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一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佛相應。「故無長壽天難」,長壽天,他入定他無想。《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教導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就是憶念,就是想佛,不想別的,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念佛,最好是選一尊阿彌陀佛像,一生就供養這尊、這個像,讓你的印象非常深刻。將來往生的時候,佛來接引,他就現這個相,讓你對他很熟悉。你看天天看這個像、天天想這個像,終于阿彌陀佛來了,你一點都不懷疑,你就跟他去了。供的像很多,會把我們念頭擾亂。一生就供一個像,不要改變。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不要緊,只要你一生守住一個,你就成功了。

  「雖受極樂,常受教化,故無北俱盧洲難」,就是郁單越。在極樂世界沒有苦,六道衆生有苦,六道衆生跟我們感應,佛菩薩應不應?應。不能說那裏很苦,我就不去了,他應。有受佛教化的衆生,這就是感,佛菩薩就有應。常是不間斷,接受佛的教化。佛菩薩應身在他面前,像《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這裏頭有應身、有化身,長時間的要用應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來投胎,住世八十年,這叫應身。化身,化身是突然看到的,事情辦完就走了。像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裏面看到,老和尚朝五臺山,叁步一拜拜到五臺山,要走一、二年。這一、二年當中,難免不生病,尤其在曠野裏頭,叁步一拜,四面沒有人家,這個時候病倒了怎麼辦?沒有人知道。

  正在急難的時候,遇到一個乞丐,一個叫花子,遇到了。這個叫花子看到他生病,出家人生病,來照顧他,給他去找草藥,到外面去討飯,討一點來供養他。照顧了十幾天,慢慢身體恢複了,老和尚繼續去朝山,這叫花子離開他。過了大概是半年之後,又一次生病,又遇到這個叫花子,把他病照顧好。這一次他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告訴他說,我姓文,文章的文,吉祥的吉,我叫文吉。問他住在哪裏?我就住在五臺山,你到五臺山,五臺山人都知道我。所以,他一拜到五臺山,頭一個就打聽文吉,沒人曉得。到寺廟裏去問這些出家人,他說文吉就是文殊菩薩,他才恍然大悟。那是化身,那不是應身。照顧你十幾天他就不見了,你有急難的時候他又來了。是你沒發現他是文殊菩薩,發現是文殊菩薩,他又會變另外一個身,他不會變同樣的身。你看一個人發這種誠心,菩薩一路照顧他,雖然有一點苦難,不至于要命,一定幫助你。爲什麼有苦難?苦難是業障,是消業障,你自己不曉得,業障消除掉之後沒有苦難了。一個人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

  連美國這個修.藍博士他都懂得,他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的,與別人毫不相關,中國古人講的自作自受。如果怪別人,怨天尤人,那個罪就重了,你又再造罪業,你不是在消災,你又加重你的罪業。與任何人都不相關。所以一定,用他的術語來講,清理,我們佛法講放下,把你心裏面這些妄想、雜念清除掉,叫放下。讓清淨心現前,感應就會現前,我們身體的病痛完全恢複了,自然就沒有了。這很有道理。所以佛家講,放下就是,他爲什麼放不下?縱然你過去有善根福德,你要放不下,依舊是個包袱、是個累贅。這個包袱,你就不會得自由,你就不能得自在。必須放下,知道這是假的,最後知道這身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連身都不要執著,你就什麼事都沒有了;你執著有個身,你就有痛苦、你就有災難。如果身沒有了,誰受痛苦?誰受災難?

  「六根清淨,明利黠慧,故無盲聾喑啞難」。六根清淨,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怎麼叫清淨?不清淨就是汙染。我們的六根汙染。實在講,前面五根沒有問題,眼像照相機一樣,耳像收音機一樣,真的它沒有汙染。汙染是什麼?汙染是第六意識,第六分別,第七執著,這汙染了,汙染是這麼來的。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這兩樣東西麻煩大了,讓我們,前面染汙了前五根,後面染汙了阿賴耶,麻煩在此地。如果六根清淨,明利黠慧,聰明智慧,所以盲聾喑啞就沒有了。

  「衆生生者,皆正定聚,故無世智辯聰難」。衆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正知正見,都入正定聚,正定聚是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所有的境界。極樂世界尤其殊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第二十願講「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成就。阿惟越致菩薩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在《華嚴經》上,圓教初住以上才叫法身菩薩,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于是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搞清楚了,生凡聖同居土,極樂世界有沒有?有,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相當我們這邊的六道,但是它沒有六道,它只有兩道,人道、天道,修羅跟地獄、餓鬼、畜生全沒有。所以它的凡聖同居土兩道,方便有余土裏面有聲聞、緣覺、菩薩、佛,跟我們這邊四聖法界一樣,但是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不是你自己修成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給你的,讓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這是阿彌陀佛賞賜的,不是自己修得的。

  自己念佛功夫要達到理一心不亂,到極樂世界那是自己修得的,不是加持的。如果沒有達到理一心不亂,佛加持你,你跟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完全平等,這個不可思議。這一加持,最大的利益是什麼?跟法身菩薩一樣,可以在遍法界虛空界六道十法界裏頭去應化度衆生,你有這個本事。也就是說,只怕你不能往生,你一往生,你就可以救度你的家親眷屬;無論他在哪一道,無論他在哪個世界,你都能知道,你就能救他們。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打個照面就行了,佛就加給你,你就有這個能力,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極樂世界每天往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爲什麼?你這一個往生,過兩天就帶了一大堆去往生。而且你到十方世界去,都是用的分身,就是應化身,你自己的本身,本身在極樂世界沒動;應,應化,無量無邊。自己本身在彌陀講堂坐在那裏沒動,聽經聞法,不斷提升自己,有能力用應化身幫助一切有緣衆生。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這句話非常重要,《彌陀經》上這麼說的。今就是現前,就是今天;現在說法,現是示現,示現在極樂世界,講堂裏面講經說法。「經無量劫」,他的教學不間斷的。阿彌陀佛那個樣子,每一個往生的人都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本身在講堂講經說法從來不間斷,聽經的人也不間斷。十方往生的人,阿彌陀佛化身去接引,化無量無邊身去接引每個到極樂世界去往生的人,化身去的。化身真管用,接引你到極樂世界。我們念佛,七寶池裏頭就生一朵蓮花,蓮花上有我們自己的名字。你念佛念得誠懇、念得懇切、念得多,這個蓮花一天比一天大,光色非常之美。這是什麼?是你念佛功夫成就的。如果你退了心,你懈怠、懶散,你的花就萎縮;改變主意不想往生了,這個花就枯掉,沒有了。所以在極樂世界,看到有生滅、看到有成長的,就是七寶池蓮花;除蓮花之外,極樂世界一切都是沒有改變的,你看不到生住異滅,沒有這個現象,所以叫一真法界。只有七寶池的蓮花,因爲蓮花不是阿彌陀佛變的,是一切衆生變現的。這是得到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因爲他四十八願裏頭有蓮花化身願。所以,你這一起心動念,池子裏頭就有一朵花現出來。花的大小、光明、色彩,完全是你念佛人你自己的事情,這不是佛的事情。佛會拿著這個花來接引你,化身佛。化身佛就是我們平常供養的那個像,你喜歡哪一尊佛像,他就現那個佛像,讓你放心,你不會跟錯人。

  到了極樂世界,你在蓮花裏頭,蓮花裏頭就産生蛻變。就像蠶在繭裏頭,蠶是繭裏面蛻變,我們是蓮花裏頭蛻變。到蓮花裏面去變的那個身,身相,跟阿彌陀佛的身相一樣,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看到的接引我們的佛像,看到的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你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到了極樂世界,蓮花裏頭改變了,蓮花真的把身體統統改變,我們的業報身改成法性身,我們居住這個環境是業報土,改成了法性土,在蓮花裏頭我們有很大的轉變。花開之後,花開見佛,就見到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那我們曉得,同居土、方便土花沒開,花一開是實報莊嚴土。所以,方便土跟同居土都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

  阿彌陀佛也有滅度的一天,「經無量劫」,阿彌陀佛有緣的衆生度盡了,他退居,回到常寂光。「觀音即補其處」,阿彌陀佛這一滅度,觀音菩薩成佛了,就在極樂世界就成佛了,銜接沒有中斷。「號普光功德山王佛」,佛的名號不是阿彌陀佛,是普光功德山王佛。「故無佛前佛後難」,因爲前面這尊佛滅度,後面立刻就接著成佛,沒有佛前佛後。這就說明極樂世界也不是真的,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莊嚴,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成就的。這是什麼?這是有爲法,不是無爲法,是有爲法。有爲法就是有生有滅,但它時間很長,時間太長了你看不出它的生滅。我們在阿彌陀佛這無量劫當中肯定就圓滿成佛,我們不會等到觀世音菩薩成佛,在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你想想看,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沒有間斷。我們這個世間有間斷,你睡覺不能不間斷,再大的福報,你沒有辦法不睡覺,你沒有辦法不吃飯,吃飯時候間斷了,睡覺的時候間斷了。極樂世界人不需要吃飯、不需要睡眠,佛不需要,所有一切衆生都不需要,法性身。這個世界裏頭殊勝到極處。

  我們有緣聽到、有緣看到世尊介紹的這個經本,這是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定要把它抓住,一定要知道這個機會不容易遇到。我們想想現前的社會,地球上七十億人,幾個人遇到佛法?遇到佛法這些人,有幾個人遇到真的佛法?現在這個社會假佛法很多。真的佛法當中,有幾個人遇到大乘法?大乘法裏面也有很多,有幾個人遇到淨宗?你像這樣一想的話愈來愈少,到最後沒幾個人。修淨土的人很多,真正把淨土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的人不多。沒搞清楚、沒搞明白,一聽就相信了,上上根人,可不能輕…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