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九集) 2012/3/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九十三页倒数第五行,从当中看起:
「又化身有二:一者示生化身,即示现八相成道之身,二者应现化身,应众生机,而现胜应或劣应之身」,我们看到此地。这个地方说明,六道十法界是真有,不是假有。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地球上,地点在现在的尼泊尔,也是投胎过来的,八相成道这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佛在《梵网经》里面告诉我们,他很久就成佛了,这一次到我们世间来那是演戏、是表演,不是真的,这次的表演是第八千次了。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成佛真的是很久很久。那现在我们想起来,阿弥陀佛现在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佛到现在才十劫,这什么身?示生化身,跟释迦牟尼佛一样。
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上示现成佛,地球上人的寿命短,在那个时候人寿一百岁,这是在减劫,人寿一百岁。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就走了,他还可以活二十年,什么原因?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根熟的众生也都有成就了。经上告诉我们,这时候魔王波旬请佛入般涅槃,佛答应他了。如果当时要有人请释迦牟尼佛住世,佛可以住世,至少再可以住世二十年。这经典上有记载的,是波旬来请求的,佛很慈悲,就答应了。经典里头也告诉我们,佛提前入般涅槃,还有这二十年的福报留给后世出家人受用。那后世就是他的影响,我们讲佛的法运,他影响多长久?一万二千年。往后一万二千年,出家学佛受的福报都是释迦牟尼佛这二十年的余福。我们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佛有余福,加持给这些人。所以,出家要规规矩矩,认真学习,生活自然有龙天护法,不至于饿着冻着。
让我们想到,现在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示现成佛,跟释迦佛是一样的,是示生化身,我们也称他为应身。前面跟诸位报告了,他的真身在常寂光,报身在实报庄严土,方便土跟同居土都是应身,也就是此地说的示生化身。那阿弥陀佛成佛,也是久远劫之前。极乐世界人寿命长,无量寿,这个无量寿是有量的,但是他从有量确确实实有能力证入无量的寿命。在极乐世界修行,前面三土是有量的,常寂光是无量的,这个我们知道,常寂光不生不灭,是无量寿。所以两种说法都讲得通,说有量的无量,是在前面三土,说无量的无量,真的无量,那就是常寂光净土。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一生当中最高的境界,可以修到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土,释迦佛的实报土就是华藏世界,那跟往生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在这个世间修行到这个境界真的难!
佛教传到中国,过去的中国跟现在完全不相同,我们在古籍记载里面所看到的,不是我们亲眼所看见的。我这个年龄,生在我的老家,还看到一点边缘。我老家是明清两代桐城派的基地,这个学派在历史上很有名,所以读书的风气很盛,农村里面小朋友从小都读书。有个读书的风气,我们才沾到一点点边缘。看到过过去那个样子,大家庭,诸位如果看过《红楼梦》,小说,《红楼梦》是写一个家庭。古时候家庭确实就是那个样子,《红楼梦》上那个家庭是败了,从盛到衰,很快。古老的家庭至少五代同堂,这一家人口,少的大概两百人左右,少的,人丁已经衰了;兴旺的,就是一般中等的,兴旺的,应该是三百人左右;真正兴旺,七、八百人。这么大的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共同在一起生活,没有规矩不行。中国历史上,这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家,家对于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太大了!
中国古老的家庭,第二次大战结束,我们跟日本人八年抗战,胜利之后我们最大的损失,家没有了,这个战争把我们从前的家全都毁掉了。在古人眼睛里面看我们这一代,是什么?家破人亡,非常悲惨。我们自己已经习惯在这里头,麻木不仁了,没有办法觉知。中国是大家庭制度,外国是小家庭,现在都学外国。两种制度各有利弊,但是中国老的制度比现在这个制度好,人在这一生活得幸福;现在人活得可怜,没有幸福可言。中国大家庭,至少孩子的教育父母可以不要操心,将来年岁大了,养老没有问题,也不操心,家养老。中国人教育的理念,是小孩严加管教,培养他的德行,培养他的智慧,培养他工作的能力,这是家庭教育要负担的。从前教育不是国家的,是家庭的,这家教,家庭学校就是私塾。我们看到现在中国地图,展开来看,城市外面有很多村庄,这个村庄叫王庄,那个村庄叫李庄,那是什么?以前那里就是一家人,一个村庄就是一家人。现在这个名字还留着,实际上没有了,这非常可惜。
所以家,这么大的一个家庭,这么多人口在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它有家道,它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业是你家庭经营的事业。现在小家庭没有了,这统统讲不上了。落叶归根,从前那个大家庭才有,现在没有了,现在没有根,哪来的根?落叶归根是回老家,回老家是什么?养老。老了,不再工作了,回家去养老。回家养老是非常幸福的,晚年的生活家庭供给。老人常常跟小朋友在一起,你想三百人的一个家庭,小朋友大概有五、六十人,小朋友,所以儿孙绕膝,那种天伦之乐现在人想象不到。都是自己的晚辈,儿子辈、孙子辈、重孙子辈的。小朋友上学读书,老人茶馆里面聊天、谈说;同时,小朋友下课,教这些小朋友们,讲故事给他听,他真有乐趣。
现在的老人可怜!东方人还有这么一点概念,可以跟父母住在一起,外国没有,外国年老了进养老院。养老院里面,物质生活照顾得还可以,精神没有。我们参观老人院,看到老人痴痴呆呆的,在外面晒太阳,从早到晚没有人跟他谈话。所以精神生活没有,我们中国人有句话说坐吃等死。他确实很悲伤,因为老人院每个星期总有一、二个走了,抬出去了,他就会想到哪一天轮到我,你说这种心情多悲哀。儿女一年来看他一次都不得了,很稀有。一年,过年的时候寄一张贺年卡送他,他对着那个卡片总要看好多天,人看不到;有些连卡片都没有。所以这个在今天讲,这是社会上大问题!
从前中国古老的社会,几千年没有这个问题,家养老,这是大家庭的好处。大家庭制度,家里面的成员,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赚的钱都要寄回老家;你自己有需要,老家支持你。所以他没有私财,自己除了自己生活所需的之外,多余的都要送到老家去。家里面用这个钱扩充,置产业,多半是买田地、买山林,所以他家庭经济无忧无虑。家是一个人一生保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谁支持你?家支持你,家有财力,家有人才。如果是做官的,或者像现在经营一种企业的,他社会关系就都够。所以两个细心去比较,老制度比现在小家庭制度好,小家庭完全靠自己。
中国家没有了,中国家的制度非常完整。我们现在常常听说企业家、企业家,我就想到这个东西有道理。如果企业能把中国传统家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继承过来,发扬光大,那中国的前途至少还有千年盛世。企业的老板,这是家庭的大家长,企业必须把员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员工的老人是自己的伯伯、叔叔,员工的儿女是自己的子侄。所以企业要办子弟学校,专门照顾员工小孩;企业要办安老院,专门收养员工的老人,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一个企业就像中国从前一个家庭一样,可以做得出来。我现在请北京胡小林居士做实验,他已经能把员工看成一家人,现在就看这一、二年能不能建立一个学校、建立一个赡养院。这一个企业就是一家人,让你的员工决定没有后顾之忧,公司是你一生的保障。中国人的家道,对社会、国家有很大很大的贡献,这个不可以疏忽。
第二种,应现化身,是应众生机而现胜应跟劣应这两种身。胜应身,天台家分三身中的报身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他受用身的报身叫做胜应身。台是天台,天台是学《法华》的,也叫法华宗,是天台山。它分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分这个三身当中的报身是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报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在实报庄严土,他受用报身里面这是胜应身。「即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而应现之尊特卢舍那身也,又是真应二身中之应身」,是说实报庄严土所现的。劣应身是「对于地前之凡夫、二乘而应现之丈六佛身」,劣应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示现的身是劣应身,八相成道,这个佛身。
我们这个经本批注里头说,「又可分为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第二「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现其身」。佛界化身跟前面天台讲的劣应身是一个意思,八相成道。随类化身就多了,我们在前面举的例子,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在途中两次生病,遇到一个乞丐来照顾他,把他的病养好,让他继续去朝山。那个乞丐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是劣应身,这是随众生机,随类化身。这桩事情记在《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这不是假的。这个应化身照顾虚云老和尚差不多十几天,才把他病养好,他才能再去朝山,三步一拜。不是出现之后就没有了,照顾他十多天,而且是两次,菩萨现身的。也说明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中国这块宝土,凡圣同居土,有佛菩萨、阿罗汉在那里住。天台山,罗汉就很多;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峨嵋,普贤菩萨道场;普陀,观音菩萨道场。你如果去看看山志,菩萨现身,菩萨帮助这些苦难人,例子很多。古时候有,现在也有,只要我们有真诚心,他就起感应。佛教里面有,其它宗教里头也有,这不是假的。
下面说,「《弥陀要解》云: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确确实实为我们指出来,是凡圣同居土里面见到的阿弥陀佛。这尊阿弥陀佛的真身是什么?真身是他的法身。为什么说他也是有报身?因为他这个身相具足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又具足八万四千好。这不但我们人间没有,他方诸佛剎土里面凡圣同居土也没有,很特别的地方。所以你看他这个示生化身,说他应身可以,…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