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報的時間都沒有確定,這叫做報時俱不定,或叫時分的時間上來作的分析,所以叫定業不定業。
第十二,就業的果地上業分析。有六道業:地獄、畜生、餓鬼、修羅、人、天不定業。
當意識在活動時;我們稱之意業。身業與口業就是思想以後的動作,有動作才成身業,口講了才成口業,所以身業和口業是思已業。思想在想是思業。身業、口業不是在想了,已經行動了,叫思已業。
業講了深了是很細的。意業本身無表示,在心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以表示的叫身表業、口表業;沒有表示的叫身無表業,口無表業。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對身、口、意業的看法不一樣,有爭論。小乘,特別是一切有部,把身業、口業劃歸色法。色就是物質。意業則屬心法。大乘則把身、口、意都看成是心法,精神上的東西。因此不許多問題在看法上不一樣。
身表業是物質方面的,屬色法的,那麼身無表業就是身無表色,口無表業就是口無表色,是沒有表現的物質。舉例來說:在家人或出家人學佛,第一步要受戒、持戒。當受五戒的時候,戒和尚在上面問:盡形壽不殺,就是一輩子不殺生,汝能持否?你回答:“能持”,因爲受戒嘛,你就答我一輩子不殺生,我能持能受。戒和尚一問你一答,你是恭敬心,虔誠心,精神非常集中接受這個戒。就在這一問一答之間,你的身體內部、就主生了一種物質性的東西,這就是無表色。這個物質性的東西就戒體。戒體的作用很大,如果哪一天你糊塗了,迷惑了,要殺生了,戒體就起警告作用。無表色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無顔色、無大小的物質。去年二月,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李政道先生在上海複旦大學講物理學基本問題時說,現在世界上的科學家都承認,宇宙中間有一種物質,叫做暗物質。暗物質看不見、摸不著,沒顔色,沒體積,沒大小。這種暗物質是佬呢?科學家尚未研究清楚,但正因爲有暗物質,宇宙間的一些問題,如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等才能得以解釋。佛教稱這個暗物質爲無表色。這對我們理解地藏法,特別是業力很有用處。我們常講地藏菩薩是幽冥界的教主。我們常說有現實的太陽界,是不是還有一個陰界?陰間是不是幽冥界?如果承認有暗物質,就很難說是什麼情況了。所以科學家也在研究這一問題。我們相信,科學越發達,佛法就會越昌明。因爲科學是追真理的,越追求與佛法就舉越相融。佛教講無表色,不但身有無表色,語也無表色,如果語沒有無表色的話,爲什麼你念咒觀世音菩薩能聽見?爲什麼念咒能在感應?我相信,如果說有暗物質,這個暗物質就比有形的物質光波、電波、無線波更會造作。這些作爲科學還可以研究,作爲學術還可以探討。其實我們人的生活中有好多無表業,比如戀愛時眉目傳情,心領神會,就是例子。
無表業又妥爲叁種(1)律儀無表業,就是講持戒,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持戒後産生的業叫律儀無表業,修定産生的業叫律儀無表業,這是善業很善很善的業。(2)不律儀無表業,是習慣性秘起的惡業,常常有強烈的固執性。如抽煙、喝酒就是習慣性。抽煙抽慣了的人,他的舌頭與味覺神經聯系著,到時就要抽,無表業,沒有表示,但是成了習慣,就變成很強的業。喝酒也是,任何習慣都會成爲一種不律儀的無表業。所以學佛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良習慣造成的業都是不律儀的無表業。(3)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業,是處于中間狀態的無表業。這是跟著攝持的善業,表現爲一種中性的無表業。隨著善業就表現爲善業,隨著惡業就表現爲惡業。律儀的無表業持戒守定,只要守戒,律儀無表業可以繼續下去。不律儀無表業、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業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來改變的話,沒有別的外力斬斷的話,可以繼續一生。身無表業、口無表業、律儀無表業、不律儀無表業、非律儀不律儀無表業,叫做互業。
就整體而言,我們一生的果報有一種引導,這個業叫引業總報業。各個不同的業,叫滿業,也叫別報業。引業、滿業可以稱作總別二業,一個是大家一樣受的總的報業;一個是個別的、個人特殊受的別業。
業還有故思業、不故思業兩種,是就造業的動機來分的。故思業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決斷所造的業,也叫做作業。無意造的業,不注意的錯誤造成的業,叫做不故思業,也叫不故作業。
還有一種無記業,就是不善不惡的業。這個無記業和不故思業,不産生果報。在小乘裏對這個問題有爭論,但是一般來說,故思業一定有果報,不故思業雖然不有決定的果報,但是既然爲因,還是會有一定的反應,但反應不成果報。這裏可以看出小乘有些宗派主張動機論,對意業特別重視。身業、口業都要通過意,意業是最重要的。故意造業,業就重。無意的,當然,按唯識學來分析還是事出有因,不管是無意識的,下意識、還是有種子在那裏,雖然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但總的來講,還不是象故思業那樣強烈的種子,所以還是有所不同。
還有一種業,是就它的增大的勢頭來講,積極地、強烈地,象火一樣越燒越猛,這是增長業、增上業。一般的業叫做造作業,在造作業上增加力量的叫增上業。
就業的德性來講,欲界的衆生所造的善業,能夠帶來幸福,所以叫福業;所造的惡業會帶來不幸,所以叫非福業。色界、無色界的衆生所造的善業,依禅定的種類而定,但是所招感的果報,決定不動,所以叫做不動業。不動業只有修禅定的人才有。欲界造業的結果不是福業,就是非福業,要麼是幸福,要麼就帶來不幸。
就業的性質來分,惡業又叫黑業,善業又叫白業。黑業的性質越不好,加重形容叫黑黑業。第一個黑是動詞或形容詞。第二個黑是名詞。色界無色界的善業本來就是白業,再修的業就是白白業。欲界裏還有些業是善業不善業加在一起,所以叫黑白業。黑白業的果是雜果,黑白果,所以加重了也有黑白黑白業。
我們講了這麼多的業,有的是就性質來講的,有的是就時間來講的,有的是就德性來講的。
順著業走,就是業的通道,造業的通道,業道。一般來講,造業的通道有十善道、十惡道。不偷盜、不殺生、不妄語等爲十善道,殺生、偷盜、邪淫等是十惡道。
業産生果報的原因是業因,業因産生的果就叫業果。由業産生的感到苦的果報叫業苦。惡業和煩惱聯系在一起叫業結,或叫業惱。自己造的惡業所形成的障礙,叫業障,小說上常說“弟子業障深重”,就是惡業造成的障礙。業招感各種報應叫業感。過去所造成的業叫宿業,或叫前業,前生造的業。前生造的業到這一生來報應,叫業壽,也叫業受。由過去的宿業造成的一種無法避免的重病,叫業壽,也叫業業病就沒辦法治了,只有靠佛法,一般的醫生治不了。漢朝的袁盎殺了晁錯,後來兩個人都轉世,幾代以後袁盎當了宰相,但是長了一個人面瘡,怎麼也治不好。後來他去求佛菩薩,佛菩薩告訴他:你要拜忏,忏悔。他拜了忏,用叁昧水洗瘡,就治好了。後來他是宿業造成的。過去害過晁錯,因爲他還做過好事,沒有報到,這一世他沒做好事,就長了面瘡。他悔過了。才將宿業造成的宿病滅絕。宿業引起的災惡叫業惡。這個業能引起果報的道理象天理一樣,所以叫業天。業系,就是業把我們衆生捆綁在一起,業縛、業繩講的都是一個道理。還有業風,業的力量大得象風一樣。有一些人因爲宿業,能夠獲得一種神通力量,叫業通。現在一些人有特異功能,這不是他修證得來的,而是從前世帶來的。我們說宿通。完全的宿通沒有,部分的、局部的小通有。還有一種清淨業,比如持戒修定僧慧,念佛往生,這叫淨業。相反的叫邪業、不淨業。業有業體、業相、業用。經裏講到的業海,地藏菩薩當婆羅門女的時候,到了業海。
有幾個名稱要講:一個叫業識,是從我們根本無明而産生的一種動力,我們在生死裏流轉,都是業識的作用。一個叫業影,象影子一樣。還有一種叫業鏡,象鏡子一樣照著。業秤,業和秤一樣。業薄,生死薄,善惡薄。人死了以後到閻王那裏去報到,閻王把善惡薄打開一看,什麼人,何時生,何時死,現在來報到了做了什麼好事,做了什麼惡事,帳薄都記著,然後放到秤裏稱一稱,做好事多還是做惡事多,然後再處罰。我們這麼多人,這麼多衆生,要多少才能算清?地獄 裏又沒有電腦,怎麼算?都是自己算,自己怎麼算?就是業影、業鏡幫你算了。什麼是業鏡?我們每個人的一雙眼睛就是業鏡,身體的動作,口裏的說話,意識的思惟,這萬能的眼睛全部下來了,這是業鏡。孔夫了講,要看這個人誠實不誠實,只要看他的眼睛。眼睛可以表神。人死了以後,全部的錄像放在閻王那裏,准確無誤。另外還有業影,是藥師經裏講的俱生神,跟你一起生下來的神,就是我們的影子。我們在太陽下面一站,就有個影子,你怎麼動,他怎麼動,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這個影子就叫俱生神。人死了以後就是俱生神去閻王處報到了。你這輩子做了什麼事,你的影子也做了什麼事。業影去了,業鏡也去了。你一輩子的活動,就象一個完整的善惡記錄,清清楚楚,記錄在案。所以閻王並不費力,你自己稱吧,善惡哪個重些?自做自受,自審自判,自己給自己結論。
宇宙是怎麼來的?世界萬事萬物是怎麼來的?我們說過,古今中外的學者分兩種,一種認爲是由最簡單的、最基本的物質組成的。另一種認爲是由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轉化的,比如上帝創造世界,宇宙法則來製造等等。佛教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佛教認爲萬事萬物沒有第一因,不承認有第一因。正因爲沒有第一因,時間才能無始無終,空間才能無邊無際。如果認爲有第一因,那就是有始有邊了,所以沒有第一因。講最簡單的基本物質,就是將最簡單的物質當做第一因了。是上帝安排的,上帝就是第一因。那麼萬事萬物從哪裏來?佛教說萬事萬物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組成的。條件是現代哲學的詞…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觀衆生業緣品第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