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九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們在一起學佛,叫晨曦社。這大概是叁十多年的事情。領導這批學佛的大學生,周宣德教授,跟李炳南老居士是老朋友,非常好。把這個消息傳到臺中,老師非常高興,贊歎,大專學生學佛了,可以讓社會大衆醒一醒耳目,佛教不是迷信;迷信,怎麼大學生、大學教授也學佛了?這個好事情。

  那天正好我也在座,大家談完之後離開了,我跟著老師,我就偷偷告訴他,我說老師,未必是好事。他很奇怪,怎麼不是好事?我說如果這些大學生遇不到好老師,學的是邪知邪見怎麼辦?先入爲主,誰有方法把他們扭轉過來?老師一聽到這個話,真的,他那個興奮的心馬上就沒有了。想了一下,問我,怎麼辦?是問題,是嚴重問題。我就給他老人家建議,我們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我們也辦。寒暑假辦對外的,外地的同學,他們放假了,到這裏來學習,平常對本地的大專學校。我給他這個建議,這是因。老師跟我研究課程,要講哪些東西、請哪些人來講,我都參與。我在他的小房間裏面,這樣把慈光大專講座搞起來了。辦了幾十屆,非常有成就,我參加了十一屆,從第一屆到第十一屆我參加了。所以就認識很多這些同學,這些同學將來畢業了到外國留學,在外國拿到學位,工作了。所以我在全世界好多認識的人,他們會找我去講經,緣是這麼結的。

  臺中這個佛學講座辦出來之後,臺灣所有的寺廟都跟進、都辦,當然,教學的內容那臺中是第一。我離開臺中之後回到臺北,道安法師在中國佛教會發起,辦了一個大專佛學講座,請我去做總主講。我在那裏教了四年,學生大概有幾千人,這些學生將來也到國外去留學了。所以在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我都有熟人,這個緣是一般法師沒有的。他們認識我、了解我,都請我去講經,所以我講經的地方就多了,可以雲遊世界。請我,我只要你把旅費,你把機票買好送給我,到那個地方招待我吃住,不接受供養。我知道在國外生活很不容易,不增加你負擔。所以皆大歡喜,這就可以雲遊世界。還是我聽到那個話,一念,鼓勵李老師辦大專講座,這是因,有這個因才有後面這麼好的緣。一般人沒有這個緣,這個緣産生很大的效果。

  我們移民到澳洲去,等于說開花結果。到澳洲,實在說是澳洲當時移民部長,聽說我們在新加坡做團結宗教做成功了,所以他非常希望我到澳洲去,幫助澳洲團結宗教、團結族群。這樁事情澳洲政府很聰明,委托給大學去執行,所以我一到澳洲,跟學校就結上緣了。格裏菲斯大學就執行宗教團結跟族群團結;昆士蘭大學,它有一個和平學院,跟化解沖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有密切的關聯。和平學院畢業的學生多半在聯合國服務,他們有學位,有碩士、有博士。所以這就進入聯合國了。宗教進入聯合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無法想象的,沒有人認爲是可能的,我們進去了。進去起了作用,起了很大的作用,讓聯合國對于宗教看法改變了。以前是拒絕,不往來的,我們的活動之後,教科文組織就設立一個宗教辦公室,這正式接納了,知道宗教有正面的東西,不是只有沖突。所以我們的活動辦得非常成功。這緣,緣有因。還是要自己,自己要遇到這種機會,不能錯過,把它掌握住。我們有這麼個緣分,所以團結宗教,提倡宗教互相學習;不但要互相學習,要互相支持。我在去年就想到,我想印《古蘭經》,印一萬部《古蘭經》贈送給回教。得互相愛護、互相支持,這才行!宗教裏面的東西非常豐富,要把它發揚光大,要讓社會大衆好好來學習。

  我在聯合國,鼓勵當時的秘書長,聯合國最好能辦一個世界宗教大學,屬于聯合國的。培養全世界傳教師,宗教傳教師,宗教的住持人,好事。目的沒達到,可是我們不灰心,繼續努力。最近有個活動,在泰國曼谷,下個月,教科文組織也參加。我去,我也會去,我去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宗教團結,而且宗教希望能有一個宗教大學出現。看看泰國政府能不能把心量打開,因爲泰國是小乘,能把心量打開,辦一所世界宗教大學,或者辦個亞洲也很好,亞洲也有幾十個國家。這個事情要跟泰皇來談,我跟泰國還是有一點緣分。好事!利益社會,利益衆生,希望所有宗教都變成一家人。這個是講業因果報,有機緣盡量抓住機會種好因,後面會結好果報。

  下面經文,「又如《普賢行願品》」裏面說,「菩薩自念」,這個菩薩是普賢菩薩,他說「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好在造的這個業沒相,不是物質現象。「作業無邊,報必隨之」,這句話重要,你造什麼因,你就有什麼果報。學佛、學傳統文化,繼承老祖宗的教學,古人所謂「爲往聖繼絕學」,這句話講得好,非常重要!這是因,果呢?「爲萬世開太平」,這個多有意義,這一生沒有白過。問題是你要認識機會,你要抓住機會,你才會能成就;你不認識機會,你抓不到機會,你一生沒法子成就。憑自己,決定不可能,菩薩你看自己都說造作惡業無量無邊,我們比他造得更多,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這種機會、緣分?只是一個善心,沒有想自己,爲整個佛法想,也就是爲正法久住想,爲這個世界整體去著想。這種因緣,佛菩薩成就的,不是人。

  我們聽這一席話,偶爾聽到的,周宣德老居士到臺中去訪問看李老師,在談話,我們從旁邊聽到的,聽完之後我就感覺有一點不大對頭。你看,促成慈光大專講座,促成臺灣各個大專學校普遍成立佛學社,學生對學佛有一種新鮮感,都來了。這是個緣分,我這一生起來就是那個緣分。什麼也沒有,自己也沒有德行、也沒有能力,就這一念善心,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影響到整個世界。這個緣起我講過,很少講,今天在此地講到業因果報,舉出這個例子大家曉得。最重要就是你一點善心,不要爲自己;爲自己,範圍太小了,那個什麼?完全靠自己過去今生所修的福報。不爲自己,借著佛菩薩、借著衆生的福報,這個大了,無邊際的擴大。

  《俱舍論》第九卷說,「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故雲衆生業報,不可思議。」這種業力,《俱舍論》裏頭說,上到諸佛世尊也擋不住,遮抑我們今天講擋不住,力量太大了,業勢力最強盛故。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你造的善業,這個力量強大,擋不住你;你造的惡業,那個惡力強大,要帶你到叁途去受苦報,也擋不住。求佛菩薩保佑,佛菩薩擋不住,業力太大了,自作自受。所以說衆生業報不可思議。

  下面說,『衆生善根,不可思議』,前面講不善的,現在給你講善的。「如《大集經》曰:衆生之行不可思議,衆生境界不可思議」,這《大集經》上說的。前面的意思明白了,後面就容易懂了。造惡得受苦報,行善得享受福報,都是自作自受。佛菩薩雖然慈悲,幫不上忙,但是佛菩薩會給你做這些機會,就看你認不認識,你能不能抓得住,那個機會是非常之巧妙,佛菩薩給你安排的。這就是頭腦要靈活,隨機應變,有很強應變的能力,往往這個機會被你抓到了。可是一定要了解,始終要爲人,不能爲自己。爲自己,你的智慧福報都有限,而且說不定當中還要出麻煩,不能不小心謹慎。爲什麼?你會樹敵;你不樹敵,別人跟你爲敵。爲什麼?嫉妒障礙,自古以來在所不免。

  惠能大師接受了祖位之後,接受衣缽,還要到獵人隊裏面去躲藏十五年,爲什麼?躲避嫉妒障礙。十五年在獵人隊裏頭消業障、培福慧,六祖在修行,修行了十五年。怎麼修?每天替獵人燒飯。獵人打的獵都是動物,他在旁邊吃肉邊菜。他的工作都在修行,完全在境界裏面修行,修什麼?修看破、修放下,就修這個。放下,所有境界清清楚楚,是智慧;所有境界都不放在心上,那就是放下;境界現前如如不動,那是禅定。我們就曉得,他每天在那裏修智慧、修福報、消業障、修禅定。沒有人看見他在修行,他真的修行,他修行不落形相的,你決定看不出來,真修行!處事待人接物謙卑,那是一個得道的高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給獵人隊裏做下人,給他們打工。你看,見性就成佛了,佛在獵人隊打工,多委屈!不是短時間,十五年。回頭想想我們,我們受這一點委屈算什麼?比六祖差遠了。六祖都能受,我們不能受,那還能成就嗎?

  要想成就,什麼樣的委屈都要受。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金剛經》上有記載,不長,提了一下,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故事在《涅槃經》裏頭,《涅槃經》很長,講得很詳細,《金剛經》上只引用,忍辱波羅蜜。那樣的苦難,接受的時候一點怨恨都沒有。不但對歌利王沒有怨恨,而且還感恩他,爲什麼?這是個實驗,看看忍辱功夫夠不夠,有沒有到家?果然到家了,忍辱波羅蜜畢業了,歌利王送他畢業。這個機會,忍辱仙人掌握住了,提前成佛;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沒成佛之前。賢劫千佛,這一個大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排名是第五,彌勒菩薩排名第四,結果他兩個換了,就是歌利王割截身體把他提前了,彌勒放後面了。特殊的因緣,忍辱仙人沒想到,應該是佛菩薩安排的,給他做的增上緣,他抓住了。

  所以緣沒有善惡、沒有好壞,完全看自己的用心。你的心是善的,一切緣都善,順境善、逆境也善,善緣善、惡緣也善,無有不善。如果心不善,善緣也不善,順境也不善,你不知道應對,你的心態、方法全錯了,善變成惡。如果心態善、正確,惡也變成善,敵人可以變成親家,這是真的。什麼個道理?人性本善,老祖宗講的「人之初,性本善」,道理在此地。不善的是習性,習性可以改的,本性不變,我們永遠要記住本性。這是講到衆生善根,衆生之行不可思議,衆生境界不可思議。行是因,境界是果,善行一定是好境界,惡行決定是叁途,這不可思議。

  「又臨濟曰」,這是禅宗的祖師,「你欲識佛祖麼?」這是問學生,你想不想認識、見到佛祖?「只你能聽法的便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