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就看到諸佛一真法界,諸佛的實報莊嚴土,常寂光看不到。常寂光要到什麼時候才知道?世尊在經典上告訴我們,八地以上。這定功深了。大乘圓教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生到實報土。實報土裏面有四十一個階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個階級,到等覺菩薩是最高的一個階級,把無始無明習氣斷幹淨,完全沒有了,實報土就不見了。不見了是什麼境界?常寂光土出現,回歸到常寂光。回歸到常寂光,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這才大圓滿,究竟圓滿。
所以這個道理我們搞清楚了,定比什麼都重要。定不是盤腿面壁,盤腿面壁那是初學,小學生的禅定。真正的禅定,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真正禅定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耳聽聲也不起心不動念,眼在色裏頭入定了,耳在音聲裏頭入定了,鼻在香氣裏頭入定了,舌在酸甜苦辣鹹五味裏頭入定了,是這個意思。這大乘經上所說的。所以這個禅定它有作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活活潑潑。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八相成道全在定中。他見色聞聲跟我們感受不一樣,我們以爲是真的,這個色相音聲是真的,在他心目當中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看得清清楚楚,不是真的。真相看出來了,真相叫實相,諸法實相。
現在我們讀這些經文,有了一點概念,這個概念很不容易得到。這個概念是近代科學家的報告,告訴我們,根據科學家報告說,宇宙之間確確實實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分析到最後,他說只有叁樣東西構成宇宙,構成萬事萬物,一個是物質,一個是意念(就是念頭),再一個就是自然現象,這叁種現象。物質現象,意念、念頭,科學家叫它做信息,自然現象,科學家稱它作能量,宇宙之間只有這叁樣東西,變現出無量無邊的現象。這叁樣東西現在發現了,物質是假的,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
佛經上告訴我們,佛經把最小的物質,就是物質的基本單位,稱它作極微之微。從分析,分到最後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最小的物質單位,叫極微之微。這個東西被科學家發現了,這科學也真了不起。極微之微,阿羅漢、辟支佛看不到,他們的天眼看不到,他們天眼只能看到微塵,比微塵更小的就看不到。佛經上講,比微塵更小的,有色聚極微、有極微之微。大概色聚極微這裏頭很複雜,不是一樣東西。如果是微塵,微塵是原子,原子是在八十年前發現的,當時發現認爲這是物質最小的。在這八十年當中,不斷再分,終于把原子分開了。分開看到原子是什麼?原子裏頭有電子、有核子、有中子。這從裏頭再分,分到粒子,基本粒子,分到誇克。粒子有幾十種,誇克也有幾十種,大概這些都是佛講的色聚極微,因爲它有個聚字在裏頭,色聚極微。那極微之微?應該就是最後分析的微中子。微中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個把它合在一起,它的體積等于一個電子。也就是一個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這才是真正極微之微,物質的基本單位,不能再分了。再分,他們分了,佛說再分就沒有了,就變成空了。他們再分,分爲的是什麼?原來是意念的波動現象。這個發現很了不起,說明什麼?我們的念頭跟物質的關系,原來物質是念頭變現的。分到最後物質不見了,看到的是意念波動現象。
所以近代量子力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新的概念,是以心控物,我們這個心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可以控製物質。這些年到處去找,從哪裏找起?從醫療,得重病的人。確實有一部分得重病的人,醫院放棄治療,他沒救了,但是這些人經過一段時間,他自己好了,他病自己好了。這什麼原因?念頭。這些人多半都是信仰宗教的,因爲醫院醫生宣布沒法子治療,存活的期間只有一、二個月,所以他對于自己身體就放棄了。信仰宗教的人就想天堂、想神、想上帝,念頭轉到那裏去,身體不再想它了,也不想它好,也不想它不好,就是根本不想,我就想上帝,我就想天堂,一心一意我要到天國去。二、叁個月之後再去檢查,病沒有了,完全好了。他們現在搜集這個數據,在全世界搜集,已經有幾千個例子可以證明意念能夠治療。
因爲身體它是物質現象,念頭能夠把帶著病毒的細胞恢複正常。這個恢複正常裏頭,你就是不要理它,你不要去想它。你想它好,你在想它;你想它不好,也在想它。你想它,就是養那個病,讓那個病一天一天厲害;你不想它,這病就沒有了。所以現在我前幾天聽人說,癌症,醫生都告訴他,得癌症,你只要一個星期不吃東西,只喝一點水,什麼都不要吃,把那個癌細胞,你不養它,沒有營養,它就死掉了。你所有給它的營養,營養不是你身體細胞吸收,是那個病毒吸收。這也很有道理。把這個癌細胞餓死,用這種方法。人實在講,七天、十天不吃東西不會餓死的,你能夠忍受得住。這是醫生說的東西。
科學家告訴我們是轉念頭,不要想它,所以很多想上帝、想神、想天國,結果沒有死。過去山西小院,這是學佛的,也被宣布存活只有二、叁個月,他們天天念佛,念上叁個月再檢查,沒有了。我們還有一個最好的榜樣,劉素雲,得的紅斑狼瘡。醫生告訴她,妳存活的期間是隨時都可以死亡,告訴她,妳心理要有准備,隨時可以死亡,不是還有幾天。她根本就不把這個病放在心上,根本就不想它。她聽經,想阿彌陀佛,一天聽十個小時經,聽完經之後就念阿彌陀佛。叁個月之後沒事了,活這麼久了,再去檢查沒有了,不但紅斑狼瘡沒有了,連斑痕都沒有。醫生講,這奇怪,他說一般縱然好的話,疤在,他說妳怎麼連個疤都沒有?她把她的這樁事情告訴醫生,我這叁個月一天十個小時聽經,除此之外就念佛,怎麼好的我不知道,疤怎麼沒有了我也不知道。這是什麼?以心控物。
這是最新的科學得到的一個理念。科學家告訴我們,不但可以醫療疾病,還能夠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這就是災難統統可以化解。爲什麼?那是物質上的事情,心可以控製物質。這個讓我們想想有道理。爲什麼極樂世界沒災難?爲什麼我們這有災難?極樂世界人沒有惡念。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貪婪感應的是水災。我們這個世界爲什麼海水上升?爲什麼南北極的冰融化?爲什麼有那麼大的海嘯、江河泛濫?貪婪所感應的。瞋恚感應的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瞋恚,火山爆發,這屬于瞋恚。愚癡所感的是風災。我看到一個新聞,好像一天當中,在美國發生兩百多次龍卷風,一天,很多地方同一天發生的,這是愚癡所感的。傲慢所感的是地震,傲慢心不平。懷疑是最可怕的,懷疑是什麼?在個人來講,免疫能力沒有了,你信心沒有了,這個很可怕。你信心沒有了,免疫能力沒有了,你的身體就衰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在環境上講,山崩地陷,這是懷疑,山會倒下來,地會突然陷下去,懷疑。你看,貪瞋癡慢疑對應的。西方極樂世界人沒有這個念頭,沒有貪心,沒有水災;沒有瞋恚,沒有火災;沒有愚癡,沒有風災;沒有傲慢,也就沒有地震;沒有懷疑,絕不會有山崩地陷。這些災難它永遠不可能有。科學家給我們做的這個報告,我們跟佛經一對,相信什麼?佛經不但是哲學,還是高等科學。真正學佛修行的人,少病少惱。他會生病多半都是,他沒有業障病,也沒有這些心理上的病,大概都是飲食不注意,得的都是生理上的病,飲食、衣著感受風涼,從這些得病,他的身心業障沒有,沒有這些病,所以它不難治療。
《智度論》裏頭講四種魔,「又《智度論》中稱四魔」,這個在佛經上被引用最多的。第一個是「煩惱魔。貪等煩惱」,剛才我們講的貪瞋癡慢疑,「能惱害身心」,讓我們的身心都不能夠安甯,身心都受到傷害,這是頭一種。道家講心,也講到情緒。你看現在人的心,他心裏想什麼?確實貪瞋癡慢疑,五個都具足,而且很嚴重。他身心怎麼能安穩?影響的情緒,情緒是怨恨惱怒煩;他造的業是殺盜淫妄,果報可想而知,他怎麼可能有好的果報!如果真正能覺悟,這個東西對自己眼前的傷害已經夠苦了,死了以後叁惡道去了,那個傷害才是真嚴重。
想到地獄苦,不能不改變心態,心裏面要把這個五毒拔掉,不貪、不瞋、不癡、不傲慢、不懷疑,五種不善的情緒,要把它改過來。不怨,不怨別人,不恨別人;不惱,不發脾氣,怒是發脾氣,不再去煩別人,情緒控製好,能達到孔夫子溫良恭儉讓就好了。這一生當中無論什麼際遇,與別人不相幹,不可以怨天尤人,一定要自己負百分之百的責任。我們一生的際遇,都是自己造的業所感的報應,不善的業感的是苦報,造的善業感的是樂,苦樂憂喜舍是報應,自作自受。明白這些道理,不再怨天尤人,好好的接受聖賢教誨,接受佛菩薩的教誡,好事情。物質生活苦一點好。你看看,物質生活苦的人都長壽。在中國、在外國,我們到農村裏面去看,農村人活得很長壽健康,九十歲、一百歲,他還做工,還挑擔子。我們去看他吃的東西,很簡單,比我們吃得還簡單,他生活很快樂。這煩惱。
第二,「陰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五陰是什麼?色受想行識。色是我們的物質身體,身體,飲食、傷風感冒,這屬于身體。後面四個,那是心理現象。受,你感受,苦樂憂喜的感受;想,你有思想;行是你的感受跟思想它不會中斷,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前念滅後念生,這叫行,它不會斷掉;識,我們可以把它說成記憶,阿賴耶識,那是個數據庫,你幹些什麼,數據都藏在那裏頭。那這些東西,夏威夷的這位修.藍博士跟我見面時候告訴我,他說這些東西不好,要把它清除。我們講的五陰是煩惱。他說我們的記憶裏面有很多不善的、不好的,他說這個記憶對我們的傷害很大,必須把它清理出去,清出去。他有個學生是位婦女,大概也有四、五十歲。修.藍今年七十叁歲,這個學生大概有五十歲,在所有學生當中,她清理得最…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