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八集) 2012/4/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6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下面十乘理觀第六,「道品調適」,這一段講的是「叁十七道品」,我們必須要把叁十七道品簡單的做個介紹,然後我們讀這個文就容易懂。我們在《叁藏法數》節錄下來叁十七道品的簡介,出于「法界次第」。在經論、古大德注疏裏面,常常講的是叁十七助道品,幫助的助,叁十七助道品。因爲修學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而這叁十七種,可以說是無論修哪個法門都應該要知道,它是佛法基本的常識,也通達大乘。所以天臺大師講叁十七道品,四種講法,叫藏通別圓。藏,小乘的講法,通也是小乘,但通于大乘,別就是大乘,最後是用圓教來講,講得非常精彩。可見得佛法不是定法,圓人說法,無法不圓。現在我們簡單,就是把這些名相做個簡單解釋。
「道」,道是道路、門道,門徑、道路,就是能通的意思。「品」是品類。「合四念處等法門爲叁十七」,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個合起來叁十七門,這叫叁十七,叁十七是從這來的。「皆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淺的藏教講的,深的圓教講的,「故雲道品也」,稱之爲道品。第一科,「四念處」。在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看破放下,四念處是看破,可以說佛法入門從這開始。念就是想念,「處即身受心法」,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我們想想它,現在人講研究研究,在佛法講參究,參究是用智能,研究是用知識,不一樣,這裏頭確實有分別。念在此地就是你怎麼個看法,譬如身念處,你對這個身怎麼看法,你對受怎麼看法,你對心怎麼看法,這個完全是觀慧。真的,章嘉大師講的看破。
第一個,「身念處,謂觀此色身,皆是不淨也」。佛在叁千年前,因爲佛法首先破身見,這是最難的一關,誰都把身體看作自己,非常愛惜,身放不下。身放不下麻煩就大了,爲什麼?小乘須陀洹證不到,大乘十信位的初信菩薩你也得不到。《華嚴經》講菩薩五十一個階級,第一個階級就是初信。初信怎樣證得?身見破了,邊見破了,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惑斷掉了,你才能證小乘須陀洹,學大乘的人初信位的菩薩。真的,這個地位就叫聖人,雖然不是大聖,小小聖,最起碼的聖,真的他不是凡夫。所以叁種不退轉裏頭,他證得了位不退,雖然沒出六道輪回,他決定不墮叁惡道,而且天上人間只需要七次往返,他肯定證阿羅漢果。沒有佛出現在世間,他智慧成就了,他能證辟支佛果,比阿羅漢還高。就是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決定超越六道輪回,這才叫真正的佛弟子。如果這個位次沒有拿到,不是真佛弟子,這個我們不能不清楚。只要證到這個位次,四念處他確實證得了。雖然說他是小小聖,他的能力六種神通恢複了兩種,天眼得到了,天耳得到了。這個通雖然不很大,很管用,天眼能看到六道,我們看不到,他能看到。他能看到鬼道、能看到地獄道、能看到天道,確實我們的智慧能力就不如他。
四念處,第一個身,觀此色身皆是不淨,沒有一樣東西是幹淨的。看什麼?我們看人的身相,他們看一個人身都是細胞組成的。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身體多少個細胞?五十兆,看人是五十兆細胞組成的,堆砌在這個地方。就好像我們看大樓,看到一百層的大樓,很高大。建築師看這個大樓,他沒有看到一百層,他看到什麼?這個大樓有多少鋼筋、多少水泥,他看這個東西,多少建築材料把它堆成這樣子的,那就不一樣了。所以觀慧成就的人,看我們人身,不是看眼耳鼻舌身,不是看這個,看你的身體多少細胞。每一個細胞,因爲他還是小聖不是大聖,大概只能看到細胞。因爲佛說,阿羅漢才看到微塵,微塵就不是細胞。微塵大概是什麼?現在所講的粒子,所謂的基本粒子。那就多了,比細胞多,一個細胞是多少粒子組成的?科學家的分析,把細胞分析出來分子,分子再分析出來就是原子,原子再分出來就是原子核、中子、電子,再往下分就分成粒子。阿羅漢的能力大概能夠看到粒子,就是看到微塵,色聚極微跟極微之微阿羅漢看不到。看到極微之微的,大乘經上常講八地以上。那個菩薩位次高了,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也就是包括佛在內最高層的五個階級,他能看到極微之微。
極微之微就是我們常講的阿賴耶的叁細相,阿賴耶的業相、轉相、境界相。也就是阿賴耶通常講的四分,阿賴耶的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八地以上才看到。這是把宇宙的根源看到了。現代的科學家他們,我相信是根據數學,在數學裏面有這個理論,告訴人有這個可能,然後再循著這個線索,用科學儀器去觀察、去搜尋,真找到了。找到宇宙都是什麼東西?宇宙不外乎叁樣東西,宇宙無量無邊,構成宇宙的元素就叁個東西,第一個物質,第二個信息,第叁個能量,這科學家說的。這個東西確實就是阿賴耶,名字不一樣。他說物質,佛經上說境界相;他說信息,就是阿賴耶的轉相。爲什麼轉?它轉變成物質,所以物質是信息轉的,信息就是念頭。能量就是業相,阿賴耶的業相。你看從業相起轉相,從轉相變成物質。這十乘觀法裏頭一開端就講清楚了,它講得很簡單,整個宇宙萬法就兩個,一個是色,一個是心。色由心造,全體是心,這個心,真心妄心都在裏頭,真心能現,能變是妄心,真心能現,妄心能變。妄心就是念頭,就是阿賴耶的轉相。
首先你要看到身體,身體不是個幹淨東西,它是念頭跟物質混在一起的現象。只要是物質,裏面統統有受想行識,四念處就是講色受想行識。身是色,第二個講受,第叁個講心,心就是什麼?念頭、思想,想、行在心上,末後一個法念處,法是阿賴耶。所以四念處就是五蘊。觀世音菩薩知道得很清楚,《心經》上講的,你看用「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有沒有?有,這幻相,觀世音菩薩看得很清楚。這個現象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一切現象的基礎、根本,看得這麼深,看得這麼徹底,觀世音菩薩在等覺的地位。
今天科學的成就,我們也不能不佩服,科學家看到的跟佛看到是一樣,但是性質不一樣。科學家是知識,在佛菩薩是智慧,智慧他得受用,科學家是知識,知識不得受用。明顯的受用是什麼?微塵裏頭有世界,這個科學家不知道。我們在經上讀過,普賢菩薩他能夠到微塵世界裏面去參訪諸佛菩薩、去供養、去聽經聞法,這個現象科學沒發現。現在科學講得最清楚的就是物質,物質他搞透徹了,念頭沒搞透徹。這個念頭他知道,所以現在科學提出「念力的秘密」。秘密是什麼?能量。念力的能量非常非常大,如果能把念力的能量開發,那宇宙就改觀,世界就不一樣,他們走這個路子。
現在第一步從哪裏開始?從醫療開始,就是用自己的念頭治病,先給自己治,自己治好了可以給別人治,這個例子我們也看到了。今天四月了,上個月,上個月二十一號,夏威夷的修.藍博士來看我,這就是用念力替別人治病,他有這個本事。他只要看到你的病曆,你把你的名字告訴他,性別、年齡,你出生的日子告訴他,然後你的病曆。他只要這個數據就行了,人可以不要見面,距離幾千裏沒有關系。他拿到你這個數據幹什麼?觀想,把病人的身跟自己的身觀成一個身,這屬于禅定。自他是一不是二,現在我有哪些病,我就用我的意念把病毒的細胞化解,恢複正常。一天做叁十分鍾,就是做這個觀想做叁十分鍾,要一個月。一個月真的細胞裏頭的病毒統統化解掉了,那個病人就好了,病就沒有了,再檢查就沒有病了。
他已經做了幾千個例子,所以美國、日本很多人跟他學。我聽說他二十號,上個月二十號在香港辦了一場講演,賣門票的。也是每個人聽他講演都把名字寫上,性別、年齡、出生日期,他有時間慢慢的給你觀想,你沒有病很好,如果有病他就替你治,很難得。聽說他還要到臺灣去,大概做兩次,最近在日本也會做兩次。這個好!治病不要醫藥、不要打針。那是什麼?用自己的本能來解決問題,你看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解決別人的問題。他來看我,我在之前看到他的一些報告,從網絡上看到的,跟佛家講的道理是一個。這四念處也講這個道理。
四念處就是講的五蘊,五蘊皆空。告訴你怎麼?你得放下!放不下,放不下是搞不清楚,沒看破,看破,你就能放下了。所以曉得這個色身不是個幹淨東西,你就不會再執著它,你對它那個執著,你對它那個貪戀,就大幅度的減輕了,減輕了,有這個好處。你看天熱的時候,才做一點小小的一些健身運動,就身上一身都是汗。身體裏面是什麼東西?流在外面就是的,毛細孔流汗、大小便溺,鼻涕口水那吐下來人家都討厭,沒人喜歡。所以如果想的,佛家形容這個身體怎麼?臭皮囊,好像一個皮袋,裏面所裝的全是肮髒東西,沒有幹淨的,沒有寶貴的。用這個來形容,都是教我們觀身不淨。
「受」,受是享受,我們講感受,你所受的全是苦。你說我很樂,樂是假的,苦是真的。從得這個身,這個身就是個病身。爲什麼?你每天要吃叁頓飯,你不吃就感覺到餓,餓了就好苦。那就說明你這個身是個帶病的身,飲食是藥,一天服叁次藥維持著,覺得很快樂;一餐不吃就病了,兩餐不吃就更嚴重,一天不吃就要命了。所以一定要曉得這身不是好東西。真的好東西,不要飲食多好!佛給我們講苦是真的,樂是假的。佛說得很好,爲什麼說樂是假的?樂會變成苦,苦不會變成樂。樂極生悲是真的,沒有說悲極就快樂,沒聽說過。吃東西很好吃,吃得很歡喜。歡喜,你吃,你如果一下吃個二十碗、叁十碗,就要你命了,你就苦了。所以樂它會變成苦。苦,打你,打你很痛,打一棍子痛,打十棍更痛,不會打到最後會快樂起來,不會,不可能。苦是再苦下去不會變成樂,樂決定變成苦。有人喜歡跳舞,跳舞很快樂,叫你跳上…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六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