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與惡業,將不會受快樂與痛苦的果報。如果所作的惡因與善因不去加以改變,所作業不可能無報應的,將來一定會得快樂或痛苦的報應。
我將生起堅定的信心,相信有關業方面的教授,即業種類、動機、對象與施者。之後,我將學正道,取善業,離惡業。我將盡其所能行十善業,甚至最小的善業我也會做;我將不以十惡業汙染我的身、口、意叁門。甚至連最小的惡業也不爲。我祈求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輪回之苦
此有兩方面:思維總的輪回之苦和思維個別的輪回之苦。
總的輪回之苦
清楚地觀想上師與本尊聚集于自己之前,然後思維:
一旦因過去的有染業與貪瞋癡煩惱的關系,生于輪回之中,就不可能不受苦了。因爲敵人會變朋友,朋友會變敵人,別人會幫助你或傷害你就不一定了。不管享受過再多的輪回之樂,不只是你最後不會滿足,而且貪汙也增多了,會帶來許多無法承受的痛苦。不管一個人所擁有的身體再好,還是必須一再地放棄,到最後能得到什麼樣的身體也不確定了。因爲一世與一世之間中陰之迷的關系,我們看不到投胎的極限。不管在輪回中是怎麼的榮華,因爲到最後都要放棄的關系,得到榮華也不確定了。因爲人到最後必須自己單獨投胎來世,朋友也變得不確定了。
因此,在難以得到暇滿人身的此時,若得到了,那是多麼寶貴啊!我將盡其可能得到上師與佛陀的成就,他們已經脫離了輪回之苦。我祈求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個別的輪回之苦
清楚地觀想上師和本尊聚集于自己之前,然後思維:
一旦有了身心有染的諸蘊後,就不可能不受苦了。因此,我們需要想想看受苦的下叁塗。
因有人的有染五蘊,我們經曆了饑餓、口渴、熱、冷等等。我們也經曆了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不欲臨身、生老病死等等。
因有阿修羅的有染五蘊,會經驗到難以忍受的嫉妒之苦,他們嫉妒天人的光榮福報,也會經驗到其後與天人交戰時所受的肉身之苦。
因有欲界天人的有染五蘊,當欲界天人與阿修羅戰爭時,會經曆失去身體,切斷手足,謀殺等等。而且也有不欲的神通,在臨死前,會預知自己要離開幸福的天道,要經曆下叁塗的痛苦的。
甚至因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有梁五蘊,當生于上界的先前善業耗盡時,也會再經曆落入下叁塗的無限痛苦。因爲留在那些上界的自由,再也得不到了。
簡而言之,一旦這些有染五蘊的存在,他們就成爲今世生、老、病、死的基礎。這個就會帶來今世與來世的苦苦與變易苦。一言以蔽之,單單這有染五蘊的存在,就意謂他們是由異于他們自身而由先前有染業與煩離之力所合成的存在。
因此,我將盡可能得到上師與佛陀的成就,免受具有有染五蘊性質的輪回之苦。我祈求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心止于總的輪回與個別輪回方面的思維,不雜著于任何輪回的榮富,就像囚犯對囚牢作嘔一樣。日以繼夜要解脫的強烈出離心將會生起。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就是出離輪回之心已生起的指標了。
這就如宗喀巴大師在《聖道叁要》中所說的:
如此禅修後 不生欣羨心
甚至一瞬間 不思輪回樂
如此解脫心 日夜皆萦繞
出離輪回心 此是已生起
之後,又說:
若此出離輪回心
未與菩提心俱起
不成大樂菩提因
智者當發菩提心
四、第二要道——發利他菩提心
培養菩提心,從視所有的衆生如母開始。首先要做的是,對所有的衆生要有平等心。
如何成就平等心
首先,清楚地想象一個既未幫助過你又未傷害過你的中立者在自己面前,然後思維:
所有的人都要快樂,不要痛苦,因此,我不能只幫一些我視爲親近的人,我不能傷害一些我視爲疏遠的人。我必須創造一種對所有的衆生都平等的心,無貪無瞋,不分親疏。我祈求能得到上師和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當你能作到對一個中立者有平等心後,清楚地想像一個絕對令你愉快者在你面前,之後,培養無貪無瞋平等心。不能視之爲平等是因爲貪的力量。想想由于過去貪愛令你愉快的事物,使你從無始以來在輪回之中受生,因而不該再執著,應繼續禅修。
當你對令你愉快的人已修成平等心時,清楚地想像一個絕對令你不愉快者在你面前,之後,培養貪無瞋的平等心。不能到達平等心是因爲産生了瞋心,一心討厭那個人。如果你不能對他有平等心,想想這就不能發起利他菩提心了,因此你要停止瞋心,繼續再禅修。
當你對一個不吸引你的衆生有平等心後,很清楚地想像有一位令你非常愉快者,如你自己的母親,以及一位令你非常不愉快者,如你的敵人,同時在你面前,之後思維:
這兩個人是一樣的,因爲從他們的立場來看,他們都要快樂不要痛苦。從我的立場來看,現在我視爲朋友者,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曾經無數次是我主要的敵人。現在我視爲敵人者,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曾經無數次當過我的母親。因此,誰應被貪愛
誰應被怨恨
我將生起一種無貪無瞋不分親疏的平等心,我祈求能得到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當你對吸引你的人和不吸引你的人同時都有平等心後,要對一切衆生修平等心。要如下地思維:
所有的衆生都是一樣的,從他們的立場來講,他們都要快樂,不要痛苦。同樣地,從我的立場來看,所有的衆生都是朋友。因此,我將對所有的衆生生無貪無瞋不分親疏的平等心。我不會只幫助那些我認爲親近者,我不會傷害其他的人,只因爲我認爲他們是疏遠的。我祈求能夠得到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如何修習視衆生如母
在此之後,從視衆生如母開始禅修到利他菩提心爲止。繼續地觀想上師與本尊在你面前,之後思維:
爲何所有衆生都是我的朋友
輪回是無始的,因此受生投胎也是無始的。在我生生世世的連續中,甚至沒有一個國家或地方我沒出生過。我已受生無數次了。甚至沒有任何一類衆生的身體,我以前不曾擁有過。我擁有這些身體的次數是無限的。甚至沒有一個衆生不曾當過我母親。每個衆生曾經當過我母親的次數是數不完的。甚至沒有一個衆生,不曾以人身當過我的母親。他們以人身當過我的母親的次數都是不可數的,他們每個衆生都會在未來再當我的母親。因此,當然他們都是慈愛地保護我的母親。
如何修習思憶母恩
如果視所有衆生如母的體驗生起了,想想他們的慈愛。繼續禅觀上師與本尊現于自己之前,清楚地觀想你自己今世母親的形貌,不是觀想他年輕之時,而是觀年老之時。之後,思維:
我的這個母親,不只是我今世的母親而已,而且自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中,一再地無數次的當過我的母親。特別是在今生中,一開始她就慈愛地把我保護在子宮中。之後,當我生下來的時候,她把我放在柔軟的墊子上。她用她的十指前後地搖我,用她身體的溫暖來抱我,用充滿愛的微笑來逗我,她替我清理鼻涕,她用手把我身上的髒東西擦掉。
當我稍稍生病的時候,我母親受苦比我還多,就像她自己快死掉一樣。她給我她以辛勞得來的食物和財富,不管她自己的死活,不在乎她可能受到的惡行、痛苦和別人的壞話。我的母親盡她所有的力量給我無法衡量的幫助與快樂。她保護我免于受到無量的傷害和痛苦,她的慈愛是非常的偉大。
當體會到你自己母親的慈愛後,禅觀別的親戚朋友的慈愛,如你的父親。清楚地想像你父親的形貌等等,然後思維:
在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中,他曾當過我母親無數次。當他過去當我母親時慈愛地保護我,就像我今世的母親一樣地愛護我。因此,他的慈愛是非常的偉大。
當體會到所有親戚的慈愛後,禅觀所有中立的衆生在自己之前,清楚地觀想他們,之後思維:
他們現在真的看起來跟我沒有關聯,但他們從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中,當過無數次我的母親。當他們過去做我母親時,就像我今世的母親愛護我般地照料我。因此,他們的慈愛是非常的偉大。
當體會到所有中立者的慈愛時,禅觀那些是你敵人的衆生。清楚地想像敵人的身形在你自己之前,然後思維:
把他們視爲敵人,到底得到了什麼
他們從無始以來生生世世中,曾經無數次的當過我的母親。當他們過去當我母親時,曾給我無限的幫助與快樂。他們保護我免于無限的傷害與痛苦。特別是因爲我是如此地愛他們,我不能一刻和不他們在一起。他們了同樣地不能一刻沒有,因爲他們是如此地愛我。因此,他們已無數次的對我有親切感。他們現在變成我的敵人,只因爲惡業的關系,否則,他們就只是慈愛地保護我的母親。
當體會到敵人的慈愛時,冥思所有衆生的慈愛。
如何禅修報母之恩
如前所述的想到他們的慈愛之後,禅修報答他們的慈愛之恩。繼續觀想上師和本尊在自己的面前,然後思維:
從無始以來以慈愛保護我的母親,因被貪、瞋、癡的煩惱支配,而心神騷動。因爲尚未達到心神的獨立自主,所以精神錯亂了,他們沒有洞見上位(生于上叁道)及定善(涅槃之道的慧眼,他們沒有善知識等導盲者,他們時時刻刻都爲惡行的處罰所絆倒,他們在總的輪回與下叁道可怕的深淵邊緣行走。如果我不顧他們,我將是個極端無恥的人。因此,爲了要回報他們的恩情,我要把他們自輪回的痛苦中解求出來,把他們安置在解脫的快樂中。我祈救能得到上師與本尊的加持,使我能做到這個。
瞋
如何修習慈心
想像一位像你母親那麼親密的人,然後思維:
她如何能得到體證我的無染之樂
她甚至連具我的有染樂都沒有。她和那些現在所謂的快樂結伴前行,到頭來,還是痛苦。雖然她一再地渴望和追求快樂,但她總是造落入下叁道和未來受苦之因。同樣地,今生她除了…
《綻放心中的蓮花(倫珠梭巴格西、傑弗瑞霍普金斯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