就鈍。我們今天要把這樁事情認真,要當真、要專注,我們從鈍根就變成利根。學佛多少年,沒有認過真,沒真幹過,所以根不利,不利,跟佛沒有感應。不是沒有感應,感應你沒有辦法發覺。我們真的勇猛精進,這感應就很明顯,你就發現了。「隨所應度」,所不是佛,是衆生,「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這話《楞嚴經》上說的,就這個意思。爲什麼?因爲佛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佛現相是我們的心所感的,佛說法也是我們的心行所感。「處處自說」,處處自現,隨衆生心,應所知量。

  「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複現言,當入涅槃」。這幾句話裏頭,包括的範圍太大太大了!就是大經裏頭平常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你想佛給你說什麼法,他就給你說什麼法。佛沒有一定的身相,佛沒有相,佛也沒有定法可說。從這個地方我們自然就能體會到,像中村康隆所說的,每一個宗教裏頭的聖神都是真實之際裏頭所現的現相。如果我們說佛,全是佛示現的,示現在各種不同宗教裏頭;如果你說觀音菩薩,行,那就是觀音菩薩示現。原本是一體,說一家已經是遠了,一體,世界上宗教是一體。一體,別人聽不懂,說一家,這比喻,他覺得好懂,我們是一家人。一家人往上提升就是一體,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示現的名字不同,形相也不同,年紀大小也不同,說法也不同。最後還是當入涅槃,這句話重要。重要在哪裏?每個人最後證得都是究竟圓滿,涅槃是清淨寂滅。當入涅槃,怎麼入法?我們有理由相信,最後都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證得大般涅槃。不麻煩!修別的法門不容易,修這個法門太簡單了,這個法門是自性第一德。

  「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衆生發歡喜心」。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從哪來的?種種方便說微妙法。不說是阿彌陀佛無量智慧之所成就、無量神通之所成就,不說這個。說什麼?阿彌陀佛去參學、去訪問、去考察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取長舍短,這個大家覺得有道理。所以極樂世界變成超勝,比一切諸佛剎土都殊勝。爲什麼?你這個剎土裏頭長處,你看它都有,你這個剎土裏的缺點那裏沒有。這是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衆生發歡喜心。我看到方東美先生,他對佛教這麼信,他告訴我,他說的是真話,合乎邏輯,他不是憑空想象,他是真智慧。讀《華嚴經》告訴我,五十叁參,成就後得智。怎麼成就的?你得要通過考察、觀摩、學習,佛家叫參學,這是真智能。不是你憑空坐在家裏慢慢去想,不是,那個靠不住。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行萬裏路是參學,這個智慧是真的。所以佛家教人的方法,真實不虛。

  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我們讀這個本子,夏蓮居老居士覺得過去這些大德會集這些本子沒有盡善盡美,有缺陷、有問題,重新來會集,避免過去這幾種會集本裏面的問題,成爲一個圓滿而沒有缺陷的本子。黃念祖老居士的批注,集注,這個名相,這一句裏頭的義理,找出經典裏面類似的來解釋,找出祖師大德注疏裏面的解釋,沒有自己的意思,集大成。誰帶頭?阿彌陀佛帶頭,阿彌陀佛集諸佛剎土之大成,建立極樂世界。你看他底下的人全學會了,集大成,好!讓人家什麼?心服口服,沒話說。我們懂這個意思,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學了很多東西。

  「今雲現在西方」,這個現是示現,在就是現在,就是今天、現在,這個在是現今的意思,那個現是示現的意思。「即隨所應度…方便說微妙法也。因此正是指方立相,即事而真」。這是淨宗無比殊勝方便處,它確確實實指一個方向給你,西方。形相是什麼?極樂世界是有相的,阿彌陀佛也是有相的,十方去往生也是有相的,所以國土有相,佛有相,菩薩有相,立相。即事而真,爲什麼?它的事相依法性,不依一合相。《金剛經》上講,十方諸佛剎土裏面的十法界都是一合相,一是什麼?一就是微塵,微塵聚集起來變成的現象。這是屬于阿賴耶裏頭的,總離不開阿賴耶的叁細相。業相,現在科學稱爲能量;轉相,現在科學家叫它做信息;境界相,科學家叫它做物質。宇宙再大,不外乎這叁種現象,業相是自然現象,信息是心理現象,意,念頭,再物質現象,一即是叁,叁即是一,所以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

  在法界裏面,法界就是自性,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先後就是沒有時間,沒有遠近就沒有空間,小裏頭容大,大裏頭容小,統統混合成一體,這就是含容無盡。大乘教上有兩句話,「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要去體會。體會到怎麼?要學,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到,我們的心量拓開了,對一切衆生沒有怨恨,怨恨惱怒煩一掃而盡,沒有怨,沒有恨,沒有煩惱,也不會發脾氣。這是講什麼?情緒,情緒恢複了正常,端正心念,沒有貪瞋癡慢疑,沒有怨恨惱怒煩,沒有殺盜淫妄。這是業報身裏面清淨身。實報土裏面清淨身是法性身、法性土,自性清淨。我們這個不是自性,我們這是修得清淨。但是這個清淨跟法性的清淨會相應,它有感應。感應的淺深那是我們的功夫,我們放下得愈多,要真放下,假的不行,要真放下,你放下愈多,你契入就更深。

  「善導大師剖示其義,謂娑婆衆生,妄心瀑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注,況無方無相耶?」善導大師說得好,把指方立相、即事而真給我們更進一步的解釋。說娑婆衆生,妄心不是浮動,是瀑動,像海嘯一樣,大風大浪。這個字用在現在,那真妙極了!善導是唐朝時候人,在那個時候用這個字,恐怕很多人覺得大師用這個字用得太過分了一點,妄心是動,不能說瀑動吧!這一千四百年之後,我們看到這句,跟現前環境完全相同,也許大師看到了。所以指方立相都不能專注。想專注,專注不起來,妄念太多了。念佛,一串念珠,算念一句撥個珠,才一百零八,這一百零八都不能專注;能專注十念就…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