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家都一個希望,和諧。和諧在口裏說,沒法子落實,彌勒菩薩落實了,人人都學彌勒菩薩,和諧世界就出現。不分別、不執著就能容了。爲什麼不能包容?就是因爲有分別、有執著。不分別、不執著是性德,是真心起作用。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妄心,不是真心。妄心迷而不覺,真心覺而不迷。真心起作用,這個七寶是真的,從自性流出來的;妄心起作用,這個七寶不是真的,是假的,混雜許許多多的泥沙,必須要提煉,必須要加工。西方世界不需要,人心都是清淨的,露出來的全是性德。
所以《觀經》上說,「琉璃地上」,琉璃是我們現在講的翡翠,綠色的玉,這是玉裏面特別貴重的。我們相信人都喜歡綠色的大地,極樂世界也是綠色大地,不是草,是翡翠。「以黃金繩」,繩是什麼?像現在的馬路,馬路上不是劃線嗎?劃成這個線的道,那是什麼東西做的?黃金。你看綠色的大地上,黃金,等于像我們現在鋪馬路,黃金鋪成的馬路。「雜廁間錯」,美不勝收。雜是間雜,各種寶都有,是這個意思。錯綜造成的圖案,整齊,美觀。「以七寶界分齊分明」,齊是整齊,明是光明。「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懸處虛空」,寶中有光,光像花。現在我們也模仿,我們看到豪華大廳裏面懸挂著燈,那個燈就是一朵花。點亮之後,它裏面有很多水晶的片,光的折射也能看到許許多多的顔色。顔色變化很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顔色,這邊看是綠的,那邊看是紅的。這是我們在這裏模仿,極樂世界你就看到真實。這個懸處在虛空,在高空上。在哪裏看到?宮殿裏面看到,寶樹裏面看到。
「今極樂國土,地無土石,唯是性德妙寶莊嚴。」這個境界什麼人住的?我們在大乘裏面讀得很多,「境隨心轉」,應了中國人有兩句古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極樂世界是福地,每個往生的人是福人,沒有那個福分,你怎麼能去住那個地方。修福,最大的福是什麼?這個要知道,修最大的福報不要錢,最大的福報就是念阿彌陀佛,無邊際的福報。什麼樣的財主,有千億萬、億億萬,都不如那個老太婆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人家到極樂世界實報土上輩往生,你千億萬做多少功德,說不定還去不成,說不定生邊地。生邊地的多半都是富貴人,爲什麼生邊地?對這個半信半疑,對自己那些財産、名利難分難舍,沒舍得幹淨,帶著懷疑,生邊地。生邊地算不錯了,總算到極樂世界,不過就耽誤五百年。五百年當中花不開,蓮花化生,他在蓮花裏,蓮花不開,他見不到佛,聽不到佛說法。沒有別的苦,就是這一點沒有。在蓮花裏面比忉利天宮還自在。五百年是最大的期限,最少的幾天他就轉了。《往生傳》裏面講的袁宏道,袁宏道是明朝人,往生邊地,但是他很快他就覺悟了、就忏悔了,馬上就入品。所以生到邊地,有人很快出來,有人比較慢,最晚不超過五百年。這個五百年是我們世間的五百年,極樂世界無量壽,那五百年是很短的時間。
下面,「如《往生論》雲: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備也是具備的意思,極樂世界你所看到的全部都是,整個世界都是珍寶。這些珍寶具足莊嚴,莊嚴上加個妙。下面有解釋,「珍寶性者,蓋謂自性中之珍寶」,不是阿賴耶變的。我們這個世界,珍寶是阿賴耶的相分,境界相。「是故具足一切微妙莊嚴」。這個微妙莊嚴是什麼?隨著我們念頭産生變化,我們心裏想什麼它就變現什麼,妙!「此即《往生論》中,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也。」在極樂世界確實心想事成,外面的環境完全隨著自己意念在變化。
『寬廣平正,不可限極』。這什麼原因?「心淨土淨,心平地平,心地平等,則大地平正」,就這麼來的。我們這個世界不平,人心不平,所以地有高下。極樂世界人心平等,雖然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經上所說的一切境界,都是凡聖同居土的境界。極樂世界的同居土跟實報土幾乎沒有兩樣。這是生到極樂世界,我們把身心煩惱習氣統放下,心上平等了,事上沒有平等。事是什麼?還有習氣。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這一加持,讓你在事上平等出現了,心境一如。這個功德只有極樂世界有,他方諸佛剎土裏頭沒有。所以我們這一生碰到了,一定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去,我非去不可,我哪裏都不想去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教,別的我不想學了,我就想學這一門。這一門再多也不過六種,五經一論,如果嫌五經一論太多,學其中任何一種都行。最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比《心經》還少,《心經》二百六十個字,都行。再嫌麻煩,年歲大了,不想去學經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更簡單一點,「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成功了。妙絕了!人人都能學,人人都能成就,人人都能大成就,不思議的成就。這個法門,阿彌陀佛是後盾,保證你一生成佛。關鍵就在你真信不疑,一點懷疑都沒有,我真相信,我真幹,知道什麼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只有阿彌陀佛是真的。
《往生論》偈子上說,「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這是形容極樂世界之大,廣大。「即此寬廣不可限極之意。「《論注》曰: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衆,猶若無也」。十方世界六道衆生、十法界的衆生,再加上諸佛如來實報土裏面的法身菩薩,聽到佛陀的教誨,知道有極樂世界,有緣的人都往生了。什麼是有緣的人?聽了相信,聽了真想去親近阿彌陀佛,這些叫有緣人,都去了。每一天到極樂世界你知道有多少人嗎?不計其數。極樂世界擁不擁擠?沒有看到擁擠。這就是廣大無邊際,非常寬廣,一點擁擠的現象都沒有。「言十方衆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今生是現在生,「若當生」,當生是將來會往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爲什麼?他是法性身,它是法性土,法性沒有大小,法性沒有邊際。中國古德所謂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是說的法性。在中國很多這些書籍裏頭,有迹象可以有線索,讓我們知道佛教沒到中國來之前,佛裏面最奧秘的這些事理中國古人知道。所以我們也就有理由相信,中國古聖先賢裏面很多佛菩薩化身再來的。我曾經將這樁事情請教李老師,李老師笑著告訴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對!事上沒證據,理是決定講得通的。這些人沒暴露身分,沒有說我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沒有說。
這就是《往生論》裏頭「莊嚴量功德成就」。「莊嚴之量」,量是數量,無量,「不可限極也」。這量,在極樂世界是無量的,我們這個世界是有量,地球就這麼大,有量的。
我們看下一段,「總結,超逾十方」。
【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我們著重在『一切』,十方一切諸佛剎土都比不上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叫『超逾十方』。「超」是超過,「逾」也是過的意思,超過十方世界。請看念老的批注。『微妙奇麗,清淨莊嚴』。「妙者,勝妙難思」,殊勝微妙不可思議。「微妙者,則妙中之妙,難思中之難思」,叫不可思議,就這個意思。爲什麼難思?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從自性裏頭流露的,流露出來的。自性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吧,它叁種現象都沒有,它不是物質現象,它不是精神現象,就是說它沒有意念,它也不是自然現象。所以非常像現代科學家所說的零極限,但是零極限裏面是決定空無所有,性德不是零極限,爲什麼?它能生萬物。這就是佛法裏面講的隱現,性德或隱或現,隱的時候沒有,什麼都沒有,現的時候什麼都有,一樣都不缺,叁種現象統統具足,妙!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無。
在極樂世界,你想見的它都出現,你見到,你不想見的它就沒有;我想聽的就聽到了,不想聽的它就沒有,完全隨心所欲。十方諸佛剎土,我從哪個地方來的?我從地球上去的,想現在地球什麼樣子,就現前,你就看到,看得清清楚楚;不想看,它就沒有了。連飲食起居,想吃什麼東西,你看,桌子上就擺滿了,都是你喜歡的;不想吃了就沒有了,也不要洗碗,也不要收拾,幹幹淨淨,一塵不染。沒有一法不妙。住的房子,經上告訴我們,你心裏想的宮殿,這房子就是宮殿;你想的是茅蓬,它就是茅蓬;你想多大,它就變多大;想在空中,它就浮起來;想在地面,它就落下去了。隨心所欲,真正叫得大自在,這微妙,微妙得大自在。「麗」是美好、光華,「奇」是奇異、不耦,不耦就是沒有兩個,沒有跟它相同的。特,特是特別,非常。奇麗是「特異獨超之美妙與光華」,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如極樂之地七寶所成,一一寶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華,又似星月,故雲奇麗」。這些經文念老常常舉出來。所以這個注子好,他的東西有很多重複,前面一遍、兩遍忘掉了,記不得了,常常重複,你的記憶就深刻。
「清淨莊嚴。清淨,永離染也」,永遠離開染汙。「莊嚴,具萬德也」,叫萬德莊嚴。《論注》,《論注》就是昙鸾法師的開示,「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這都說明極樂世界爲什麼這樣的美好,道理在哪裏?道理就在心。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象,「全體是心」,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心現識變,《華嚴經》上講的,今天科學家證明了,物質現象是心變現的,所以念頭可以控製物質,念頭可以改變物質。用今天科學的話說,心理可以改變物理,物理是從心理變現出來。這句話古時候人能相信,不得了,說明他們的善根比我們深厚。特別是現代人,多半都受了西方科學文化的影響,西方科學第一個理念就教人懷疑。懷疑是發現真相的基礎,這句話有問題;或者說懷疑是發現真理的基礎,不都是這樣說法嗎?這話有問題,有大問題。現在量子力學家提出來,這是莫大的誤會。如果改一個字就對了,懷疑是發現物理的基礎,那就對了。對物理上行,對心理上就錯了,全錯了。現在明白了,物質是心變的。佛講得早,佛說得清楚,「色從心造」,色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