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持松大師年譜▪P34

  ..續本文上一頁普賢行願品》頌偈,並問訊各位家人健康,囑咐大家要善待衆生,學習文殊菩薩及維摩诘菩薩之智慧,勤奮精進,掌握科學技術,爲祖國出力,爲衆生造福,按普賢菩薩之十大行願住世,以長樂利益衆生,行菩薩道,利國利民,慈悲喜舍。超晔思及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于將滅度時,作最後之教誨,名《佛遺教經》,後以《佛說四十二章經》及《八大人覺經》,結集成《佛遺教叁經》,極言作人至道,忍惡無嗔,離欲喜施,住道在心,端心正念爲首。深言持戒爲禅定智慧根本,平時治心,如牧牛,如馭馬,驅貪止妄,息欲寡求,又遠離放逸,而精進、而禅定、而造智慧,庶幾人成佛成矣。大師此時年邁體衰,更多關心弟子及其家人的安康,並一再要求以普賢行願利益國民,無疑也在作最後之遺教乎?弟子們內心深爲感動,而自己又無助于大師。超晔曾發願,甯肯自己減壽十年而與大師,祈請大師能多住世,多轉*輪,饒益衆生。

  長夏,炎熱異常,以致大師身體疏于檢查治療。因大師已作了佛教各宗及金剛密乘教旨之前述交代,過“世間百六十心”起修,滅微細煩惱及俱生煩惱,最末成金剛身、證金剛心,方始圓滿成佛,得佛果叁德:得無漏戒爲解脫德、得常淨解脫身爲法身德,得一切種智爲般若德。

  大師于此時入金剛喻定,斷微細煩惱,相當于等覺位,繼續于行深般若波羅密中,非思議境界。《仁王經》雲: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只可雲伏煩惱,不能雲斷煩惱,以未究竟覺果,要至無明路絕生死命斷,方爲佛之究竟大覺。

  大暑(7月23日),臨書毛主席詩詞。是年酷暑特盛,溽暑難熬。自大暑起一月中,大師又撰寫書法墨寶多冊。其時,大師境況極差,雖重病在身,但定力巍巍,精進不懈,惜寸陰,耐酷暑,悲誓弘願、四無量心,于此體現盡致。雖然如此,大師對任何人也不作申述,非覺者不能如此也。我等弟子懵懂,因該年暑伏天氣格外炎熱,沒有如往常般時時探望照料。今見大師叁位弟子珍藏了38周年的十多冊書法真迹,內心黯然神傷,愧疚不已。

  9月7日(陰曆七月叁十,白露),大師伏案書寫《古詩隨錄》,于最末頁南宋汪元量《湖州歌》後,寫下“一九七二年壬子七月叁十日絕筆”,下蓋“遯翁”朱文印一枚。此日乃地藏菩薩聖誕,亦爲超晔生日,大師于此日留下絕筆,至此其一代行化已圓成,了無挂礙。由此看來,大師已自知行將涅槃矣。

  初秋,大師于中脘扪及一塊物。9月12日,至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檢查後入住病房,經鋇劑攝片等仔細檢查,未發現胃腸道有何病變與腫塊。9月16日上午,剖腹探查發現,胰尾部位有一塊狀物,診斷爲胰尾腫瘤,未作切除,縫合後情況良好,晚間微有疼痛而已。其實,這一痞塊即其幼時于腹部摸到之塊物,它一直與身相隨,自大師出家後隱沒消失,弘法利生數十年,因緣果滿,直至此身最後涅槃時又複現,真乃因緣不可思議事也。

  住院近月,大師體重有所增加,面色也白潤端莊。

  9月22日(陰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夜雨不止。大師入于定中,見天上放大光明,先爲紅光,後爲白光,繼之皓月當空,朗照內外。久之出定,定境不變,滿室生輝。欣喜之余,喚室友同賞明月,反遭趣笑,遂自感自吟:

  皓月當空,星光互攝。

  入我總持,莊嚴圓密。

  法爾如是,無生無滅。

  10月15日(陰曆九月初九),重陽佳節,是日秋高氣爽,惠風和暢。大師晨起精神良好,乃理發、沐浴、更衣、剪甲,整日飲食甘馨。下午在醫院園林作登高遊步,按醫囑准備次日出院,晚間,大師與病友們談笑自若,毫無病苦之狀,豈意早定涅槃之期。

  10月16日(陰曆九月初十)清晨,醫務人員發現大師已謝世圓寂,面容安祥,肢體柔軟,右脅而臥,清香陣陣。陪侍在旁等候師尊出院之弟子超方卻還睡意綿綿,尚不知發生何事。同室病員皆啧啧稱奇,贊歎不已。如此臨終,從容擇日,諸事預先具備,隨處涅槃,真乃人世間稀有神奇之事也!

  大師早年曾對人說,“八十壽足矣”,因爲釋尊八十而圓寂。年初又說:“我活過生日,過中秋,過重陽就是最高了。現在魔最高,我的成就也最高了。過了生日也就是八十歲了,我心中的明月要與中秋佳節的明月相吻合。”既知“我生已盡”,而能曆經暮冬、春、夏、秋四季,過陰曆七月十叁(公曆8月21日)生日,壽已八十,又過中秋佳節,與諸弟子團圓,重陽節次日即圓其夙願,豈非奇事?臨終諸根豫悅,心無顛倒,意不貪戀,身無疾苦,湛然圓寂,泊焉歸真,去證法報身于滿月世界常寂光中。

  大師叁渡東瀛,取回唐密,歸國續弘,成爲唐密複興初祖;于顯教諸乘、密藏各宗研習不遺余力,盡羅胸臆,圓融無礙,瑞祯諸多;爲欲後進得以入門,一生著述等身;解行並重,愛國愛教,慈悲喜舍具足,實乃近代以來罕見的一位顯密圓融、解行相應的佛教大宗師,密教真言宗集大成者、大阿阇黎,“唐密複興初祖”。又曾得不動如來授記,號松華如來。

  大師世壽八十,僧臘六十叁,畢生盡其心力于佛教事業,耿耿此心,昭昭日月,貢獻甚大,永載史冊,垂範千秋。

  大師圓寂後,僅有惠宗長老及大師弟子超晔、超方、範棲英與吉真、振葆等居士數人參加了火化儀式。弟子們在火葬場告別堂瞻仰大師遺容,超晔結印作觀,默誦《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爲大師回向。此真言乃是1952年超晔在靜安寺求皈依,大師爲其初次灌頂時授予,今日複在大師靈前獨自作法持誦,豈是偶然!大師火化後之靈骨舍利,暫秘密保存于吉真家中。後超晔幾經周折,方于常熟購得墓地,暫將大師靈骨安葬于常熟虞山公墓。

  未久,上海靜安寺大雄寶殿突遭大火焚毀,豈人間應化身佛,亦隨大師返真如性海,歸密嚴淨土乎?

  

  寂後緬懷 唐密複興

  (1973--2010)1979年,己未,寂後7年3月21日,《解放日報》刊發報道《持松法師等追悼會在滬舉行》,鄭重宣布給大師“徹底平反,恢複名譽”。

  秋,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市宗教局、市佛教協會于上海玉佛寺大雄寶殿召開“持松法師誕辰八十五周年紀念大會”,再次鄭重爲大師昭雪平反,還其清淨莊嚴、愛國愛教之本來面目,並緬懷其生前爲國爲教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上海市佛教協會負責人李若人主持了追悼會。佛教協會負責人真禅法師、度寰法師、松岩法師、鍾吉宇居士分別致悼詞。上海市宗教事務局鄭重宣布:“四人幫”橫行時期,強加給持松法師的一切誣陷不實之詞應予推倒,徹底平反,恢複名譽。追悼會後,由八位法師護送大師遺像安放在玉佛寺祖堂內。

  是年,上海市佛教協會爲大師在興福寺後山日照亭側建立了衣帽冢和墓碑,衣帽冢爲半圓形的,冢前豎立墓碑,上刻:

  上海佛教協會會長

  常熟虞山興福寺退居

  上海靜安寺主持

  佛門尊宿上持下松法師之墓上海佛教協會敬立

  墓碑前置一個石砌的供桌,兩旁植蒼松翠柏數株。

  後來,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和湖北省武昌寶通寺也分別爲持松大阿阇黎修建了衣冠冢,紀念大師對佛教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並以此鼓勵後學來者。

  1984年,甲子,寂後12年2月27日至4月6日,以靜慈園爲團長、備前有隆爲副團長、武內孝善爲秘書長的日本真言宗“空海至長安之路”訪華團來華巡禮。期間,訪華團專程到上海靜安寺參觀訪問,並對複興唐密的持松大師表示敬意。

  由日本真言宗各派總大本山會捐資倡修、中國佛教協會和西安市有關單位協作修建的“惠果空海紀念堂”在西安青龍寺遺址落成。9月8日,中日兩國佛教徒隆重舉行儀式,以阿部野龍正爲總團長的“日中友好惠果空海紀念堂落成法會訪華團”一行二百多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西安市市長張鐵民等出席了慶祝大會和法會。中日兩國政府首腦分別發來賀電和賀辭。隨後,“日中友好惠果空海紀念堂落成法會訪華團”一行專程來靜安寺參訪,並到真言密壇舊址緬懷持松大師。

  陰曆七月十叁(公曆8月9日),是大師九十周年壽誕,靜安寺舉行爲期一天的紀念法會。上午舉行佛事活動,上供回向;下午召開座談會,四衆弟子發言踴躍,緬懷先德,弘揚大師的嘉言懿行。當晚,上海市文化局局長方行、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上海博物館館長孫志瑜、靜安區政協副主席顧偉承、著名建築學家陳從周教授及靜安寺賈勁松居士等,集中研究了修複靜安寺真言宗壇場和成立“持松法師紀念堂”等事宜。王永元居士對此盛大法會感觸非常,謹效五輪,因成叁絕,現謹錄其一曰:

  絕學遙承記異才,真傳猶可覓金胎。

  南天鐵塔雖無縫,彈指唯憑一芥開。

  自1966年浩劫以後至今已18載,師尊之弟子們方始有機會見面。此後,每年陰曆七月十叁,靜安寺都舉行大師誕辰紀念法會,四衆弟子一起緬懷大師之嘉言碩德。

  1985年,乙醜,寂後13年

  靜安寺著手修複真言宗密壇,同時建立持松法師紀念堂,陳列大師于海內外弘法的照片、生前著作、書畫作品、日常起居用具等。在上海市佛教協會及佛協副會長賈勁松居士的支持下,紀念堂中的佛像繪製、壇場布供、法器法物等由許華翰居士負責,梁惠慈居士等協助。

  由團長內海有昭、副團長靜慈園、秘書長備前有隆率領的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第二次“空海入唐求法至長安之路”訪問團參訪靜安寺,並贈送了部分壇場法器,使原先的真言宗壇場得以恢複。訪問團一行還專程到正在籌備中的“持松法師紀念堂”敬禮。

  1989年,己巳,寂後17年

  常熟虞山興福禅寺將後山正式辟爲“雲棲塔院”,用于集中供奉近代高僧靈骨舍利,並擬重建大師靈塔。七月十叁日,超晔作七絕六首以記:

  (一)

  緣離娑婆十七載,佛容金身宛常在,

  愛國愛教人天敬,理…

《持松大師年譜》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心經闡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