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九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九集)  2012/3/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4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九十叁頁倒數第五行,從當中看起:

  「又化身有二:一者示生化身,即示現八相成道之身,二者應現化身,應衆生機,而現勝應或劣應之身」,我們看到此地。這個地方說明,六道十法界是真有,不是假有。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地球上,地點在現在的尼泊爾,也是投胎過來的,八相成道這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佛在《梵網經》裏面告訴我們,他很久就成佛了,這一次到我們世間來那是演戲、是表演,不是真的,這次的表演是第八千次了。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成佛真的是很久很久。那現在我們想起來,阿彌陀佛現在在極樂世界成佛,成佛到現在才十劫,這什麼身?示生化身,跟釋迦牟尼佛一樣。

  釋迦牟尼佛在地球上示現成佛,地球上人的壽命短,在那個時候人壽一百歲,這是在減劫,人壽一百歲。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就走了,他還可以活二十年,什麼原因?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根熟的衆生也都有成就了。經上告訴我們,這時候魔王波旬請佛入般涅槃,佛答應他了。如果當時要有人請釋迦牟尼佛住世,佛可以住世,至少再可以住世二十年。這經典上有記載的,是波旬來請求的,佛很慈悲,就答應了。經典裏頭也告訴我們,佛提前入般涅槃,還有這二十年的福報留給後世出家人受用。那後世就是他的影響,我們講佛的法運,他影響多長久?一萬二千年。往後一萬二千年,出家學佛受的福報都是釋迦牟尼佛這二十年的余福。我們自己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佛有余福,加持給這些人。所以,出家要規規矩矩,認真學習,生活自然有龍天護法,不至于餓著凍著。

  讓我們想到,現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示現成佛,跟釋迦佛是一樣的,是示生化身,我們也稱他爲應身。前面跟諸位報告了,他的真身在常寂光,報身在實報莊嚴土,方便土跟同居土都是應身,也就是此地說的示生化身。那阿彌陀佛成佛,也是久遠劫之前。極樂世界人壽命長,無量壽,這個無量壽是有量的,但是他從有量確確實實有能力證入無量的壽命。在極樂世界修行,前面叁土是有量的,常寂光是無量的,這個我們知道,常寂光不生不滅,是無量壽。所以兩種說法都講得通,說有量的無量,是在前面叁土,說無量的無量,真的無量,那就是常寂光淨土。我們這個世間修行,一生當中最高的境界,可以修到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釋迦佛的實報土就是華藏世界,那跟往生沒有什麼兩樣。可是在這個世間修行到這個境界真的難!

  佛教傳到中國,過去的中國跟現在完全不相同,我們在古籍記載裏面所看到的,不是我們親眼所看見的。我這個年齡,生在我的老家,還看到一點邊緣。我老家是明清兩代桐城派的基地,這個學派在曆史上很有名,所以讀書的風氣很盛,農村裏面小朋友從小都讀書。有個讀書的風氣,我們才沾到一點點邊緣。看到過過去那個樣子,大家庭,諸位如果看過《紅樓夢》,小說,《紅樓夢》是寫一個家庭。古時候家庭確實就是那個樣子,《紅樓夢》上那個家庭是敗了,從盛到衰,很快。古老的家庭至少五代同堂,這一家人口,少的大概兩百人左右,少的,人丁已經衰了;興旺的,就是一般中等的,興旺的,應該是叁百人左右;真正興旺,七、八百人。這麼大的一個家族、一個家庭共同在一起生活,沒有規矩不行。中國曆史上,這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家,家對于社會、對國家的貢獻太大了!

  中國古老的家庭,第二次大戰結束,我們跟日本人八年抗戰,勝利之後我們最大的損失,家沒有了,這個戰爭把我們從前的家全都毀掉了。在古人眼睛裏面看我們這一代,是什麼?家破人亡,非常悲慘。我們自己已經習慣在這裏頭,麻木不仁了,沒有辦法覺知。中國是大家庭製度,外國是小家庭,現在都學外國。兩種製度各有利弊,但是中國老的製度比現在這個製度好,人在這一生活得幸福;現在人活得可憐,沒有幸福可言。中國大家庭,至少孩子的教育父母可以不要操心,將來年歲大了,養老沒有問題,也不操心,家養老。中國人教育的理念,是小孩嚴加管教,培養他的德行,培養他的智慧,培養他工作的能力,這是家庭教育要負擔的。從前教育不是國家的,是家庭的,這家教,家庭學校就是私塾。我們看到現在中國地圖,展開來看,城市外面有很多村莊,這個村莊叫王莊,那個村莊叫李莊,那是什麼?以前那裏就是一家人,一個村莊就是一家人。現在這個名字還留著,實際上沒有了,這非常可惜。

  所以家,這麼大的一個家庭,這麼多人口在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它有家道,它有家規、有家學、有家業,業是你家庭經營的事業。現在小家庭沒有了,這統統講不上了。落葉歸根,從前那個大家庭才有,現在沒有了,現在沒有根,哪來的根?落葉歸根是回老家,回老家是什麼?養老。老了,不再工作了,回家去養老。回家養老是非常幸福的,晚年的生活家庭供給。老人常常跟小朋友在一起,你想叁百人的一個家庭,小朋友大概有五、六十人,小朋友,所以兒孫繞膝,那種天倫之樂現在人想象不到。都是自己的晚輩,兒子輩、孫子輩、重孫子輩的。小朋友上學讀書,老人茶館裏面聊天、談說;同時,小朋友下課,教這些小朋友們,講故事給他聽,他真有樂趣。

  現在的老人可憐!東方人還有這麼一點概念,可以跟父母住在一起,外國沒有,外國年老了進養老院。養老院裏面,物質生活照顧得還可以,精神沒有。我們參觀老人院,看到老人癡癡呆呆的,在外面曬太陽,從早到晚沒有人跟他談話。所以精神生活沒有,我們中國人有句話說坐吃等死。他確實很悲傷,因爲老人院每個星期總有一、二個走了,擡出去了,他就會想到哪一天輪到我,你說這種心情多悲哀。兒女一年來看他一次都不得了,很稀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寄一張賀年卡送他,他對著那個卡片總要看好多天,人看不到;有些連卡片都沒有。所以這個在今天講,這是社會上大問題!

  從前中國古老的社會,幾千年沒有這個問題,家養老,這是大家庭的好處。大家庭製度,家裏面的成員,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賺的錢都要寄回老家;你自己有需要,老家支持你。所以他沒有私財,自己除了自己生活所需的之外,多余的都要送到老家去。家裏面用這個錢擴充,置産業,多半是買田地、買山林,所以他家庭經濟無憂無慮。家是一個人一生保障,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誰支持你?家支持你,家有財力,家有人才。如果是做官的,或者像現在經營一種企業的,他社會關系就都夠。所以兩個細心去比較,老製度比現在小家庭製度好,小家庭完全靠自己。

  中國家沒有了,中國家的製度非常完整。我們現在常常聽說企業家、企業家,我就想到這個東西有道理。如果企業能把中國傳統家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繼承過來,發揚光大,那中國的前途至少還有千年盛世。企業的老板,這是家庭的大家長,企業必須把員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員工的老人是自己的伯伯、叔叔,員工的兒女是自己的子侄。所以企業要辦子弟學校,專門照顧員工小孩;企業要辦安老院,專門收養員工的老人,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這樣一個企業就像中國從前一個家庭一樣,可以做得出來。我現在請北京胡小林居士做實驗,他已經能把員工看成一家人,現在就看這一、二年能不能建立一個學校、建立一個贍養院。這一個企業就是一家人,讓你的員工決定沒有後顧之憂,公司是你一生的保障。中國人的家道,對社會、國家有很大很大的貢獻,這個不可以疏忽。

  第二種,應現化身,是應衆生機而現勝應跟劣應這兩種身。勝應身,天臺家分叁身中的報身爲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他受用身的報身叫做勝應身。臺是天臺,天臺是學《法華》的,也叫法華宗,是天臺山。它分佛的叁身,法身、報身、應身,分這個叁身當中的報身是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報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在實報莊嚴土,他受用報身裏面這是勝應身。「即對于初地以上之菩薩而應現之尊特盧舍那身也,又是真應二身中之應身」,是說實報莊嚴土所現的。劣應身是「對于地前之凡夫、二乘而應現之丈六佛身」,劣應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示現的身是劣應身,八相成道,這個佛身。

  我們這個經本批注裏頭說,「又可分爲佛界化身,現佛界之身」;第二「隨類化身,隨九界之類,而現其身」。佛界化身跟前面天臺講的劣應身是一個意思,八相成道。隨類化身就多了,我們在前面舉的例子,虛雲老和尚朝五臺山,在途中兩次生病,遇到一個乞丐來照顧他,把他的病養好,讓他繼續去朝山。那個乞丐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是劣應身,這是隨衆生機,隨類化身。這樁事情記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裏面,這不是假的。這個應化身照顧虛雲老和尚差不多十幾天,才把他病養好,他才能再去朝山,叁步一拜。不是出現之後就沒有了,照顧他十多天,而且是兩次,菩薩現身的。也說明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中國這塊寶土,凡聖同居土,有佛菩薩、阿羅漢在那裏住。天臺山,羅漢就很多;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峨嵋,普賢菩薩道場;普陀,觀音菩薩道場。你如果去看看山志,菩薩現身,菩薩幫助這些苦難人,例子很多。古時候有,現在也有,只要我們有真誠心,他就起感應。佛教裏面有,其它宗教裏頭也有,這不是假的。

  下面說,「《彌陀要解》雲:今雲阿彌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複即報即法」。確確實實爲我們指出來,是凡聖同居土裏面見到的阿彌陀佛。這尊阿彌陀佛的真身是什麼?真身是他的法身。爲什麼說他也是有報身?因爲他這個身相具足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又具足八萬四千好。這不但我們人間沒有,他方諸佛剎土裏面凡聖同居土也沒有,很特別的地方。所以你看他這個示生化身,說他應身可以,…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